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练习人民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
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要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想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
商代的书面语。
”这里的“商代的书面语”详细指()
A.篆书B.楷书
C.甲骨文D.隶书
答案: C
2.以下书法作品中,可以表现“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既工整清楚,又飞洒开朗”
书体特点的是 ()
答案: A
3. 如图为清朝画家郑板桥的《墨竹图》,它是中国文人画中的精选。
此画()
①属于写意画
②讲究色彩灿烂,丰富多彩
③重申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怀
④集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为一体
A.①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C
4.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现历史的难得资料。
从以以下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
史信息是 ()
① 国期的音展水平② 国期的商展水平③ 国期的冶技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②③
答案: B
5.梅芳先生是我国向外国播京的先。
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日本,1930 年美国,1935 年并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的奇异魅力,得了巨大
的成功。
以上资料可以明()
A.我国京几千年的展,已走向成熟
B.梅芳是晚清期最有名的京大之一
C.民国期梅芳中国京走向世界做出巨大献
D.交流可以和国矛盾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友
答案: C
6.是反响生活的一面子。
以下资料:
资料一
〔明〕文征明《后赤壁》
资料二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笔熟,乃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挺遂,以追其所,如兔起落,少逝矣。
与可之教予这样⋯⋯若予者,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资料三京,个名字最早出在
——20 世初叶的上海《申》上,之因此叫京,
是出于各地众于它出自北京的称,充分体了它明的地域特点。
——彭《中国的》回答:
(1)资料一中的法属于什么体?反响了当我国法展的主流是什么?
(2)资料二的画属于什么画种?指出一画种的主要特点。
(3) 据资料三指出京剧得名的原由,联合所学知识解析清朝京剧形成的经济、文化条件。
(4)某一研究小组环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合适的
标题。
答案: (1) 书体:楷书。
主流趋向:更加重申个性化的创办。
(2)画种:文人画。
特点:重申抒怀写意;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
体。
(3)原由:出自北京。
条件: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戏剧和文学为其供给
了丰富题材;各种戏剧的交融发展为其供给了艺术借鉴。
(4)标题:浓缩人生精髓的中国古代文艺等。
( 言之有理即可 )
一、选择题
1. 王羲之是东晋期间有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结构雄伟而笔法明媚,
入化。
如图是其只有17 字的名帖《妹至帖》,本帖的字体特点是()
抽象之美近乎着迷
A.笔划详细,结体严整
B.笔划简短,线条流畅
C.法度威严,清峻刚健
D.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解析:本题以王羲之书法特点设问,观察解析鉴识能力。
解题的要点是要对各种书体的特
点有比较详细的认识。
书体楷书草书楷书楷书
特点
笔划详细,结体严整笔划简短,线条流畅法度威严,清峻刚健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综合上述表格,可知本帖书体切合草书的特点。
答案: B
2.如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部分体育。
些是以我国古代的一种法字体
基本形式而的。
种笔划匀、予案美的法字体是()
A.篆B.楷
C.行D.草
解析:篆始于秦朝,字体略,笔划匀,富于案美,故A。
答案: A
3.下边是南宋孟的《墨》。
画中自曰:“六月衡湘暑气蒸,清香一冰人
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才一两茎。
” 中显现出了作者借物抒,孤芳自,骄横拔
俗的情味。
画属于()
A.俗画B.廷画
C.文人画D.山川画
解析:通察可知融、、画、篆刻于一体且体出了文人的个性,故文人画。
答案: C
4.明清期,廷燕舞蹈开始于衰败,而民舞蹈却十分盛,造成种差的
关要素是 ()
A.能否帝王歌功德
B.能否拥有极高的性和技巧性
C.能否反响人民的生生活情况
D.能否在表演形式上丰富多彩
解析:与廷舞比较,民舞蹈是人喜的形式,反响的大多是与人生生活休戚相关的景和感情,从而决定了民舞蹈拥有大的生命力。
答案: C
5.王国在《宋元曲史》中:“盖自唐宋以来,士之于科目者,已非一时半刻
之事,一旦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曲之。
⋯⋯适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
充其才力,而元之作,遂千古独之文字。
” 一资料上揭示了() A.元盛的直接原由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并世无双的历史地位
解析:资料的意思是元朝长久停止科举考试,知识分子步入宦途绝望,大量转向戏剧
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供给了创作队伍,说了然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相关。
答案: B
6.中国古代的音乐和舞蹈艺术注意汲取各民族文化并加以交融,下边较好地表现这一
特点的有 ()
①《十面埋伏》②《秦王破阵曲》
③《西凉乐舞》④《武林往事》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本题观察基础知识。
加入或表现少量民族文化的音乐舞蹈比较典型的是唐朝乐曲
《秦王破阵舞》,南北朝的《西凉乐舞》。
答案: C
7.清朝前期“四大徽班”进京,并与其余剧种不绝交融,逐渐形成了新的剧种。
该剧
种在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今后该剧种被誉为中国国粹。
该剧种是() A.川剧B.豫剧
C.黔剧D.京剧
解析:京剧是清先期“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其余剧种不绝交融后形成的剧种,同光年间走向成熟,被誉为国粹。
答案: D
8.在雅典奥运会谢幕式上,张艺谋选择了以京剧为主轴的8 分钟中国表演,让在场的观众大开眼界。
张艺谋选择京剧的原由是()
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京剧服饰华丽,表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解析: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的应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京剧又是传统文化的典型
代表之一。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中国古代“书画同源”、“ 形神兼顾”。
观察下边两幅书画并回答以下问题:
图 1怀素的《自叙帖》
图 2《墨梅》
请回答:
(1)图 1 书法属于何种字体?有何特点?
(2)图 2 表现了何种绘画种类?从图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画同源”的信息?
(3)图 2 的绘画精髓是什么?
解析:本题旨在观察学生对“书画同源”的理解能力。
第(1) 问和第 (2) 问可联合草书、文人画的特点进行作答,第(3) 问则需重申文人画重申个性的表现。
答案: (1) 字体:草书。
特点:变化丰富,豪放跃动;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2)文人画;画中有诗,还有篆文印章都表现了书法与绘画的交融,其余绘画的花枝
等讲究毛笔笔法的运用,也表现了书法的特点。
(3)重申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怀,追求风采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