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104.(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技术基础课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开课单位:三系电工教研室课程编号:2030001
总学时:
104
学分: 6.5
适用专业:本科电专业弱电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弱电类各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学习一切电气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备必要的实践技能,为学习后续课及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科学作风和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课突出基本能力的训练。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路分析导论
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

2、掌握电路分析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意义。

3、掌握功率计算的规范化方法及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电流定律。

4、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5、掌握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含义。

掌握电阻的Y-Δ变换。

2、了解电压源及电流源的串并联。

3、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极其等效变换。

4、理解输入电阻含义及求法。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基础分析法
1、了解KCL及KVL的独立方程数。

2、掌握网孔法与回路法、节点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
1、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2、理解特勒根定理、替代定理、互易定理。

3、了解对偶原理。

第五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1、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2、掌握相量运算及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掌握理想元件上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4、理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5、掌握复合参数支路上的正弦稳态响应、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电压三角形与阻抗三角形、
复导纳、电流三角形与导纳三角彤。

6、掌握无源单口网路上的等效阻抗、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

7、掌握交流电路中的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关系、功率因数、功率因数的提高、复功率。

8、掌握复杂交流电路的计算、相量图在正弦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第六章三相电路
1、了解单相制与多相制、三相制的优点。

2、理解三相对称电源、三相负载的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

3、掌握三相负载的对称运行与不对称运行的电路计算。

4、理解三相功率的两瓦特计测量。

第七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理解互感现象、互感系数与耦合系数、同名端。

2、掌握互感电路的串联、并联和去耦计算。

3、掌握单纯磁耦合电路与理想变压器的计算。

第八章电路的频域分析
1、理解正弦传递函数、低通、高通、带通滤波器、通频带的概念。

2、理解电路中的谐振现象、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特性阻抗与Q值。

3、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平均值与有效值。

4、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5、了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第九章非线性电路
1、了解非线性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表示方法及非线性电路计算方法的特点。

2、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及动态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第十章电路的时域分析
1、理解动态电路方程及初始条件。

理解关于稳态与暂态的概念。

2、掌握换路定律和0+等效电路。

3、理解阶跃函数和冲击函数。

4、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5、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和意义。

6、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及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7、理解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第十一章复频域分析
1、理解拉氏变换的定义和性质、拉氏反变换。

2、掌握利用拉氏变换分析线性电路。

3、掌握网络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及建立网络函数的方法。

4、理解复频率平面。

零点、极点。

网络函数与频率响应的关系
第十二章图论及电路矩阵分析
1、理解网络图论及其回路、树、割集的基本概念。

2、理解图的矩阵表示及其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

3、掌握系统化建立节点方程的方法。

4、理解回路分析法、割集分析法。

第十三章状态变量分析法
1、理解状态、状态变量。

2、掌握状态方程的系统化编写方法。

第十四章二端口网络
1、了解二端口网络与四端网络的定义。

2、掌握二端口Y、Z、A、H参数方程的建立。

3、理解利用二端口网络研究网络函数。

4、掌握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特性阻抗、二端口网络的链联、并联和串联。

第十五章现代电路理论中的新器件
1、掌握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节点方程的建立。

2、理解回转器、负阻抗变换器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3、了解有源滤波器。

三、实验
实验一电工测量仪表误差检定及内阻测量
1、了解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误差的概念并实地检定之。

2、了解电工测量仪表内阻的概念并实地测试之。

3、熟悉磁电仪表和普通万用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叠加原理
1、用实验手段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培养用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素养。

2、领会拟定实验方案和实验线路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如何分析及减小测试误差的方法。

实验三功率的测量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1、了解电磁系、电动系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会功率的测量方法。

3、了解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实验四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及功率测量
1、了解三相电源电压的基本关系。

2、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时的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关系及三角形联接时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

3、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时中线的作用。

4、掌握三相功率的测量方法。

5、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实验五动态网络时域分析
1、学会用示波器研究电路中的时域响应的基本方法。

2、观察RC电路中的零输入响应,阶跃响应和矩形脉冲响应。

3、研究时间常数τ的意义
实验六单相铁芯变压器特性的测

1、通过测量,计算变压器的各项参数。

2、学会测绘变压器的空载特性与外特性。

实验七负阻抗变换器及其应用
1、加深对负阻抗概念的认识,掌握对含有负阻的电路分析研究方法。

2、了解负阻抗变换器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

3、掌握负阻器的各种测试方法。

实验八用EWB工具进行电路的时域分析
1、掌握用Workbench中虚拟示波器测试电路时域特性的方法。

2、研究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方波响应,以及电路参数对响应的影响。

实验九用Ps pice进行交流电路的仿真
1、通过正弦稳态电路机助解题,巩固所学电路理论,增强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利用PSPICE软件求解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的响应。

四、学时分配
《电工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技术基础

课程名称:电工原理
开课单位:三系电工教研

课程编号:2030002
总学时:
112
学分:7
适用专业:本科强电类和强弱电相结合类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强电类和强弱电相结合类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学习一切电气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备必要的实践技能,为学习后续课及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科学作风和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课突出基本能力的训练。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路分析导论
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

