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
高二地理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
高二地理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水循环。

(2)按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大类。

1)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它使陆地水得到补充,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内陆循环:陆地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3)海上内循环:海洋与海洋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3)水循环的意义。

1)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2)水在运动中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而使物质迁移;
3)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之间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2.水平衡原理。

2)受洋流的影响,暖流流经的海区较同纬度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较同纬度的海区水温偏低。

3)受深度的影响,同一海区水温因深度的改变而变化。

一般1 000米以上变化幅度较大,1 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很小。

(3)洋流。

1)洋流。

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又叫海流。

2)洋流的成因。

形成洋流的主要因素是稳定的定向风,其次是海水密度的差异及海水的补偿作用等。

此外,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等,都能改变洋流的方向。

3)洋流按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等类型。

①风海流。

盛行风长期作用于海面所形成的稳定洋流叫风海流。

风吹过海面时,风对海面的摩擦力以及风对海浪迎风面施加的压力,迫使海水向前移动。

表面海水一旦开始流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马上发生作用。

表面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和下层海水的摩擦力以及风对海浪迎风面施加
的压力,迫使海水向前移动,便形成风海流。

表面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和下层海水的摩擦力取得平衡时,海流处于稳定状态,以相等的速度向前流动,此时的海流就是风海流。

②密度流。

由于各海区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同,造成海水密度水平方向上不均匀分布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海流,称为密度流。

③补偿流。

海水具有
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的特点,某一海区的海水因风力或密度差异等原因流走后,相邻海区的海水就流来补充,称为补偿流。

补偿流有水平的与垂直的。

垂直补偿流又可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①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这种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②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也有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③南极大陆的外围,陆地很少,海面广阔。

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流,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盛行西南风,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全球热量平衡的影响。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热量的输送与交换,影响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②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洋流能散布生物的孢子、卵、幼体和许多成长的个体。

洋流的分布与渔场的分布关系密切。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洋流能带走污染物,加快净化速度;同时也污染了别的海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④对航海事业的影响:海轮顺洋流流向航行速度快,可节省燃料。

4.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海洋资源的类型及人类开发和利用状况。

1)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种类型。

2)开发和利用。

①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目前,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②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 000多种鱼类。

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③海底矿产资源。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在近岸带的海滨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资源。

④海洋能源资源。

海水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

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2)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

(3)海洋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

1)海洋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

海洋运输从近海到远海,人类开辟了世界大洋重要的航道,人类已经能够将船舶驶入世界任何海域。

2)海洋通信通过海底电缆可以联系世界各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4)围海造陆:在近岸浅海水域用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通过海堤、栈桥或海底隧道与海岸连接,形成人工岛。

世界上一些沿海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都已建造了人工岛。

5.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1)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自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在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时往往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或者随土壤颗粒在河口附近淤积,最终进入海洋;偶发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造成海洋污染。

(2)海洋生态破坏:人类的生产活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3)海洋权益:国际社会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6.陆地水。

(1)河流水。

五种河流补给类型比较表
补给类型水源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分布地区(我国)
雨水补给雨水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时间集中;不连续;水量变化大。

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为主。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积雪融水春季有时间性;有不连续;水量比较稳定。

气温的高低;积雪的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山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补给积雪和冰川融水春季和夏季;主要在夏季有时间性;随气温升高补给增多,有明显的日、年变化;水量较稳定。

气温的高低与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的多少。

西北和青藏地区湖泊水补给湖泊水全年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取决于湖泊和河流相互的位置;湖泊水的多少。

地下水给补地下水全年稳定;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多少;地下水与河流的水位相互位置的关系。

(2)冰川。

冰川类型比较表
类型大陆冰川山岳冰川
形成原因因纬度高、气温低因地势高、气温低
主要特点面积大、厚度大、呈盾形面积小、厚度小、呈条舌状
主要分布地区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亚洲大陆和南、北美洲大陆一些高山地区的山岭上部
(3)地下水。

1)地下水的来源。

①大气降水降落到地表以后,其中一部分渗透到地下的土层和岩石空隙里,形成地下水。

②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结成地下水。

③岩浆在地壳中上升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分异出来的氢气和氧气,直接结合成温度较高的热水。

2)含水层和隔水层。

①含水层。

透水性能很好的岩层和土层,地下水容易进入空隙,使空隙充满水并且容易从空隙渗出的岩层和土层就是含水层。

②隔水层。

透水性能差的岩层和土层,由于空隙小,地下水很不容易从这一层渗透过去,形成隔水层。

3)潜水与承压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