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人的 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是一种由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的氧供呵氧需之间失衡。
休克发生后体内重要器官微
循环处于低灌流状态,导致细胞缺氧,营养物质缺乏,或细胞不能正常代谢其营养物质,最
终导致细胞损害,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伴有静脉血氧含量减少和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
有各种不同的原因,但当休克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表现出相同的病理生理特征,共同特点
之一是任何类型的休克都有绝对或相对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即机体的组织细胞处于低灌注
状态。
护理工作在休克病人的抢救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观察休克病人不仅仅是定时检查和记
录病人的血压和其他生命体征,更重要的是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特别是那些反映组织灌流
情况的指标。
在护理方面则应注意保护那些对机体有利的代偿性反应,避免人为地打断他们。
对休克病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护理:
(一)体位安置患者于休克卧位即头胸部与下肢均抬高20-30°,抬高头胸部有利于膈肌活动,
增加肺活量,使呼吸运动更接近于生理状态。
抬高下肢有利于增加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增加
循环血容量。
(二)氧气吸入鼻导管给氧,氧流量2~4L/min。
如患者发绀明显或发生抽搐时需加大氧气流
量至4~6L/min。
吸氧可保证全身各脏器有足够的氧供,纠正组织细胞缺氧,维持各脏器功能。
(三)迅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一条选择大静脉快速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另一条选
表浅静脉缓慢而均匀地滴入血管活性药物或其他需要控制滴速的药物。
(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尿量的变化,并详细记录。
1、意识表情: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灌流的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有神志淡漠、烦躁等。
若患者由兴奋转为抑制,提示脑缺氧加重;若经治疗后神志清楚,示脑缺氧改善。
2、皮肤色泽和肢断温度:反映体表灌注的情况,若皮肤苍白湿冷,提示病情加重;若皮肤
出现出血点和瘀斑,提示进入DIC阶段;若四肢温暖、红润、干燥,表示休克好转。
3、脉搏: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和强度。
若脉率加速且细弱,为病情恶化的表现;若脉搏
逐渐增强,脉律转为正常,提示病情好转。
4、血压与脉压差: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提示病情严重;血压回升或血压虽低但脉搏有力,脉压由小变大,提示病情好转。
5、呼吸:观察呼吸的次数,有无节律的变化,呼吸增速、变浅、不规则,说明病情变化;
呼吸增至30次/m i n以上或降至8次/m i n以下,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护理时应保证呼吸道
通畅,昏迷病人应放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及时清除鼻口咽部的分泌物。
6、尿量、尿相对密度的观察:尿量是反映肾脏灌流及全身血容量是否足够最敏感的指标,
休克病人应常规放置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出入量、尿相对密度。
当休克患者血压下降时,可引起肾动脉血压下降而直接影响肾的血液灌注,发生急性肾衰竭。
若每小时尿量少于30m l、尿相对密度增高则提示循环血量不足,而肾功能并未受到伤害,应加快输液速度;若
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提示休克好转。
7 、中心静脉压( C V P ):反映出患者的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的综合情况。
若血压
降低, C V P小于5 c m H 2O ( 0 . 4 9 K p a ) ,表示血容量不足;C V P大于1 5 c m H 2O ( 1 . 4 7 K p a ) , 则提示心功能不全; C V P 大于20cmH2O(1.96Kpa),提示有充血性心衰。
8、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肺功能的基本指标。
严密观察是否有血氧分压下降或二氧化碳分
压升高,警惕A R D S的发生。
(五)药物使用注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保证用药准确无误;均匀的滴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的稳定,禁忌滴速快时慢,以致血压骤升骤降;扩血管药物必须在血容量充足的前提下应用,以防血压骤降;若患者四肢厥冷、脉细弱和尿量减少,不可再使用血管收缩剂来升压,以防引起急性肾衰竭;严防血管收缩剂外渗导致组织坏死。
(六)注意保暖加盖被,但不宜用热水袋加温,以免烫伤或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重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