工程地质勘察内业整理
工程地质勘探的方法
![工程地质勘探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3ad77602768e9951e73839.png)
工程地质勘探的方法作者:不详项目管理 2006-2-17主要有坑、槽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坑、槽探就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
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
钻探是指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
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手段,它可以获得深层的地质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
常用的地球物探方法有直流电勘探、交流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声波勘探、放射性勘探。
工程地质勘探的方法主要有坑、槽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坑、槽探就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
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
钻探是指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
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手段,它可以获得深层的地质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
常用的地球物探方法有直流电勘探、交流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声波勘探、放射性勘探。
在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中,工程地质测绘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方法。
这一方法的本质是应用地质理论知识对地面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以了解地质变化规律。
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1)查明测绘地区内的地层、岩性、成因类型、岩相变化及其相互接触关系,各自的分布范围。
(2)查明地质结构。
如土体的成层组合关系,岩体结构特征;大区地质构造,构造线方向,褶皱断裂形态、产状和分布;构造形迹和构造体系;活动断层的性质、规模、分布及其活动性;裂隙系统、密度、连续性,裂隙面的粗糙程度,充填蚀变情况;各种结构面的产状、特征。
工程地质勘察中相关问题研究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中相关问题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cdfdd9b9f3f90f76c61bdc.png)
浅论工程地质勘察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了速度,目前,在诸多高层建筑及大中型建筑物的建设中,地质工程勘察作为对该建筑物可行性分析、设计、施工及地基基础处理的重要方式,对该建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工程地质勘察是地质、水利、电力、交通、资源等许多部门的必备手段之一,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时间短、突击强的特点,同时工程实践中发现地质勘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项具有建设性的措施,促进地质勘察工作更好发展,确保地质勘察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高密度电法信息数据库项目管理工程地质勘察、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是工程建设中的三个不同阶段。
本文着重探讨工程地质勘察这一方面的问题,工程地质勘察是运用地质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按照科学的勘察程序与方法,利用有效的测试仪器和技术,调查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存在的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等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地质资料。
1 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分析,笔者总结出在地质勘察的不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1.1 野外勘察中的常见问题野外勘察工作是在地质现场进行踏勘、收集该区域的地质资料和信息,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料收集不全、勘察工作量不足、外业施工过程不规范。
1.2 室内土工试验常见的问题一是粉土的划分工作中,由于颗分试验较复杂,划定粉土的过程中易造成不全面、不准确;二是剪切试验时,由于直剪试验受力条件复杂,不易控制排水条件,试验所得的参数可信度不高。
1.3 岩土工程评价中常见的问题目前的评价方法不太合理、地基承载力确定不够精确等问题。
另外在基础方案选择时,一些勘察单位为图简单省事,仅提供单一的基础方案,不结合场地地层实际情况,导致基础方案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67)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67)](https://img.taocdn.com/s3/m/0153592201f69e31433294ad.png)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1.关于相对地质年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地质工作中,绝对地质年代比相对地质年代用得多。
)侏罗纪形成的地层称为侏罗系。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来确定。
)相应每个时代单位宙、代、纪、世,形成的地层单位为宇、系、统、界。
如中生代形成的地层单位称为中生系。
答案:2.关于岩石地层单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各地区在地质历史中所形成的地层事实上是不完全相同的。
)群、组、段是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群是地方性岩石地层的最大单位。
)以上说法不全对。
答案:3.关于第四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早的一个世纪,也是包括现代在内的地质发展历史的最新时期。
)第四纪地质历史事件及其地质作用对现在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影响最大。
)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第四纪的地层为各种近代堆积物。
答案:4.残积层是( )作用的产物。
)水平运动。
)河流沉积作用。
)\山洪急流。
)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
)岩石风化。
答案:5.坡积层( )作用的产物。
)水平运动。
)河流沉积作用。
) 山洪急流。
)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
)岩石风化。
答案:6.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内业整理中的裂隙玫瑰花图的绘制方法为:())在、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在、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在、、、象限构成的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将所有裂隙标注于平面图上,形成玫瑰花的花瓣形式。
