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理学教学设计
普通⼼理学教学设计
⼀、教学⽬标:
1、掌握⼼理学的研究对象、⼼理现象及其分类;
2、掌握⼼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及⽅法;
3、了解⼼理学的研究范畴以及研究主要内容,及其⼼理学的发展历史;
4、树⽴科学的⼼理学观.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理学的研究对象、⼼理现象及其分类、对⼼理现象的基本认识、⼼理科学的发展概况等相关问题。
2、难点:对⼼理现象的基本认识、⼼理科学发展进程中不同流派的基本观点。
三、参考书籍
《普通⼼理学》
四、教学⽅法与考核⽅法
五、教学内容
第⼀编绪论
第⼀章⼼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法(⼼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研究)
第⼀节⼼理学的研究对象(⼼理学是研究⼼理现象的科学)
⼀、个体⼼理
⼆、个体⼼理现象与⾏为
三、个体意识与⽆意识
四、个体⼼理与社会⼼理
第⼆节⼼理学研究领域(⼼理学的任务)
⼀、⼼理学要探索什么
⼆、⼼理学的研究类型
三、研究⼼理学的意义
四、⼼理学研究领域
五、⼼理学在科学⼤家庭中的地位(是⼀门边缘学科)
第三节⼼理学研究⽅法(如何研究⼼理学)
⼀、⼼理学研究⽅法的客观性
⼆、科学态度与⽅法
三、⼏种主要的研究⽅法
1、观察法;
2、⼼理测验法;
3、实验法;
4、个案法。
第四节⼼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现代⼼理学产⽣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理学主要派别
三、当代⼼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四、中国⼼理学的发展道路
第⼀编绪论
第⼀章⼼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法
第⼀节⼼理学的研究对象
⼼理学是研究⼼理现象(或⾏为和⼼理历程)的⼀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和⼈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理。
⼼理现象内容:图例
⼀、个体⼼理
1、认知
认知是指⼈们获得知识或应⽤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的过程,这是⼈的最基本的⼼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等。
⼈脑接受外界输⼊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处理,转换成内在的⼼理活动,再进⽽⽀配⼈的⾏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注释:⼈们获得知识或应⽤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的认识。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的,但
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在知觉中,知识经验起着重要作⽤。
⼈们通过感知觉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作⽤以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再现出来。
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理过程,就是记忆。
⼈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联系和关系,还能运⽤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推理和判断,解决⾯临的各种各样问题,这就是思维。
⼈们还能利⽤语⾔把⾃⼰的思维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进⾏交流,接受别⼈的经验,这就是语⾔活动。
⼈们还具有想象活动,凭借着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创造新形象的活动。
2、情绪和动机
情绪(情感)
⼈在加⼯外界输⼊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其关系,还会产⽣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同时⼜对认知产⽣巨⼤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种内在因素。
认知与情感冲突
动机
⼈类的认知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且是在动机的⽀配下进⾏的。
动机是指推动⼈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个⽬标的内部动⼒。
动机的基础是⼈类的各种需要,即⼈类在⽣理上和⼼理上的各种不平衡状态。
⼈的各种需要形成了⼈的各种不同的动机。
动机还有性质和强度的不同。
如犯罪动机与犯罪⾏为
意志
⼈不仅能认识世界、产⽣肯定或否定的情感,⽽且能在⾃⼰的活动中有⽬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觉能动性)。
⼼理学把这种⾃觉地确定⽬的、并为实现⽬的⽽⾃觉⽀配和调解⾏为的⼼理过程,叫做意志。
意志和认知、情感有密切的关系,⼈对⾃⼰⾏为的⾃觉调解和控制,是根据⾃⼰的认识
和情感来实现的,⽽⼈的意志的坚强和懦弱⼜反过来对⼈的认识和情感产⽣巨⼤的影响。
3、能⼒和⼈格
⼈在获得和应⽤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信息加⼯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理特征,造成⼈与⼈之间的⼼理差异。
⼈的⼼理特征有时是暂时的、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
这些稳固⽽经常出现的⼼理特征,叫做个性⼼理特征,或个性。
能⼒:
⼼理特征包括能⼒和⼈格两个⽅⾯。
能⼒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理特征。
(注意: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直接有效的⼼理特征,⽽不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全部⼼理条件。
因为成功完成某种活动受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如知识经验、性格特征、兴趣与爱好等。
)
总之,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和⼈格是个体⼼理现象三个⽅⾯,是⼼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这三个⽅⾯不是相互割裂的,⽽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个体⼼理现象与⾏为
⾏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由⼀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为不同于⼼理,但⼜和⼼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总是在⼀定的刺激下产⽣的(引起⾏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且引起⾏为的刺激常常通过⼼理的中介⽽起作⽤。
