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二:手法
诗歌鉴赏手法常见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 3、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 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①渲染。 ②衬托。 ③对比。 ④用典。 ⑤虚实相生。 ⑥抑扬。指欲扬先抑或欲扬先抑。 ⑦象征。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 质或抽象事理。 ⑧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陕西中考近7年古诗词曲鉴赏考点一览表
方法归纳
审题意
诗歌鉴赏 方法点拨
明手法
巧作答
方法一:审题意
一、教材链接
1、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轼这样评述:“因采菊而 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 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段话?说说你的 想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人的评价欣赏陶渊明诗作中的关键词。提示学 生注意“见”和“望”语意上的差别,以及与全句、全诗意境的契合。
积累拓展
4.《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 长安期间。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 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月夜 今夜鄘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髪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闺,闺房,旧时称女子居住的内室。 ②(云鬟( hun )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 ③(清辉]月光。 ④(虚幌( hu ng )薄到透明的帘帷。 ⑤(双照]共照两人。
参考答案: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人眼帘, 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 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 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作“望南山’, 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2、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 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中表 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 画面。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 用典、设问、反问) 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 更为形象生动; 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 旨; 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 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中考真题回放
1. 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 日孤城闭。”《渔家傲·秋思》
2.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3分)
答案:“阔”字描绘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 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 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3分)
中考语文专题
中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近年考情总结
①考查范围:近7年真题考查篇目,小学段3首,初中段4首; ②朝代作者:2021、2020为出自古代诗歌典籍的作品, 2015-2019年考查均为唐代作品,基本为名家名作; ③涉及体裁:以律、绝为主,同时有古体诗、词、歌行体; ④考点归纳:手法(互文、比兴、照应、铺垫),意象,词义 及表达效果,朗读节奏,主旨/情感,形象,诗意理解; ⑤特别提示:2017年是同一作者(杜甫)不同作品的比较阅读。
示例:写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号角声响起,凄 恻悲凉。在群山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 “孤城闭”三字隐隐地透露出对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边声、号角,动静结合,展现 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 异的风景。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阙的抒情蓄势。
3、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 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素读”诗词,避免“知人论世”蜕变为“以 背景、生平解诗”,引导学生注意从内部理解诗歌。
参考答案:杜牧的《赤壁》,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 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李 清照的《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 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示例: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船行江中,春风吹拂, 船帆高挂,船行平稳而轻快。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示例: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展现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 阔博大的胸襟。
方法三:巧作答
示例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人的评价理解李贺诗作的特点。提示学 生首先抓住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如“黑”“金”“燕 脂”“紫”“红”等,同时要结合诗歌所呈现的意境来描述。
参考答案: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 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 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 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 逼,郁闷低沉。
参考答案:
思想感情方面,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但《春望》更 表达了对国家衰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感 伤。相比较而言,《春望》的感情沉郁,《月夜》的感情深挚。
写作手法方面,两首诗都很能体现杜诗“写实”的风格,《春望》 “事实”,《月夜》“情实”,都带着时代的烙印,无愧于杜甫“诗史” 的美名。但两首诗在展开诗歌想象的方面颇不相同。《春望》想象之 词较少,主要是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人景物描写之中, 甚至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月夜》全诗均用虚写,即借助 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