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T反渗透装置规格书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反渗透部分
(a 反渗透装置设产品水流量表和浓水流量表,根据这两个流量值观察反渗透的运行状况,调节系统回收率。
(b) 反渗透装置出水管装设电导率表,具备显示产品水电导率高限报警功能,通过出水电导率值监测装置的脱盐率和运行状况。
(c) 反渗透装置产品出口设有PH检测仪表,用于监测PH值运行状况
(d) 高压泵进出口装设压力表,以监视高压泵的运行状况。
(e) 反渗透装置设仪表盘和压力表盘,将流量表、电导率表和浓水压力表集中布置,以便运行人员监测。
(f) RO系统除程序控制外还设置一块就地仪表盘和一块就地操作盘,在就地盘上可读出RO的有关工艺参数,以及能在就地操作盘上启停RO进水高压泵及相关的自动阀门。
(g) RO装置的高压泵进出口装有低压和高压保护开关。
当供水量不足使高压泵入口的水压低于某一设定值(正常为0.1Mpa),会自动发出信号停止高压泵运行,保护高压泵不在空转情况下工作。
当系统因其它的原因或误操作,使高压泵的出口压力超过某限定值时,高压泵出口压力保护会自动切断高压泵供电,保护系统设备不受损害。
(h) 当RO投入运行时,为了防止高压泵突然启动升压,产生对RO膜元件的高压冲击破坏反渗透膜,在RO装置的高压泵出口至RO膜组件间设置一个慢开阀门,使膜逐渐升压至一定的压力。
在RO停止使用时,打开浓水端排放阀,用RO产品水对RO膜组件自动冲洗2-3min左右,以避免浓水中的高浓度盐类在RO膜表面沉积结垢而影响膜的性能,然后自动停止冲洗。
同时具有水质检测功能,不合格水有单独管路排出。
(m) 反渗透处理装置与已建200m3净化水罐液位联锁启停控制,即水罐液位输出高水位信号,反渗透设备动作停泵、设备停止运行;水罐液位输出低水位信号,反渗透设备动作启动水泵、设备正常运行产水。
(n) 通过液位传感器→PLC反渗透控制柜→控制设备的启停。
3.1.3.4控制机柜、操作箱
卖方提供的所有室内机柜要求满足NEMA12标准,所有就地布置的机柜、
操作箱要求满足NEMA4标准。
在每台过滤器及反渗透装置上设置就地操作箱一套,用于装置内各电动设备的就地操作;设置就地仪表箱和就地压力表盘各一台,将反渗透装置内的压力、流量、电导率等监测仪表集中布置,以便于运行人员巡视检查。
3.1.3.5电气配电
电压等级为380/220±10%VAC,三相50Hz。
总用装机功率160KW,最大运行负荷为120KW。
反渗透系统中的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与水处理间的接地网可靠连接。
3.2供货清单
供货清单表
4 水压试验
4.1 设备应进行整体水压试验
1) 水压试验压力应按《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执行。
2) 水压试验用水水质和水温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3) 水压试验应在周围气温高于5℃的条件下进行。
4) 试压时应分级缓慢升压,当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有无漏水或异常现象。
确认正常后再升至强度试验压力,稳压10 ~30min,检查无渗、无漏、无变形后,然后降至工作压力,稳压不少于30 min后,进行检查,无渗漏、压力无下降为合格。
5) 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做好试压记录,试压合格结束后,用压缩空气排尽水。
4.2 水压试验发现的问题,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然后重做水压试验。
4.3 水压试验合格后,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对各个部件进行干燥、防腐、打
印水压强度试验标记等处理。
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1 铭牌标志
1) 装置名称和型号;
2) 制造单位名称;
3) 出厂编号;
4) 处理量(m3/h);
5) 处理介质;
6) 介质温度(℃);
7) 工作压力(MPa);
8) 装置外形尺寸(mm)及总重量(t);
9) 检验单位检验标志及检验日期;
10) 准予生产许可证号及批准单位;
11) 制造(出厂)日期。
5.2 包装标志
供水泵、反洗泵等配套机泵,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器及反渗透装置装箱后,应在包装箱表面喷写包装标志,其要求按《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2000执行。
包装标志内容应包括:
1) 产品型号;
2) 合同号;
3) 装箱的数量;
4) 大型容器重心点、起吊点;
5) 防雨、防潮等作业标志;
6) 有禁焊要求的容器的禁焊标志;
7) 其它警示标志和特殊要求的标志等。
5.3 包装
法兰、螺纹等开口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封堵,以防杂物进入,且其表面不得有损伤。
产品包装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能保证经多次搬运和装卸,并安全可靠地运抵目的地。
包装形式的选择,应根据相关标准规定综合考虑,并力保在贮存及运输过程中遭受损伤或遗失附件、文件等情况发生,力保无任何损伤地抵达目的地。
容器须待油漆完全干燥,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按包装清单进行包装。
