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一(第一课时)

五年级: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一(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一(第一课时)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设想: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小语第九册练习一中的语文与生活和诵读与欣赏两部分内容。

语文与生活这部分是想在引导学生读懂两节诗的过程中,了解诗歌节奏的复沓,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照样子续写,让与风有联系的自然物一一在诗句中亮相,再通过赛诗,进一步了解风在古代诗歌中的文学风貌。

诵读与欣赏则是引导学生积累,增强学生将文字还原成图画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一、了解诗歌节奏的复沓,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照样子续写。

二、引导学生积累古诗《题秋江独钓图》,增强学生将文字还原成图画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歌节奏的复沓,照样子续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以谜导入风同学们,我们的语文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想不想来猜一猜?那就请你猜猜它是生活中的哪种现象?课件出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齐说-----齐读这首诗过渡:风儿来无影,去无踪,他在哪儿呢?二、练习续写风1、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开到20页,书中练习一的第一部分是一首现代诗歌,它告诉了你我,风儿在哪里。

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指名读2、请个同学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比较:这两小节有什么相同之处?交流,教师点出:这在诗歌当中就叫复沓。

小学第九册语文教案全册

小学第九册语文教案全册

小学第九册语文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写人第一课:我喜爱的人教学目标: - 通过观察、描述自己喜爱的人,培养学生对喜爱之情的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真实地描述人物,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一份PPT展示,包括图片和文字; - 学生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用图片展示自己喜爱的人,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并记录自己喜爱的人是谁,以及他(她)的一些特点,包括外貌、性格、才能等。

3. 小组交流:学生分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喜爱的人,并讨论其中的共同点或不同点。

4. 分享展示: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依次分享自己喜爱的人,并介绍他(她)的特点。

5. 教师点评:教师结合学生的分享,点评每个人物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喜爱一个人。

第二课:写人的外貌教学目标: - 通过观察、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练习描绘人物形象,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人物外貌特征; - 学生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用图片展示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人的样貌。

2. 观察描述:教师展示多个人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一个人的外貌特征。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展示,选择一个人物并练习描绘他(她)的外貌特征,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4. 分享展示:学生依次展示自己描绘的人物外貌特征,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并引导学生用更具体、生动的词语来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

第三课:写人的性格教学目标: - 通过观察、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练习描绘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 学生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修订稿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修订稿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练习题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苏教版(国标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jiào huì chéng dān duàn liàn wěi wěi dòng tīng ( ) ()()()biān cè jī lì huǎng rú shēn lín qí jìng ( ) ( ) ( ) ( )二、试试看,填字成词。

(4分)绿()成阴见()勇为一()不染两()清风绿()如茵见()识广一()不拔两()其美三、学以致用,这些小练习来自课后习题,相信你能行。

(7分)1、填成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的故事,()地讲给我们听。

我常常听得入了迷,恍如()。

(),()。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2、填关联词:根本一坏,()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每个人()讲究“公德”,()讲究“私德”。

四、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1分)1、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他给你印象最深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贾岛是个善于推敲之人,我们学过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请把这首诗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备课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备课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教案第一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内容:本单元围绕“园丁之歌”这一主题选编了3篇课文。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述文,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书法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古诗两首》之《寻隐者不遇》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见这件事。

《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虫图。

练习1的语文与生活主要是积累有关“风”的诗句。

“诵读与积累”则要求学生诵读古诗,学着了解古诗内容。

习作1是描写人物的事迹。

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的方法,丰富自然知识。

通过记观察日记,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会本单元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字要求会认读。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会运用关联词“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5.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感受“园丁之歌”的单元主题。

