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总结】Kinec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总结】Kinect 深度图获取原理
【原创+总结】Kinect 深度图获取原理
(2011-12-18 16:31:53)
标签:
2012
微软精英大挑战
it
Kinect 红外发射器(Infrared Projector)发射出雷射光,通过红外发射器镜头前的光栅(diffuser),均匀地投射到测量空间,测量空间的粗糙物体反射,形成随机的散斑,再通过红外摄影机(Infrared Camera)记录空间的每个散斑,通过晶片的计算便得到3D深度图像。
深度图获取过程图
PrimeSense散斑测距原理[1]
流程图
流程图详解:
1. 平面标定(拍摄参考散斑图案)
在不同距离(已知)上,分别拍摄散斑图像(Speckle Pattern),并保存作为参考图像(Primary/Reference Pattern)。
注:1. 此处的参考物取的是一个平面,该平面与光轴垂直。
2. 散斑的大小和形状与物体相对传感器的距离和方位有关。
2. 拍摄待测物体散斑图案
红外发射机发出的镭射光经红外发射器镜头前光栅生成结构光,结构光投射到物体表面,得到散斑图案,通过红外摄影机拍摄到此散斑图案。
3. 寻找与待测散斑图案最匹配的参考图案
将拍摄到的散斑图案与步骤1中所得到的参考散斑图案进行匹配,找到最匹配,即互相关性(Cross-Correlation)最大的参考散斑图案,参考散斑图案所对应距离即是待测物体的近似深度距离。
4. 基于待测和参考图像间的局部补偿进行三维重建
利用三角测量法、步骤3所得的最大互相关散斑图,对待测物体的散斑图案进行局部补偿(Local Offset),从而实现“三维重建”(“3D Reconstruction”),得到3D图像。
完整系统20
其中,22为Kinect;24为处理装置(Processor);26为显示器(Display) 28为待测物(Object)。
22:产生散斑,并将其投射到被测物28上;且获取28上的散斑图案。
24:处理22所产生的图片数据,并以此为据来计算28距22的距离,实现三维重建。
26:显示3D虚拟图像
Kinect 深度获取
30:红外发射机块
(34:红外发射器;36:光栅)
32:红外接收机块
(38:光学透镜;40:传感器(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阵列);42:传感器单元)
44:分光镜
46:目标区域
,
其中,是空间中的物体与红外发射器之间的距离;是34发出的光在36上形成的点[2]的大小;即镭射光光波波长;△Z散斑轴向平均长度。
投射到空间物体上的散斑图案在轴向移动距离小于△Z时,红外摄影机所得散斑图案与参考图案间有很高的互相关性,且其间距离越小于△Z,互相关性越高;反之,如果移动距离大于△Z,相关性就很小,甚至没有相关性。
测量误差:
附:
结构光:
1、激光从激光器发出,经过柱面透镜后汇聚成宽度很窄的光带,称为结构光。
该光平面以一定角度入射在工件上,在工件上产生反射和散射。
2、已知空间方向的投影光线的集合称为结构光。
3、生成结构光的设备可以是将光点、光缝、光栅、格网或斑纹投影到被测物体上的某种投影设备或仪器,也可以是生成激光束的激光器。
结构光的英文是structured light
结构光标定方法:基于立体标靶的激光平面标定,斜面标定法。
结构光标定方法:基于立体标靶的激光平面标定,斜面标定法。
注:红色部分即为Kinect 中所采纳方法。
投射到空间的结构光图案
参考文献:
[1] Javier Garcia, Valencia(ES), Zeev Zalevsky, Ha’ayin(IL), “Range Mapping Using Speckle Decorrelation”, Applied Optics,NO.7,Oct, 7,433,024 B2
[2] Alexander Shpunt,Petach-Tikva(IL), “Optical Designs for Zero Order Reduction”, Applied Optics,NO.23,Jul, 2009/0185274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