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措施-专项治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赖祖亮@小木虫
机械化、 自动化 密闭化
通风防毒、除尘 隔声消声、减振等
加强个人防护/职业卫生培训
防护用品符合标准 防护知识培训
赖祖亮@小木虫
赖祖亮@小木虫
每年至少一次 每三年现状评价一次
GBZ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 车间含毒含尘气体和废气的处理技术 ✎ 建筑物通风 、 采暖和空气调节工程技术 ✎ 生产性噪声与振动控制
• 生产性粉尘来源包括: 矿山开采、 凿岩、 爆破、 运输、 隧道开凿等; 冶金工业的原材料准备、 矿石粉碎、 筛分、 配料等; 机械制造工业原料破碎、 配料、 清砂等; 化学工业、 皮毛、 纺织工业的原料加工处理等。
• 物理因素主要来源于生产装置。
缩短接触危害的时间
改变作业方式 (巡检) 增加作业班次
全自动焊接设 备及防护帘
某蓄电池企业: 将原电极板人工敞开式切片操作, 改革密
闭全自 动切割方式。 通过改革作业方式, 极大地减少了劳
动者接触铅尘的机会, 降低了铅尘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
整改前
整改后
某蓄电池企业: 将原电极板人工敞开式切片操作, 改革密 闭全自 动切割方式。 通过改革作业方式, 极大地减少了劳 动者接触铅尘的机会, 降低了铅尘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
生产性毒物危害较大,浓度较高或工艺要求进风 需经过滤或处理时、进风能引起雾或凝结水时,不得采用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 自 然通风的动力源包括热压和风压。
热压自然通风
Ta<Tb ρa>ρb
p = H (pa - pb )g
式 中: Δp— 热压, Pa; H — 进风口 与排风口 高差, m; ρa— 室外空气密度, kg/m3 ; ρb— 车间内空气密度, kg/m3; g — 重力加速度, m/s2。
特殊建筑设计标准:
GB50029《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50072《冷库设计规范》 GB50265《泵站设计规范》 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320《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GB50681《机械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规范》 GBZ/T223《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3
利用吸收材料遮蔽有害能量发生源

4
将劳动者与有害能量发生源隔离
5
吸收散乱、反射的能量
☞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措施应具有针对性 、 可行性和 经济合理性
针对性
可行性
经济合理性
• 行业特点 • 职业病危害
因素
• 产生条件 • 优化组合的
综合措施
• 经济、技术、 时间上可行
• 有法规标准 依据
• 便于应用和 操作
◆ 密闭设施:是指将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全部或部 分地密闭,使职业病危害因素不能向作业场所扩散的设 施。同时,为了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泄漏,应尽量吸引 密闭设备内部的空气使其保持负压状态。
◆ 通风除尘排毒设施
满足生产工艺与作业条件下,应优先选择湿式作业或 密闭设施,难以实施则选择通风设施。
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选择
自然通风 车间朝向布置应考虑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厂房总平面布置要求:
❀厂房主要进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的角度不宜小于45° , 一般是60°~90 °。
❀建筑物迎风面正压区和背风面负压区应延伸一定距离。 ❀毒性较大的化学物车间应布置在有毒性较小化学物车
通风除尘排毒设施的分类
全面通风装置
整个厂房/车间 进行通风、换气
通 风 系 统
局部排风装置
厂房/车间内某 个局部作业场所 进行通风、换气
吹吸式通风装置
厂房/车间内某 个区域内进行通 风、换气
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选择
自然通风
利用室外风力形成的风压与室内外空气的温差产 生的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动形成。
适用于有害气体、粉尘浓度相对较低或温、湿度 较高的生产车间。在冶炼、轧钢、铸造、锻压热处理等高 温车间已得到广泛应用。
A 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 程防护措施规范》的“6.1.3”: 散发有毒有害物质 的作业场所,应用密闭的方法防止毒物逸散,在密闭 不严或不能密闭之处,应安装通风排毒设施维持负压 操作,并将逸散的毒物排出。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二) 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相关标准: ①《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第6部分 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中6.1防尘、防毒; 6.2防暑、防寒;6.3防噪声、防振动;6.4防电离辐射 和非电离辐射中有相关内容。
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和余湿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使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满 足标准要求。
通风系统
按工作动力分类 按作用范围分类
自然通风系统 机械通风系统 全面通风系统 局部通风系统
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选择
常用尘毒防护设施分类
◆ 保持粉尘发生源湿式状态设施:是指在粉尘作业期间, 具有能够长期保持粉尘发生源处于湿式状态的设备。
依据要求评价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一) 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 产生危害场所或建设项目相关资料
采用工程分析或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 A 识别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以及生产环境
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 (发生源) ;
A 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情况及其可能导致的 职业病与健康影响;
☞ 遵循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措施的优先顺序 ☞ 具有针对性 、 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 应符合国家 、 地方 、 行业有关标准和设计规定
一、职业病防护设施要求
企业存在 危害因素
现场产生 危害因素
员工接触 危害因素
员工健康 接触反应
健康受损 致职业病
建设项目
职业卫生
“三同时”
作业场所
检测、评价 与控制措施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三) 依据要求评价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 确定需要设置的场所及其针对的发生源
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评估危害程度
确定是否应采取职业病防护措施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一半 达到职业卫生“行动水平”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依据相关法规及标准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一)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选择方法 (二)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
