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综合模拟考试 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⑤人体体温调节时,冬天存
理 科 综 合 试 卷
考试时长:150分钟 试卷总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K- 39 I - 12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下面实验中关于“绿”所述错误的是( ) A.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甲基绿可使DNA 着绿色 B.橙色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出现灰绿色 C.线粒体在健那绿作用下呈现蓝绿色,并且具有活性 D.叶绿体中含多种色素,其中叶绿素a 呈现黄绿色
2.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 .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 .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3.对图曲线模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底物浓度的关系,则AB 段限制因素可能是酶浓度
B.若表示葡萄糖进入成熟哺乳动物红细胞速率与膜内外浓度差关系.则AB 段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
C.此曲线可表示动物骨骼肌细胞内ATP 生成量与O 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D.若表示环境温度与生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则该曲线不能表示恒温动物
4.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是( )
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皆有细胞周期 ②豌豆虽然有X 、Y 染色体,但是自然情况下一般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③雄性蜜蜂能够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出的精子染色体数目比初级精母细胞减少一半 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相互拮抗,所以一方出现必然抑制另一方 ⑥感受器一定是传入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附属结构共同构成 A .零项 B .一项 C .二项 D .三项
5. 下图为横放萌发后的玉米种子,据图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茎分别出现不同的向性,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A 、D 侧
南昌十中 2019 ̄2020 学年下学期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B. 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了
淀粉的水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
C. 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只受赤霉素和生长
素的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的原理相同
D.根、芽合成的生长素能从C运输到D、从A运输到B,反映了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
6. 遗传、变异与进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独立生活的生物体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多方向性等特点
C.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否定了“用进废退”现象的存在
D.蝾螈、鳄鱼、大猩猩和人四种生物中,大猩猩和人的DNA碱基序列差异最小
d()Δ
⎯⎯→
⎯⎯⎯⎯⎯⎯→
2
H/Ni
加热加压⎯⎯⎯⎯⎯→
3
AlCl
加热
1012
C H
29.(8分)图甲为某植物光合速率随环境条件变化的曲线。
图乙表示该植物两昼夜吸收或释放CO2的变化,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O2和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分别来源于原料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2)图甲中t2→t3,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
(3)图乙DE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
第二天中________点(填字母)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图乙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如果S1+S3+S5>S2+S4,则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
(5)将该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 h,质量减少2 mg,再用适当光照射2 h,测其质量比暗处理前增加6 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___ mg/h。
3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题目。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为有包膜病毒。
