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共31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根据情 境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在 列出算式后请学生完成估算。 让学生独立思考估算方法,之 后让学生讨论,加深学生对估 算方法的了解。让学生明白估 算的数是个近似数,是个虚数, 它有别于准确数。教材呈现了 不同的估算方法:把两个因数 看作与之接近的整十数,进行 口算;或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 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口算。
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 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 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 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 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 成估算的习惯。
•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材在编排特点
• 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 •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
位。 •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
推理能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 (一)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 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每位乘积不满十)。
•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 法。
• 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学 习方式,先让每个学生自己 试算,然后尝试用竖式的方 法计算,使学生通过交流讨 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 一位不够商一时,应在这一 位上写0,同时在竖式书写时 可以省略这一过程。
• 创设教材情境,激发学生兴 趣,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 请全班同学解决。关于口算 方法的讨论,先让学生独立 思考怎样算,再分组交流, 然后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口算 方法,对学生想出的口算方 法要及时予以评正。鼓励算 法多样化,但是也要考虑算 法的最优化。
•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 排教学内容。
•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 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
结构。
(三)编排结构
(四)具体教学内容
• 口算除法
例1 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例2 除法估算
练习的第2小题渗透函数 思想,应根据题目的 条件灵活进行计算。
• 教材给出了两个不 同的解答策略,使 学生明白:解决同 一个问题,可以有 不同的方法,只要 合理都可以采用。
• 提供活动的材料,让 每个学生经历将42根 小棒平均分的过程, 将分小棒的过程与笔 算竖式结合起来,为 学生推出竖式的简便 写法,中间过程中的 一些0可以省略不写。 这是学生初步接触竖 式,教师要提好要求, 争取人人过关。
基本的 笔算除法
例1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
例2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 整除)
例3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除法的验算 例4 用乘法验算除法
有关0的除法
例5 有关0的除法 例6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 例7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
教学建议
• 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 算规律的探求
• 例1教学不进位的乘法,教学时先让学 生估计大约要付多少钱,请学生独立试 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在展 示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对正确算法给予 肯定,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计算过 程,给予学生体会各种算法的繁简程度 的机会。对于竖式计算完成第一步个位 上的数去乘之后,要启发学生思考,讨 论,再用哪一位上的数乘24,乘得的数 是多少,写在哪儿,共同解决怎样算的 问题,如果有学生顺利完成了竖式计算, 就请他向全班同学交流计算的过程。并 解释为什么用十位上的数去乘要对准因 数的十位,有效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使学生都能清楚的了解笔算的过程及算 理。
• 教师可将四幅图制成课件, 逐一显示,引出相关的数学 问题,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放手 让学生自主笔算309÷3和 420÷3,根据学生笔算情况,把 正确的,错误的,简便的,不简 便的进行对照,让学生在对比中 理解:当商的十位或个位上是0 时,这个0一定要写,0起到占位 的作用。由于0除以任何非0的数 都得0,因此,写竖式时可省略 用0做被除数的这一过程,得出 竖式的简便写法。书写竖式时, 注意对齐各个数位,使竖式正确, 工整,美观。教师要逐一检查学 生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熟悉程 度及犯错原因,并采用适当的方 法给学生纠错。
• 解决的问题:当十位 的数除后还有余数, 应该怎么办,用直观 的操作方法:小棒,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突出52÷2的第二个 算式的过程,当余下 1个十后应该怎么办?
• 根据条件创设计算背景,把估算和 笔算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要引导 学生应用已有的估算技能,估出大 致结果,,然后用笔算求出准确的 商,并将两次结果进行对比,使学 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 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教学笔算时,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 题:238÷6,先用6去除几;当2个百 除以6不够商1时,该怎么办?23个 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位上?难点 突破以后,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 试计算,在理解算理的同时,进一 步形成笔算除法的一般思路。后面 的想一想,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算 法来解答,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解题 策略,教师可以将策略进行优化。
• 教学时可以模拟主题图提供 的素材,让学生体会在实际 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 行验算。教师要给足学生思 考的时间,使学生在自主探 索的基础上得出不同的验算 方法。然后再对其各种方法 进行优化,让学生在交流中 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验算 有余数的除法时,让学生弄 清楚被除数,除数,商,余 数之间的关系,再来总结有 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 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 例1的三个小题, 重点放在1,3小题, 第2小题能类推出 来,第3小题可引 导学生在独立口算 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得出口算除法的基 本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材培训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 人教版 • 小学数学三年级
(下册)
• 教学分析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