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安全培训手册(DOCX 5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工业企业劳动保护的基本方针,也是企业必须遵守的一条准则,在整个安全技术培训过程中,以本公司的设备、生产工艺为主导,并吸收相近工种安全管理经验,采取演示、培训、实际操作等手段,最终使广大员工能从思想上、技术上和实际管理水平上有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保障生产的安全运行。
第一章安全基础管理
第一节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也就是说,消除或控制生产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安全第一:就是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要把安全和生产统一起来,抓生产首先要抓安全,尤其是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
3.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4.职业安全: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5.安全管理:是为了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使劳动者顺利地进行生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制措施、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6.安全生产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全面制定的各项制度,主要有:安全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伤亡事故调查和处理、安全卫生评价、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管理、防护用品使用与管理、特护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动火及防火制度。
7.安全检查: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部门、企业部门或自身所进行的以企业执行国家安生产法规政策的情况、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检查。
安全性检查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检查、群众性检查、季节性检查等。
8.安全技术:是为了控制与消防各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针对劳动环境、机具设备、工艺过程、劳动组织以及工人的安全技术知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9.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出性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10.职工伤亡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职工人身伤亡或急性中毒事件。
11.急性中毒:职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使暂时或永
久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事件。
12.未遂事故:由设备和人为差错等诱发产生的有可能造成事故,但由于人或其他保护装置等原因,未造成职工伤亡或财物损失的事件。
13.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14.不安全行为: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15.违章指挥:强迫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作业的行为。
16.违章操作: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17.工作条件:职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的总和。
18.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及周围空间的安全卫生状态和条件。
19.工作场所:职工从事职业活动的地点和空间。
20.劳动强度: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的总和。
21.特种设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22.特种作业: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22.高温作业:系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的作业。
23.燃烧:是物质相互作用, 同时有热和光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物质会改变原有的性质变成新的物质。
燃烧有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
24.劳动时间率:一个劳动日内净劳动时间占劳动日总时间的百分比率。
25.劳动保护:就是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消防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与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是的安全和健康。
26.四不伤害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27.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等八大类。
28.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危险场所和设施)。
29.火炬系统:由管道及阻火设备、分液设备、火炬筒等组成的泄压排放设施。
30.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安全生产方针、原则:
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三同时”原则:“三同时”是指凡是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
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五同时”原则:“五同时”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四不放过”原则:“四不放过”是指在调查处理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
5. “三个同步”原则:“三个同步”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第二节岗位安全责任制
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经营方针,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证公司安全、经济运营。
安全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与领导责任制相结合的原则。
1.总经理安全职责
总经理是公司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接受安全教育、培训、考核。
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令,批阅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签发有关安全工作的重大决定。
1.2负责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
督促检查各部门抓好安全工作。
1.3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听取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或审批安全问题。
1.4组织审定并批准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解决安措费用。
1.5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组织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2. 部门安全管理职责
2.1 对分管范围同工作有关的安全,负具体的领导责任。
2.2 直接领导分管部门贯彻国家安全方针、劳动保护及公司安全指示、规定。
2.3 组织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领导和组织安全大检查。
2.4 组织重大设备缺陷处理,组织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影响安全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讨论决定。
2.5 审定批准事故预防措施计划。
在组织、管理生产及现场检修调度的同时,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负责做好安全、文明生产,负责组织现场安全及工艺技术交底。
负责组织编制施工方案及安全、文明生产、检修措施;合理安排进度,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负责现场文明的管理及督促工作。
3.安全环保部安全管理职责
3.1 熟悉并负责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的方针、法规、政策和规定。
执行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政策、法令。
贯彻公司有关安全工作制度,领导和支持班组安全员工作。
指导和督促执行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