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功能性胃病,过去医生常将此病诊断为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
胃肠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等。
近年来,我国消化内科学界倡导
使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这一诊断用语,目的是求得名称统一和避免诊断混乱现象。
据流行
病学调查,本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是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指具有上腹部或胸骨疼痛不适、烧灼感、恶心、呕吐、或其他上
腹部症状、而无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疾病的证据,持续4周以上的X线阴性、非器质性、功能性、诊断不明的特发性消化不良。
其患病率高达20%~30%。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因将NUD分
为胃食管反流型、溃疡型、吞气综合型、运动障碍型及特发型。
我院内科自2006年5月
~2009年5月间收治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25例,经过临床治疗基本痊愈,现将临床治疗体
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表现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0岁。
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上腹隐痛(偶有剧痛)和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烧心、暖气(打嗝)、餐后腹胀和“出虚恭”(放屁)多等上消化道症状。
1.2辅助检查
(1)胃粘膜活检:40%~60%的NUD患者可发现HP阳性。
(2)运动功能试验:胃电图检查、胃腔内测压、核素扫描等可发现1/2以上患者的胃活动异常。
胃窦低张、胃排空延缓。
X线、内镜等检查均未能发现器质性损害。
1.3 诊断标准①有慢性上腹痛、饱胀、烧心、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时间在2周以上。
②内镜下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炎,排除糜烂、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③化验、B超、CT等检查均排除有肝、胆、脾、胰等疾患。
2 治疗
2.1 精神治疗治疗上应帮助患者分析可能的发病因素,予以开导、启发、精神支持,使患者
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及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神经功能失调者可以酌情配合药物治疗,如给予各种神经调节剂。
对明显精神抑郁者可给多塞平,每次12.5mg~25mg,每日1~2次或
阿米替林12.5mg~25mg,每日1~2次,口服。
对焦虑、失眠者可用抗焦虑药,如地西泮(安定),每次2.5mg~5mg,每晚1次或阿普唑仑,每次0.2mg~0.4mg,每晚1次。
其他如酚噻嗪类、抗组胺药等亦可酌情选用。
舒必利(止呕灵)兼有止吐及抗抑郁作用,每次25mg~50mg,每日2~3次。
重症患者请精神科医师协助处理。
吞气综合征患者应以精神治疗为主。
2.2 饮食治疗进食宜少量多餐,食物宜刺激性小、少油腻、易消化,食物体积宜小。
重症者
以清淡流质为宜。
忌烟酒、咖啡、巧克力、辛辣及油炸食品。
可根据患者的喜好及经验,恰
当地指导患者选择食物,但不必限制过严。
2.3 制酸药物及H2受体抗药主要用于溃疡型患者。
常用制酸药物有氢氧化铝凝胶,每次10ml,每日3~4次;三矽酸镁,每次0.9g~1.5g,每日3~4次;乐得胃,每次2~3片,每
日3~4次。
复方制剂中含抗胆碱能药物为宜。
治疗以缓解症状为目的,一般2~4周即足,
制酸剂可用西米替丁,每次0.2g,每日3~4次,疗程宜短,2~4周即可。
胃食管反流者亦
适用。
2.4选择性胆碱能拮抗药适用于胃食管反流型者。
可选用呱吡氮平,每次50mg,每日3次,口服。
2.5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具有保护胃粘膜作用,常用1g,每日3次,餐前服用,常能缓
解疼痛和饱胀等症状;迪乐或得乐为三钾枸橼酸铋,具有络合蛋白质、形成铋肽复合物,保
护胃粘膜的效果,且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杀灭作用,用于HP阳性患者,用法为每次120mg,每
日4次,用30ml水冲调,餐前30分钟服用.
2.6抗菌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每次0.25g~0.5g,每日3次;庆大霉素,每次8万U,每
日3次;呋喃唑酮,每次0.1g,每日3次;甲硝唑,每次0.2g,每日3次。
主张二联或三联
用药,如铋剂十阿莫西林十甲硝唑等。
但本病与HP关系未完全阐明,抗菌治疗不宜列为本
病治疗常规。
3 结果
本组25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痊愈18例,好转6例,无效1例。
4 讨论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因素参与,包括胃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精神神经系统紊乱等。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迷走神经低张,胃容受性舒张功能障碍,类似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引起空腹及餐后运动减弱,胃窦增宽以及缺乏与应激相应的胃窦运动机制,故精神状态(焦虑
或抑郁)及应激在NUD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胃泌素可抑制胃底、胃体运动,延缓胃排空。
NUD患者血清胃泌素浓度升高,其原因可能是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胃泌素释放增加。
胃动素可引发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综合波(MMC),MMC周期与血内胃动素浓度周期性波动相吻合,还能加速胃排空。
NUD患者存在
胃动素释放障碍并伴随胃动素的分泌紊乱,引起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
缩胆囊肽(CCK)有抑制
胃运动和排空的作用,NUD患者对CCK的敏感性增高,用CCK-A受体拮抗剂Loxiglumide不
仅能消除CCK-8引发的胃肠道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排空时间。
生长抑素(SS)可抑制胃肠运动及胆囊收缩,抑制胃和小肠的分泌功能,并抑制多种胃肠激素的释放。
NUD患
者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引起SS的释放增加,导致胃肠功能障碍。
P物质可促进胃肠道平滑肌
收缩,刺激胆囊收缩,参与各种内脏神经反应,其P物质增高可能与溃疡样消化不良患者上
腹痛有关。
血管活性肽(VIP)是神经系统抵制性神经递质,对胃肠运动有抑制作用。
NUD患者VIP阳性纤维和末稍显著增多,活性增强,提示胃窦壁的抑制性神经异常改变。
胃肠激素发
挥着神经递质调解作用,从胃肠激素受体定位、定量和受体后信息传递系统的改变,着手进
一步研究胃肠激素-胃肠动力学-胃肠电生理活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调节环路之间关系,对探
讨病因及发病机制具指导意义。
NUD患者较多存在对躯体功能的过分关注,主诉躯体不适,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占20%,还伴有其他类型的异常心理,如敏感多疑、焦虑紧张、偏执、神经衰弱、社会适应不良,给予
合理的药物及心理治疗后可减少其发作。
说明精神因素参与其发病。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在短时间内虽较难彻底治愈,但一般没有不良后果。
因此,当得知自己罹
患此病后,一须心胸放宽,不要惊恐和紧张;二须积极配合医生,耐心坚持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