6.观察社会,学会在不同场合的请教方式。

7.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特点,能抓住一两件事情来描写人物。

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三、情感目标单元主题:“园丁之歌”1.《师恩难忘》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陶校长的演讲》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古诗两首》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4.习作1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本单元课文的教学要注重理解课文,能完成课后思考。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9
第二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1、结合课本中的例子学写读书笔记。
2、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要认真、专注,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复案修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记读书笔记的方法,谁能说说有哪些方法呢?(指名汇报)
⑴左边的第一幅小图,内容是母亲帮孩子选工具书。右边的图是学生选中了工具书到借书处去借阅。
⑵观察下面的两幅图说图意。
指导学生弄清:中间一幅图是学生查工具书解决疑难。
下面一幅图是学生从工具书上摘抄有关内容。(可以让学生结合平时说说什么情况下使用工具书。)
三、课堂总结:
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如果看到一个字不知道读音和意思,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或者是数笔画查字法在字典里找;知道某个字的读音却不会写,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找;要准确了解某个词语的意思,除了结合上下文揣摩之外,还可以在字典里找;弄不清某个字的笔顺,可以查《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等。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9
第一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看图,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教学实际,使学生了解读书笔记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读书笔记的方法,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复案修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去年我们开学时要求同学们读书时做到哪些要求?(生回顾以前所学,交流后,指名汇报。)
5、观察课本2——3页的四幅图,(可以指导学生先看人物画,再看文字图。)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弄清人物、地点和事情。再让学生阅读文字图片说说大致内容。(师相机指导:读书笔记的标题可以直接写“读某某文”或者“读某某书有感”。另外,还可以加小标题,无论什么题目,行款都和写作文一样。还有,写读书笔记必须先深入了解文章或者书籍的内容,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强调,右上角的三幅图片,让学生读卡片内容并说一说这几张卡片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指导明确:一种卡片上面要有“类别”“编号”“文题”等,摘抄时要填写;另一类自制卡片,也要注明摘抄内容的出处。另外,摘抄的卡片要归类保存,以便于查找。)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教案备课)5、古诗两首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教案备课)5、古诗两首
杨万里晚年忤宰相韩侘胄,家居吉水十五年,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平生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
学生经验:
这首古诗是描绘春天意境的,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相关题材的古诗。因此,学生对体味古诗的韵味,感悟古诗的意境,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
(2)“篱落疏疏”是指什么?
(3)“小路”是诗中哪个字?
如:“曲径通幽”就是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4)“一径深”的意思。
(5)“未成阴”的意思。
(6)谁能为我们来描绘一下这幅图画,其余同学想想这幅画面让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板书:幽静(深远)
(7)谁能把作者的所见、所感读好,让我们也走进这幽深的春景中,与诗人一起陶醉。
③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背诵全诗。
④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通过感情来朗读细细体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春色吧!(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
⑤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抒发对春天的感受吧!
小结: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人的方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应因文而宜,与时俱进,去雕琢、去彩饰,反璞归真。
2.诗人本来要扫兴而归,一转身却看到墙头脉脉含情的一枝红杏,蒙着阴影的心情顿时一亮,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3.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
任务驱动
导学:
①指名读,齐读。
②诗人虽然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仍然满腔的喜悦,请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给这个园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再想象一下满园的春色是什么样的?

(苏教版第九册)《练习1》教学设计一-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版第九册)《练习1》教学设计一-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版第九册)《练习1》教学设计一-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课,教材为苏教版第九册。

该课程内容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文言文,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课程聚焦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文言文和写作体会来培养学生语文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练习1》的内容和主旨。

2.能够读懂、理解文言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词汇和短语。

3.能够简单地写出一篇短文,从文中的细节和描写中体现出文中的主旨。

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前的预习,让学生了解《练习1》的内容和主旨。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关于《练习1》的背景和作者,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出现的词汇和短语。

2. 文本阅读和理解通过教师的导读,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本中出现的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主旨和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文本中一些关键词汇的解释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境和意义。

3. 写文章根据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主旨和要求,写出一篇文章。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结构和组织,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意见。

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课程评估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文章和阅读能力进行评估,考核学生是否达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评估的方式可以是口试、笔试和小测验等,通过评估,教师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互动表现,以便做出更为全面和细致的教学计划和调整。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下一节课的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

五、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可以进行反思和总结,探讨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总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古诗两首》,复述《我也是普通的一兵》。

2.学会本单元34个生字,其中绿线里的6 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老师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爱。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本。

2.学会本课文8个生字。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二.教学过程:(一)揭题,设疑。

