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七年级(上)期末生
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没有直接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A. 春暖花开
B. 叶落归根
C. 秋去冬来
D. 大雁南飞
2.小红同学观察到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则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
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记录
C. 做出假设
D.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在下列生物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A.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B.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C.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 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4.如图表示两类生物细胞分裂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B. 两图中A时期细胞核内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的复制
C. 细胞分裂先是细胞质分成两份,再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D. C细胞与A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
5.下列关于大豆和麻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们的个体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B.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C.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 它们的成长都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6.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指()
A. 茎、叶、花
B. 花、果实、种子
C. 果实、种子
D. 根、茎、叶
7.如图所示,分别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
在
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培养液中草履虫的移动情况是()
A. 左侧培养液中草履虫向右侧移动
B. 右侧培养液中草履虫向左侧移动
C. 两侧培养液中草履虫不向另一侧移动
D. 两侧培养液中草履虫随机移动
8.“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下列与海带和紫菜同属于藻
类的植物是()
A. 白菜
B. 蕨
C. 水绵
D. 葫芦藓
9.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
A.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B.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10.红心火龙果富含花青素。
生活中可将红心火龙果榨汁,用于面食染色。
这些花青素
最可能存在于()
A. 液泡
B. 线粒体
C. 细胞膜
D. 细胞核
11.花生种子中,供给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储存在()
A. 胚根
B. 胚乳
C. 子叶
D. 果皮
12.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13.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
“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A. 分生组织
B. 机械组织
C. 导管
D. 筛管
14.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
出液(①号试管)和蒸馏水(②号试管)中培养,两周
后现象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的有无
B. 实验装置应该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C. 1号试管为对照组,2号试管为实验组
D. 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生活只需要无机盐
15.每年春天,人们喜欢去汪桥欣赏樱花,去鄢岗欣赏梨花。
从植物繁衍的角度来说,
樱花和梨花的主要结构是()
A. 雌蕊和雄蕊
B. 萼片和雌蕊
C. 花瓣和雄蕊
D. 花瓣和雌蕊
16.你认为下列实验装置可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A. 光照
B. 二氧化碳
C. 水
D. 叶绿体
17.如图中甲、乙分别表示叶肉细胞中不同的生理过程,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甲过程需要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
B. 乙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呼吸作用,①表示的物质是水
C. 绿色植物既可以通过乙释放二氧化碳,又可以通过甲固定二氧化碳
D. ③是参与甲过程的原料,它由根部吸收并通过筛管运输
18.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
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是()
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19.萝岗甜橙,兼有橙、橘、柑的外形,果实汁液丰盈、清甜,具桂花香味,耐贮藏,
曾被评选为广州市名优产品。
熟透的橙肉中含有大量糖分,这些糖分是由()
A. 茎制造,经导管运输
B. 根从土壤中吸收,经筛管运输
C. 叶制造,经筛管运输
D. 根从土壤中吸收,经导管运输
20.农业生产上常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或抑制植物的某些生物活动。
下列各项措施与
要达到的目的,不相对应的是()
A. 雨后农田内及时排水--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 夜间给温室植物通风--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白天在大棚内适当增施气肥(二氧化碳)--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在阴雨天移栽植物,将去掉移栽植物的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21.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
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
”结合甲、乙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C ______、D ______。
(2)甲、乙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
(3)皂荚树、桑椹、菜花都属于生态系统______,图______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树容易受蝉等虫害的影响,而云雀是蝉的天敌。
请写出以上描述中所包含的食物链______,在这条食物链中云雀与蝉之间是______关系,蝉、云雀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
如果喷洒了农药,在该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
22.农业稳,天下安;农业兴,国家盛。
农业,是河南的优势、是河南的骄傲和光荣。
河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国人厨房”,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
某农场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
一段时间后,经检测发现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兔和鸟。
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缺少非生物成分和______;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______。
(2)图中食物网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在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4)昆虫与兔子存在______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______可延着食物网流动。
(5)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兔和鸟,原因是一些难分解的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_____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6)______的存在,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
(7)食物网中所有生物需要的能量追根溯源,都来自______。
23.下图所示的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2)步骤③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______运走耗尽。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未遮光,目的是设置______。
(4)步骤⑤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______(填“大烧杯”或“小烧杯”)。
(5)用______染色后,______部分变成蓝色,目的是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______。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7)根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图乙的NP段,植物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C
【解析】
解:A、春暖花开属于植物的繁殖现象,因此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B、叶落归根,植物通过落叶可以排出一部分废物,也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C、秋去冬来是季节的变换,不属于生命现象,符合题意。
D、大雁南飞是一种迁徙行为,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
A
【解析】
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小红同学观察到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则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发现并提出问题.
