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 永恒的动感》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永恒的动感》教学设计1
一. 教材分析
《第2课永恒的动感》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学习绘画动态物体。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动态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动态物体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绘画动态物体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难以把握物体动态和运动规律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动态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现动态物体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绘画动态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动态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表现动态物体的生动性。

五. 教学方法
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绘画动态物体
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表现动态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
力和表现力。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
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材: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永恒的动感》。

2.示范作品:教师准备的动态物体绘画作品。

3.绘画工具:彩色铅笔、水粉、画纸等。

4.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示范作品。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动态物体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动态物体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呈现(10分钟)
教师简要讲解绘画动态物体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观察动态物体的运动规律、如何表现动态物体的生动性等。

3.操练(10分钟)
教师现场示范绘画动态物体,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注意讲解和解释绘画技巧,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和技巧,独立完成一幅动态物体绘画作品。

教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拓展(5分钟)
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简要总结,强调绘画动态物体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7.家庭作业(5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幅动态物体绘画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8.板书(5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绘画动态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各环节时间分配:
导入:5分钟
呈现:10分钟
操练:10分钟
巩固:10分钟
拓展:5分钟
小结:5分钟
家庭作业:5分钟
板书:5分钟
总计:50分钟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永恒的动感》为例,进行了一次详细复杂的教学设计。

通过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拓展、小结、家庭作业和板书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动态物体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学生在观察动态物体时,难以把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导致绘画作
品失去动态感。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示范过程中加强了运动规律的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掌握运动规律。

2.部分学生在绘画动态物体时,表现力不足,作品缺乏生动性。

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我在示范过程中注重表现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动态物体的表情、姿态和动作,并鼓励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求表现出动态物体的生动性。

3.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时,积极性不高,缺乏交流和分享的意愿。

针对
这个问题,我在小组讨论时,采取了一些互动性强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同时,我还设置了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分享。

4.部分学生在家庭作业环节,难以完成绘画作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课后提供了一些绘画素材和参考作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

在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改进措施:
1.在导入环节,可以引入更多有趣的动态物体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呈现环节,可以适当增加绘画动态物体的方法和技巧的讲解,让学
生在呈现过程中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学内容。

3.在操练环节,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绘画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
掌握绘画动态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4.在巩固环节,可以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让他们在交流和分享中
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5.在拓展环节,可以引入一些动态物体的创新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创
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6.在小结环节,可以加强对绘画动态物体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帮助学生
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7.在家庭作业环节,可以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绘画任务,鼓励学生独
立思考和创作。

8.在板书环节,可以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绘画动态物体的方
法和技巧。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我相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
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之前的教学设计中,家庭作业环节已经提到了学生需要完成一幅动态物体绘
画作品,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在这个基础上,我可以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1.学生需要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幅动态物体绘画作品。

在绘画过程中,
要求学生注重表现动态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生动性,力求使作品具有动态感。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动态物体进行绘画,如动物、人物、车辆等。

在选择题材时,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动态物体,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融入绘画作品中。

3.学生在完成绘画作品后,需要撰写一份作品说明,内容包括:绘画作
品的题材、表现手法、创作思路等。

通过作品说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学生需要在下节课前,将完成的绘画作品和作品说明交给教师。

教师
将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

在专家点评环节,我可以邀请一位美术教育专家或艺术家,对学生的绘画作品
进行点评和指导。

专家的点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作品的艺术性:专家可以评价学生的作品在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
的表现,给出专业的改进建议。

2.动态表现:专家可以针对学生作品中动态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生动性进
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3.创作思路:专家可以分析学生的创作思路,评价其在绘画过程中的创
新意识和表现手法。

4.作品说明:专家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说明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
议,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专家点评,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绘画作品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同时,专家的点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在实施作业设计和专家点评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可能对专家点评感到紧张或抵触,影响点评效果。

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我可以在点评前与学生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专家点评的目的和意义,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2.专家可能因时间原因无法亲自到校进行点评。

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
邀请专家通过视频通话或邮件方式进行远程点评,确保点评的顺利进行。

3.部分学生可能对专家点评的内容不够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
以在点评后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措施,我相信作业设计和专家点评环节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