1.板书“课本”,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学生读题后设下悬念: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芬芳绚丽耕耘洋溢温馨浩瀚黄昏胸襟(2)检查生字词的意思。

洋溢绚丽温馨浩瀚胸襟耕耘苍劲(3)指名朗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节的意思。

4.交流自然段的意思。

5.运用自然段相加法,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听录音朗读第一节,闭眼想象,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是根据哪些语句感受到的?2.自由读第一节,在重点词语下做记号。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引导观察联系自己修改作文的实际,在认真观察第一页插图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自主修改作文的目的和意义,初步了解和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认真观察课本第二、三页插图,使学生懂得学习语文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逐步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①自办墙报板报,参加兴趣小组活动:②留心校园生活,做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3)校外学语文。
①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标语学书法。②利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③发现有创意的广告,理解商家用心,学习语言技巧。
第四板块:总结与延伸(1分钟)
● 自主修改作文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板书揭题
1.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修改作文的问题。
第二板块:了解学习语文的其他渠道
1.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你认为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
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做好记录和文字整理工作,让社会活动推动我们的语文学习。
第四板块:总结与延伸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3.你知道哪些修改作文的符号?
4.尝试修改:选择寒假里的一篇作文进行修改。
小结:学会修改作文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会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教案备课) 练习1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教案备课)  练习1
有顺序地写下来。
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倾听、感悟与表达的最好形式。要让学生多说、多练。
作业
设计
★《一课一练》“阅读与理解”“修改语段”。
★★请选择自己曾经受过别人帮助的事例有顺序地写下来。
★★★搜集表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名言、警句。
2.同桌之间交流各自创作的字谜,互相提意见。
第二板块:学习第二题(14分钟)
1.诵读
1)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指名读,相机正音。
3)学生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4)预设:
如:在春雨的滋润下景物的变化:张开、笑了、醉了、乐了;染红、漂白、描青、绘绿;春雨是花瓣、春雨是蜂蜜、春雨是汗滴。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一课一练》“积累与运用”。
★★课外搜集更多的有趣的谜语。
★★★仔细观察春天景物,写一篇与春天有关的小短文。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练习1
共几课时
2
课型
练习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板书:说清楚、话得体、有礼貌。
3.明确本次交际要求:
读一读题中另外两种场合下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
A春游登山,有个小坡上不去,你可以请前面的同学拉一把。
B在登上公交车回家的时候,你发现乘车卡丢了,可以跟同路的同学借钱买票。
4.针对其中一个场景,启发学生思考清楚每种场合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各是什么,在这种场合下应该怎么向写人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该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29分钟)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第九册教学总目标: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资源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4)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7)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8)培养读书做笔记的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者来信265/260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节169/173个。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设计

《师恩难忘》练习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mào shâng zÿrùn chuÿ yün xiý jiǎo( ) ( ) ( ) ( ) niàn dao wþi wþi dîng tÿng shýn lín qí jìng( ) ( ) ( ) 二、词语搭配。

十年树木不见泰山一日为师不长一智不经一事百年树人读书百遍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终生为父一叶障目其义自见三、填合适的成语。

1、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仿佛(),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之中了。

2、演奏会上,音乐(),听众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3、奶奶摇着蒲扇,()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4、田老师将小诗编成()的故事,事隔多年,我仍然()。

5、“(),()” 是说培养人才不容易,也是长久之计。

6、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吸引人的成语有:、、。

7、形容人知识丰富,才学出众的成语有:、、。

四、填空。

1、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这是一个句,写出了。

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课外积累,我最棒!(一)、将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写完整。

1、学而不厌,()。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采得百花成蜜后,()。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随风潜入夜,()。

(二)、读读背背教师节老师,为什么你的节日,是在九月?莫非,九月的天,明丽而高爽,正像你们的胸襟无限宽广?莫非,九月的大地,流淌着浓浓的金黄,也迎来了你们收获的时光?莫非,九月的晨露,滋润着每一株小草,正像你们的汗水晶莹明亮?莫非,九月的风,抚动着每一株缀满红果的小树,也把你们心中的喜悦到处传扬?你们微笑着,微笑着不肯回答,望着远方白云托起的上升的太阳……《陶校长的演讲》练习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班级:姓名:等级:
一、读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huǎng rú bǎo lěi chuīyān biān câ
()()()()()
Zhân fân jīlì bái zhǐ fǒu rân qìchē
()()()()()
二、比一比,组词。

