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论文
令狐采学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对策
学院:商学院
班级:14国贸
学号:14210120144
姓名:张小龙
摘要
由当前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不断升温,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得出中国对促进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中国服务贸易的特点,然后通过对比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得出的中国服务贸易当中在贸易壁垒、结构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比较优势。

由此,以甘肃为具体实例,得出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措施,找到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服务贸易发展方式和适合甘肃服务贸易发展的路径,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是中国的服务贸易得以长远发展。

【关键词】服务贸易贸易壁垒结构性特点经济增长
目录
一改革开放三是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3)
(一)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3)
(二)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3)
1. 服务贸易增速快,服务贸易占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 (3)
2. 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偏低 (4)
3. 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速较快,服务贸易长期逆差4
4. 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区
域发展极不平衡 (5)
二中国在服务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5)
(一) 服务贸易的法律体系、市场体系不完善 (5)
(二) 服务贸易交易方式落后 (6)
(三) 服务贸易理念落后 (6)
三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7)
(一) 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势 (7)
1. 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不断增长 (7)
2. 新兴服务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7)
(二) 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不足之处 (8)
1.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8)
2.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8)
3. 人力资本匮乏 (9)
四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措施 (10)
(一)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 (10)
(二) 调整与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 (10)
(三) 培养人才,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 (11)
(四) 建立并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11)
一改革开放三是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服务贸易总量迅速增长,贸易逆差逐年上升。

随着我国服务业的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560亿美元,25年增长约60倍,年均增长率为18.64%。

其中,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分别从1982年的18.65、24.76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1290、12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2%和17.6%。

进入21世纪,服务贸易又出现高速增长,这期间出口年均增速达22%,进口年均增速达21%。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1.服务贸易增速快,服务贸易占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
中国的跨境服务贸易迸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3.4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570.8亿美元,23年间增长了35.5倍。

其中,服务贸易出口739.1亿美元,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15.9%,
是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的2倍。

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迸出口额仅为43.4亿美元,其中出口24.8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7%。

2005年,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3.3%,提高了2.6个百分点(见图1-5)。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

2.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偏低
1982-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与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下,1982年为9.4%,2005年为8.8%。

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9%,美国为28.1%,英国为32.7%,印度为42.9%。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国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3.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速较快,服务贸易长期逆差
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总量规模的快速增长,多数服务贸易郡门的出口郁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贸易增速最快。

1982-1991年,中国服务贸易迸出口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一直保持小额顺差。

自1992年中国服务贸易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后,除个别年度(1994年)外,中国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

4.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区域发展
极不平衡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前三大国家或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服务贸易前三大进口来源地分别为:中国香港、欧盟和美国。

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各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

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在运输、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

二中国在服务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服务贸易的法律体系、市场体系不完善
随着我国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服务贸易领域不断获得发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服务贸易的法律体系、市场体系仍不完善,我国的一些行业如电信、金融、保险、教育仍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不仅不利于公平竞争秩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服务业创新动力的缺乏和效率的低下。

在服务贸易保障制度上,我国对一些弱势产业,如数据处理、技术服务、咨询、专业服务等仍缺乏专门的保护措施,这就难以应对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相关产业对这些行业的冲击。

(二)服务贸易交易方式落后
现代电子商务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深刻地影响了全球商业贸易形式和市场结构,影响了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加速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我国目前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存在各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及电子商务平台和解决方案。

整体来说,我国服务贸易方式呈现自发性、局部性、重复性,不仅缺乏技术创新,而且缺乏整体规划性和统一的规范,有很多网站的商业模式是单纯模仿国外企业,并不适应我国国情,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另外,从我国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网络结构复杂,不同行业、不同网络之间不能互联互通,各种资源难以充分共享,网络应用落后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企业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我国诚信制度的建设相对发达国家比较滞后,严重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拓展。

(三)服务贸易理念落后
我国服务贸易业过去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受某些陈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至深,因而企业规模小、服务设施差、思想观念落后、服务质量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全面开放的经济形势,更难以与国外服务贸易领域里的跨国公司相抗衡。

在我国经济学理论中,服务仍被归人流通领域,因而不创造价值。

实际上,在WTO将服务贸易外延扩大、内
涵深化之后,服务项目不仅提供使用价值,有的还创造价值。

这都表明我国服务贸易理知落后,亟待改进。

三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势
1.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不断增长
1982年开始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服务贸易的总量不断上涨,尤其是加入了WTO之后,发展更加的迅速。

