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经济与文化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优化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开展各种国 内外的经贸合作与交流。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 有利于推动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 亚洲最大的一批展览城市群。
2、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和不可取代性,还使旅游 业在区域经济布局和协调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九五”规划中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 业列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而到了“十五”规 划,许多旅游大省提出了打造旅游强省的目标, 它们靠的都是本地区的独特的旅游资源,互相不 能替代。
(八)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国际交流,促进改革开放 旅游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 使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也使我们更 快、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世界。许多外国旅游者正式 通过来中国旅游期间实地考察以及与各方人士的接触, 才对中国的国情、良好的投资环境、改革开放后的巨 大变化、有关的经济政策与法规有所了解,进而作出 在华投资的决定。 • 旅游业的发展,为中外的经济、文化、科技合作 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如交通、通信、道路建筑等 基础设施,以及饭店、公寓、写字楼、餐馆、娱乐场 所康乐中心等专用旅游设施。这为外商来华投资提供 吃、住、 行等多方面的良好条件。
(3)增加税收。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企业, 均需按照规定交纳税金,包括进口税、机场税、 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烟酒奢侈品税等,这就 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一笔可观的财政收入,有利 于地区的经济建设。 (4)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随着旅游业 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直接为游客服务的服 务人员、导游人员、管理人员,而且还需要大 量建筑工人、农副产品供应者等间接为旅游业 服务的量表 现为劳务性的产品,主要依靠服务收取 外汇,不必付出很多的物质产品,不需 要消耗很多能源,切旅游资源可以无限 重复、持续利用。
(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1)就业成本低。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旅游接待工作中,许多工作需要靠员工手工 操作,而且要直接面对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因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样的投入,能产生 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世界许多地区经验,饭 店业每增加一间客房,其他直接旅游企业便可 相应增加2.5-3人的就业机会。旅游就业平均
就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达的地区,外出旅 游的人数较多,而经济落后的地区外出旅游的人 数相对较少。但与此同时,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山 区,往往保存了比较原始的地形地貌、人文景观 和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构成自己独特的旅游资 源,这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所以当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前去访问的时候,必 然会进行旅游消费,这就给经济落后地区带来了 旅游收入,形成了一种外来的“经济注入”。因 此,对那些物质资源匮乏、物质生产发展受到限 制但又拥有较好旅游资源的地区,实施旅游开发, 将会起到推动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脱贫、缩小地 方差距的作用。
成本要比其他经济部门低36.3%。
( 2 )就业层次面广、就业门槛相对偏低。 旅游业的就业岗位层次众多,虽然需要高 素质的管理与技术人才,但是很多工作, 尤其是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商品、 旅游景区等行业的大多数工作并不需要很 高的技术,对年龄要求也不十分苛刻,能 为不具备技术专长的妇女、青年人和下岗 工人提供就业。
旅游经济效应
旅游环境效应 旅游社会文化效应
* 资料来源:
2
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积极的作用
(一)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自1986年旅游业纳入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后,旅游业的行业地位逐渐被认同和接 受,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如井 喷似凸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旅游业总收入 相当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一直在 1.5%上下徘徊。据专家测算,2008年奥运会的 召开将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而2010年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0.6%。世博会每投入1元,将能拉动相关产业 产出5-10倍的经济效益。
(二)扩大内需,回笼货币,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 的财政收入 任何实行商品经济的国家都要有计划地投放 和回笼货币,以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正常运转。 一个国家和地方的货币回笼渠道,主要有4条: 一是商品回笼,即 通过出售各种商品来回笼收 货币;二是财政回笼,即国家通过征收各种税款 的方式来回笼货币;三是信贷回笼,即通过吸收 居民存款等方式来回笼货币;四是服务回笼,即 通过各种服务行业的收费来回笼货币。
(3)不受进口关税壁垒影响。传统商品出口中, 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配额限制,超过一定数 量就会提高进口关税,此外,对于一些没有实 施配额的商品也会提高其关税,以达到保护本 国商品的竞争力和垄断国内市场的目的。而旅 游出口的“风景就地出口”因此,不受贸易保 护主义干扰、出口配额的限制和关税壁垒的影 响。
是对旅游者直接征收三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旅游产品的换汇成的换汇成本低于外贸商品的换汇成本因而换汇率很高旅游出口中中买卖双方一般采用预付或现付的方式结算换汇速度快买卖不受进口国关口国关税壁垒的影响物质资源物质资消耗少一个国家拥有外汇的多少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小以及国际支付能力的高低
旅游的经济与文化作用 陈 璇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各国文化学术、科技的交流。 旅游者中有不少是来自企业界、学术界、科技界、 文艺界的人士,通过旅游他们既带来了当今世界 前沿最新的科技、文化信息,又在交流中密切了 相互合作的关系,推动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 的发展,这一民间交往的形式往往起到了官方外 交起不到的作用。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容易吸引外国资金的投入。 与其他工业项目相比,旅游项目一般投资少、风 险小、见效快,因此,海外投资商乐于投资,从 而旅游业成为引进外资最多的产业。
旅游外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非贸易外汇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赚取外汇方面有其自身独特明显 的优势。它既和贸易外汇收入不同,也和其他 的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间的保险、运输、劳 务输出等)不同。与贸易外汇不同之处是,旅 游外汇是通过接待国际旅游者,通过他们就地 购买旅游产品、旅游服务而获取的,旅游者的 流向和支付款项的流向是一致的,而贸易外汇 是是通过出口商品获取的,出口商品与支付款 项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