幻()练()诲()坚()
幼()炼()悔()艰()
歇()庙()值()振()
渴()奋()植()晨()
三、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 漫 A 水过满,向外流 B 到处都是 C 不受约束,随便
①她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原。

()
②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

()
③她抽出书来,漫不经心的翻了几页。

()
④漫步街头,你会被也景之美陶醉。

()
2 足 A 脚 B 满,充分 C 值得
①我们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能画蛇添足。

()
②哪怕只看一眼,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
③这件事对我无足轻重。

()
四、用斜线划去括号里的错别字。

有几(棵、颗)含羞草,那(矫、骄、娇)嫩(的、地)(区、躯)干上长着一对对小叶子,顶(喘、端、瑞)开着淡红色(的、地)小花,它虽然(挺、庭、廷、停)美,但与周围这仙(境、镜)般的花的海洋相比,(十、实、时)在太平常了。

五、仿写词语。

娓娓动听 (AABC):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恭恭敬敬(AABB):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歇歇脚(AAB):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深情厚谊: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此起彼伏: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在原句上改)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3)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4)周爷爷爱戴我们小朋友,我们热爱周爷爷。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单元所学课文中的哪个人留给你很深的印象?为什么能留给你很深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古诗《所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阅读:写出你假期在课外阅读的一本好书或者一篇好文章。

书名(或者文章名)是:你认为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带“风”的古诗句。

(至少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伞花
酥油般的春雨牵去了街上的繁华。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躲起来了,川流不息的车辆稀少了。

这时街上却出现了独特的一幕——开满了五彩缤纷的“伞花”。

上班了,从千家万户飞出了一朵朵伞花,在十字街头汇成了一股庞大的伞流。

渐渐地,那伞流又分成了许多支流,流向工厂、商店、学校……这伞流是一条条美丽的小河。

这伞花,是一朵朵奇特的花。

瞧,那位姑娘的伞真美啊!天蓝色的伞布上,花朵簇簇,芳草丛丛。

这“花”配着她那时髦的(装扮打扮)在伞海里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花朵。

那边,三位女学生各打一把粉红、蕊黄、天蓝色的伞。

她们(饶有兴趣津津有味)地把伞簇拥在一起,粉红衬蕊黄、映天蓝,竟变成了一朵巨大的鲜花,她们边走边把伞挨在肩上,用红润白嫩的双手轻快地旋转着伞柄。

伞上,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曳着银线飞射出去;伞下,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伞花随着姑娘们的身影在伞海里忽隐忽现(飘动飘移)而去,还不时传来她们那悦耳的笑声。

小朋友的伞花飘来了,伞下是一张张如花的笑脸。

老人们撑着黑色自动伞缓慢地走在伞流里。


我仿佛置身在无边的荷塘里,又好像站在彩色的小溪边。

我沉思了是谁绘就这雨中奇景是谁引来这独特的花朵哦是滋润人们心田的春雨是这造就色彩的时代
1、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划去。

()
2、“饶”字是_______结构。

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饶”字第三笔的笔划名称是_________。

“饶”在字典里的解释:①丰富;多②另外添③饶恕;宽容④姓。

“饶有兴趣”中的“饶”应选解释()。

()
3、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2%)
⑴车来车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
⑵色彩鲜艳,繁多凌乱。

()
4、归纳文章第一自然段段意。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填空。

(5%)
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一共写了四种人的伞。

他们是__________的伞,
_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的伞。

6、给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无标点符号的句子打上标点符号。

(2%)
7、用直线划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任选一题,题目自拟)
1、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难忘的经历或场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下来。

要求:
①、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②、 450字左右。

2、以“值得我尊敬的一个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要用一件事写出他(她)什么地方值得你尊敬。

内容具体,注意写好细节,不少于35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