故选:A
实验法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答案】
A
【解析】
解:A、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需要借助放大镜观察即可,不需要借助显微镜。
B、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需要借助显微镜。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借助显微镜。
D、观察番茄果肉细胞,需要借助显微镜。
故选:A。
在初中阶段,我们使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光学显微镜。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与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掌握显微镜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
B
【解析】
解:A、图甲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因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
所以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细胞,A错误;
B、在细胞分裂时,两图中A时期结构2细胞核的变化是染色体进行复制,细胞核变大,为分裂作准备,B正确;
C、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分裂为二。
然后是细胞质分成两份,最后1个细胞变为2个细胞,C错误;
D、图中C所示的新细胞是由A中所示细胞分裂产生,A中所示细胞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加倍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故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A中所示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D错误。
故选:B。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
细胞的分裂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对比掌握。
5.【答案】
C
【解析】
解:A.大豆和麻雀都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要经过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不符合题意。
C.大豆是植物,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而麻雀属于动物,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符合题意。
D.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个体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大豆和麻雀都属于多细胞生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一棵大豆属于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一只麻雀属于动物,动物与人体结构层次在某些方面与植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的。
但是动物体与人体还需要由器官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和人体的。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
B
【解析】
解: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
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
故选:B。
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理解掌握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7.【答案】
B
【解析】
解: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害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中去,因此右侧培养液中草履虫向左侧移动。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增强生物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草履虫对外界的有利或有害刺激都能够产生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8.【答案】
C
【解析】
解:藻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海带、紫菜、水绵属于藻类。
白菜是种子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葫芦藓是苔藓植物。
故选:C。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各类植物的例子,结合题意答题。
9.【答案】
A
【解析】
解: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细胞内有叶绿体,很多的单细胞的藻类植物呈现绿色。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大体意思是春天、日出时温度升高,利于藻类植物的生活,藻类大量繁殖,使得水出现绿色;
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生活在阴湿处,如井台上。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应该是苔藓植物,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苔藓植物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无根,有茎和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结合分析诗句,灵活答题。
10.【答案】
A
【解析】
解:A、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含有明显的液泡,内有大量的细胞液,其中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红心火龙果富含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A正确。
B、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B错误。
C、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C错误。
D、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选:A。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壁、液泡、线粒体,有的还有叶绿体。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
C
【解析】
解:花生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其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子叶中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
故选:C。
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中的子叶是花生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一般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12.【答案】
D
【解析】
解: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
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
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
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
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尖的成熟区的功能。
解答时可以从成熟区的结构特点、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
13.【答案】
C
【解析】
解: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
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
故选:C。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
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
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与生活应用。
14.【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信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①号试管)和蒸馏水(②号试管)中培养,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的有无,A正确;
B、实验装置应该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利于植物生长,B正确;
C、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所以1号试管为对照组,2号试管为实验组,C正确;
D、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不是只需要无机盐,D错误。
故选:D。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土壤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途径。
15.【答案】
A
【解析】
解: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有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
植物的花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雌蕊子房里的卵细胞与雄蕊花粉里面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然后发育成胚,而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胚是新一代植株的幼体。
可见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因此樱花和梨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故选:A。
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
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其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16.【答案】
B
【解析】
解: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
在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玻璃罩中的天竺葵的叶子没有变色,仍是黄白色,而无氢氧化钠溶液的天竺葵的叶子变成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故选:B。
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通常包括暗处理、对照实验、脱色、漂洗、滴碘、观察几个步骤。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
验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7.【答案】
C
【解析】
解: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表示的是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的是水,则甲表示的结构是叶绿体,乙表示的是线粒体,A错误;
B、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乙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呼吸作用,①表示的物质是氧气,B错误;
C、绿色植物既可以通过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可以通过甲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正确。
D、③水由根尖的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通过导管向上运输进入叶片,而筛管运输有机物,D错误。
故选:C。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2)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3)图中,甲表示的结构是叶绿体,乙表示的是线粒体,①表示的是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的是水。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18.【答案】
C
【解析】
解:践踏草坪会使草地中的土壤板结,而板结的土壤,其土壤颗粒间的间隙减小,其中氧气含量就减少,因此根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使的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甚至造成植物体的死亡。
因此不能践踏草地。
故选:C。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19.【答案】
C
【解析】
解:叶里含有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甜橙很甜,它的橙肉中含有大量的糖(有机物)是由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根、茎、叶都有筛管,并且是相通的.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身体的各部分.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导管是植物木质部内输导有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关键理解掌握筛管的位置功能及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与生活应用.可结合茎的结构图及各部分功能进行记忆.
20.【答案】
B
【解析】
【解答】
A、雨后农田内及时排水--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正确;
B、夜间给温室植物通风--降低温度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不是抑制
植物的光合作用,错误;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白天在大棚内适当增施气肥(二氧化碳)--促进
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
D、在阴雨天移栽植物,将去掉移栽植物的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正确。
因此各项措施与要达到的目的,不相对应的是夜间给温室植物通风--抑制植物的光合
作用。
故选:B。
【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
能量的过程。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
程
21.【答案】
细胞核细胞质 C 细胞核. 叶绿体生产者甲树→蝉→云雀捕食消费者云雀
【解析】
解:(1)甲图与乙图相比,相同点是都具有B细胞膜、D细胞质、C细胞核,不同点
是甲图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乙图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