答案:7.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潜水。
()承压水。
()包气带水(上层滞水)。
()。
地质勘察工作总结
![地质勘察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b9c56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1.png)
地质勘察⼯作总结地质勘察⼯作总结范⽂三篇 地质勘察⼯作要仔细和⼩⼼,还要经常做总结报告,⼀⾯出现错误。
下⾯是⼩编整理的地质勘察⼯作总结范⽂,欢迎阅读! 地质勘察⼯作总结范⽂1 济宁⼀中新校区岩⼟⼯程勘察是我第⼀个完整参与的⼯程,该⼯程岩⼟勘察任务为4970⽶/216孔,共有⼋台钻机进⾏施⼯,野外⼯作于10⽉15⽇⾄10⽉30⽇进⾏,在这短短的半个⽉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1、放孔 该⼯程共有216个孔。
⼯期紧,孔数多是该⼯程的特点,在放孔的时候要⾸先熟悉图纸,了解、掌握每⼀个孔在图纸上的⼤体位置,在放孔的时候要记住每⼀个孔的周边环境特点,为接下来的钻探⼯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钻机布置 由于场地⼴、孔数多、任务紧、钻机多,在安排钻机⽅⾯就要按照“劲量减少钻机搬家距离,多钻孔”的原则选择好钻机钻探⽅向,这样既能节省了劳动⼒⼜加快了⼯程进度。
3、钻探 在本次⼯程中有⼋台钻机但编录⼈员就有我们两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法为每⼀台钻机同时编录的,这就要求钻机机长在⼀个回次之后再岩芯上写上⽶数,但是由于钻机是按照⽶数付款的,⼏乎所有的机长在没有⼈看管的情况下都会在⽶数上多写⼏⽶。
这就给编录⼈员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烦。
在这样情况下编录员不仅要⾃⼰辨别⼟样的实际⽶数,更要对机长加强教育。
⽐如⼀个25⽶的钻孔,可以让他们打到21-22⽶给他们⼀定的⼯作量,但⼀定要保证每⼀个回次⽶数准确性。
4、辨别⼟样 由于钻机多编录员少,不能保证所有的钻孔都能及时编录,有的⼟样在编录时已经失⽔多时了,在区分粉⼟和粉粘上是很困难的,这时候要⽤脚踩踩⼟样,观察⼟样整体韧性,在⼀般情况下粉粘的整体韧性要⾼于粉⼟。
5、安全 这是⼀个⽼⽣常谈的话题了,在钻探的时候⼀定要保证⼈⼈都戴安全帽,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每⼀个⼯程最后阶段是该⼯程事故突发的阶段,⼀定要提醒钻探⼈员不要着急赶进度,安全是最重要的。
后记:每⼀个钻探成员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活他们不得不到离家⼏百公⾥以外的地⽅钻探,这⾥的⽣活是 后记:每⼀个钻探成员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活他们不得不到离家⼏百公⾥以外的地⽅钻探,这⾥的⽣活是艰苦的,是⼀般⼈⽆法想象的。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工作程序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工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b03348b6bec0975f465e265.png)
2.1.5 外施队伍已成为勘 察施工的重要力量,但存在人 员素质低,缺乏相关施工经验, 设备和工具严重落后和不足等 现象,制约了施工质量的进一 步提高。
2 .2
室内试验
2.2.1 管理上的空白,实 验室是依附于勘察资质的,单 独没有认证,对设备、计量器 具、人员资格都没有明确的要 求。 2.2.2 大量样品和测试周 期的矛盾。 2.2.3 未按操作规程执行
★各种分析试验项目单的填 写与检查:试验分析样单原则
上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委托他 人填写的,工程负责人必须亲 自检查),分析项目根据工程 要求、各类规范对各类指标的 技术要求和数量及试验本身的 要求来决定,如对强度指标, 要注意试验方法与工程性质、 受力条件、施工因素等一致。
实际中,就土样而言,分常规和 特殊两部分,常规包括:含水量、 密度、比重、液塑限、压缩(一 般最大压力至400Kpa)直剪固快, 特殊是指三轴试验、高压(最大 可至 3200Kpa )、渗透系数、固 结系数、无侧限抗压强度、侧压 力系数,颗分(主要在粉土和砂 土中进行)、有机质等。
1.1. 2勘察工作量布置不规范
1) 勘探点平面布置不规范,间 距过大、或不布点如建筑物中心 点、基坑周边; 2) 孔深未达到要求,未区分控 制性孔和一般性孔,对有长短桩 方案对比的,不能满足长桩方案 的孔深要求;
3) 取样和原位测试数量不足或 布置不合理,不满足强制性条文 中6 个要求或分区分段的统计要 求; 4) 静探孔数量过多,或技术孔 数量偏少。
2. 1.3 静力触探探头率 定不及时或不率定,施工 未能完全按照规范要求。 2.1.4 取样
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包装 和运输。 1 )以岩芯管取样或未根据不同 地层采用不同的取样器; 2 )原状土样采集后未及时腊封 或不用腊封; 3)未用专用防震箱运输。 4 )取样设备和工艺比较落后, 对硬土层、砂层采取原状土样 较困难。
内业资料整理要求
![内业资料整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5198f4fb8f67c1cfbd6b89f.png)
场数量进行取样送样,避免原材送样过多或者少送。
6、试验资料
①资料员按照混凝土试块成型记录填好试验委托单,并在试块到期前交给试验
员进行试块送样。
②混凝土试块报告收集齐全后应及时按混凝土标号、养护条件进行分类汇总和
评定,基础和主体试块应分别评定。二次结构试块可不评定但需要汇总。
质保体系资料的日期填写时需注意前期审批手续日期、开工报告日期不能相互冲突。
3、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岗位证书依据现场人员分工情况按楼号或
者分地块进行存放,岗位证书必须在有效期范围内。
监理单位见证员、施工单位取样员需有单位授权书,并在质监站、实验室进行备案。
4、勘察和设计文件如:地质勘察报告、图纸审查合格证书、图纸会审、设计变
⑨混凝土浇筑时向商砼站报混凝土浇筑的部位、标号、浇筑时间等信息,收集商品混凝土资料,后期应注意及时收集商品混凝土资料中配比、水泥、外加剂、矿粉28天厂家检测报告和商砼站28天复试报告、混凝土试块的28天报告。
验48小时、楼(地)面蓄水试验24小时。
⑤建筑抽气(风)道检查记录填写时厨房、卫生间需分开填写,所有厨卫间烟道
必须进行抽气(风)道检查。
⑥沉降观测记录在一层结构完成后开始填写,每层结构完成后需进行沉降观测。第一次填写的沉降观测点标高依据测量员测量的现场实际数据进行填写。沉降观测平面布置图中需标明沉降观测点、基准点位置和标高、沉降观测点标志示意图、指北针等内容。沉降观测应填写至竣工验收合格时。沉降观测记录中的沉降量按规范要求进行填写。
原材复试报告。资料员负责及时收集原材复试报告。
水泥、砂、石、砖、加气块需做放射性检测。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53a4e86bceb19e8b8f6bae8.png)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修订工作量,初步 拟定预算经费如下:
(一)分项预算费用 1、资料费和调研费:3.0 万元; 2、专题研究经费:2.0 万元; 3、编写工日补助费(仅考虑加班津贴):1.0 万元; 4、草稿印刷费:2.0 万元; 5、审查、咨询、讨论会议费:10.0 万元。
第 3 章 一般规定 主要包括编制图件的共性要求,如图名、图件精度、比例尺、图幅、
4
图签等。 第 4 章 图件编制内容 1、原始图件 包括综合地层柱状图,钻孔柱状图,坑槽、竖井、平洞展示图等。 2、成果图件
包括区域地质图,水库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坝及主要建筑物工程 地质图,坝及主要建筑物纵横工程地质剖面图、坝(闸)址渗透剖面图 等。
三、 编制的主要内容
(一) 编制的主要内容 1、把原规程中有关勘察报告编写规定删除。 2、把原规程中有关图式、图例内容删除。 3、增加原始资料整理方法规定。 (二) 修订后新《规范》的章节及内容
第 1 章 总则 说明制订《规范》的目的、适用范围、试验方法及《规范》的共同 要求及法律效力等。
第 2 章 术语、符号 对本规程所涉及的术语进行解释,对有关的符号,列出其所代表的 物理意义。
(二) 修编原则
1 、 目 前 《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地 质 勘 察 资 料 内 业 整 理 规 程 》( 试 行 )