旅游业是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求的行业,其 消费水平高。可以用少量的商品供应和大量的 服务来达到回笼货币的目的,因此,旅游货币 回笼,除一部分是商品回笼外,大部分是服务 回笼。这种货币回笼主要以税收形式进入国库 和地方财政收入中。其一是对旅游者直接征收 的税与费,如机场税、旅游税、入境签证费等; 其二是对旅游业相关的各有关营业部门征收的 流转税和所得税等。所以,现在无论是发达国 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国内旅游、 以加速货币回笼,积累资金,稳定物价,促进 国内市场的繁荣、稳定、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 发展。
(三)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旅游产品 的换汇成 本低于外 贸商品的 换汇成本, 因而换汇 率很高
旅游出口 中,买卖 双方一般 采用预付 或现付的 方式结算 换汇速度 快
不受进 口国关 税壁垒 的影响
物质资源 消耗少
一个国家拥有外汇的多少,往往标志着这 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小以及国际支付能力的高 低。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朝着全球化经营方向 发展和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不断开辟 创汇途径,努力增强外汇储备,对增强一个国 家的经济实力国际支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目 前世界各国赚取外汇收入的途径有3个:一是 对外贸易的外汇收入,主要指商品出入口所带 来的外汇收入;二是非贸易的外汇收入,也可 以称为无形的贸易收入,是指有关国际保险、 运输、旅游、利息、居民汇款、外交人员费用 等方面的收入;三是资本往来收入,是指在对 外投资和贷款方面的收入。
(3)能给相关产业提供就业机会。由于与 旅游业联系较密切行业,多属劳动密集型 行业,成本相对也较低,这就为这些行业 广开就业渠道创造了条件。同时对技术要 求较低的旅游业,其员工的工作经历和技 术,可运用到其他大多数服务性行业。因 此,当相关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化时,旅游 领域的就业人员可很快转移到其他工作岗 位。
而且旅游出口方式也节可以省商品出口过 程必不可少的运输费、仓储费、保险费和 有关税金等开支。另外,旅游出口也不存 在外贸出口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 因而旅游出口换汇成本低、换汇率高。
(2)换汇速度快。贸易外汇,出口商品流动与 支付款项流动是相反的,故从出货到支付需要 间隔很长的一段时间,有的甚至需要好几年的 时间。而旅游外汇是现汇收入,旅游者从旅游 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来,要以预付或现付方式 购买旅游产品,目的地国或地区能及时得到外 汇,这就加快了资金周转,还比贸易外汇都得 利息差额。
例如,去黄山旅游不能代替泰山旅游,游览长城、 故宫,不能取代参观秦陵兵马俑,相反,一地的 旅游经历往往激发了到另一地旅游的欲望,而且,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热点地区”逐渐带动 “温冷地区”。此外,跨省区的一些旅游产品, 如古丝绸之路、长江三峡等需要区域间加强合作, 共同开发,形成一个区域的旅游形象。
其次,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国民经济各 部门、各行业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新行 业的发展,其影响所及的绝不是这个行业本身 和与之有关的部门,而几乎是国民经济的所有 部门和行业。旅游消费涉及吃、住、行、游、 购、娱等各个方面,这就会刺激与此相关行业 的发展,如餐饮、交通、建筑、装潢、园林等。
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又会间接带动其他行业的 发展,如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机械制造业、 加工业等。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资料显示,旅 游部门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 增加4.3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从业人员, 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此外,旅游业的 发展还可以扩大外界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有 助于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
• 旅游者流动 • 旅游外汇:中国 ←------------ 外国(或地 区) • ←----------• 货币流动 • 商品流动 • 贸易外汇:中国 ------------→外国(或地 区) • ←----------• 货币流动
(1)换汇成本低、换汇率高。在国际市场 上,发展中国家长期靠初级产品、原材料出 口换取外汇,在价格上明显处于劣势,特别 是在进口国家实行关税贸易壁垒政策的情况 下,出口国为了获取更多的外汇,有时不得 不以低于商品的成本价格进行出售,造成换 汇成本高。而旅游业经营的是“风景就地出 口”,(旅游资源是不能移动也不能向旅游 者出售的,旅游者只能到旅游产品的生产地 进行消费,旅游者支付的货币,带走的是一 种心理体验),又以所在国或地区公布的外 汇牌价进行货币兑换,换汇率高,一般其成 本为贸易换汇成本的2/3左右。
(4)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较小。在经济不景 气时,旅游业比物质生产行业相对稳定, 如1975年美国就业人数,因经济衰退影响 减少了130万,旅游业反而增加了21万。从 实际情况看,旅游业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 远大于各行业平均水平,所以其实际的增 长潜力不可限量。
(五)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地区差距 以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使农 民脱贫致富,是旅游业的一项重要功能。世界上 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 由于受自然条件、开发历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而旅游可以缩小这 种差距。如国际旅游可以将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 旅游接待国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际上财 富的再分配。国内旅游也可以看做把国内的财富 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移,使国内的财富 实现区域间的再分配。
(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 1、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1)加快地区市政、道路、公用事业、通信等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状况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 现代化,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地区,尤其是发达 地区的横向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人 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促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随着旅游者流 量的扩大,对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工艺品 等需求不断上升,有利地推动了地区国民经济 的发展。
(六)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经济发展的过程表明,产业结构的合理方向 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逐年下降。旅游业 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它的 发展一方面有赖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综合发展, 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对国民经济 中许多行业的发展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 首先,旅游活动高消费的特点决定了旅游对消 费品和消费服务的要求在质量、数量和规格方面 都比较高。这就为其他部门、其他行业开辟新的 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 ,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 力。生产和服务部门要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新设备,生产出符合旅游者和旅游企业需要的 、 品种齐全的新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