2、掌握电路分析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意义。

3、掌握功率计算的规范化方法及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电流定律。

4、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5、掌握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含义。

掌握电阻的Y-Δ变换。

2、了解电压源及电流源的串并联。

3、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极其等效变换。

4、理解输入电阻含义及求法。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基础分析法
1、了解KCL及KVL的独立方程数。

2、掌握网孔法与回路法、节点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
1、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2、理解特勒根定理、替代定理、互易定理。

3、了解对偶原理。

第五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1、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2、掌握相量运算及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掌握理想元件上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4、理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5、掌握复合参数支路上的正弦稳态响应、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电压三角形与阻抗三角形、
复导纳、电流三角形与导纳三角彤。

6、掌握无源单口网路上的等效阻抗、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

7、掌握交流电路中的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关系、功率因数、功率因数的提高、复功率。

8、掌握复杂交流电路的计算、相量图在正弦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第六章三相电路
1、了解单相制与多相制、三相制的优点。

2、理解三相对称电源、三相负载的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

3、掌握三相负载的对称运行与不对称运行的电路计算。

4、理解三相功率的两瓦特计测量。

第七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理解互感现象、互感系数与耦合系数、同名端。

2、掌握互感电路的串联、并联和去耦计算。

3、掌握单纯磁耦合电路与理想变压器的计算。

第八章电路的频域分析
1、理解正弦传递函数、低通、高通、带通滤波器、通频带的概念。

2、理解电路中的谐振现象、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特性阻抗与Q值。

3、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平均值与有效值。

4、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5、了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第九章非线性电路
1、了解非线性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表示方法及非线性电路计算方法的特点。

2、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及动态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第十章电路的时域分析
1、理解动态电路方程及初始条件。

理解关于稳态与暂态的概念。

2、掌握换路定律和0+等效电路。

3、理解阶跃函数和冲击函数。

4、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5、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和意义。

6、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及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7、理解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第十一章复频域分析
1、理解拉氏变换的定义和性质、拉氏反变换。

2、掌握利用拉氏变换分析线性电路。

3、掌握网络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及建立网络函数的方法。

4、理解复频率平面。

零点、极点。

网络函数与频率响应的关系
第十二章图论及电路矩阵分析
1、理解网络图论及其回路、树、割集的基本概念。

2、理解图的矩阵表示及其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

3、掌握系统化建立节点方程的方法。

4、理解回路分析法、割集分析法。

第十三章状态变量分析法
1、理解状态、状态变量。

2、掌握状态方程的系统化编写方法。

第十四章二端口网络
1、了解二端口网络与四端网络的定义。

2、掌握二端口Y、Z、A、H参数方程的建立。

3、理解利用二端口网络研究网络函数。

4、掌握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特性阻抗、二端口网络的链联、并联和串联。

第十五章现代电路理论中的新器件
1、掌握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节点方程的建立。

2、理解回转器、负阻抗变换器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3、了解有源滤波器。

第十六章磁路分析
1、了解磁路的概念、磁路的基本定律、磁性材料。

2、理解直流磁路的计算、交流磁路的计算。

三、实验
实验一电工测量仪表误差检定及内阻测量
1、了解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误差的概念并实地检定之。

2、了解电工测量仪表内阻的概念并实地测试之。

3、熟悉磁电仪表和普通万用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叠加原理
1、用实验手段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培养用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素养。

2、领会拟定实验方案和实验线路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如何分析及减小测试误差的方法。

实验三功率的测量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1、了解电磁系、电动系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会功率的测量方法。

3、了解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实验四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及功率测量
1、了解三相电源电压的基本关系。

2、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时的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关系及三角形联接时相
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

3、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时中线的作用。

4、掌握三相功率的测量方法。

5、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实验五动态网络时域分析
1、学会用示波器研究电路中的时域响应的基本方法。

2、观察RC电路中的零输入响应,阶跃响应和矩形脉冲响应。

3、研究时间常数τ的意义
实验六单相铁芯变压器特性的测

1、通过测量,计算变压器的各项参数。

2、学会测绘变压器的空载特性与外特性。

实验七负阻抗变换器及其应用
1、加深对负阻抗概念的认识,掌握对含有负阻的电路分析研究方法。

2、了解负阻抗变换器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

3、掌握负阻器的各种测试方法。

实验八用EWB工具进行电路的时域分析
1、掌握用Workbench中虚拟示波器测试电路时域特性的方法。

2、研究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方波响应,以及电路参数对响应的影响。

实验九用Ps pice进行交流电路的仿真
1、通过正弦稳态电路机助解题,巩固所学电路理论,增强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利用PSPICE软件求解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的响应。

四、学时分配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技术基础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开课单位:三系电工教研

课程编号:2030003
总学时:
56
学分:3.5
适用专业:本科计算机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类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学习一切电气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受到必要的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习后续课及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科学作风和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路分析导论
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

