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2(题后含
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在心理咨询中,如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认知、情绪方面有分歧,心理咨询师应()
A.赞同求助者
B.持中立态度
C.评判求助者
D.容纳求助者.
正确答案:B
解析:咨询师应不断调整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心理咨询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助人活动,它需要咨询师站在求助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大程度地去理解和接纳。
咨询氛围下的咨询师应有很大的包容能力,这是咨询师的职业要求。
咨询师要尽量使自己保持客观、中立、理性的态度。
2.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临床资料赋予意义时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A.就事论事
B.迹象分析
C.寻求相关
D.控制决策
正确答案:D
解析:资料或数据本身并不包含太多的意义,它们的意义是心理咨询师赋予的。
心理咨询师赋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或三个思路。
第一是“就事论事”;第二是“寻找相关”;第三是进行“迹象分析”。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A.可造成互相依赖和责任转移
B.容易使心理咨询师产生防卫心理
C.减少对方自我探索的主动性
D.产生不准确信息而延误确诊
正确答案:D
解析: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包括:造成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依赖、将责任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产生不准确的信息、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4.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的三种领悟中不包括()。
A.诱发事件是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
B.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C.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映负有责任
D.只有改变了不合理概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正确答案:A
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①使他们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③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5.1916年版斯坦福-比内量表的主要创新点是()。
A.使测验项目总数达到59个
B.分为L型和M型两个等值量表
C.首次使用智力年龄表示测验成绩
D.首次引入智力商数的概念
正确答案:D
解析:A、C项说明的是1908年比内—西蒙量表的创新点。
B项说明的是1937年斯坦福—比内的创新点。
6.外控型人格( )。
A.认为命运主宰人的生活
B.认为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C.遭遇压力事件后很少怨天尤人
D.体验到的压力强度较低
正确答案:A
解析:外控型人格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
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
7.()属于心理咨询师时间限制的内涵。
A.不同被试者时程完全一致
B.咨询时间应绝对限定
C.咨询时间应灵活掌握
D.咨询时间应有所限定
正确答案:D
解析: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
咨询时间一般定为每次50分钟左右较好(初次咨询可以适当延长),两次咨询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周。
每
次咨询时间予以限定,有助于将问题集中处理。
但是每次咨询时问的限定也不是绝对的。
根据求助者心理特点、年龄大小和问题的性质,可以适当调整,增加或减少咨询次数或间隔时间。
8.EPQ中P量表示()。
A.内外向
B.神经质
C.掩饰性
D.精神质
正确答案:D
解析:EPQ包含有四个分量表,分别是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性或称说话(L)。
9.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 )。
(2010年11月真题)
A.100或500
B.800或1000
C.20或25
D.30或100
正确答案:D
解析:如果总体数目小,只有几十个人,则需要100%的样本;如果总体数目大,相应的样本也大。
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
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知识模块:心理测量学知识
10.个体态度接近核心价值观的程度是态度的()。
A.强度
B.向中度
C.深度
D.外显度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强度即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B项,向中度即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C项,深度即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卷入越深。
D项,外显度即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11.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学习
B.吃喝睡眠
C.游戏
D.观察模仿
正确答案:C
解析: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仍属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幼儿的认知、学习、社会化过程多半都是通过游戏进行的。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
12.与求助者会谈时,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应该是()的。
A.积极
B.非评判性
C.顺从
D.有指导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理咨询师在与求助者会谈时,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
非评判性态度是使求助者感到轻松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使求助者无所顾忌,从而把内心世界展现在咨询师面前。
13.MMPI包含的重复题数量是()个。
A.16
B.8
C.12
D.4
正确答案:A
解析:MMPI共包括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实际上为550题,其中l 6个为重复题。
