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工作要求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工作的开展:滚动的日程计划
季度/月度工作计划: 制定具体的项目活动计划: 分配职责 项目情况反馈 项目组成员在开始工作前获得项目活动计划 项目组成员及时向团第13页队/共2领9页 导者汇报活动情况
项目进度监督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需监督的事项
需要回答的问题
与计划相比,任务完成所耗用的时间 与计划相比的实际进度情况 是否达到阶段性目标?是否发现了计
第26页/共29页
愿景
目标
计划
所有参与者的进步和受 益
✓科技场馆 ✓学校 ✓教师 ✓学生
行动
第27页/共29页
第28页/共29页
中国科协
无法了解项 目进展 无法及时发 现存在问题
第20页/共29页
自我评估与质量审查提升试点经验
项目质量管理 工具: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工作报告表
第21页/共29页
自我评估与质量审查提升试点经验
项目健康检查:风险管理 目的: 搞清楚先存及潜在的问题并提
出建议 发现一些试点单位本身所不能
活动未能完成的原因及遇到的主要困难 为加速活动的执行将采取的后续行动计划 一年中计划的调整 经验教训 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建议
第24页/共29页
项目自评总结中存在的问题
个别单位不认真准备 不按照模板要求进行工作总结 意义阐述得多,具体做法阐述少 罗列未经整理的项目活动素材 单纯提供资源本身,不提供任何说
的要求,集成现有展教资源并适当研发新的展教资源,将学校的科学课程安排到科技类博物 馆和科普基地等科普设施中。集成优化科技类博物馆和科普基地等各项科普设施的科普展览 和教育资源,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的中小学。
第3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科技馆活动校园”的项目目标
校外科技活动场馆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的的工
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 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
在“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中提到: 对科普教育功能薄弱的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层科普设施的功能; 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
量。
第2页/共29页
试点项目被赋予的期望
围绕“校外教育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衔接” 具体工作和试点工作目标的视角,报告项目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情况 报告有本单位特色的工作方法和模式。活动内容和工作模式、活动资源等方面
深入、具体的经验和信息 附上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 链接:2009年试点信息进展报告具体要求
第15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模式/机制 作机制和工作模式
资源 能力
科技活动场馆科普资源(功能)与学校科学教 育的要求(包括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 究性学习等)有效衔接,降低科普资源分布的 不均衡
科技活动场馆工作人员具备根据学校科学教育的 需求设计和组织实施科技场馆的未成年人科普活 动的能力;学校教师具备利用校外场馆的资源实 施学校科学教育的能力。
解决的问题 促进沟通
第22页/共29页
自我评估与质量审 查提升试点经验
项目报告的构成: 按照规定的内容格式的文字报告 与项目活动相关的文件(如:活动报告(包括评估报告)、
会议日程,会议资料等) 活动成果(如:活动资源包,指南标准、工作计划、管理
规程、操作流程等、研究报告、印刷品或出版物) 媒体报道 案例(“好的做法”) 其它
关联 汇报的材料前后缺乏连续性 照片不带任何文字说明,提交照
片质量 新闻材料不能第1取9页/共代29页 简报汇报材料 未经整理与说明的活动原始材料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试点信息报送不及时所造成的影响
各试点单位
失去及时梳 理自身试点工 作的机会 提交年度报 告时缺乏素材
试点单位之间
在日常试点 工作中缺乏参 考和借鉴信息
观” 设定的项目成果/活动产出与
试点项目整体目标框架不相关 (思路不清)
第10页/共29页
没有具体的计划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项目评审标准 入选: 试点目标明确,计划完整,能对项目推广提供依据、经验或资源准备 能充分发挥本地、本单位资源特色,有创新思路 与教育部门合作方式切实可行,能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参与 项目实施者分工职责明确 落选: 项目方案不明确、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方式操作性不够,对社会力量的支持与
抓住科技场馆蓬勃发展的机遇
根据中国科协2009年所进行的调研: 截止至2009年1月,我国有科技馆(科学中心)约280座,其中80%以上由各级科协组织进行
管理,其余由政府部门以及有关单位负责管理。
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科普展教资源开发工程 促进科普展教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教学、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相衔接。适应学校科学教育
第23页/共29页
自我评估与质量审 查提升试点经验
项目报告的文本要求: 为取得年度成果开展的主要活动内容及各活动进展情况
分领域:机制模式、资源(整合、开发、使用、减少不均 衡性)、能力建设
描述活动具体的产出结果。如:“此活动如何使参加者 在哪方面能力与知识(不要只说动手能力和科学知识) 上得到提高?”。而不仅只说明:“120名学生加了活 动。”
编辑困难的简报内容
“走进科技馆,科普面对面”科普教育活动于2009年5月9日在***省科技馆二 层展区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是由****省科技馆主办,广大中小学校学生参与 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是学校课堂进展区的积极尝试,是素质教育 与科普阵地相连接、相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旨在探讨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情 景教学模式的转变,利用科技馆资源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科学知识、 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其学习和思考的潜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展馆的每件展品都有知识等待着学生们去探索、去思考。这里没有 课桌,没有讲台,没有黑板,也没有粉笔,创造了一个自由学习、讨论的空 间,让同学们充分享受和体验科技带来的无穷魅力。
划外某些要采取的活动?