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50~200nm。
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表面看起来形如花冠,故而得名。
2019-nCoV
基因组长度为29.8Kb,为单股正链RNA,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
(PolyA)结构,可直接作为翻译模板,其基因组特征与哺乳动物相似。
此病毒已在世界
感染多人。
(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这种病毒入侵细胞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由于没有核糖体,这种病毒无法合成蛋白质,其包膜组成为几丁质;
C.病毒的一分子遗传物质水解后可产生一个核苷,一个含氮碱基与一个磷酸基团;
D.此病毒为单股正链RNA,但不依靠宿主细胞就无法复制,不常发生变异。
(2).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为________,这类病毒在入侵细胞时,蛋白质外壳______(会/不会)进入细胞内;由于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病毒入侵细胞后可直接进行转录,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会出现发热等症状,此时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并分析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使_________转换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
抗体并不会与其他病症(如钉宫病)的抗原结合,这体
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人感染了这种病毒并痊愈,此人在短时间内再次接触此病毒,他/她大概率_______(会/不会)再次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紧急研发了病毒检测试剂盒,以此来检测病毒,检测此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使用
____________法;研究人员发现,病毒的中间宿主为蝙蝠,某些情况下,病毒可在不同动物身体内翻译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链,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10分)以下是果蝇复眼细胞中产生眼色素B和眼色素D的反应:
野生型果蝇有色素B和色素D,眼睛为红褐色,缺乏色素B为褐色眼,缺乏色素D为鲜红眼,两种色素都无为白色眼。
回答下列遗传学问题:
(1)—只白色眼果蝇与野生型果蝇交配,F1体内可具有上述中的酶。
(2)若有关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两者独立遗传,一只褐色眼果蝇与一只鲜红眼果蝇交配,F1的眼色最多种表型。
(3)利用野生型和褐色眼两种类型的果蝇通过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控制酶R的基因是否为伴X染色体遗传。
设计思路:选用果蝇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结果分析:若F1表现型为
或说明该基因为伴X染色体遗传。
32.(11分)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流动值(单位为103 kJ·m-2·a-1)。
图2为甲、乙两个水池中的各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1)图1中该生态系统中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________。
(2)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增加图2中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水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
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__。
乙水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水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水体发臭。
整个过程属于__________反馈调节。
(4)该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中所示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和信息传递,其中,前者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性;后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除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5)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
已知水中
②若每种生物都被相邻下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绘出这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8.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近日,我国科学家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岀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这标志着我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请回答与培育克隆动物有关的问题。
(1)体细胞克隆猴是通过技术得到的,即将供体细胞注入到_____________内,通过__________方法使两细胞融合,构建重组胚胎。