SDJ19-78 已颁布 30 余年,在此期间《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进行 两次修编,并已升格为国标。1995 新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2
勘测图》(SL73.3-95)。目前这三个规程、规范的内容之间存在交叉和重 复甚至矛盾的地方,给使用人员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本次修订工作首要 任务明确与国家标准和本行业同级相关专业标准的关系。《水利水电工 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SL)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 范》(GB50487-2008)的支持性标准,与《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勘测 图》(SL73.3-95)等其它勘测规程是同级的。
浅谈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平台的研究
![浅谈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平台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1495e8a0116c175e0e4836.png)
系统包括工程地质外业数据采集系统、数据管理系 统、数据分析系统、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系统、 CAD绘图 系 统、 勘 察 数 据 可 视 化 展 示 系 统, 平 台 的系统架构如图 1所示。 31 外业数据采集系统
工程地质外业数据采集系统主要解决地质外业 数据采集工作的信息化,实现数据采集的标准化、
钻孔外业数据采集、平洞外业数据采集、工程 地质测绘数据采集的平板电脑终端版本的软件界面 如图 2~4所示。
图 2 钻孔外业数据采集软件界面
图 3 平洞外业数据采集软件界面
·82·
图 4 工程地质测绘数据采集软件界面
32 数据管理系统 考虑不同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和地质条件等因
素,以工程地质专业工作流程为纵线、以工程地质 专业工作内容为横线,分析水电行业工程地质专业 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资料,抽象概括工程地质专业 内、外业涉及的各种专业数据结构,构建工程地质 专业数据库。
无纸化,数据采集后可直接转化为内业数据,简化 内、外业数据的转换流程。该系统包括平洞数据采 集软件、钻孔数据采集软件、工程地质测绘软件、 施工地质数据采集软件等多套软件系统,系统综合 应用移动终端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软件基 于 Android系统平台开发,运行硬件环境采用平板
收稿日期:20180208 作者简介:李进敏(1978年—),男,高级工程师。
作,结合行业技术现状及地质专业的实际需求,提
一体化平台以工程地质数据库为数据核心,子
出了“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一体 化平台”)研究与应用”科研课题。
一体化平台以工程地质专业从外业到内业整个 工作流程的信息化、一体化为目标,实现工程地质 外业数 据 采 集 的 信 息 化、内 外 业 数 据 转 换 的 快 速 化、工程地质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协同化、工程地质 三维建模和图纸绘制的智能化。
工程地质勘察内业整理
![工程地质勘察内业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c8615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6.png)
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内业资料的整理、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
重点掌握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是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检验与监测所得各项原始资料、数据和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的。
要写出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是关键,而内业资料的整理则是勘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份。
它把现场勘察得到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和分析,并绘制成图件和表格,以适应工程设计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需要。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内业整理普通是在现场勘察工作告一段落或者整个勘察工作结束后进行。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
由于岩土体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以及参数的测定方法、条件和工程类别的不同等多种原因,造成岩土参数分散性、变异性较大。
为保证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必须进行岩土参数的统计和分析。
通常情况下,对勘察中获取的大量数据指标可按工程地质单元及层次分别进行统计整理,以求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所谓工程地质单元是指在工程地质数据的统计工作中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或者在某方面有相似的地质特征,而将其作为一个可统计单位的单元体。
在工程地质单元体中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者其他地质数据大体上是相同的,但不彻底一致。
普通情况下,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同一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并处于同一构造部位和同一地貌单元的岩土;2.具有基本相同的岩土性质特征,包括矿物成份、结构构造、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能和工程性能;3.影响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是基本相似的;4.对不均匀变形敏感的某些建(构)筑物的关键部位,视需要可划分更小的单元。
统计整理时,应在合理分层基础上,根据测试次数、地层均匀性、建造物等级,选择合理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每层土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选取。
理正勘察软件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准确性方面的应用
![理正勘察软件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准确性方面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5e131b4431b90d6c85c74a.png)
理正勘察软件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准确性方面的应用摘要:工程地质勘察从外业钻探到内业整理,直至报告成果出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如今勘察行业技术人员水平层次不齐,工程工期要求紧,形成了工作环节脱节,工作效率低下,成果质量下降,增加工程投资。
地质勘察是基础,前期地质资料整理又是勘察结果的基础。
