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疗联合艾灸治疗术后腹胀的效果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频电疗联合艾灸治疗术后腹胀的效果及护理
罗瑞颜
【摘要】目的探讨艾灸联合中频电疗对腹部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外科腹部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FK998-A型电脑中频电疗机功能性电刺激处方进行中频电疗,C组在A、B两组的基础上取神阙、中脘、天枢与大横、足三里、气海等穴进行艾灸,记录肠蠕动恢复情况、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24 h后观察疗效.结果平均肠蠕动恢复时间A组为(21.26±7.64)h,B组为(15.96±5.52)h,C组为(11.75±3.22)h.三组对比,C组恢复明显快于A、B两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A组为26.55±12.68,B组为16.83±6.75,C 组为10.47±5.78,三组对比C组亦明显优于A、B两组,C组在显效例数和总有效率上均明显优于A、B两组(36:22:12,98%:86%:74%).结论艾灸联合中频电疗对腹部术后腹胀具有操作简单易行、见效快、安全可靠无任何副作用等优点,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现代医院》
【年(卷),期】2011(011)006
【总页数】2页(P92-93)
【关键词】艾灸;中频电疗;腹部手术;腹胀
【作者】罗瑞颜
【作者单位】佛山巿南海区狮山镇官窑医院,广州佛山,528237
【正文语种】中文
腹胀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占手术后的8% ~28%[1],常由于手术刺激、刀口疼痛、麻醉药物的应用等诸多因素,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所致[2]。

术后肠胃功能恢复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腹部手术的治疗效果。

因此促进腹部术后肠功能尽早恢复,预防及治疗术后腹胀,一直是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我院对腹部术后腹胀患者采用艾灸联合中频电疗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09年12月间进行外科腹部手术的患者150例,按病
人入院先后随机抽样,分为三组,各50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腹胀病史,术后生命体征稳定,三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例)组别例数性别病种胆结石胆囊息肉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脾破裂肠道疾病阑尾炎A组男女年龄(岁) 50391121~67 15 9 10 6 1 4
5 B组 50371323~65 13 8 12 4 2 4 7 C组50371321~71 11
6 12
7 2 6 6
1.2 护理方法
A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如病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心理;训
练病人床上大、小便的习惯。

术后鼓励、协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常规维生素
B1100 mg肌肉注射,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行常规的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如帮
助病人翻身、漱口、洗脸、大小便和卫生知识宣教等。

B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FK998-A型电脑中频电疗机功能性电刺激处方,每次
治疗使用2对电极片,避开手术切口,选择并置法(电极片置于双侧腹部)或对置法(电极片置于腹部及腰骶部)将电极片放置于适当部位,治疗强度以患者有较强震动感但不引起疼痛为度,每次治疗20 min。

C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艾灸疗法。

每次中频电疗后采用汉医牌五年陈艾纯艾条
行温和灸,取神阙、中脘、天枢与大横、足三里、气海两组各三穴,将艾条一端点燃,在距穴位上方约1寸高度熏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灸至皮
肤灼热红晕为度,注意防艾灰跌落灼伤皮肤,每穴约灸15~20 min,交替应用两组穴位。

三组患者每日均治疗2次,记录肠蠕动恢复情况、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24 h后
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病人有饥饿感,无呕吐及腹胀,腹部舒松有肠蠕动感,按之柔软平坦,肠鸣
音加强,肛门排气通畅或有排便;有效:病人自觉腹胀减轻,有肠蠕动感,偶有排气;无效:显示不出效果,症状亦无改善,需辅助通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情况比较(表2)
表2 三组患者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情况比较 (s,h)注:三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均有
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n) 12 h内肛门排气人数(例) 24 h内肛门排气人数(例)>24 h肛门排气人数(例)平均肠蠕动恢复时间(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h) A组50 41 9 0 11.75±3.22 10.47±5.78 50 8 30 12 21.26±7.64 26.55±12.68 B组
50 20 26 4 15.96±5.52 16.83±6.75 C组
2.2 护理效果比较(表3)
表3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注:三组间两两比较行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例数(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A组50 36 13 1 98% 50 12 25 13 74%
B组 50 22 21 7 86% C组
3 讨论
腹胀,语出《灵枢·玉版》、《灵枢·水胀》等篇,即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