任务完成情况
任务完成了吗?如果还没有需要采取 哪些行动?达到预期目标了吗?
风险与问题
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是否发现了什么需 要汇报的风险与问题?
范围的变化
执行过程中是否发现了需要汇报的有 关工作范围的问题?
第14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信息进展报告 意义 窗口、平台、监测、反馈 要求
第4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主动参与
被动接受
根据项目总体目 标,按照本单位
计划落实
Add Your Text here
按照指令工作
第5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按照项目目标管理模式推行试点工作
项目管理:在有限的时间限制下达成一组给定目标的一系 列独特的工作。
项 目 管 理 是 为了更 好地完 成任务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工作要求
会计学
1
内容大纲
1 试点项目被赋予的期望 2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3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4 自我评估与质量审查提升试点经验
第1页/共29页
试点项目被赋予的期望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 要措施
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中提到: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 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
A
项 目 管 理 强 调计划 性和计 划管理
B
项 目 管 理 就 是目标 管理
C
第6页/共29页
项 目 管 理 就 是创新 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革 管理
D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 目标导向的计划方法
是什么?(了解需求)
确立项目目标
确定里程碑
分配高层次 的职责
决定如何去做
确定项目活动
定制计划 提供资源 确定日程
要获得什么? 几个关键阶段 要 包 括 哪 些 人? 怎么做? 在什么地方?
里程碑要 如何实现?
在做决定之前,要很明确做什么? 充分沟通的工作方法
第7页/共29页
谁来做? 什么时候做? 要投入什么?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年度计划表
第8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第16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编辑困难的简报内容 ***市政协主席、科协主席在“科技馆活动
进校园”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科技活动方案,未提供任何的其他说明
第17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第18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项目进展信息报送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宽泛概括,缺乏具体描述 汇报材料中有些活动与本项目无
参与考虑不足,未能发挥本地、本单位特色,活动类型比较单一、没有创新, 项目实施主体责任和分工不明确,宣传计划欠缺。
第11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动态管理机制
17家单位 参加一年试点工作 16家单位
参加两年试点工作 48家单位
15家单位 参加三年试点工作
第12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年度预期目标(阶段性里程碑)——活动设计的参照系 活动描述
— 活动类型/形式(会议、培训、考察、调查研究、考察等) —主要内容 —参加人以及估计人数(专家、教师、学生、馆员等) —地点
年度计划表填写案例分析
第9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年度计划中出现的问题 未充分理解总体项目要求 只有项目目标、结果过于“宏
明性材料 谈到个人感受第和25页/共体29页会,未从试点经
验与成果角度考虑
带来的后果
对各试点单位:
未完成所承担的试点责任 全体项目人员、学校教师、专家志愿者……一年的来辛苦工作未能完全体现 影响评奖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项目评审标准
对中国科协
造成巨大的损失:得不到数据,无法总结工作模式和经验,影响试点的深化和推行
季度/月度工作计划: 制定具体的项目活动计划: 分配职责 项目情况反馈 项目组成员在开始工作前获得项目活动计划 项目组成员及时向团第13页队/共2领9页 导者汇报活动情况
项目进度监督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需监督的事项
需要回答的问题
与计划相比,任务完成所耗用的时间 与计划相比的实际进度情况 是否达到阶段性目标?是否发现了计
第26页/共29页
愿景
目标
计划
所有参与者的进步和受 益
✓科技场馆 ✓学校 ✓教师 ✓学生
行动
第27页/共29页
第28页/共29页
中国科协
无法了解项 目进展 无法及时发 现存在问题
第20页/共29页
自我评估与质量审查提升试点经验
项目质量管理 工具: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工作报告表
第21页/共29页
自我评估与质量审查提升试点经验
项目健康检查:风险管理 目的: 搞清楚先存及潜在的问题并提
出建议 发现一些试点单位本身所不能
活动未能完成的原因及遇到的主要困难 为加速活动的执行将采取的后续行动计划 一年中计划的调整 经验教训 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建议
第24页/共29页
项目自评总结中存在的问题