熟练和程序化应用理正勘察软件,做好外业管理、内业分配及专业软件应用之间的环节衔接与配合,节省时间,从而提高工程勘察工作效率和勘察成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理正勘察软件; 程序化;工作效率; 成果准确性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ping from drilling to finishing in the industry, until the report released results,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now exploration industry technical personnel levels not neat, engineering time limit for tight, formed the work link between,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s low, the results the decline in the quality, increase the project investment. geological survey 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geological data is the basis of survey results. skilled and sequencing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is daniel survey, do well in the industry field management, distribution and professional software applications between link cohesion and cooperate, save time, so as to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the engineeringinvestigation of the accuracy of the investigation achievements.keywords: richard is survey software; programming; work efficiency; results accuracy中图分类号:tp3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几年,基建项目增多,建设速度的加快,给设计各个部门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内业资料整理专项方案
![内业资料整理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2d0c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2.png)
内业资料整理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日期:编制单位:**********指挥部新建**至*****工程TJ6标段内业资料整理方案在铁路建设中,内业资料在很深程度上直接反应了铁道工程实体,尤其是部分隐蔽工程施工步骤和质量问题。
所以说,对于国家关键开发建设铁道工程,内业资料管理和填写等就要求愈发严格、严重。
一、内业资料分类:整体而言,工程内业资料管理关键包含基础资料填写和签认、原始统计搜集、技术性指导资料编制、资料保管、资料交接和完工文件交验。
1.1基础资料填写和签认:基础资料填写和签认是内业资料管理最根本一个步骤,直接影响工程完工交验。
基础资料首先要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然后才考虑资料整齐美观。
1.1.1开工汇报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在取得监理单位同意(关键工程还需要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开工。
所以,开工汇报必不可少,而且每个单位工程——关键工程还具体到分部、分项工程,全部应有对应开工汇报。
当各项准备工作完成,达成开工条件后,施工单位即可上班开工汇报。
准备工作包含单位工程施工复测情况、人员到位情况(附相关资质证书或证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含各项安全、质量及环水保管方法及针对设计现场查对情况)、施工原材料情况(附相关试验汇报及检验合格证)、机械设备到位情况。
准备工作就绪后,形成全套完整资料,经施工单位领导签字、盖章,再上报监理单位(关键工程上报建设单位)审批。
同时,形成开工汇报台账,随时依据批复情况进行更新。
1.1.2施工图纸审核施工单位得到图纸后审查步骤为:⑴依据施工图纸确定相关参考图是否齐全;⑵结合相关参考图对管段内控制桩点,工程项目标坐标、标高、地面线、中线水平进行复测;⑶对单位工程结构尺寸、轴线关系、方向、三视图之间关系及工程数量进行复核;⑷审查施工图中有哪些施工尤其困难部位,采取哪些特殊材料、构件和配件、货源怎样组织;⑸审查施工图是否和实际地质地形情况相符,是否满足功效使用要求,以优化施工图设计;⑹对设计采取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可能和应采取必需方法进行商讨;⑺设计中新技术、新结构限于施工条件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是否能够实施,和安全施工等原因。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整理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179115a8114431b90dd82f.png)
第四节
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整理
成果· 报告
第 4节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整理
成果-测绘、勘探、测试、检验与监测所得的
各项原始资料和数据。
对第一手资料的统计、分析、取得 将成果绘成图件;
整理:
所需参数;
对问题进行评价、论证、得出正确结论, 写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简而言之:统计分析、成图出报告。
B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计算所需参数值按公式
fk s fm
或按有关规范规定。
成果· 报告
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评价内容等于工程地质勘察基本任务,在此需
逐一阐述,并给出结论。
1、评价内容及要求:
场地稳定性; 地层结构及地下水分布、岩土性质参数;
⑴ 内容
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治对策;
选址及场地适宜性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
B 需定量评价的内容:
岩土体变形性状及极限值;
岩土体强度、稳定性(地基、边坡、地下洞室); 岩土压力及岩土体中应力分布及传递; 其他各种临界状态的判定问题。
成果· 报告
⑵定量评价方法:
A 定值法(稳定性系数法): 将由理论公式求得的参数,依经验取安全系数。
文字)。
成果· 报告
1、文字报告内容
勘察目的、要求及任务 拟建工程概况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布置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建筑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 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用 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不 良地质现象的描述与评价; 岩土体利用、整治、改造方案 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
内业资料整理制度
![内业资料整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791f9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d.png)
内业资料整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我项目施工内业资料管理,提升项目技术管理水平及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内业资料整理、归档、保管及使用。
