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变形记》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三《变形记》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主旨及人物形象,增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2.分析小说语言和结构,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掌握文学评论写作方法,提升文学评论水平。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团体协作、领导力等现代能力。

5.提高语言表达、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说主旨及人物形象,掌握小说整体结构。

2.研究小说语言、描写手法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入理解小说内涵和主题。

3.掌握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能自主撰写文学评论。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导入
1.言传身教教师表现自己喜爱《变形记》的原因。

2.让学生轮流发言说说自己曾经读过的小说,给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注意:这部分时间不宜过长,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地放松心态、自我抒发即可。

3.教师做一定引导,让学生发掘“变形”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引导学生对于“变形”主题的敏感度。

第二节:阅读分析
1.首先由教师使用PPT或其他方式提供小说简介、作者简介等基本信息。

2.阅读《变形记》,关注主要人物特点和形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与作用,以及小说对于现实世界的深刻揭示。

注意:教师应提醒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单纯地接受教师的阅读指导,这一点尤其重要。

3.分析小说中各种手法的运用,如比喻、象征、悖论等。

4.分析小说的整体结构,理解小说主题及人物命运的危机感。

第三节:文学评论
1.介绍文学评论的概念及其目的:对文学作品作出客观而具体的评价,
并对作者的创作思路、文化背景、美学追求等方面进行探究,使读者对文学产生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2.引导学生分析已经撰写好的优秀文学评论,探讨评论结构、评价标准
等。

3.针对《变形记》的主题、人物形象及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文学评论
撰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针对性、立意深刻等问题。

四、教学方法
1.前置知识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建立本课上下文关系。

2.导师讲解法,教师逐步对技巧和重难点进行讲授。

3.实践策略法,教师通过丰富的有趣案例来让学生在小组或团体的情境
中进行学习、讨论、探究,培养其合作协作的能力。

4.分组合作法,学生在分组合作的情况下完成该课任务。

五、教学评价
•每周一篇心得文字,落实课程内容的巩固,以及主旨、主题等元素的把握情况的反馈。

•每次完成课后讨论、文学评论等任务的团队小组,教师要求队员进行互评。

教师对小组完成情况进行一定的奖惩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讨论与文学评论中来。

六、教材参考
1.《变形记》–卡夫卡
2.《文学追求—理论与创作》–张先耀
七、总结
《变形记》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的文学力作。

针对这样一部文学经典,我们着眼于学生的文学理解和文学评论写作,进行个性化、集体化的教学。

本篇教案重点强调中小班级的合作学习,通过引入理论视角、范例分析等途径,旨在培养文学意识和文学口碑,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学思考方式,同时也应坚持文学艺术本身对于课程价值的重要性,并在其中给予充分探索和发挥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