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感性认知手工制作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感性认知手工制作教案
幼儿园感性认知手工制作教案
教学主题:利用手工制作活动,促进幼儿感性认知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通过实践体验,感知并掌握事物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2.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
3. 鼓励幼儿发挥自我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手工作品;
4.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10分钟)
1. 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我们来做一些有趣的手工制品,感受不同材料的不同感觉和形态。
”
2.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幼儿展示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观察和感受材料的特征,如硬度、柔软度、光滑度、毛绒度等。
二、示范(15分钟)
1. 教师向幼儿展示准备好的材料及工具,并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示;
2. 教师展示样品作品,向幼儿介绍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实践(50分钟)
1.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依次制作自己的手工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的制作方案,如制作世界杯球、毛绒玩具、折纸动物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2.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和观察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不同材料的特征,如柔软度、弹性、色彩等;
3.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技能,如剪、贴、折、缝等。
四、展示(15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让幼儿在展示过程中分享自己的创意和艺术成果;
2. 教师借助作品展示,帮助幼儿回顾和总结今天的制作体验,并引导幼儿回顾所学的材料特征和制作技能;
3.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并提出可改进的建议。
五、总结(10分钟)
1. 教师结合教学活动和幼儿的表现,进行简单总结;
2. 教师和幼儿共同观察和评价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3. 教师鼓励幼儿将制作的手工作品带回家分享,增加家园联系。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如专注度、耐心、动手能力等;
2. 学习成果评价,观察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的完成度和美观度;
3. 反馈评价,听取幼儿对制作活动的感受及反馈。
教学资源:
1. 材料:颜色纸、卡纸、毛绒布、棉花等;
2. 工具:剪刀、胶水、彩笔、刻线笔等;
3. 其他:制作方案、实物和图片等。
教学注意事项:
1. 确保材料和工具的安全性;
2. 注意化解幼儿在制作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纷争和冲突;
3. 务必保证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
1. 将制作的手工作品加以创新升华,如利用手工制作完成一段表演或者场景搭建;
2. 鼓励幼儿利用制作的手工作品,向生活中的人或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成果:
通过今天的手工制作活动,孩子们感受了不同材料的手感及特征,锻炼了动手能力,提高了观察力和创造力,增强了自信心。
此外,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感受到了劳动的意义,明白了制作的过程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