在⼈类的⾏为中,语⾔刺激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语⾔发布命令,可以⽀配别⼈的⾏为,也可以进⾏⾃我调节,使⾏为服从预定的⽬的。
不理解⼈的内部⼼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为;⼼理⽀配⾏为,⼜通过⾏为表现出来。
⼼理学研究的⼀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为推测内部⼼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为的科学。
三、个体意识与⽆意识
⼈的意识及其特征
是由⼈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种丰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的意识的第⼀特征;⼈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的的⼿段和⽅法,这是⼈的意识的⼜⼀特征。
外部觉察和⾃我意识:
⼈的意识也叫觉察。
⼈的意识还表现在⼈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内部的⼼理活动。
⼈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揭露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规律,⽽且还具有⾃我意识。
⼈不仅有喜怒哀乐,⽽且知道怎样趋利避害。
正是这种⾃我意识,能够使⼈们⾏为进⾏⾃我分析、⾃我评价和⾃我调节和控制。
注意:
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注意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指向活动也往往是⼈能意识到的活动。
注意出现在⼈的各种认知活动和⾏为中。
注意的基本作⽤是选择信息。
⽆意识:
⼈的⼼理除意识外,还有⽆意识现象。
⽆意识是⼈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觉调节和控制的⼼理现象。
如⼈在梦境中产⽣的⼼理现象主要就是⽆意识的。
⼈平常都是在意识的⽀配下⼯作、学习和⽣活。
只有精神错乱,⼤脑损伤的⼈病⼈,他
们的⾏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完全为⽆意识的欲望所⽀配。
四、个体⼼理与社会⼼理
社会⼼理:
前⾯我们讲到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和⼈格是存在于个体⾝上的⼼理特征。
但是⼈总是⽣活在社会团体中,并与其他⼈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团体的客观存在就产⽣了团体⼼理或社会⼼理。
团体和个体⼀样,存在着团体需要、团体利益、团体价值、团体规范、团体舆论、团体意志、团体⽬的等⼼理特征。
事例——个⼈主义与民族主义
团体或社会⼼理与个体⼼理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第⼆节⼼理学研究领域
⼀、⼼理学要探索什么
⼈的⼼理现象是⾮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和⾓度进⾏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理过程
⼈的⼼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定的过程,如,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技能形成过程等;
2、⼼理结构
⼈的⼼理现象很复杂,但不是杂乱⽆章的。
各种⼼理现象之间存在着⼀定的联系和关系,构成⼀个有结构的整体;
3、⼼理的脑机制
⼼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
4、⼼理现象的发⽣与发展(⼉童到成⼈);
5、⼼理与环境
⼈的⼼理系统及其物质载体—⼈脑是⼀个开放的系统,它和周围环境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
外界刺激作⽤于⼈,在⼈脑中产⽣各种⼼理现象,这些⼼理现象反过来通过⼈的⾏为作⽤于周围环境,进⽽引起新的⼼理活动。
————图表————
⼆、⼼理学的研究类型
⼼理学的研究类型有:
因果研究
相关研究
个案研究
三、研究⼼理学的意义
科学在⼈类社会⽣活中的作⽤主要表现在正确的解释现象、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提⾼⼈的⽣活质量。
⼼理学作为⼀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的⼼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理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
四、⼼理学研究领域
1、普通⼼理学:研究⼼理现象产⽣和发展的最⼀般规律以及各种⼼理特性最⼀般的规律;研究⼼理学最⼀般的理论;研究⼼理学最⼀般的⽅法。
2、⽣理⼼理学和⼼理⽣理学:⽣理⼼理学研究⼼理现象的⽣理机制;⼼理⽣理学研究⼼理活动引起的⽣理功能的变化。
3、发展⼼理学:研究⼼理的种系发展『⽐较⼼理学』和⼈⼼理个体发展『毕⽣发展⼼理学』
4、教育⼼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理现象,揭⽰教育同⼼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5、医学⼼理学:研究⼼理因素在疾病的发⽣、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是⼼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6、⼯程⼼理学:是⼼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它研究⼈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作。
7、社会⼼理学:是系统的研究社会⼼理与社会⾏为的科学。
五、⼼理学是⼀门边缘学科
1、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部类。
⼼理学要研究⼼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理的神经⽣物学基础。
在这个意义上,⼼理学的研究⽬标和⼿段都和⾃然科学⼀样,因⽽具有⾃然科学的性质。
2、⼈⼜是社会的实体,⼈的⼼理的发⽣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理学还研究团体⼼理和社会⼼理,这些⼼理现象更是社会⽣活的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理学的研究⼜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总之,⼼理学既具有⾃然科学的性质⼜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所以⼼理学处在中间位置,
因⽽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
第三节⼼理学研究⽅法
⼀、观察法
在⾃然条件下,对表现⼼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理现象产⽣和发展的规律性。
(⼀)观察法⼀般在下列情况下采⽤:
1、对所研究的对象⽆法加以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控制。