(2)通过上述技术获得的胚胎,移植到___________、生殖器官______的其他雌性猕猴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体细胞克隆猴。
(3)供体体细胞来自猕猴胎儿,从胎儿体内取出的组织用___酶处理一段时间,就会分散成单个体细胞,之后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
2
物理参考答案
23.(9分)
(1)①②R 2③左④I 1(2)
m
k
(3)方案(a )较好,原因是此方案不受电源内阻影响
24.(14分)【答案】(1)3mg(2)L(3) 滑块C 不会从木板上掉下来 【解析】
【详解】(1)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速率为v 0,小球向下摆动过程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
012
mgL mv =
解得:0v =
小球在圆周运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20
v T mg m R
−=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细绳的拉力:T´=T 解得:T´=3mg
(2)小球碰撞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212
h gt = 水平方向:L=0
2
v t 解得:h=L
(3)小球与滑块C 碰撞过程中小球和C 系统满足动量守恒,设C 碰后速率为v 1,以小球的初速度方向
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0132v mv m mv ⎛⎫
=−+ ⎪⎝⎭
设木板足够长,在C 与木板相对滑动直到相对静止过程,设两者最终共同速率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的:()12336mv m m v =+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22
1211336322
mv m m v mgs μ⋅=++⋅ 联立⑨⑩⑪解得:s=L/2
由s<L 知,滑块C 不会从木板上掉下来.
【点睛】(1)由机械守恒定律求出小球的速度,然后由牛顿定律求出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2)小球做平抛运动,应用平抛运动规律分析答题;
(3)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求出C 的位移,然后根据位移与木板的长度关系分析答题. 25.(18分)【答案】(1) (2)Q =5 J (3)
【解析】
【详解】(1)棒MN 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BIL =ma 棒MN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BLv 棒MN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 时的速度为:v =at 1=2m/s 在两棒组成的回路中,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联立上述式子,有:
代入数据解得:F =0.5N 5s 时拉力F 的功率为:P =Fv 代入数据解得:P =1W
棒MN 最终做匀速运动,设棒最大速度为v m ,棒受力平衡,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2)解除棒PQ 后,两棒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最终两棒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设速度大小为v ′,则有:
设从PQ 棒解除锁定,到两棒达到相同速度,这个过程中,两棒共产生的焦耳热为Q ,由能量守恒定律
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Q=5J;
(3)棒以MN为研究对象,设某时刻棒中电流为i,在极短时间△t内,由动量定理得:-BiL△t=m△v 对式子两边求和有:
而△q=i△t
对式子两边求和,有:
联立各式解得:BLq=mv m,
又对于电路有: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又
代入数据解得:
化学参考答案
7.【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常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选项A错误;
B.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从而起到加快速率,降低所需能量等作用,选项B正确;
C.利用钾和钠的焰色反应不同进行区分,选项C正确;
D.乙烯有催熟的效果,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吸收乙烯,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8.【答案】B
【解析】A.中性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A正确;B.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氨水,故B错误;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 的溶液可能显酸性或碱性,在酸性溶液中I−、NO3−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碱性溶液中Mg2+不能大量存在,故C正确;D.n[NH4AlSO4)2]:n[Ba(OH)2] =2 : 5 时发生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偏铝酸根离子以及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Al3++2SO42−+2Ba2++5OH−=NH3·H2O+AlO2−+2H2O+2BaSO4↓,故D正确;
9.【答案】A
【解析】A.物质a含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则5个C可能共面,亚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则亚甲基上2个H肯定与其它原子不共面,则a中最多(5+4)=9个原子共面,故A错误;