个别单位不认真准备 不按照模板要求进行工作总结 意义阐述得多,具体做法阐述少 罗列未经整理的项目活动素材 单纯提供资源本身,不提供任何说
的要求,集成现有展教资源并适当研发新的展教资源,将学校的科学课程安排到科技类博物 馆和科普基地等科普设施中。集成优化科技类博物馆和科普基地等各项科普设施的科普展览 和教育资源,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的中小学。
第3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科技馆活动校园”的项目目标
校外科技活动场馆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的的工
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 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
在“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中提到: 对科普教育功能薄弱的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层科普设施的功能; 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
量。
第2页/共29页
试点项目被赋予的期望
围绕“校外教育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衔接” 具体工作和试点工作目标的视角,报告项目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情况 报告有本单位特色的工作方法和模式。活动内容和工作模式、活动资源等方面
深入、具体的经验和信息 附上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 链接:2009年试点信息进展报告具体要求
第15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模式/机制 作机制和工作模式
资源 能力
科技活动场馆科普资源(功能)与学校科学教 育的要求(包括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 究性学习等)有效衔接,降低科普资源分布的 不均衡
科技活动场馆工作人员具备根据学校科学教育的 需求设计和组织实施科技场馆的未成年人科普活 动的能力;学校教师具备利用校外场馆的资源实 施学校科学教育的能力。
解决的问题 促进沟通
第22页/共29页
自我评估与质量审 查提升试点经验
项目报告的构成: 按照规定的内容格式的文字报告 与项目活动相关的文件(如:活动报告(包括评估报告)、
会议日程,会议资料等) 活动成果(如:活动资源包,指南标准、工作计划、管理
规程、操作流程等、研究报告、印刷品或出版物) 媒体报道 案例(“好的做法”) 其它
关联 汇报的材料前后缺乏连续性 照片不带任何文字说明,提交照
片质量 新闻材料不能第1取9页/共代29页 简报汇报材料 未经整理与说明的活动原始材料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试点信息报送不及时所造成的影响
各试点单位
失去及时梳 理自身试点工 作的机会 提交年度报 告时缺乏素材
试点单位之间
在日常试点 工作中缺乏参 考和借鉴信息
观” 设定的项目成果/活动产出与
试点项目整体目标框架不相关 (思路不清)
第10页/共29页
没有具体的计划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项目评审标准 入选: 试点目标明确,计划完整,能对项目推广提供依据、经验或资源准备 能充分发挥本地、本单位资源特色,有创新思路 与教育部门合作方式切实可行,能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参与 项目实施者分工职责明确 落选: 项目方案不明确、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方式操作性不够,对社会力量的支持与
抓住科技场馆蓬勃发展的机遇
根据中国科协2009年所进行的调研: 截止至2009年1月,我国有科技馆(科学中心)约280座,其中80%以上由各级科协组织进行
管理,其余由政府部门以及有关单位负责管理。
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科普展教资源开发工程 促进科普展教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教学、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相衔接。适应学校科学教育
第23页/共29页
自我评估与质量审 查提升试点经验
项目报告的文本要求: 为取得年度成果开展的主要活动内容及各活动进展情况
分领域:机制模式、资源(整合、开发、使用、减少不均 衡性)、能力建设
描述活动具体的产出结果。如:“此活动如何使参加者 在哪方面能力与知识(不要只说动手能力和科学知识) 上得到提高?”。而不仅只说明:“120名学生加了活 动。”
编辑困难的简报内容
“走进科技馆,科普面对面”科普教育活动于2009年5月9日在***省科技馆二 层展区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是由****省科技馆主办,广大中小学校学生参与 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是学校课堂进展区的积极尝试,是素质教育 与科普阵地相连接、相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旨在探讨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情 景教学模式的转变,利用科技馆资源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科学知识、 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其学习和思考的潜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展馆的每件展品都有知识等待着学生们去探索、去思考。这里没有 课桌,没有讲台,没有黑板,也没有粉笔,创造了一个自由学习、讨论的空 间,让同学们充分享受和体验科技带来的无穷魅力。
划外某些要采取的活动?