随箱文件应放在防潮袋内。
5.4 运输
供水泵、反洗泵等配套机泵,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器及反渗透装置的运输应符合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同时要防滑措施,合理捆绑,防止运输途中窜动、移位或损伤。
6 对供货商技术文件资料的要求
6.1技术资料的交付
合同签订后,供货商应按规定时间提供以下的技术文件,该合同下的文件和图纸及资料由厂家在中国内地技术服务和支持机构提供或转呈。
设计图纸和文件以印制、电子邮件方式提供;图纸格式为AutoCad。
设计图和资料等提供时间指合同生效后;竣工图和手册等提供时间指设备出厂后。
6.2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手册清单具体如下:
7 质量证明书
(1) 交货的供水泵、反洗泵等配套机泵,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器及反渗透装置必须附有符合订货合同和产品标准规定的质量证明书。
(2) 质量证明书应由卖方技术部门盖章。
如购方有驻厂验收员,也应盖章或签字。
(3) 质量证明书应有以下内容:
1) 卖方名称或印记;
2) 购方名称;
3) 发货日期;
4) 产品规格型号及出厂编号;
5) 设计参数;
6) 重量和件数;
7) 本技术规格书中所规定的各项检验结果(包括参考性指标);
8) 技术监督部门印记。
8 时间进度要求
设备出厂日期:合同签订后90天。
9 培训与设备监造
操作和维护培训对用户来说是至关重量的。
因此,卖方应提出一套完整的机组操作人员培训计划,报买方审批并具备培训所需要的条件。
设备制造时,制造商可以邀请用户到制造现场监制。
培训在设备安装现场进行,基础理论教学与岗位实际操作、设备安装调试、见习相结合。
内容包括成套设备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控制工艺等理论技术培训和现场操作、各系统运行参数调整、设备故障排除等实操培训。
通过培训使运行操作人员能够对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器及反渗透装置的生产运行熟练掌握;
使技术人员掌握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保养技术,并能达到正常运行操作、正确检修、维护、排除一般故障水平。
10 供货商对本技术规格书的确认
供货商应对本招标文件的技术条款逐条作出响应说明并填写下面偏差表。
技术条款偏差表(格式)
注:上表中符号说明
对每一项,供货商必须在适当的框内画上记号,没有说明而不回答的条款将被视为确认。
各符号的意思如下:
E:加强。
能更好的满足该条款的要求。
C:确认。
无保留的接受该条款。
V:改变。
供应商对要求(数据)有小的改变,供应商应说明。
A:替代。
提出另一方案,供应商应说明。
N:不适用。
供应商应说明理由。
X:除外。
不接受,不提供该性能,供应商应说明理由。
11 售后服务
11.1供应商在货物清关和商检过程中,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买方的要求,提供货物单据、证明材料等文件,配合买方办理通关商检。
11.2供货商(制造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设服务机构,应昼夜24小时提供足够的备品、备件和技术服务。
11.3当设备出现故障或不能满足业主要求时,供货商应按业主要求排除故障,直到业主满意为止。
11.4在保修期内,当设备需要维修或更换部件时,在业主的要求下,供货商应派有经验的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技术支持。
11.5当业主需要供货商提供服务时,供货商应在24小时内作出答复,(如必要)在48小时内派服务工程师到现场。
确需国外派员时不超过20天。
11.6在质保期内,供货商负责对业主提出的质量异疑做出书面明确答复。
确属质量问题时,供货商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且负责免费更换。
并相应延长其保质期。
11.7产品寿命期内,供货商应确保所有零备件的供应。
11.8供货商对零备件的供应,国内调配时间不超过48小时,国外调配时间不超过20天。
12 保证和担保
12.1供方提供的产品应符合全部现行的有关标准和本技术规格书规定。
供方提供详细的质量验收或标准清单,以备需方随时查询或到制造现场检验。
12.2整套产品由供方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产品全部符合本技术规格书要求,需方可按照产品质量验收程序的规定进行验收,经供需双方协商统一后形成书面意见作为验收依据。
最终的产品验收应在工程投产后进行。
12.3供货商应对整套装置的辅助设计、加工制造、使用寿命、知识产权、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承诺和保证。
12.4装置在现场验收及投运后,供货商要随时给予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技术疑难问题,并提供不少于12个月的质量保证期。
在此期间,由于非业主责任而发生的质量问题,供货商必须提供免费维修或更换。
超过保证期后发生的问题也要给予及时维修或供应配件。
13 设计确定
本技术规格书仅提反渗透水处理成套设备的基本要求与原则规定。
该设备最后的计算、安装方案比选应在设计审查时得到确认。
第四部分特殊要求技术条件
业主有权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