术后腹
胀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手术过程中麻醉药品的副作用,器械对腹腔脏器的物理刺激,以及患者精神紧张,产生恐惧心理,易导致胃肠功能失调,气机郁滞,水液内停,排气障碍,从而导致腹胀。

轻者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睡眠,重者腹部膨胀,可阻碍膈肌运动,影响患者呼吸,对原发病的康复十分不利,故应及时处理[3]。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中B组50例腹部术后腹胀患者经中频电疗护理后,在肠蠕动恢复情况、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例数等方面均优于A组。

中频电疗是用电
流刺激丧失功能的器官,以所产生的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纠正器官的功能,以补偿所丧失的运动[4],而且皮肤感觉舒适,使接受治疗者有按、压、推、提、摩等类似人工按摩推拿的感觉,由于中频电疗仪本身由微型电脑控制,其各种波形、波幅、频率的变化均按预定程序自动调制,避免了人工按摩引起手术切口裂开等的不良反应,使操作安全简便。

通过临床观察,本研究中C组50例腹部术后腹胀患者经艾灸联合中频电疗护理后,总有效率达到98%,效果满意,在肠蠕动恢复情况、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例数
等方面均优于A、B两组。

张金花等[5]的研究中,采用艾灸法治疗腹胀,将艾
条对准足三里,距皮肤2~3 cm进行熏烤,灸5~10 min至皮肤红晕为度,结果10 min后排气13例,10~30 min排气22例,30 min后排气7例,总有效率100%。

艾条是艾叶碾碎所得艾绒加工而成。

艾叶味苦、辛,性温,以艾施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络、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及较好的抗炎免疫作用[6]。

神阕穴为任脉之穴,生命之蒂,它居于腹部正中,与督脉相表里,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能通达百脉[7]。

《甲乙经》称神阕穴为“脐中”,为先天之结
蒂,后天之气所,介于中下焦之间,与脾、胃、肾关系最为密切。

艾灸神阕穴可扶正固本,疏通脏腑经脉,下气降逆使脾胃健运,六腑通畅而达到促进肠蠕动恢复的目的,同时神阕穴表层最薄,敏感度高,所以艾灸神阕穴可达到防止腹胀的作用。

中脘属任脉,乃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艾灸中脘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足三里为阳明胃经合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穴之一,具有强壮保健,增强肠蠕动的功能,艾灸足三里可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从而促进腹部手术后排气,治疗术后腹胀。

天枢,主疟振寒,热盛狂言,灸天枢可百壮。

大横乃足太阴阴维之会,脾经气血在此形成水湿风气,配天枢、足三里灸之可转运脾经水湿。

气海为任脉穴,乃生气之海,可生发阳气,配合足三里穴、天枢穴施灸可治胃腹胀痛、呃逆、水谷不化、大便不通。

综上所述,艾灸联合中频电疗的护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操作简单易行,见效快,安全可靠,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顾克敏,曾秘,刘敏,等.术后腹胀几种治疗方法的比较[J].哈尔滨医药,2007,27(2):22.
[2]杨金镛,崔自介.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91-395.
[3]陈海燕,林宇.艾灸神阙治疗心脏术后腹胀2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35.
[4]南登崑.康复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09.
[5]张金花,王金磊,魏玉珍.艾灸足三里治疗术后腹胀42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2):23.
[6]唐照亮,宋小鸽,侯正明,等.灸疗抗炎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
1997(4):233.
[7]朱生全.敷脐疗法的临床机理初探[M].当代中医外治精华.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2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