1.3 内业资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与施工过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相关的一系列资料。
二、内业资料整理2.1 内业资料整理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安全性的原则。
2.2 内业资料整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2)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3)施工日志及现场记录;(4)质量检验及评定资料;(5)安全检查及整改资料;(6)进度计划及实际完成情况;(7)成本核算及控制资料;(8)其他与施工过程相关的资料。
2.3 内业资料整理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资料收集:及时收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2)资料分类:根据资料的内容和性质,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3)资料整理: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整理,包括整理资料的格式、内容、顺序等;(4)资料审核: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审核,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5)资料归档:将审核后的资料进行归档,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保管。
三、内业资料保管3.1 内业资料保管应遵循安全、保密、方便使用的原则。
3.2 内业资料保管应包括以下内容:(1)纸质资料的保管:将纸质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保管,包括资料的存放、保管、借阅、归还等;(2)电子资料的保管:将电子资料进行备份,并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保管,包括资料的存储、备份、恢复等;(3)资料的安全:对内业资料进行保密管理,防止资料的泄露、丢失、损坏等;(4)资料的查阅:对内业资料进行登记管理,记录资料的查阅、使用情况。
四、内业资料使用4.1 内业资料使用应遵循真实、完整、规范、及时的原则。
4.2 内业资料使用应包括以下内容:(1)资料查询:根据工作需要,查询、使用内业资料;(2)资料审批:对使用内业资料进行审批,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3)资料传递:将使用后的内业资料进行传递,确保资料的及时性;(4)资料更新:对使用中的内业资料进行更新,确保资料的时效性。
内业资料整理要求(新)
![内业资料整理要求(新)](https://img.taocdn.com/s3/m/2d508efac8d376eeaeaa3169.png)
关于下发大五山隧洞工程内业资料整理要求的通知通过前期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大五山隧洞项目已经步入正轨,为了规范大五山隧洞项目的内业资料管理工作,强化工程内业资料编制质量,确保工程档案资料准确、系统、完整。
为工程顺利建设奠定基础,特下发大五山隧洞工程内业资料整理要求。
资料整理遵循四个闭合原则:人员、时间、逻辑及数据,人员闭合是指主要人员要与投标书和计量支付报表一致,或者与业主批复的变更人员一致;时间闭合是指前后要闭合,有相同内容的时间必须一致、闭合;逻辑闭合是说工序的前后要合乎逻辑;数据闭合是指有一定关系的数据要经得起推敲。
例:三检资料填写数据与评定表中填写数据要吻合。
为了方便工程内业资料归档,对工程资料填写及整理作如下要求一、施工日志:1.1施工日志是重要的工程施工技术履历档案,要按单位或单项工程分别单独填写,并纳入竣工文件。
不得几项工程混合或交叉填写。
其主要内容为:日期、天气、气温、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施工部位、施工内容、应用的主要工艺;人员、材料、机械到场及运行情况;材料消耗记录、施工进展情况记录;取样及试验情况;隐检、验收及技术检查情况;施工是否正常;外界环境、地质变化情况;有无意外停工;有无质量问题存在;施工安全情况;监理到场及对工程认证和签字情况;有无上级或监理指令及整改情况;上下道工序要求等交接情况,难点、疑点解答;其它情况等。
记录人员要签字,主管领导定期也要阅签,由专人负责收集、填写记录、保管。
不得使用活页或工作个人笔记本代替施工日志。
1.2相关要求1.2.1 施工日志的记录要尽量能简明、快捷地反映每项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和形成过程,确保查阅方便、快捷、全面。
同时突出重点,着重记录与工程质量形成过程有关的内容,确保工程质量具有可追朔性。
与工程施工和质量形成无关的内容不得写入其中。
1.2.2 按每个施工作业面分别单独填写,从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固结固结灌浆、洞室开挖、初期支护、底板换填、监控量测、防排水、仰拱及铺底、二次衬砌、回填注浆及养护,以及相关附属工程等施工各道工序。
浅谈地铁勘察外业编录及内业资料整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细节
![浅谈地铁勘察外业编录及内业资料整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细节](https://img.taocdn.com/s3/m/f99173ee87c24028915fc3ec.png)
浅谈地铁勘察外业编录及内业资料整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细节本文以作者全程参与的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勘察为背景,分四个部分将地铁勘察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经常容易遗漏、疏忽的细节问题做简要的归纳总结,并做相应的分析及说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策,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处理。
标签:人员配备资料收集资料整理报告编写0引言地铁勘察是个相对复杂的工作,涉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范畴,范围比较广,地质条件复杂多样,设计所需要的参数也非常多。
因此需要勘察手段多样,才能满足设计要求,常用的钻探、物探、标贯、旁压、螺旋板载荷试验、十字板剪切和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
也因此地铁勘察工作量大,资料整理繁琐,勘察外业施工及内业资料整理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多。
为保证勘察的顺利进行,应严格按制定科学严密的勘察大纲实施,但在外业勘察及报告编写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很多细节的问题。
1工程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C标段,线路长11.67km,本标段共设4个车站、4个区间,结构类型有:车站(明挖深基坑)、地下段(盾构法+矿山法)、U槽(明挖暗埋法基坑)、高架(桩基础)。
线路主要沿广汕公路敷设,局部下穿居民住宅区及厂区。
本段两端属冲洪积平原地貌,中部为剥蚀残丘,局部穿越山前缓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
地表水系河涌发育,线路上跨西福涌。
2工作区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覆盖土层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主要为冲洪积的砂、粉质粘土、厚度一般小于20m,下伏基岩为志留纪(S3ηγ)花岗岩及元古界(Pt)的花岗片麻岩。
(2)断裂构造:受断裂构造影响,沿线发育断裂破碎带,多处风化深槽,局部全、强风化带厚度大,形成明显的风化深槽;另外球状风化发育;对地铁施工影响大。
本区岩性特征:志留纪(S3ηγ)花岗岩为多次侵入,导致本段线路下伏元古界花岗片麻岩被分割成很多段,在变质岩与侵入岩接触地段普遍形成风化深槽或构造破碎带等,地层岩性复杂,对地铁工程影响非常大;同时也给地铁勘察外业钻探、编录及后期资料整理增加了难度。
安徽省建设工程勘察技术资料归档整理介绍讲解