B.物质d只有次甲基、亚甲基上两种H,其二氯代物一共6种,故B正确;
C.物质c与物质d的分子式均为C10H16,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由结构可知b的分子式为C10H12,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学会定一移二的方法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本题中的六种为
、。
10.【答案】B
【解析】该化合物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其中有两种10电子离子和一种18电子离子,且X、Y、Z、M均为短周期元素,均不在同一族,由结构图并结合X、Y、Z、M可知X为H元素、Y 为O元素、Z为N元素,M为Cl元素,化合物中含有NH4+、H3O+、N5-和Cl-,则:
A.H2O分子之存在氢键,其沸点明显高于O族其它元素的氢化物,如H2S等,故A正确;
B.Cl的非金属性比N强,则HNO3的酸性比HClO4弱,故B错误;
C.O的非金属性比N强,则H2O比NH3稳定,故C正确;
D.该盐中含有NH4+、H3O+、N5-,其中NH4+、H3O+中均含有极性共价键,而N5-中的N-N键为非极性键,故D正确;故答案为B。
11. 【答案】D
【解析】根据处理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可知,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X 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Y 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3222NO +10e +6H O=N +12OH ,电解质里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A .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即氯离子向X 极移动,故A 错误;
B . 电池总反应为:--
33225NH +3NO =4N +6H O+3OH ,该反应转移了15个电子,即转移15个电子生成4个氮气,故电路中流过7.5 mol 电子时,产生2mol 氮气,即44.8L ,B 错误; C .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Y 极沿导线流向X 极,故C 错误;
D . Y 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3222NO +10e +6H O=N +12OH ,周围pH 增大,故D 正确; 答案选D 。
12.【答案】C
【解析】A .KI 过量,且KI 与氯化铁反应,则溶液中既含I 2又含I -,不能证明反应的可逆性,故A 错误;
B .2KMnO 4+5H 2
C 2O 4+3H 2SO 4=2MnSO 4+K 2SO 4+10CO 2↑+8H 2O ,两只试管中草酸量均不足,高锰酸钾过量,溶液不褪色,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 错误; C.如有
32CH COO H O
−
+3CH COOH OH −+,则加入中性的醋酸铵溶液增大醋酸根离子,则
应当平衡向右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红色应当加深,反之不会加深,故可以说明醋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C 正确;故选C 。
D .乙醇易挥发,也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应先通过水,排除乙醇的干扰,故D 错误; 13.【答案】C
【解析】多元弱碱的第一级电离大于第二级电离,故曲线T 代表pH 与的变化关
系,曲线G 代表pH 与 的变化关系,由曲线所示关系和电离平衡常数相关知识
分析可得结论。
A . K b2[H 2NCH 2CH 2NH 2]=
(
)()()
2 3223
2
2
2
3
•c H NCH CH NH C OH c H NCH CH NH +−
+
,当
=0时,即
c(H 2NCH 2CH 2NH 3+) = c(H 3NCH 2CH 2NH 32+),K b2[H 2NCH 2CH 2NH 2]= C(OH -)=
()
Kw
c H +=10
-7.15,故A 叙述正确; B .因多元弱碱的第一级电离大于第二级电离,则曲线G 代表pH 与 的变化
关系,故B 说法正确;
C .在H 3NCH 2CH 2NH 2Cl 溶液中,既有H 2NCH 2CH 2NH 3+ 的电离,又有H 2NCH 2CH 2NH 3+的水解,由图中T 曲线可得H 2NCH 2CH 2NH 3+的水解平衡常数Kh= c(H +)=10-9.93,而K b2[H 2NCH 2CH 2NH 2]= 10-7.15,由此可知在H 3NCH 2CH 2NH 2Cl 溶液中,H 2NCH 2CH 2NH 3+的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碱性,故C 说法错误;
D .设0.01mol·L -1H 2NCH 2CH 2NH 2 电离度为a ,则有K b1[H 2NCH 2CH 2NH 2]=
()()
2
0.010.011a a −=10-4.07 ,解得
a≈0.1,故D 说法正确;答案选C 。
26.【答案】(14分)
(1)ecdabf (2分) 5:3(2分) NaClO 溶液(1分) 尿素溶液(1分)
(2)2IO 3−+3N 2H 4•H 2O=3N 2↑+2I −+9H 2O (2分) N 2H 4•H 2O 被氧化后的产物为N 2和H 2O ,不引入杂质(2分)
(3)淀粉(2分) 94.5%(2分)
【解析】(1)水合肼的制备有关反应原理为:CO(NH 2)2(尿素)+NaClO+2NaOH →N 2H 4·H 2O+NaCl+Na 2CO 3