2、掌握电路分析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意义。

3、掌握功率计算的规范化方法及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电流定律。

4、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5、掌握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含义。

掌握电阻的Y-Δ变换。

2、了解电压源及电流源的串并联。

3、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极其等效变换。

4、理解输入电阻含义及求法。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基础分析法
1、了解KCL及KVL的独立方程数。

2、掌握网孔法与回路法、节点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
1、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2、了解对偶原理特勒根定理、替代定理、互易定理。

第五章电路的时域分析
1、理解动态电路方程及初始条件。

理解关于稳态与暂态的概念。

2、掌握换路定律和0+等效电路。

3、了解阶跃函数和冲击函数。

4、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5、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和意义。

6、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第六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1、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2、掌握相量运算及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掌握理想元件上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4、理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5、掌握复合参数支路上的正弦稳态响应、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电压三角形与阻抗三角形、
复导纳、电流三角形与导纳三角彤。

6、掌握无源单口网路上的等效阻抗、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

7、理解交流电路中的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关系、功率因数、功率因数的提高、复功率。

8、掌握复杂交流电路的计算、相量图在正弦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第七章三相电路
1、了解单相制与多相制、三相制的优点。

2、理解三相对称电源、三相负载的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

3、掌握三相负载的对称运行与不对称运行的电路计算。

理解三相功率的两瓦特计测量。

第八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了解互感现象、互感系数与耦合系数、同名端。

2、掌握互感电路的串联、并联和去耦计算。

3、了解单纯磁耦合电路与理想变压器的计算。

第九章电路的频域分析
1、理解正弦传递函数、低通、高通、带通滤波器、通频带的概念。

2、理解电路中的谐振现象、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特性阻抗与Q值。

3、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平均值与有效值。

4、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5、了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三、实验
实验一电工测量仪表误差检定及内阻测量
1、了解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误差的概念并实地检定之。

2、了解电工测量仪表内阻的概念并实地测试之。

3、熟悉磁电仪表和普通万用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叠加原理
1、用实验手段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培养用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素养。

2、领会拟定实验方案和实验线路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如何分析及减小测试误差的方法。

实验三功率的测量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1、了解电磁系、电动系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会功率的测量方法。

3、了解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实验四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及功率测量
1、了解三相电源电压的基本关系。

2、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时的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关系及三角形联接时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

3、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时中线的作用。

4、掌握三相功率的测量方法。

5、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实验五动态网络时域分析
1、学会用示波器研究电路中的时域响应的基本方法。

2、观察RC电路中的零输入响应,阶跃响应和矩形脉冲响应。

3、研究时间常数τ的意义
实验六用Ps pice进行交流电路的仿真
1、通过正弦稳态电路机助解题,巩固所学电路理论,增强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利用PSPICE软件求解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的响应。

四、学时分配
《电工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技术基础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
开课单位:三系电工教研

课程编号:2030004
总学时:
56
学分:3.5
适用专业:本科非电类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本科非电类各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对非电专业学生进行电气工程基础教育,通过本课程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与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必要的技能训练,为学习后续课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抽象思维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要突出技能训练。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的基本定律
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
的电压-电流关系。

2、理解电路分析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意义。

3、掌握功率计算的规范化方法及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电流定律。

4、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1、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极其等效变换。

2、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

3、了解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及非线性电阻电路图解分析和小信号模型。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根据正弦量的瞬时值解析式能画出波形图,
根据波形图能写出正弦量的瞬时值解析式。

2、理解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掌握利用相量进行正弦量的运算。

3、理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的相量形式,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能绘制简单的相量图。

4、掌握正弦电路中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和其经济意义。

5、掌握相量法,能利用相量进行正弦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第四章三相电路
1、掌握三相电路电源和负载的连接方式。

了解中线的作用。

2、掌握三相电路中线电压和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3、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4、掌握负载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5、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和重要性。

第五章电路的频域分析
1、了解传递函数的概念。

2、掌握谐振的概念,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谐振条件和特征。

3、了解非正弦周期正弦电路中的有效值、平均值和有功功率的计算。

第六章电路的频域分析
1、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掌握换路定律和初始值的计算。

2、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掌握时间常数的计算。

3、掌握分析直流激励的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第七章铁心线圈和变压器
1、了解磁路的概念。

了解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的基本电磁关系。

2、了解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额定值的意义、外特性及绕组的同性端。

了解三相变压器电压的变换。

第八章电动机
1、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额定值、机械特性和经济运
行。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和技术数据的意义。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和反转的方法。

了解调速和制动方法。

第九章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1、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自锁、互锁及行程和时间控制的原则。


读懂简单控制电路原理图。

3、了解过载和、短路和失压保护的方法。

4、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和编程。

6、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简单应用。

三、实验
实验一电工测量仪表误差检定及内阻测量
1、了解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误差的概念并实地检定之。

2、了解电工测量仪表内阻的概念并实地测试之。

3、熟悉磁电仪表和普通万用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