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第7期下(总第307期)数形结合思想即数和形间的对应关系,经过数和形的互相转化,可将相对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形有效融合,并利用这一方式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数学中最基础以及最重要的思想,是处理多数数学问题的思想。
一、以形助教,使学生明确概念数学学科具备较强的逻辑新以及抽象性,其包括多种形式化数学概念。
由于小学时期学生心智仍处在发育阶段,在认知以及思维习惯层面较难接受海量的符号和数字,导致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理解较难。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在概念教学中,凭借实物或直观图形主体,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以数形结合形式呈现数学概念实质,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兴趣,深化学生对于概念认知的目标。
例如,在乘法相关知识讲授中,引入和理解乘法概念是教学关键。
教师可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题目:一辆公交车上有三个人,然后依次体现这样的第二辆公交车以及第三辆公交车,直至第五辆公交车,如何确定车上所承载的人数?学生通过加法计算后,教师再次呈现车辆画面,并提出问题:若拥有20辆车,40辆车甚至是100辆公交车,应如何计算?还未接触到乘法知识的学生,较难计算这一类型的习题。
这时,教师可适时引入乘法概念,为学生讲授乘法计算这一题型的方式。
这一数形结合方式,可形象地呈现乘法计算的最初形态,使学生群体更加了解乘法缘由与意义,融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效降低数学困难程度,提升教学成效。
二、数形转化,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但是技能和基础知识的讲授,还是为学生建树应用意识,可通过所学的数学理论与知识进行问题的
分析与处理。
通过数形结合,在一定程度
上可使数量间的联系更为直观,使学生掌
握处理问题的高效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应注重将数与形融合
考查,依据问题具体状况,将图形转变为
数量关系,或将数量关系转变为图形,使
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更加简易化,抽象问
题更为具体化、直观化。
例如,有关分数与
百分数的数学习题:
共有一百人参加网球兴趣小组,其中
女同学占据百分之四十,后增加一批女同
学,这时女生占据总人数二分之一,请问
后增加女同学数量?
教师可指导学生将题目中数量关系
转变为图形,观察与分析图形。
如将原有
一百人人视作十份,则女生占据四份,男
生占据六份。
因此,当前总人数为十一份,
增加的女生为1份,得出结论增加女生为
100÷10=10(人)。
利用这一数形转化方式,有利于学生
群体分析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强化其应
用能力。
同时,数形转化可调动学生抽象
思维、形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相互配
合,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以形促思,使学生掌握算理
培育学生计算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
育的主要目标,是每位学生均应掌握的基
本才能。
但是,当今多数学生在应用计算
方法时,往往对算理了解不足,计算成果
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小学数学教
师应在改善学生计算方法的同时,还应重
视学生对算理的掌握与理解。
经过将算式形象化,指导学生建立数
和形的关系,以形促思,是学生理解和掌
握算理的有效手段。
这一手段不仅可降低
数学难度,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
欲,还能深化学生对算理的学习印象。
例如,在讲授“有余数除法”时,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提出“十根木棒可搭建出几个三角形?并利用除法呈现三角形搭建过程”的问题。
在学生回答利用10÷3后,教师引导学生融合图形解答出这一算式的结果。
学生在图形搭建后,可搭建出三个三角形,并剩余一根木棒。
随后,教师应通过板书体现10÷3=3...1,为学生讲析算理。
同时,引导学生在搭建的三角形中寻找和算式数字相应的木棒。
经过搭建三角形,学生在心中产生具体图形,教师指导学生探寻出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横式。
另外,数学分数乘法与除法教学中,通过涂一涂以及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除法以及乘法的算理。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计算数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冲破数学计算蕴含的难点,明晰计算方式的实质,将算理融入到图形中。
经过这一教学方式,学生群体的形象思维得以发展,并通过切实的学习体验,掌握较难的算理,初步构建计算模型。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思想作为学生群体学习数学知识的高效方法,是教师进行数学教育活动的强有力工具。
新课改教育观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十分重要,教师应及时改善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切实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优化数学课程教学成效,推动学生群体的全方位发展。
作者简介:张英,(1971.1—),女,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通联:湖北省咸丰县高乐山镇新城民族小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想象力发展尚未成熟,对大量数字较易产生恐惧以及厌烦等不良心理,在理解数量关系层面上也面临一定困境。
然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
透,可有效改善这一困境。
现分析属性结合思想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相关应用措施,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实践研究
张英
JIAO YU SHI DIAN /教育视点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