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1.知道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政策;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熟记《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危害;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学会依据历史史实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学习本课,感悟中华民族英勇抗击侵略的不屈精神,增强学习民族英雄、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学习重点】黄海大战和《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学习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习方法与师生活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导入新课】出示对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这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上联,李鸿章对的下联。
那伊藤博文和李鸿章是何许人也?这幅对联又是在什么情形之下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预习检测】
_____ 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后签订《》条约。
■
1、_____
2
3、 _________
4
5、 4月,中国。
银;③允许日本在中国
影响:
■【合作探究,展示风采】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为哀悼那位英雄而写?你能否讲述一些关于他的事迹?本次战争中还有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有何感想?
■【老师的问题】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写过这样的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而李鸿章则以“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的下联来应和,其中的“玉帛项将”指什么?其中的“帝王度量”有反映了什么问题?
■【当堂检测】
1、“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A.佟麟阁
B.邓世昌
C.戚继光
D.赵登禹
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根据所学历
史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3、与《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割地B.赔款C.开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4、“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与中英
5、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马关条约》的各项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赔款白银2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
材料二:在甲午海战中,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他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营救他,结果被他淹死,与所有官兵一起葬身大海。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所在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又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板书设计】
一、甲午战争
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
2、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3、主要战役:
〈1〉黄海海战:
〈2〉旅顺战役:野蛮大屠杀。
〈3〉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溃败,李鸿章—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
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时间:1895年4月。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
■【教学后记】
■【课后作业】巩固作业:基础训练
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课,完成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