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没有不好的学生”承认了学生的可塑性,通过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通过教师的正确细心的指导,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有被教好的可能性,从这个层面上讲是正确的,但是如何定义这个好的标准呢?学生受先天、后天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接受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

而如果按照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好与不好,那答案肯定是存在着教不好的学生的,所以关键在于如何界定这个好与不好的界限。

其次对于“只有不好的教育”这句话,在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着不认真对待教师这个职业,缺乏教师的职业道德或者是不具备教师所该具有的专业知识的教师。

针对此,教不好学生就的确是教师的责任了。

但除此之外,如果一位老师还有教不好的学生,那么这位老师就是一个教不好的老师了吗?中国的教育制度评定教师的好坏,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评定的,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决定着老师的教学成果,但是不可否认,无论怎么努力,都有教不好的学生,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如何界定好于不好的界限。

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后,还需要有专业情意。

教学过程并不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它还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

老师的教学方式,老师的言行,师生情感沟通都在影响着教学效果。

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特长和劣势,需要老师因材施教。

在看待这句话时,除了在教育学生时用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方式来教导之外,在评价教育成果时,也要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标准。

使一个双脚残疾的人健步如飞,这样的成果才是好的标准显然是不可取的。

所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而这里的进步可以是学习上,也可以是体育、音乐、美术······毕竟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各式各样的人才,科学家、音乐家、画家,或者是技工、维修工,这样的教育才是全面的,学校才能成为社会的“后备基地”。

此外,一个教师好的言行表率,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友好的交往、对话方式也会激励学生正面的学习态度。

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影响教学成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老师的角色是引导。

课前的预习,课后的练习和复习,都在于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教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老师教得好,学生愿意学,只有这样,才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教不好的老师,起码,学生达到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就是已经达到好的标准了。

所以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当初提出这句话我想也是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强调教师的教育责任,所以对于这句话,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可以把此看作是一种激励,一种努力要达到的目标来看待。

芳山镇中心小学
刘桂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