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跃升为2011年的4191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由0.6%上升至如今的5.2%。

其中出口额从25亿美元增长到1821亿美元,占世界比重由0.7%增长到4.4%;进口额从19亿美元增长到了2370美元,占世界比重由0.5%上升到6.1%。

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之下,我国服务贸易总量的也在不断的增加,并且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新兴服务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知识经济开始盛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有所转变。

如今人们更加偏向于新兴服务业,计算机等一些早已走进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产品,需求更是十分的旺盛,这就推动了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的发展。

另外随着各国之间商业交流和文化交
流的增加,广告宣传和文化娱乐服务业也出现了增长趋势。

由以上现象可以看出我国新兴服务业已经存在上升趋势,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不足之处
1.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我国服务贸易虽然总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占市场的份额却不是特别的大,2011年进出口额占世界的5.2%,中国2011年的出口份额为183101万美元,美国为599649万美元,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还是较大。

从分行业来看,我国的金融和保险行业的竞争优势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十分的大,2011年我国的金融和保险的RCA指数都为负值,专有权和特许权使用费也为负数,说明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竞争力还不强,仅仅依靠传统行业或者最近才开始兴旺起来的新兴服务业难以提升服务贸易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各行业的竞争力都有待加强。

2.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上,如运输、旅游等行业。

而在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增长比较缓慢,目前这一状况已经得到了改善,我国计算机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出口额相比运输等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012年我国运输出口为389
亿美元,旅游为500亿美元,而计算机只有145亿美元,由此可见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还有待提高。

整体来说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主要仍旧是依赖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已经开始出现逆差。

技术密集型行业近几年都是顺差,有一定发展潜力,如果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稍加调整,相信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人力资本匮乏
科技革命的爆发预示着整个世界都将被卷进科技的浪潮之中,各个国家都开始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行业,而科技水平也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作为我国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国家来说,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引进这些先进技术的同时我国也应该培养相关人才进行管理操作,否则无法实现这些先进技术的效用。

我国正是缺乏专业人才的时候,使得一些行业都无法更好的发展,很多关于服务贸易方面的研究都无法顺利进行,最终导致服务贸易领域的创新水平逐渐下降,无法赶超欧美其他国家。

这也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的服务方面的教育水平等还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

四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措施
比较优势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各个行业的比较优势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各国最开始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但是它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而我国正好又是以劳动力密集性行业为主,因此我国必须对服务业进行各方面的调整,争取向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方向发展,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
由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如运输和旅游一出现严重的逆差,而技术密集型的计算机信息则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有必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发展科技,提升本国的经济水平。

我国的技术水平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我国应该设身处地的考虑本国的经济情况,加大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力度,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吸引国外投资者,实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目的。

在服务贸易各不同的行业,选择合适的外商进行直接投资,推出一些鼓励外商在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投资的政策。

(二)调整与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行业,加大技术投资的力度。

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出口仍旧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已经
存在严重的逆差。

计算机等新兴服务业的兴起,无疑是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的,当今社会需要我们优先发展这些技术导向型的行业。

(三)培养人才,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
无论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还是对服务贸易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是技术进步的基础,有了人才,才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使用技术,创新技术,才能发展那些落后的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

由此可见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无比的重要。

我国正是缺乏专业型的人才,致使科技创新停滞不前,服务贸易发展也就不能赶超发达国家,要获得优秀人才,首先还是得获得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需要政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投入较多的资金,加强教育培训的力度,有计划的培训服务贸易方面的专门人才。

在学校增设有关服务贸易的专业课程,加快培养科技创新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四)建立并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制定合理的统筹发展传统和新兴服务贸易的规划,完善各部门的协调能力,使得服务贸易各行业能够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通过政府的鼓励和扶持,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专门人才,鼓励和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

各政府部门应当清晰划分各自的职责,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方针政
策,并严格对服务贸易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学华, 范晓军.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探讨[J].河北科
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99-102
[2] 庄丽娟.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26-31
[3] 王文明,周汉臣.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及发展对策[J].今
日南国,2008(94),
[4] 赵倩.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J].经济论坛,2009(23),
122-124
[5] 范珂萌.关于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财
经学院学报,2007(04),110-112
[6] 邢学杰.进一步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J].改
革与战略,2012(229),45-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