①装置c 由二氧化们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用B 装置的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气体,为保证除杂充分,导气管长进短出,氯气与NaOH 在A 中反应制备,为充分反应,从a 进去,由D 装置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故导气管连接顺序为:ecdabf ;三颈瓶内ClO −与Cl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设ClO −与Cl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mol 、1mo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5molClO −则会生成Cl −5mol ,生成1mol ClO 3−则会生成Cl −5mol ,则被还原的氯元素为化合价降低的氯元素,即为Cl −,有5mol+5mol=10mol ,被氧化的氯元素为化合价升高的氯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ClO −与ClO 3−共5mol+1mol=6mol ,故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6=5:3;
②将尿素滴到NaClO 溶液中或过快滴加,都会使过量的NaClO 溶液氧化水合肼,降低产率,故实验中取适量NaClO 溶液逐滴加入到定量的尿素溶液中制备水合肼,滴加顺序不能颠倒,且滴加速度不能过快,防止水合肼被氧化;
(2)根据流程可知,副产物IO3−与水合肼生成碘离子和氮气,反应为:
2IO3−+3N2H4•H2O=3N2↑+2I−+9H2O;N2H4•H2O被氧化后的产物为N2和H2O,不引入杂质,水合肼还原法制得的产品纯度更高;
(3)①实验中滴定碘单质,用淀粉做指示剂,即M为淀粉;
②根据碘元素守恒,2I−~I2~2Na2S2O3,则n(NaI)=n(Na2S2O3),故样品中NaI的质量为:
0.2100mol×0.015L×
500mL
25.00mL
×150g/mol=9.45g,故其质量分数为
9.45g
10.00g
×100%=94.5%。
27.【答案】(14分,每空2分)
(1)SiO2+4HF=SiF4↑+2H2O
(2)7:2
(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出速率MoO3+2NH3•H2O=(NH4)2MoO4+H2O
(4)MoS42−+2H+=MoS3↓+H2S↑
(5)1:5
(6)97.8%
【解析】(1)杂质SiO2与氢氟酸反应产生SiF4、H2O,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
(2)高温焙烧,MoS2与O2反应产生MoO3和SO2,反应方程式为:2MoS2+7O22MoO3+4SO2,在该反应中Mo、S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所以MoS2作还原剂,O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被还原,O2作氧化剂,则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3)“氧化培烧”进行“氨浸”前需对焙烧物进行粉碎,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提高浸出速率;氨浸后生成(NH4)2Mo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oO3+2NH3•H2O=(NH4)2MoO4+H2O;
(4)(NH4)2MoS4在溶液中应该电离出NH4+和MoS42−,MoS42−在酸性环境下生成MoS3沉淀,另外的生成物只能是H2S气体,所以离子方程式为:MoS42−+2H+=MoS3↓+H2S↑;
(5)设在1mol的MoS2.8中Mo4+与Mo6+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x+y=1,根据化合价代数之和
为0,则有4x+6y=2.8×2,解得x=0.2,y=0.8,所以该杂质中Mo4+与Mo6+的物质的量之比
() ()
4
n Mo
n Mo
+
=0.2:(0.2+0.8)=1:5;
(6)当BaMoO 4即将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Ba 2+)=
()
()
8
sp 424
K BaMoO 4.0100.4
c MoO −−
⨯==1.0×10−7mol/L ,由
于Ksp(BaSO 4)=1.1×10−10,则此时溶液中SO 42−的浓度为c(SO 42−)=
()()
10sp 47
2K BaSO 1.1101.010c Ba −−+
⨯=
⨯mol/L=1.1×10−3mol/L ,所以SO 42−的去除率为
30.05mol /L 1.110mol /L
0.05mol /L
−−⨯×100%=97.8%。
28.【答案】
(15分) (1)415.1(2分) -41.4kJ·mol -1(2分) (2)
()
()()
3
b 434142b d b d b d +−−⨯−−⨯(3分)
(3)AC (2分)
(4)温度低于T 0时未达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NH 3的体积分数增大;高于T 0时反应达平衡,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NH 3的体积分数减小(2分) 20%(2分)
()()()
2
6
-23
6
7
210Pa 410 1.210⨯⨯⨯(2分)
【解析】(1)反应CH 4(g)+H 2O(g)
CO(g)+3H 2(g) △H 1==4a kJ·mol -1+2×465 kJ·mol -1-(1076 kJ·mol -
1+3×436 kJ·mol -1)= +206.4kJ·mol -1,解得
a=415.1 kJ·mol -1;ⅢCH 2(g)+2H 2O(g)
CO 2(g)+
4H 2(g) △H =+165.0kJ·mol -1,I.CH 4(g)+H 2O(g)CO(g)+3H 2(g) △H 1=+206.4kJ·mol -1,根据盖
斯定律可知II=Ⅲ- I ,所以△H 2=△H-△H 1=+165.0kJ·mol -1-206.4kJ·mol -1=-41.4kJ·mol -
1,
故答案为:415.1;-41.4kJ·mol -1;
(2)由n(CO 2)=dmol 可知反应II 生成的n(H 2)= dmol ,同时消耗的n(CO)=dmol ,消耗的n(H 2O)=dmol ,则在反应I 中生成的n(CO)=(b+d)mol ,消耗的n(CH 4)= (b+d)mol ,消耗的n(H 2O)= (b+d)mol ,生成的n(H 2)=(3b+3d)mol ,则平衡时体系内:n(CH 4)=(1-b-d)mol 、n(H 2O)=(4-b-2d)mol 、n(CO)=bmol 、n(H 2)=(3b+4d)mol ,容器体积为2L ,故平衡常数
()()()
(
)()()()()()()3
3
