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专题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2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学案 人民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学习目标]
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背景
(1)社会基础: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再掀高潮。
(3)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和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准备了条件。
(4)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会晤世界工业博览会和1863年英、法工人抗议沙皇政府对波兰人民的迫害。
2.成立
1864年,在伦敦圣马丁教堂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4.意义
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加强了国际工人的团结。
1.背景
(1)民族矛盾:普法战争,法国大败,普鲁士大军压境。
(2)阶级矛盾:资产阶级国防政府要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3)直接原因:1871年3月18日凌晨,反动政府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2.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措施
(1)军队建设:以国民自卫军代替资产阶级反动军队。
(2)政权建设:由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执行、军事等十个委员会。
(3)民主建设: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4)待遇: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4.结果
(1)失败:梯也尔军队疯狂反扑,制造了血腥的“五月流血周”,占领巴黎,巴黎公社革命结束。
(2)原因
①根本原因: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②主观原因: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5.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巴黎公社的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1.背景
(1)可能性
①阶级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新的高潮。
其中,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而举行的全国大罢工影响最大。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对其理论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
③组织基础: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起来。
(2)必要性: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开始泛滥。
2.成立
(1)召开: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
(2)内容
①大会讨论了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
②大会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3.特点
(1)组织:较为松散,不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2)内争:内部派别斗争不断,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开始泛滥。
4.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1.马克思主义是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第一国际的建
立,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2.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
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为无产阶
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3.为把国际工人运动引上马克思主义轨道,1889年第
二国际成立。
但第二国际组织松散,各国工人阶级政
党保持独立自主,最终修正主义占了上风而自行解散。
[合作探
究·攻重难]
巴黎公社
[史料一]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史料解读] “特殊条件”与巴黎公社的“自发性、偶然性”存在因果关系,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
(1)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为什么?
【提示】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史料二] 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
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
[史料解读] 史料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注意转折词“但是”,根据最后一句分析原因与着眼点。
(2)根据史料二,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恩格斯观察这一问题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巴黎公社缺乏必要的经济实力,即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
主要着眼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
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一、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1.从巴黎公社产生的情况来看
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在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通过普选建立起来的新型政权。
2.从巴黎公社政权的领导人和阶级成分来看
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的成员,大多数是工人;其中有些委员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公认是工人阶级的代表。
3.从巴黎公社实行的政策措施来看
这是最能说明公社性质的一个方面。
公社在建设新政权的同时,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做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机器的伟大尝试。
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和其他民主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它的无产阶级性质。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二、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比较
项目第一国际第二国际
不
同
点
组成各国工人团体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
活动范围仅限于欧洲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不断同各种机会主义作
斗争,马克思主义始终是第一国际
的指导思想
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泛滥,并且日
益占据上风
组织形式
组织严密: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是
各国工人团体的上级组织(有一个
作为中央领导机构的总委员会)
较为松散:不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
上级组织(前期没有常设机构,后期
建立的“执行局”也仅仅是个联络机
关)
相
同
点
所处阶段都处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
领导基础马克思参与了对第一国际的领导;恩格斯参与了对第二国际早期的指导
[当堂达标·固双基]
1.第一国际得以建立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B.1862年英、法、德工人伦敦会晤
C.工人阶级的队伍得以不断壮大
D.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理论研究
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不同备选项与第一国际成立之间的关系。
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在伦敦会晤,商谈并提出了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问题,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与第一国际的成立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时代背景的范畴;C项属于第一国际成立的阶级基础;D项是第一国际成立的准备条件之一。
]
2.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事件是( )
A.第一国际的成立
B.巴黎公社
C.第二国际的成立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A[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的意义。
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事件是第一国际的成立。
]
3.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主要表现在( )
A.马克思领导了巴黎公社起义
B.工人武装通过起义夺取政权
C.政府全体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
D.公社委员会没有没收私营企业
B[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的“客观上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D两项与史实不符,马克思并没有领导巴黎公社起义,公社委员会没收了私营企业。
C项虽是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但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只有B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夺取政权的思想。
]
4.“公社委员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
”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
A.未接管法兰西银行,财政困难
B.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
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材料未体现财政困难,故A项错误;公社委员“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是担心其工作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他们廉洁奉公,具有“公仆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家机器”,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无产阶级专政”,故D项错误。
]
5.“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城市,在规定的同一天,劳动者都能向执政当局提出要求:用法律限制工作日不得超过八小时……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
”通过以上决定的国际组织是 ( )
A.第一国际B.巴黎公社
C.第二国际D.共产主义者同盟
C[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大会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这是第二国际的成立大会。
]
6.第二国际与第一国际相比,其显著的区别是( )
A.中坚力量是著名的工人领袖和活动家
B.活动形式以召开代表大会为主
C.组织松散,是没有中央领导机构的联合
D.第二国际内部存在着不同派别的斗争
C[第二国际的显著特点是组织松散,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故选C项。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民们!
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
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
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巴黎公社第一次宣言》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材料一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政权?它成立于哪一年?材料一中的“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它逃往了什么地方?
(2)用史实说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第(2)问,回答出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和社会经济方面实行的措施即可。
[答案](1)巴黎公社。
1871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
逃往凡尔赛。
(2)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规定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权利,规定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