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宝山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二)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八上·扬州期中)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蓦地(mù)抽噎(yē)焦灼(zhuó)逶迤(wěi)
B . 贫瘠(jí)挟持(xié)惩罚(chéng)眷恋(juàn)
C . 字帖(tiě)倔强(juè)萌发(méng)脸颊(jiá)
D . 造诣(yì)瞥见(piě)卓越(zhuō)琐屑(xiè)
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B . 人应该学会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替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他。

C . 危急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D . 《经典咏流传》将诗词和音乐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观照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3. (2分)(2016·仙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B . 尽管“西游”题材众多,但大多数作品形象刻板,情节老套。

C . 主流媒体承担着纯洁语言、倡导文明、传递正能量。

D .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生境界的教育,是提升美好品德的教育。

4. (2分)假如有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事情,你建议他去道歉,你认为下列他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说法是()。

A . 这件事确实是你做错了,你怎么能不向别人道歉呢。

B . 这件事你也有责任,如果不道歉,你考虑后果了吗?
C . 做错了事就要敢于承认,你还不赶快赔礼道歉。

D . 这件事咱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说清楚。

5. (2分) (2016八下·丹东期中) 有位交警在十字路口交通执法,要求一位五旬大妈过马路不要闯红灯。

面对交警,这位大妈却说:“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这时,恰好你在这位大妈身后,说了句:“大人更要自觉”。

大妈听后回头冲你说:“小孩子也来执法!”
听了大妈的话,你认为下列语句回答得最合适的一句是()
A . 你闯红灯是明知故犯,还强词夺理。

B . 不怕出现危险,您就继续闯红灯吧。

C . 您应该尊重交通执法人员。

D . 我们大家都不应该闯红灯,您是长者,更应如此。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2分)
6. (12分) (2019八下·闵行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读者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图书。

工具书具有知识性、资料性和检索性的特点。

它信息量大且可信度高,广采博收,表达精确,引义可靠,出处详明,并能提供多种检索途径,是查找资料、解难释疑不可或缺的工具。

工具书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为字典、词典、年鉴、手册、百科全书、表谱、图录、名录等。

其中,字典是解释字的音、形、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

材料二:遇到问题查找工具书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工具书是无声的老师。

是可以随时咨询的“高级顾问”,是解疑释难的超级助手,是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

——摘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一学期)2016年6月版第80页
(1)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工具书的________、特点和________ 。

(2)材料一与材料二,从表达方式及其特点的角度上谈谈它们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三、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35分)
7. (13分) (2017九上·卫辉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在这首词的下阕中作者运用了两个典故,请任选其一,说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苏轼是豪放派词的杰出代表,《诗馀图谱》中说: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

这首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词的豪放的特点?
8.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饭疏食饮水水:热水
B . 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C . 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
D . 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
(2)下列划线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辍耕之垄上
B . 学而不思则罔则有去国怀乡
C . 其不善者而改之其真不知马也
D . 于我如浮云皆朝于齐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 . 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

C . “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 . 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

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吾日三省吾身。

(5)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论语>十二章》中个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9. (12分) (2020八下·长春期末)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乙)敬之①识才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②一时传布。

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

雅爱项斯③为诗,所至称之,繇④是擢上第⑤。

斯字子迁江东人。

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⑥ ,阅其文,大推挹⑦ ,遍语公卿间。

会⑧愿死,敬之为敛葬。

(注释)①敬之:杨敬之,文学家。

②士林:士大夫。

③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④繇(yóu):古同“由”。

⑤擢(zhuó):提拔。

上第:前几名。

⑥濮阳愿:人名。

⑦挹(yì):提携。

⑧会:正赶上,恰逢。

(1)(甲)文的作者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才美不外见/敬之识才
B . 不以千里称也/愈称之
C . 马之千里者/所至称之
D . 食之不能尽其材/得其文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用“/”给(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

(限断两处)
斯字子迁江东人。

(5)(甲)文中“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分别比喻哪三种人?
(6)(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喜欢文人士大夫中有才华的人),表现在哪几件事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出两件即可)
(7)(甲)文通篇运用了什么写法?作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写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0. (6分)(2019·南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
向迎佳
①人皆有喜好之物。

在所爱之物面前,倘若能做到进退适宜、取舍得当,实属不易。

②据记载,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到外地巡视,却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

