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2 铝与氢氧化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3.1.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a 知识点一铝与酸碱的反应
1.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引起老年痴呆症,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一般无需控制的是( ) A.铝箔电容B.制牙膏皮
C.制造炊具和餐具D.糖果和香烟包装
解析由题意知需控制与饮食有关的用品中铝的使用,故A项无需控制。

答案 A
2.[2014·庆安三中高一期末]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
A.硫酸B.氨水
C.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NaOH溶液与Mg不反应却可以使Al溶解,故D项可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 D
3.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NaOH溶液B.稀H2SO4
C.蔗糖溶液D.NaCl溶液
解析C、D两选项中的物质与Mg、Al不发生反应,NaOH只与Al反应产生H2,稀H2SO4与Mg、Al都反应产生H2,故稀H2SO4反应产生H2最多。

答案 B
知识点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4.一定质量的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产生3.36 L(标准状况下)气体;用同样质量的铝铁合金完全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 L的气体,则该合金中铝、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5
C.3∶2 D.3∶5
解析只有Al与NaOH反应,2Al~3H2,由H2 3.36 L可知Al为0.1 mol,与足量HCl 反应时Al仍产生3.36 L H2,故Fe与HCl放出H2体积为5.6-3.36=2.24 L,由Fe~H2可知Fe为0.1 mol故二者比例为1∶1。

答案 A
5.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
A.1.0 mol/L B.2.0 mol/L
C.1.5 mol/L D.3.0 mol/L
解析 铝与NaOH 反应时2NaOH ~3H 2,H 2为33.6 L 可知NaOH 为1 mol ,故c (NaOH)=1 mol
0.5 L
=2 mol/L 。

答案 B
6.把1.1 g 铁、铝混合物溶于200 mL 5 mol/L 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 mol·L
-1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 (1)反应中消耗HCl 的物质的量。

(2)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解析 (1)消耗HCl 的物质的量:0.2 L×5 mol/L-0.2 L×4.6 mol/L=0.08 mol 。

(2)设Al 、Fe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2Al + 6HCl===2AlCl 3+3H 2↑ 2 mol 6 mol
x 3 x
Fe + 2HCl===FeCl 2+H 2↑ 1 mol 2 mol
y 2 y
⎩⎪⎨⎪⎧
27x +56y =1.1 g 3x +2y =0.08 mol
,解得⎩⎪⎨
⎪⎧
x =0.02 mol
y =0.01 mol
答:(1)反应中消耗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 。

(2)混合物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铁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

答案 见解析
PEI YOU BU LUO ┃ 培优部落
易错点⊳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错误分析
1.有Ba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a L ,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 2+
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 3溶液,使Cl -
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x mol H 2SO 4、y mol AgNO 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 (Na +
)为( )
A .(y -2x )/a mol·L -1
B .(y -x )/a mol·L -1
C .(2y -2x )/a mol·L -1
D .(2y -4x )/a mol·L -1
[易错选项] A
[易错剖析] 本题易错选A 的原因在于忽略了该题的关键信息:混合溶液a L 均分成两份,即每份溶液为a /2 L 。

根据已知条件求得a /2 L 溶液中Na +
的物质的量为(y -2x ) mol ,故c (Na +
)为(2y -4x )/a mol·L -1。

[答案] D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足量金属Na与标准状况下11.2 L O2反应一定转移2 mol电子
B.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都生成最高价金属氧化物
C.金属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金属铜也能与H2O反应生成Cu(OH)2
D.2.7 g Al分别与足量K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相等
[易错选项] A
[易错剖析] (1)易错选项分析
错选A项的原因是忽视Na与O2反应可能生成Na2O或Na2O2,二者反应时,氧的化合价变化不同,电子转移的数目不同。

(2)其他错误选项分析
[正确解析] 标准状况下,11.2 L 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若0.5 mol O2与足量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Na2O则转移2 mol电子,若完全反应生成Na2O2则转移1 mol电子,A项错误;如Fe与O2反应可生成Fe2O3或Fe3O4,B项错误;Cu的性质不活泼,不能与H2O反应,C项错误;Al与KOH溶液、稀硫酸反应都生成H2,当质量相同的Al分别与足量K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时,产生H2的体积相等,D项正确。

实验题解题思维培养
实验探究

为探究金属与盐发生反应的规律,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比较A、C两组实验你能比较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吗?还能得出什么规律?
提示:从A、C两组实验可以看出,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也就是说,活泼性顺序为铁>铜>银。

活泼性较强的金属能够把活泼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比较D、F两组实验你能比较银、铜、铁的活泼性吗?还能得出什么规律?
提示:从D、F两组实验可以看出,银没有铜活泼,铜没有铁活泼,可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不能把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B组实验说明什么?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哪些?
提示:从B组实验可以看出,活泼性很强的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不同于其他金属。

因为它的活泼性很强,它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之后生成的碱再与盐溶液中的溶质反应生成沉淀和其他物质。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4)从E组实验你能得出金属与盐反应需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吗?
提示:从E组实验可以看出,跟金属反应的盐必须是溶液,即金属与盐的反应是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