任务完成情况
任务完成了吗?如果还没有需要采取 哪些行动?达到预期目标了吗?
风险与问题
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是否发现了什么需 要汇报的风险与问题?
范围的变化
执行过程中是否发现了需要汇报的有 关工作范围的问题?
第14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信息进展报告 意义 窗口、平台、监测、反馈 要求
第4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主动参与
被动接受
根据项目总体目 标,按照本单位
计划落实
Add Your Text here
按照指令工作
第5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按照项目目标管理模式推行试点工作
项目管理:在有限的时间限制下达成一组给定目标的一系 列独特的工作。
项 目 管 理 是 为了更 好地完 成任务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工作要求
会计学
1
内容大纲
1 试点项目被赋予的期望 2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3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4 自我评估与质量审查提升试点经验
第1页/共29页
试点项目被赋予的期望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 要措施
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中提到: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 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
A
项 目 管 理 强 调计划 性和计 划管理
B
项 目 管 理 就 是目标 管理
C
第6页/共29页
项 目 管 理 就 是创新 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革 管理
D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 目标导向的计划方法
是什么?(了解需求)
确立项目目标
确定里程碑
分配高层次 的职责
决定如何去做
确定项目活动
定制计划 提供资源 确定日程
要获得什么? 几个关键阶段 要 包 括 哪 些 人? 怎么做? 在什么地方?
里程碑要 如何实现?
在做决定之前,要很明确做什么? 充分沟通的工作方法
第7页/共29页
谁来做? 什么时候做? 要投入什么?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年度计划表
第8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第16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编辑困难的简报内容 ***市政协主席、科协主席在“科技馆活动
进校园”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科技活动方案,未提供任何的其他说明
第17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第18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项目进展信息报送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宽泛概括,缺乏具体描述 汇报材料中有些活动与本项目无
参与考虑不足,未能发挥本地、本单位特色,活动类型比较单一、没有创新, 项目实施主体责任和分工不明确,宣传计划欠缺。
第11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动态管理机制
17家单位 参加一年试点工作 16家单位
参加两年试点工作 48家单位
15家单位 参加三年试点工作
第12页/共29页
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
年度预期目标(阶段性里程碑)——活动设计的参照系 活动描述
— 活动类型/形式(会议、培训、考察、调查研究、考察等) —主要内容 —参加人以及估计人数(专家、教师、学生、馆员等) —地点
年度计划表填写案例分析
第9页/共29页
如何确立本单位的试点计划?
年度计划中出现的问题 未充分理解总体项目要求 只有项目目标、结果过于“宏
明性材料 谈到个人感受第和25页/共体29页会,未从试点经
验与成果角度考虑
带来的后果
对各试点单位:
未完成所承担的试点责任 全体项目人员、学校教师、专家志愿者……一年的来辛苦工作未能完全体现 影响评奖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项目评审标准
对中国科协
造成巨大的损失:得不到数据,无法总结工作模式和经验,影响试点的深化和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