34341b 22b K =24214422b d b d b d b d b d b d ++−−−−−−⨯⨯−⨯−=⨯;
(3)A.适当增大反应物投料比武n(H 2O):n(CH 4),增大水的量促进甲烷转化成CO ,促进CO 转化成CO 2,故A 正确;
B.提高压强,反应I 平衡左移,故B 错误;
C.分离出CO 2可使平衡右移,故C 正确;故答案为:AC ;
(4)温度低于T 0时未达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NH 3的体积分数增大;高于T 0时反应达平衡,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NH 3的体积分数减小;
设初始加入的N 2为1 mol 、H 2为3 mol ,温度、体积一定时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气体物质的量减少4×10 % =0.4 mol ;
()22
30.8
2.40.4
3.6
3.6
3.6
N 3H 2NH +Δn =21300.20.60.40.40.8
2.4
0.4
p p p
气起始反应平衡
平衡分压
其中p 0=2×l07Pa ; 703.6
=
1.810Pa 4
p p =⨯ H 2的转化率为0.6/3=20%; 平衡常数()()()
(
)
()()
2
6
23p p p -23
6
7
22p
3
210NH =
=
Pa N H 4101K K K .210K ⨯⨯⨯。
36.【答案】(1)(酚)羟基(1分); 氯原子 (1分) (2)取代反应 (1分) ; 还原反应 (1分) ; C 15H 25O 3N (2分)
(3)
+CH 3OH +H 2O (2分)
(4) (2分) (5) (2
分)
(6):
−COCl
;(3分)
【解析】由B 的分子式、C 的结构简式可知,B 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 ,故B 为 ,结
合已知B~F苯环上均只有两个取代基,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D为HO−−CH2CH2Cl,对比D、E的分子式,结合反应条件,可知D中氯原子水解、酸化得到E为HO−−CH2CH2OH,由G的结构可
知,E中醇羟基与甲醇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F,F中酚羟基上H原子被取代生成G,故F为HO−
−CH2CH2OCH3,G与H2NCH(CH3)2反应生成美托洛尔。
(1)根据C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能在NaOH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氯原子;
故答案为:羟基;氯原子;
(2)由分析知,苯酚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CH3CO−取代,C→D过程发生去氧加氢反应,为还原反应,故A→B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C→D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根据H的结构简式可知H的分子式为:
C15H25O3N ;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还原反应;C15H25O3N;
(3)由分析知,E中醇羟基与甲醇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F,故E→F的反应方程式为:HO−
−CH2CH2OCH3+H2O;
故答案为:HO−−CH2CH2OCH3+H2O;
(4)从F、G的结构简式分析可知,若试剂X的分子式为C3H5OCl,则X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共有6种,其中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能发生银
镜反应的结构简式为HCOOCH2−;故答案为:HCOOCH2−;
(6)根据上题合成路线和题给信息可以设计以苯甲醇和苯酚为原料制备4−苄基苯酚的合成路线为:
−COCl
;
故答案为:−COCl。
生物参考答案
1-6 DBCABC
29.(每空1分,8分)(1)H2O;CO2(2)CO2浓度
(3)温度;I(4)光照强度和温度;不能(5)5
30.(每空1分,10分)答案解析:(1)ABCD 这种病毒的外壳为蛋白质,与膜系统无关(实际上是通过受体结合进入细胞的)(2)RNA不会RNA-DNA-RNA(或逆转录,意思对即可)阅读题目得,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外壳当然不进入;题目中有可直接作为翻译模版,故可以。
(3)B细胞;抗体具有特异性;会;病毒可能已经变异每种抗体只与一种抗原结合;由于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容易变异。
(实际上这类病毒的重组率特别高,并且现在应该还在不断进化,请大家小心)(4)分子杂交;(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可以与相应的cDNA(应该是这个)杂交,简单点填分子杂交应该就行了;关键词是不同动物
31.(每空2分,共10分)
(1)R酶和H(2)四
(3)野生型雄果蝇与褐色眼雌;
雄性均为褐色眼,雌性均为野生型;或雄性为褐色眼和白色眼,雌性为野生型和鲜红眼
32.(每空1分,11分)(1)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输入有机物中的能量; 15.6%
(2)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3)光照;绿藻(或食物);正(反馈);
(4)物质循环;全球;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或调节生物的
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①甲、乙②如图所示
38.(最后一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1)核移植;MⅡ期去核的卵母细胞;电刺激
(2)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
(3)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原代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