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的诗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_全诗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山的诗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_全诗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景致异,衡阳雁去无留心。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的《渔家傲》变消沉悠扬之调而为大方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度、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
到词里,堪称大手笔。
范仲淹守边时,作《渔家傲》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
尝称为“穷塞主”之词云云。
现仅存一首。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
州的所区域。
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避免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
“秋来”,点明了时节。
“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跟内地大不雷同的风光。
作者用
一个“异”字概括南北节令变换之不同,这旁边含有惊奇之意。
“衡阳雁去无留意”。
雁
是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
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
回雁峰即因而而得名,所以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
“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
无迷恋之意,反应了这个地域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漠。
下边续写延州薄暮时候的
战地气象:“四周边声连角起”。
起谓“边声”,总指所有带有边地特点的声音。
这种声
音跟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构成了浓重的凄凉氛围,为下片的抒怀蓄势。
“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四周环境,它处层层山岭的围绕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
事奋斗。
“长烟落日”,颇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韵味,写出了塞外的壮阔景色。
而“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景象连缀起来,展示人
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斥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流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局势。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情抱。
他身负重担,防守危城,长年累月,未免起乡关之思。
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造成了迥异的对照,也就是说,一
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壮有力。
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发生。
燕然,山名,即杭爱山,今蒙古国民共和国境内。
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
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
和帝纪》)。
词意是说,战斗不取
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然而要获得成功,更为不易。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
夜景,时光上是“长烟落日”的连续。
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发的是悲凉之声,深夜里传来了顿挫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击尽皆给人以
凄清、悲凉之感。
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本人彻夜未眠,彷徨于庭。
“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爱国豪情,浓厚乡思,兼而有之,形成了将军与征夫庞杂而又抵触的情绪。
这种情感重要是通过全词风物的描述,气氛的渲染,婉曲地转达出来,情调凄凉而悲壮。
这首边塞词既表示将军的好汉气势及征夫的艰难生涯,也暗寓范仲淹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