一下属知其所好后,献一宋拓片碑帖,结果被冯志圻原封不动退还。

有人相劝:何不启封一赏?他回答:这种古物若是真的,一看就会爱不释手;不启封一赏,可以想象它是赝品,心里还会好受一些。

对于一些人来说,自知难敌爱好之物的诱惑,索性来一个眼不见为好,这种警觉,也不失为一种知止。

③“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

面对诱惑,如果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

据《晋书》记载,
当时岭南广州一带,多有象牙、珍珠和名贵药材,历任刺史皆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吴隐之被委任为广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到达一个叫石门的地方,听说当地有水名“贪泉”,人饮此泉,便会贪得无厌。

吴不以为然,掬水而饮:“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到任后,以伯夷、叔齐等先贤为榜样,清廉勤谨,饮食用度极为简朴,对高档物品更是心有提防,不为所动。

最终,他赢得了后人“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赞誉。

④“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对身外之物,当有这样的自觉。

而当超越了那种占有、攫取的欲念之后,与喜好之物建立起健康、有机的联系,反而有助于开阔视野、提升审美情趣。

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了解和懂得所爱之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进而由对对象的钟爱升华为心灵的激荡,并将之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正能量。

苏东坡平生爱好文房四宝,尤其对砚台喜爱有加。

他早年玩砚,只是“留意于物”,如他本人所言,“朴少时好书画笔砚之类,如好声色,壮大渐知自笑”。

后来,他在送给友人的一方砚上,曾作《端砚铭》:“与墨为入,玉灵之食。

与水为出,阴鉴之液。

懿矣兹石,君子之侧。

匪以玩物,维以观德。

”摆脱把玩器物的初级享乐,抵达“维以观德”的精神境界,才是修养之要。

⑤今天,不少人喜玉玩玉佩玉。

殊不知,古人以玉为美,将其视为象征君子美德、敦品励行的明志之物,借此寓意做人的品德和情操。

修德止玉、守身如玉,一个人便能脱离低级趣味,变得更加纯粹。

现实中,善于发掘蕴藏于器物之中的精神养料,就能滋养心灵、提升自我。

譬如,绘画书法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在动静结合中涵养定力;喜爱梅兰竹菊能使人少一点俗气,多一些淡泊明志的追求。

只要运用得当、把握边界,即使一方普通的石头,也能帮助我们懂得坚守的重要、沉潜的可贵。

⑥适当的爱好,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诗意。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我们所获得的就不只是对器物本身的欣赏,更有浸润其间的精神滋养与人格升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8月08日)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的结构方式,首段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中间分析说理,最后总结归纳,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论证严密。

B . 文章多处引用名言古语阐述道理,如“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

C . 苏东坡平生爱好文房四宝,尤其喜爱砚台,自始至终,他都超越了把玩器物的初级享乐,而抵达“维以观德”的精神境界。

D .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举例确凿充分,道理论述具有权威性,对比鲜明突出,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2)下列与“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

——张居正
B . 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

——薛宣
C . 防微不贪一分一毫,杜渐廉洁每分每秒。

——欧春生
D . 当官常念廉政经,人生航船平安行。

——高广健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⑤段“修德止玉、守身如玉,一个人便能脱离低级趣味,变得更加纯粹”这句话的理解。

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

“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

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

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

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

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

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

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

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

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

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

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

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

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

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

”医生对我们说。

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

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

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

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

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

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

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

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

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

”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

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

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⑪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⑫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⑬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

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⑭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

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1)在整个事件中“我”对父亲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冷漠——()——()——感激
(2)选文第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概括其主要内容,并结合选文分析作用。

(3)分析选文⑦段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

(4)第⑨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你怎样理解第⑫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6)作者以“良心”为题有什么用意?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12. (6分) (2020九下·凤县月考)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 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4) 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5) 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7)以中有是乐者,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 ________,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9)然后我死了,________。

(艾青《我爱这土地》)
(10)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_______。

(舒婷《祖国啊,我亲愛的祖国》)
六、写作题 (共1题;共5分)
13. (5分)写作。

梁启超和陈寅恪的“争”与“不争”展现了他们的君子风范,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过“争”或者“不争”的经历。

回想这些经历,“争”,或许是学习上的力争上游、辩论中的据理力争、赛场里的谁与争锋……“不争”,或许是矛盾冲突时的主动示弱、荣誉评比时的随意安然、素淡日子里的快乐满足……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我的“争”》或《我的“不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填写在横线上。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2分)
6-1、
6-2、
三、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35分)
7-1、
7-2、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9-5、
9-6、
9-7、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0-1、
10-2、
10-3、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2-10、
六、写作题 (共1题;共5分)
13-1、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