某电子衡器企业: 采用全自 动焊接装置先进工艺, 并设置 局部排风罩和防护帘, 极大地减少了劳动者接触焊接作业 所产生危害的机会。
局部排风罩 与管道
全自动焊接设 备及防护帘
某汽车制造企业: 采用自 动焊接装置先进工艺, 并设置局 部排风罩, 极大地减少了劳动者接触焊接作业所产生危害 的机会。
伸缩式局部 排风罩与管道
自然通风
风压自然通风
Hd = k
Hd — 风压, Pa; ρ — 空气密度, kg/m3; v — 风速, m/s ; k — 风压系数, 1~2
自然通风
实际上自然通风中,热压和风压是同时 起作用的。热压作用变化较小,风压作用变 化较大。
在实际设计和评价时,还应考虑到建设 项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型
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
•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
•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包括劳动组织和制度、 职业性精神/心理紧张、 劳动强度、 不良体位等)
•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因素、 厂房建筑或布局、 采光照明等)
• 生产性毒物主要来源于原料、 辅助原料、 中间产品 ( 中间 体)、 成品、 副产品、 夹杂物或废气物;有时也可来自热分 解产物及反应产物,例如聚氯乙烯塑料加热至160 ~ 170℃时 可分解产生氯化氢;磷化铝遇湿分解生成磷化氢等。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一)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选择方法 确定产生有害因素的类别 (有害物质或有害能量)
发生源分析: 危害因素有害性; 发生源的大小及其发生量; 发生源的数量及其分布; 作业条件与作业时间长短等。
选择适宜的防护设施类型与型式等
1. 化学毒物控制技术措施 ( 工业通风 ) 2. 粉尘控制技术措施 3.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 4. 振动控制技术措施
整改后作业的情况
某塑钢型材企业: 将原电锯片方式切割型材, 改
革为刀片热切割方式, 大大降低了噪声和粉尘的
危害
整改前
整改后
一、职业病防护设施要求
顺序 1
(二)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意义与范围 控制噪声、振动等有害能量措施的优先
采用不产生有害能量或产生较少的机械设备
2
变更工艺、材料以及作业方法,降低有害能量水平
作业管理:作业
标准;警示告知; 个体防护等
健康监护:
健康检查; 异常处置等
诊断、治 疗
与康复
管理体制:设置 机构与人员;建立
管理制度等
培训教育:专业 管理人员培训;职
工岗前培训等
一、职业病防护设施要求
(二)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意义与范围
先顺序
控制粉尘与化学毒物等有害物质措施的优
1.停止生 2.改善生 产和使用; 产工艺与 无毒代替有 作业方法, 毒,低毒 减少有害
②《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194-2007)
第5部分 防毒设备及措施中5.1一般规定;5.2毒 物源控制中有相关内容。
③《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T50087-2013) 4.4工艺、管线设计与设备选型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二) 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④相关行业标准
• 具体国情 • 建设项目的
经济、技术 水平
• 进一步发展 的需要
☞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行业有关 标准和设计规定。
一、职业病防护设施要求
(三) 相关法规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
(1) 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2) 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等进行经常性的维护、 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 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二) 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例如:
A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 “6.1.1.3”: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 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 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 的,应采取湿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 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
A 分析拟定或已经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等。
明确防护设施的设置地点及其针对的发生源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二) 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通用法规与标准:
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T19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二) 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特殊建筑——洁净厂房设计标准:
GB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687《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 GB50472《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457《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二) 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二) 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通用法规与标准:
GB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T26189《室内工作场所的照明》 GB50582《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代替高毒 物扩散
3.将处理 有害物的 设备密闭 化、 自动

4.将有害 生产工艺 隔离,采 用远距离
操作
5.设置局 部排风或 吹吸式通
风装置
6.设置全 面通风装
置。
7.改善作 业行为 、 方法 ,防 止 二次扬
尘等
某电子衡器企业: 采用自 动调漆装置先进工艺, 并独立设 置设置专门的调漆间, 采用通风排毒系统, 极大地减少了 劳动者接触喷漆作业所产生有机毒物的机会。
采取 (设置) ;有效 (适宜、性能) ;维护与检测
一、职业病防护设施要求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的要点
确定需要设置的场所 及其针对的发生源
设置的符合性
发生源分析及 防护设施选择
设置的适宜性
技术分析与防护设施设计 防护设施维护管理
设置的有效性 管理的符合性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 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