这些题目有的印在卡片上,有的印在小册子上。
使用时可分个人式及分组式两种。
所需时间最多的是90分钟,经常是45分钟。
如果文化水平低可能超过2小时。
精神病求助者更长,如果只是为了精神病临床诊断使用,可做前399题。
14.对求助者的问题形成初步诊断所依据的资料来源于()。
A.临床观察
B.会谈过程
C.理论分析
D.心理测验
正确答案:A,B,D
解析:对求助者的问题形成初步诊断所依据的资料即由求助者主诉、家属报告、摄入性谈话、临床观察、心理测验及其他资料所构成的与求助者临床症状有关的全部临床资料。
1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共情是最为关键的咨询特质
B.共情是体验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C.共情就是把握求助者的情感与思维
D.共情就是必须与求助者拥有同样的情感
正确答案:D
解析: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①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②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③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已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16.下列测验中,采用经验法编制的是()。
A.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B.杰克逊人格问卷
C.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D.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
正确答案:A
解析:采用经验法编制的人格量表包括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和加州心理量表(CPI)。
B项是采用综合法编制的人格量表。
C项是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人格量表。
D项是采用逻辑分析法编制的人格问卷。
17.在海德的P—0—X模型中,两种关系否定,一种肯定,则存在( )。
A.不平衡状态
B.平衡状态
C.强平衡状态
D.弱平衡状态
正确答案:B
解析:P、O、X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肯定和否定形式。
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18.项目的难度为1.00或0,说明高分组与低分组在通过率上不存在差异,因此D值为( )。
A.0
B.0~1
C.1
D.0.5
正确答案:A
解析:区分度与难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样本中通过某一项目的人数比率为1.00或0,则说明高分组与低分组在通过率上不存在差异,因此D为0。
19.在下列人格测验中,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是( )。
A.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B.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
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D.杰克逊人格问卷
正确答案:A
解析: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是卡特尔应用因素分析统计方法编制而成的。
20.摄入性会谈的主要目的是()。
A.心理治疗
B.鉴别诊断
C.病因分析
D.收集资料
正确答案:D
解析:摄入性会谈即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的病史、健康情况、经济情况、工作情况和家庭情况等。
最常使用的“摄入法”是病史采集法。
通过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会谈,将能获得求助者个人的背景资料、咨询目的和咨询的期望等各方面资料。
21.同质性信度主要反映测验内部()间的一致性。
A.两半测验
B.题目与分测验
C.所有题目
D.分测验与分测验
正确答案:C
22.心理发展成熟后,人对现实的反应方式一股是( )。
A.感性反应
B.理性反应
C.知性反应
D.悟性反应
正确答案:B
解析:理性反应是用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应外部事物,这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成熟的表现。
23.抑制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
A.思维迟缓
B.思维云集
C.被洞悉感
D.妄想心境
正确答案:A
解析:思维迟缓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
24.灾难症候群分为( )个阶段。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B
解析:灾难症候群分为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三个阶段,故选B。
25.关于SDS的记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5级评分
B.各项目分数相加得到总粗分
C.各项目均采用正向记分法
D.有5个项目采用反向记分
正确答案:B
解析:SDS采用四级评分法,十个正向评分,十个反向评分,各项目相加得到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保留整数位标准分,故选B。
26.思想开小差是注意( )
A.转移
B.分散
C.动摇
D.起伏
正确答案:B
解析:思想开小差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即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由一件事情转移到了另一件事情上,注意的起伏是指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
27.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称为( )
A.自我整饰
B.自我暴露
C.自我推销
D.自我觉察
正确答案:B
28.对于中等难度的测验,如果受测者样本具有代表性,其测验总分的分布应接近( )
A.正偏态
B.U型
C.负偏态
D.常态
正确答案:D
解析:如果受测者样本具有代表性,对于中等难度的测验,其测验总分应接近常态分布。
如果成正偏态分布,即大多数得分集中在低段,说明编制的测验对所要研究的样本团体来讲偏难。
如果是负偏态分布,则测验过易。
29.人们在知觉物体时,总想知道它是什么,这反映知觉具有(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在知觉某个物体的时候,总想知道它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想用一个词把它表示出来,如果用词表示出来,那么对这个物体的知觉就变得比较稳固了。
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
30.心理咨询不能帮助解决的( )。
A.情绪问题
B.认知问题
C.行为问题
D.经济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包括情绪问题、认知问题和行为问题。
经济问题不属于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