![安徽省建设工程勘察技术资料归档整理介绍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d264c67af45b307e8719791.png)
三、编制的依据和工作思路
根据勘察技术资料归档中存在的问题,初步确定规程 的大体纲要。本规程共分7章和1个附录。
规程的重点是第4、5章,把原始资料初步分成前期资料、 外业技术资料和室内试验资料,详细说明了归档范围及要求 以及成果报告的归档整理要求。附录A勘察技术资料归档目 录,做成表格的形式,让归档资料一目了然,不容易遗漏, 也便于检查,解决了归档资料不全的问题。
勘察纲要的编制内容包括:拟建工程的工程概况、收集 资料的描述、外业工作的手段和具体工作量、室内试验计划、 人员与设备配置与工作周期安排、外业安全管理或环境保护 措施等。
特殊的勘探和试验应制定相应的作业细则。
在勘察过程中,如需要调整的,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要通过审核 人批准。相关的记录要保存。
四、规程内容简介
钻探、井探、槽探、洞探的原始资料应反映编号、勘探 方式、钻孔孔径或探槽的平面尺寸以及终孔深度、作业时间 等。
槽探、洞探宜绘制现场记录展示图。
钻探记录表内容应包括岩土描述及钻进过程两部分。记 录时岩土定名、术语及符号均应符合现行岩土工程分类标准 的规定;各类岩(土)层的具体描述内容和钻进过程的记录 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 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可参考条文说明的表1 钻探记录
收集的工程资料包括区域地质、地震、工程地质与水文 地质、建设项目周边环境、当地的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资料: 应分类归纳,注明出处。
以上建设方提供的资料与勘察方收集的资料应汇总到勘察纲要中, 作为勘察纲要编制的主要依据。
四、规程内容简介
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指导性文件,每个岩 土工程勘察前均应认真编制勘察纲要。勘察纲要应经过审核、 交底,并保存相关记录。
2确定岩土层名称和编号,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或柱状图; 3分层统计地层参数、地下水水位、室内物理力学性质指 标、原位测试成果等; 4汇总和保留对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的资料和结论; 5 内业资料整理形成的计算书、勘察报告原稿和图件等。 以上文件应保持清晰、完整、无误,便于查阅。相关责 任人应签字。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项目管理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项目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86d32bdd36a32d73758146.png)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 Y I NFORM TI ON 2008N O.23SC 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工程管理项目管理是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做到按工期、按预算、按要求完成任务。
今天,项目管理学科已经渗透到I T 行业的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
长期以来,项目管理在勘察设计阶段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常只是强调单纯意义上的质量管理,而忽视了勘察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这主要是由现实原因造成的,一方面设计勘察在整个建设过程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另一方面其工期往往都比较短,控制效益不明显,所以未能引起项目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其中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一般工程来说,其勘察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并且勘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及使用安全,此外,由于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有必要把其纳入项目管理的范畴。
1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应贯穿整个勘察工作的全过程,从接到勘察委托书开始,至成果报告的提交,其中重点是三个环节的管理,即编制勘察纲要、外业勘探测试资料的获取、内业资料整理。
1.1编制勘察纲要勘察纲要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勘察各专业开展工作的主要文件,勘察纲要编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勘察质量。
编制一个在技术及经济上高效益的勘察纲要,必须先确定适于该项目的规范、标准,根据规范、标准及其技术委托书的要求,收集勘察区及其附近已有的勘察资料及建筑经验,确定合理的勘察方法、手段,所布设的勘探孔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并满足阶段设计深度的要求。
勘察项目负责人是勘察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勘察纲要应由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负责人应由具有相应职称工程技术人员的担任。
在岩土工程领域实行注册制度以后,勘察纲要编审应由注册的岩土工程师完成。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工作程序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工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09ee945cc7931b764ce1539.png)
原始资料包括:测量、地质测绘、 地质调查、勘探、测试、分析、检 验的各种原始记录、计算书及报告、 图件原稿。原始资料是岩土工程勘 察的第一手资料,其真实性和可靠 性将关系一到报告质量,所有原始 均应保持其原始面貌,严禁涂改, 严禁用重抄的资料替代原始资料, 当需要更改时,可将被改动部分圈 去,在旁边写上改后的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 基本工作程序
1、事先指导及明确 设计意图
在工程承接过程及承接后,由 主任工程师或总工程师根据业 主的委托要求,在充分了解设 计意图、工程性质及场地地质 条件的基础上,就本项目如何 进行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事先指 导。
要进行资料收集和踏勘现场工 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布置下 一步工作、确定工作方法、安 排工作计划等。收集的资料包 括:区域性地质资料、水文地 质资料、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建筑经验、地震资料及其他如 水文、气象。
从工程负责人编制勘察方案 ―→ 技 术 负 责 人 审 核 审 定 - → 技术交底(通过施工任务书), 由于场地地质条件或掌握不清 或变化,经常需要变更。存在 主要问题是
1)没有根据地质条件及时作 出变更,造成工作量或多或少; 比较突出的是持力层顶板起伏 较大时,没有及时加密勘探孔。
2)变更没有保留记录或没有 经有效审批。包括实际情况与 纲要有较大出入,孔深、孔的 类别、测试项目任意变化。
2、勘察纲要编制与审 定
一个工程在实施之前,应编 制勘察大纲,并经有关人员 (部门)审查批准。
★ 勘察纲要由工程负责人编制
★ 编制纲要的主要依据有以 下几方面:
技术委托书,其主内容包括 拟建建筑物的性质、层数、建 筑高度、面积、结构、荷载、 基础形式、地下室开挖深度与 层数、勘察阶段及其它技术要 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本章重点: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内业资料的整理、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是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检验与监测所得各项原始资料、数据和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的。
要写出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是关键,而内业资料的整理则是勘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把现场勘察得到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和分析,并绘制成图件和表格,以适应工程设计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需要。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内业整理一般是在现场勘察工作告一段落或整个勘察工作结束后进行。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
第一节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由于岩土体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以及参数的测定方法、条件和工程类别的不同等多种原因,造成岩土参数分散性、变异性较大。
为保证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必须进行岩土参数的统计和分析。
通常情况下,对勘察中获取的大量数据指标可按工程地质单元及层次分别进行统计整理,以求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所谓工程地质单元是指在工程地质数据的统计工作中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或在某方面有相似的地质特征,而将其作为一个可统计单位的单元体。
在工程地质单元体中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其他地质数据大体上是相同的,但不完全一致。
一般情况下,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同一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并处于同一构造部位和同一地貌单元的岩土;2.具有基本相同的岩土性质特征,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能和工程性能;3.影响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是基本相似的;4.对不均匀变形敏感的某些建(构)筑物的关键部位,视需要可划分更小的单元。
统计整理时,应在合理分层基础上,根据测试次数、地层均匀性、建筑物等级,选择合理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每层土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选取。
一、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分析岩土参数主要指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在工程上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评价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岩土的性状,作为划分地层和鉴定岩土类别的主要依据;另一类是计算指标,主要用于岩土工程设计,预测岩土体在荷载和自然因素及其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化趋势,并指导施工和监测。
因此,岩土参数应根据其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选用,并分析评价所取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岩土工程参数的可靠性是指参数能正确地反映岩土体在规定条件下的性状,能比较有把握地估计参数真值所在的区间;岩土参数的适用性是指参数能满足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假定条件和计算精度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对主要参数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选定参数。
在勘察中,必须对所得的大量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数据加以整理,才能取得有代表性的数值,用于岩土工程的设计计算。
对岩土指标数据的基本要求是可靠适用。
在分析岩土指标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时,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取样方法和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2.采用的试验方法和取值标准;3.不同测试方法所得结果的分析比较;4.测试结果的离散程度;5.测试方法与计算模型的配套性。
二、岩土参数的统计与选定经过试验、测试获得的岩土工程参数,数量较多,必须经过整理、分析及数理统计计算,获得岩土参数的代表性数值。
指标的代表性数值是在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做出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参照相应的规范,用统计的方法来整理和选择的。
进行统计的指标一般包括粘性土的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岩石的吸水率、各种力学特性指标,特殊性岩土的各种特征指标以及各种原位测试指标。
对以上指标在勘察报告中应提供各个工程地质单元或各地层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参加统计数据的数量。
通常统计样本的数量应大于6个。
当统计样本的数量小于6个时,统计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意义不大,可不进行统计,只提供指标的范围值。
岩土参数统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应按场地的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统计;2.对工程地质单元体内所取得的试验数据应逐个进行检查,对某些有明显错误,或试验方法有问题的数据应抽出进行检查或将其舍弃。
3.每一单元体内,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基本接近。
试验数据所表现出来的离散性只能是土质不匀或试验误差的随机因素造成的。
4.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平均值(m φ)、标准差(σf )和变异系数(δ);n n i im ∑==1φφ (7-1)⎥⎥⎥⎥⎦⎤⎢⎢⎢⎢⎣⎡⎪⎭⎫ ⎝⎛--=∑∑==n i n i i i f n n 11211φφσ (7-2)δ=σf /Φm (7-3)式中:m φ——岩土参数的平均值;σf ——岩土参数的标准差;Δ——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n ——统计样本数。
5.岩土参数统计出来后,应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判别,如果某一组数据比较分散、相互差异较大,应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剔出异常的粗差数据。
剔出粗差数据有不同的标准,常用的方法是±3倍的标准差法。
当离差d 满足下式时,该数据应舍弃:︱d ︱>g σf (7-4)式中:d ——离差,d =i m φφ-g ——由不同标准给出的系数,当采用3倍标准差方法时,g =3。
三、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与设计值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所有岩土参数必须由基本值经过数理统计,给出标准值,再由建筑设计部门给出设计值。