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和态度。
(⼆)观察法的缺陷:
1、在⾃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式重复出现。
2、在⾃然条件下,影响某种⼼理活动的因素是多⽅⾯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
3、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4、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影响。
⼆、⼼理测验法
是指⽤⼀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理品质的⽅法。
⼼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
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
2、效度是指⼀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理品质。
为了保证⼼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要对某种⼼理品质进⾏深⼊的研究。
我们对智⼒或性格了解的越深⼊,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说完善。
另⼀⾯在编制⼼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三、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理现象进⾏观察的⽅法。
分实验室实验和⾃然实验。
1、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的。
这种⽅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反复的验证;但是缺点是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的⼈为性质。
2、⾃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适当的控制,使⼈们在正常的学习和⼯作情景中进⾏的。
它消除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但是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够严格,因⽽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实验法是包含着⼀系列的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其中有些变量是由试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叫⾃变量和独⽴变量。
还有实验者所要测定的⾏为和⼼理活动叫因变量。
四、个案法
要求对某个⼈进⾏深⼊⽽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为和⼼理现象的原因。
第四节⼼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现代⼼理学产⽣的历史背景
1、古代⼼理学。
历史上第⼀部论述各种⼼理现象的著作是亚⾥⼠多德的《论灵魂》。
2、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1)近代唯理论-著名代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交感说。
(2)近代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经验主义先驱)和洛克(奠基⼈)等。
(3)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形成联想主义,代表⼈物是詹姆⼠?穆勒、约翰?穆勒、培因。
3、实验⽣理学的影响
近代哲学思潮为西⽅现代⼼理学的诞⽣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理学是现代⼼理学实验⽅法的直接来源。
1879年,德国著名⼼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锡⼤学创建了第⼀个⼼理学实验室,开始对⼼理现象进⾏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在⼼理学史上,⼈们把这看成是⼼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上独⽴发展道路的标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理学主要派别
1、构造主义--
奠基⼈是德国冯特。
著名的代表⼈物为铁钦纳。
主张⼼理学应该研究⼈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研究⽅法强调内省法。
2、机能主义――
创始⼈美国的詹姆⼠。
代表⼈物是杜威和安吉尔。
他们也主张研究意识,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理元素的集合,⽽把意识看成是⼀个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意识的作⽤和功能,意识作⽤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它推动⼼理学向
实际⽣活的发展。
3、⾏为主义――美国⼼理学家华⽣发表《从⼀个⾏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理学》。
⾏
为主义特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理学研究⾏为;②反对内省法,主张⽤实验法。
4、格式塔⼼理学――
创始⼈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理作为⼀个整体。
⼀种组织的意义。
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
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他们重视⼼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的研究很重要。
格式塔在德⽂中的意思是“整体”。
5、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弗洛伊德创⽴的⼀个学派。
重视研究成年⼈的异常⾏为分
析。
并且强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现象。
重视动机和⽆意识现象的研究。
三、当代⼼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1、⽣理⼼理学的研究:⽤⽣理学的观点和⽅法研究⼼理现象和⾏为。
2、⾏为主义研究:环境对⼈的⾏为的作⽤,不关⼼有机体内在的⼼理过程和机制。
3、⼼理分析研究: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应⽤于动机和⼈格的研究。
4、认知⼼理学的研究-瑞⼠⼼理学家⽪亚杰;美国⼼理学家奈塞尔发表《认知⼼理学》⼀书。
5、⼈本主义⼼理学的研究:着重于⼈格⽅⾯研究。
四、中国⼼理学的发展
1、中国现代⼼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标志就是北京⼤学⾸次建⽴了⼼理学实验室。
2、1920年,南京⾼师(东南⼤学)建⽴中国第⼀个⼼理学系。
3、1921年,中华⼼理学会在南京成⽴。
4、1980年,中国⼼理学会被正式接纳加⼊世界⼼理学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