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成孔扩底桩在短桩(墩)中的应用6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挖成孔扩底桩在短桩(墩)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通过施工实例,施工短桩(墩)扩头的难点,尽量不使用人工挖孔,通过旋挖机成孔,少量用人工的方法扩孔,使得机械人工发挥各自的专长。

关键词:旋挖桩;扩孔;应用
一、旋挖桩简介
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的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钻头内,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式钻杆将钻头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

对粘结性好的岩土层,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钻进工艺。

而在
松散易坍塌地层,则必须采用护壁工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机械替换人工是一种必然产物,机械替代人工的
必要条件是用机械所投入的费用比人工所投入的费用要少,而机械所做的工作要
比人工多而且快。

目前在大的城市里房建基础桩的趋势将采用旋挖钻机代替人工
挖孔桩。

与传统的正反循环钻机相比,旋挖钻机具有成孔速度快的特点,其工艺优点为:
1.孔壁不易产生泥皮。

因为在成孔过程中孔壁一直都受钻斗的刮擦;在孔壁
上形成较明显的螺旋线。

这两点有助于增加桩的摩阻力,提高桩的质量。

2.振动与噪声较低。

成孔速度快,尤其在砂质土内成孔,斗筒取土及弃土都
比较容易,每一斗都是实土,不像钻吸式钻头成孔,排出的都是泥浆,速度必然
慢于斗筒取土。

孔的垂直度、孔径、标高及孔地虚土等均能较好控制,对确保工
程质量非常有利。

机械设备较简单。

旋挖桩机基底扩大头开挖技术已具备,采用旋挖机专用扩底钻头,但扩大头
施工尺寸受到限制,及沉渣清理质量控制不如人工挖孔桩。

二、工程实例
1.浦江县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80710.40m2。

拟建场地分为东侧地块与西侧地块。

东侧地块拟建1幢2~3F幼儿园,1幢4F综合楼、净菜超市(农贸市场),5幢15~16F 10#~12#与15#~16#住宅楼, 1幢2FS4#商业用房, 西侧地块拟建1幢1F农具博物馆(堂楼),1幢5F
产业用房,3幢2FS1#~S3#商业用房,12幢16~18F1#~19#、13#~14#与18#住
宅楼组成。

场地局部有一层地下室,高约4.9米。

2,地质情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①-1层:耕土( )
黄灰色、浅黄色,湿。

成分为粘性土,含植物根系,结构疏松,层厚0.20~
0.50m,层面高程56.62~61.97m。

①-2层:杂填土( )
杂色,稍湿。

成分主要为粘性土、粉砂岩碎屑碎块、混凝土块、砖块及塑料
袋等。

为原平整场地时所填,堆填时间3~5年。

砼块直径约0.5~1.3m,层厚
0.30~5.30m,层面高程56.57~64.01m。

①-3层:淤泥夹粉质粘土(lQ4)
灰色、黑色,流塑。

特点是土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及
韧性高等。

具有高压缩性,含腐殖质。

层厚1.40~3.40m,层面高程34.31~
36.85m。

②层:粉质粘土(alQ4)
浅黄色、褐黄色,可塑~硬可塑,可塑为主。

土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摇振反
应无,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标准贯入试验(N)实击数6~9击/30cm。

属中压缩
性土。

层厚0.40~4.90m,层面高程54.25~61.74m。

③层:圆砾( )
灰黄色、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中密为主。

砾石成分主要为火山岩,
层厚0.20~4.80m,层面高程52.14~59.67m。

③夹层:粉质粘土(alQ4)
为③层圆砾中的夹层。

浅黄色、褐黄色,可塑~硬可塑,可塑为主。

层厚
0.70~3.80m,层面高程52.94~57.55m。

④层:细砂(alQ4)
浅黄色、灰色,松散,饱和。

粉粘粒含量较高。

层厚0.30~2.90m,层面高程
51.44~56.53m。

⑤层:粉砂岩(k1c):
紫红色,粉砂状结构,钙泥质胶结。

根据岩石风化程度,在勘察深度内划分
以下2个亚层:
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
紫红色,因强风化,风化裂隙发育,上部岩石表层风化呈土状,层厚0.80~
2.50m,层面高程50.34~6
3.71m。

⑤-2层:中风化粉砂岩
紫红色,岩石表面较新鲜,风化裂隙较发育,控制厚度8.00~18.40m,层面
高程48.64~61.91m。

3,设计桩型
设计采用800直径旋挖成空扩底灌注桩基础,旋挖灌注桩以5-2中风化粉砂
岩为桩端持力层,要求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600mm。

桩以进入持力层和有效桩长双控,有效桩长不小于6m。

4,桩基础特点
①,桩的持力层比较浅,有些区域地下室底板底部就进入中风化粉砂岩。

②,桩比较短,大部分桩有效长6m,桩的摩阻力小,不能充分发挥桩的承
载力。

因此设计采用扩大头方案,桩底从800mm直径扩大到1200mm,1400mm,1600mm。

5,采用旋挖桩的弱点
旋挖桩的扩头部分位于中风化粉砂岩中,扩头效果不佳。

一般只能扩大到1200mm,且沉渣很难清理。

6,针对特点,采用的施工方案如下
①,现场挖到底板标高再进行旋挖桩基础施工。

因此桩基施工都在⑤-1层
强风化粉砂岩和⑤-2层中风化粉砂岩中施工,可以干成孔方法钻孔。

②,旋挖进入持力层后,再用人工下到孔底,用风镐进行扩孔,人工清孔。

7,人工扩孔和清孔的安全措施
(1)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规定,在桩
口四周设置至少1.2m高的防护围栏;
(2)作业桩口除提升设备底座外,其余空隙均用场50cm厚以上的木板铺盖
密封;作业人员上下孔桩时,必须乘坐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安全乘人吊笼(或套
安全带由专用牵引设备放下),不得随意以攀爬护壁或乘坐吊桶等方式上下;
(3)桩口作业人员应拴好安全带,挂好保险钩;停止作业时,桩口应设置定
型化、工具化的盖板并封闭严实,悬挂醒目的危险标志。

(4)当挖孔桩深度超过5m以上时,应将风管引到井底进行送风,作业中不
得而知间断送风;
(5)如遇到出现臭水、污泥和异味的孔桩,下井作业前除对井内充分送风外,还应用小动物进行检测,也可用简易测试管、气体测试仪进行测试,确认无害后
方可下井作业;
(6)井下有人作业时,井上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应密切注意井下作业人
员的工作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过保险绳及升降设备,帮助井下作业
人员快速撤离井底。

(7)勤换井下作业人员,持续工作时间以2小时为宜,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

(8)为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事故发生,还需长备氧气瓶等应急抢救用品。

三、结论
在短桩(墩)的施工中,为充分发挥桩的承载力,可以采用扩底桩方法,并
在难以用机械扩底的方法时,采用旋挖桩机和人工扩底相结合的方法,发挥旋挖
桩机和人工扩孔的各自特长,完成设计要求的施工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