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差异对猪生长性状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甲基化差异对猪生长性状的影响
蒋曹德;邓昌彦;熊远著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学报》
【年(卷),期】2005(036)002
【摘要】测定和计算了大白×梅山F1个体180日龄活重、料肉比、日增重、90 kg日龄、相对生长率和(KR)Kleiber 5个性状,应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技术(MSAP)分析了DNA甲基化与以上生长性状的关系.共扩增出1 274个位点,其中在252个多态性位点中,有81个甲基化位点对生产性状产生显著的影响.整体上,亲子代间甲基化差异不显著.但是,经配对数据t检验分析,每对引物在亲子代间扩增的带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梅山猪与F1代的差异接近显著性标准,大白猪与F1代的差异达到极显著(P<0.05).个体一般甲基化百分差异和个体中性甲基化百分差异对所研究的6个生长性状均无显著的效应(P>0.05).除180日龄活重外,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对其余5个性状均产生显著的效应(P<0.05).从有利于养猪生产力这一角度讲,5个生长性状表现都随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的增加而下降.回归分析表明,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与5个性状回归关系显著(P<0.05).结果显示,DNA甲基化是影响杂种表现或杂种优势的因素之一,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用于杂种优势的预测和相关的研究;对性状产生显著影响的甲基化位点在预测杂种表现中要优于其它甲基化位点.
【总页数】6页(P105-110)
【作者】蒋曹德;邓昌彦;熊远著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2
【相关文献】
1.猪个体DNA甲基化百分差异与胴体性状的关系 [J], 蒋曹德;邓昌彦;熊远著
2.猪脂肪沉积候选基因AOC3、PPARG1及SOD3 DNA甲基化差异研究 [J], 张恬;张龙超;王立刚;王立贤
3.通过目标区域DNA甲基化测序对隐源性肝癌差异性DNA甲基化谱的研究 [J], 汪鑫;闫亮亮;王兴宇;张剑林;王恒毅
4.BMP7基因多态对大白猪生长性状的影响 [J], 高若男;陈亚楠;黄涛;唐中林
5.猪生长性状基因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杨正早;杨明华;黄英;赵彦光;赵素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