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题 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0
5500
5500
5000
①②③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
人口迁移差额率是指某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
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2000~2010年人口迁移差额率变化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图1
1.根据人口迁移差额率变化的特点,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A.江西B.陕西C.广东D.河南
2.该省级行政区在2000~2010年期间,关于人口迁移及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该省人口流动量大,可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B.该省获得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C.该省人才大量外流,劳动力严重不足D.该省人口迁移差额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图2表示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在高空分布的海拔高度(单位:米),读图完成3~4题。
图2
200020022004200620082010(年)
人口迁移差额率
‰
68101214420
凉山州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历史、思想政治,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地理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文科综合试题卷地理部分第1页(共4页)
文科综合试题卷地理部分
第2页(共4页)
3.关于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压或气流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三地中,②地的气压值最低B.③地吹东北风C.③地吹东南风D.三地的气压值都相等
4.关于①、②两地对应的近地面气温及天气状况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的近地面气温较高,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B.①地的近地面气温较高,多晴朗天气
C.②地的近地面气温较低,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D.②地的近地面气温较高,多晴朗天气
图3为某地区某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图3
5.根据图3中信息,推测图中洋流是A.北半球的寒流B.南半球的暖流C.北半球的暖流D.南半球的寒流
6.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河道弯曲B.湿地调蓄C.地势起伏D.蒸发旺盛
7.图中河流与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节变化大
B.雨热同期
C.支流少
D.有结冰期
图4是我国某地区位置示意图,M 省现有耕地1650万亩,宜农荒地1000多万亩。
黄河流经M 省397公里,引黄灌区是我国四大自流灌区之一。
该省年平均降水量305毫米,蒸发量1800毫米。
读图回答8~10题。
8.关于图中M 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利区位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B.灌溉条件便利
C.不受旱涝、大风、霜冻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D.土地资源较丰富
9.图中等温线在M 地有明显的弯曲,关于M 地与同纬度
附近地区相比气温特点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偏高地处河谷增温快
B.气温偏高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C.气温偏低冷空气的影响强
D.气温偏低地处河谷增温慢
30°
10Km
甲洋流
沼泽
降水量(mm )
径流量(m3/s)
3002500
123456789101112甲地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月份
径流量
降水量
河流
150100
500
200
图439°
等温线
M
105°
省界河流
山脉-8°C -8°C
10.图中M 省发展灌溉农业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位下降
B.水土流失
C.干旱
D.土壤盐渍化
图5为某日局部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AC、BC 为晨昏线,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
B.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进入第一次汛期
C.天山南坡的雪线达一年中最低值
D.开普敦地区盛行西风,温和多雨12.若此日某地地方时大约5时日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
A.该地可能位于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此时太阳直射点在(23°26′N,45°E)
C.该地可能位于地中海沿岸
D.此时B 点的地方时是6时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3.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图6
材料一江西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
历代题诗
极多,其中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尤为著名。
材料二2013年7月以来,高温天气覆盖中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的19个省(区、市)。
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截止7月29日,南方共有43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40℃。
其中,湖南高温日数18.9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
材料三避暑胜地:桂东天然空调城。
桂东县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湘粤赣三省的接壤地带,
多山地丘陵,桂东县城海拔824米(是湖南海拔最高的县城),全县平均海拔881米,年均降雨量167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76.8%,无霜期24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5.4℃,7月平均气温24.6℃,是一块难得的休闲避暑宝地。
45°E C
A
B
66°34′N
110°
115°
图例30°省尧市区界线河流湖泊山脉城市
武汉
贵州
广东
桂东
南昌
25°
1474
庐山
广西
湖南
江西
长沙
洞庭湖湖
重
长
江
鄱
阳湖
北庆
文科综合试题卷地理部分第3页(共4页)
文科综合试题卷地理部分第4页(共4页)
1000
1000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300
300300500
500
500500南回归线
甲乙
丙
100200
200
年平均降水量(mm )
洋流
高原
平原
大分
水
岭
1000m 以上
200-1000m
200m 以下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图7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8澳大利亚地形图
图9地球六大板块示意
(1)读图7比较图中甲、乙、丙三地年降水量差异并用数据说明。
(8分)(2)结合图7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甲地热带荒漠景观的形成。
(8分)(3)结合材料分析:与A 国相比澳大利亚地质灾害较少的原因。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