岩土参数的基本值f 0是指单个岩土参数的测试值或平均值,由岩土原位测试或室内试验提供的岩土参数的基本数值。
岩土参数的标准值f k 是在岩土工程设计时所采用的基本代表值,是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估值,岩土参数基本值经过数理统计后得到。
岩土参数的设计值f 是由建筑设计部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建筑设计条件所采用的岩土参数的代表数值。
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一般情况下,按下式计算:f k =γs ·m φ (7-5)⎪⎪⎭⎫ ⎝⎛+±=2678.4704.11n n s γ (7-6) 式中:γs ——统计修正系数,式中正负号的取用按不利组合考虑;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规范》规定: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按下列不同情况提供岩土参数值:1.一般情况下,应提供岩土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数据分布范围和数据的数量;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所需要的岩土参数标准值,应按式(7-5)计算;当设计规范另有专门规定的标准值取值方法时,可按有关规范执行。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只提供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不提供设计值,需要时可用分项系数计算岩土参数的设计值。
γkf f = (7-7)式中:γs ——岩土参数的分项系数,按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取值。
第二节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一、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是勘察成果整理的核心内容,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重要内容,可包括下列内容:1.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2.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场地地层结构和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几何参数、岩土体工程性状的设计参数;3.预测泥浆工程对现有工程的影响,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对工程的影响。
4.提出地基与基础方案设计的建议;5.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和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
各类工程,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以及各种特殊性岩土的分析评价,应分别参考有关章节并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充分了解工程结构的类型、特点、荷载情况和变形控制要求;2.掌握场地的地质背景,考虑岩土材料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和随时间的变化,评估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
确定其最佳估值;3.充分考虑当地经验和类似工程的经验;4.对于理论依据不足、实践经验不多的岩土工程问题,可通过现场模型试验或足尺试验取得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5.必要时可建议通过施工监测,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
二、分析评价的方法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场地的适宜性、场地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可仅作定性分析。
需做定量分析评价的内容有:岩土体的变形性状及其极限值;岩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及其极限值;岩土压力及岩土体应力的分布与传递;其它各种临界状态的判定问题。
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区别进行。
对丙级岩土工程勘察,可根据邻近工程经验,结合触探和钻探取样试验资料进行;对乙级岩土工程勘察,应在详细勘探、测试的基础上,结合邻近工程经验进行,并提供岩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对甲级岩土工程勘察,除按乙级要求进行外,尚宜提供载荷试验资料,必要时应对其中的复杂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结合监测对评价结论进行检验。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定性分析可根据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建筑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定量分析可采用解析法、图解法和数值法。
其中解析法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它是经典的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这种方法的数学意义严格,但应用时对实际地质条件有一定的限制,边界条件和计算参数也都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图解法和数值法在近些年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为数值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是目前发展的方向。
任务需要时,可根据工程原型或足尺试验岩土体性状的量测结果,用反分析的方法反求岩土参数,验证设计计算,查验工程效果或事故原因。
第三节工程地质图的编制工程地质图是针对工程目的,通过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现场检验与检测等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经过分析综合编制而成的反映工作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图件。
即可用来反映工作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又可对建筑场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一、工程地质图的分类和用途工程地质图由于工程建筑种类、规模和勘察设计要求不同,其图中内容、表现形式、编图原则也不同,按工程要求和内容,工程地质图可分为如下类型:1.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材料图:图中反映该工程场地勘察的实际工作,包括地质点、钻孔点、勘探坑洞、试验点、长期观测点等。
从实际材料图上可得出勘察工作量、勘察点的位置以及勘察工作布置的合理性等。
2.工程地质编录图:由一套图件构成,包括钻孔柱状图、基坑编录图、平硐展视图及其他地质勘探和测绘点的编录。
3.工程地质分析图:图中突出反映一种或两种工程地质因素或岩土某一性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如天然地基持力层的埋深和厚度等值线图;基岩(或硬土层)埋深等深线及岩性变化图等。
这种图所表示的内容多是对拟建工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或为分析某一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时必须具备的图件。
4.专门工程地质图:为勘察某一专门工程地质问题而编制的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