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花儿是美丽的,人们很难把美丽的花儿与战争相联系。

但近代史上,发生在中英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却因它(罂粟)而起,并以它而命名,给中国历史带来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英国为了割占中国领土
C.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2.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遭到外国强盗摧残后的遗迹。

它首次遭到西方列强掠夺和焚烧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2008年10月,靠近中国的半个黑瞎子岛正式回归中国,这百余平方千米的土地也就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最东边的领土。

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地区是沙俄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的( )
A.中俄《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改订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林则徐B.曾国藩
C.刘铭传D.左宗棠
5.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

你认为此事最早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B.左宗棠收复新疆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
6.下图是1895年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景,当时担任清政府议和大臣的是()
A.左宗棠B.李鸿章
C.琦善D.曾纪泽
7.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表现是(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拆毁大沽炮台
C.赔偿白银4.5亿两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下图是电视剧《慈禧西行》的剧照,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太后挟持逃往西安的清朝皇帝是( )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同治帝
9.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
A.“自由”“平等”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D.“师夷长技以制夷”
10.维新派人士为了宣传维新变法,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该组织宣传变法思想的刊物是( )
A.《海国图志》B.《天演论》
C.《中外纪闻》D.《新青年》
11.促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的失败B.《马关条约》的签订
C.鸦片战争的失败D.公车上书的失败
12.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13.走进“北大红楼”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展厅,可以看到一本巨大的杂志,在此杂志的创刊号上,陈独秀提出了“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掀起了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本杂志是( )
14.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文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和“科学”D.三民主义
15.“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6.李明同学搜集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并从中获知了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一条。

它是 ( )
A.还我青岛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7.下图是黄埔军校,它创办于( )
A.1923年B.1924年
C.1925年D.1926年
18.“北伐先锋,永垂青史。

”这是2004年2月8日,江泽民来到阅江楼参观“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馆后的题词,赞颂的是北伐战争时攻克武昌、消灭吴佩孚的铁军独立团。

你知道铁军独立团的团长是谁吗( )
A.周恩来B.蒋介石
C.叶挺D.孙中山
19.下图是江泽民为南昌的题词。

下列与此有关的是( )
A.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20.“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 )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李大钊B.陈独秀
C.毛泽东D.邓小平
二、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6分
(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6分)
(4)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 (3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材料三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完成: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3)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6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观察长征示意图(如下图):
材料三 2014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

四川人民对长征怀有特殊的感情。

历时两年的长征,有一年零八个月在四川境内活动,途经全川60%的县,历程达一万五千里。

在四川,红军进行了数百次战役和战斗,其中________等,已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

红军长征在四川,全川各族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

有十多万四川儿女参加红军,数万英烈血洒征途、骨埋青山。

请完成:
(1)材料一是谁为什么事件而写的?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性质是什么?(9 分)
(2)材料二中的B处是________(地名);D处是________(地名)。

(6分)
(3)根据材料二,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填写反映出中央红军长征在四川克服的艰难险阻。

(2个即可) (6分)
(4)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河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花儿是美丽的,人们很难把美丽的花儿与战争相联系。

但近代史上,发生在中英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却因它(罂粟)而起,并以它而命名,给中国历史带来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英国为了割占中国领土
C.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遭到外国强盗摧残后的遗迹。

它首次遭到西方列强掠夺和焚烧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图片反映的是圆明园遗址,这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火烧了圆明园造成的,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3.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2008年10月,靠近中国的半个黑瞎子岛正式回归中国,这百余平方千米的土地也就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最东边的领土。

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地区是沙俄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的( )
A.中俄《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改订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了我国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林则徐B.曾国藩
C.刘铭传D.左宗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收复新疆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左宗棠率领军队最终收复了新疆,维护了我国的边疆安全,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
5.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

你认为此事最早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B.左宗棠收复新疆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开设工厂,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6.下图是1895年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景,当时担任清政府议和大臣的是()
A.左宗棠B.李鸿章
C.琦善D.曾纪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7.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表现是(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拆毁大沽炮台
C.赔偿白银4.5亿两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朝廷,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下图是电视剧《慈禧西行》的剧照,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太后挟持逃往西安的清朝皇帝是( )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同治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仓皇西逃,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
A.“自由”“平等”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D.“师夷长技以制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10.维新派人士为了宣传维新变法,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该组织宣传变法思想的刊物是( )
A.《海国图志》B.《天演论》
C.《中外纪闻》D.《新青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维新派人士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创办的刊物是:《中外纪闻》,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11.促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的失败B.《马关条约》的签订
C.鸦片战争的失败D.公车上书的失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的
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了公车上书,而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揭开了序幕,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12.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13.走进“北大红楼”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展厅,可以看到一本巨大的杂志,在此杂志的创刊号上,陈独秀提出了“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掀起了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本杂志是(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14.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文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和“科学”D.三民主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被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15.“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6.李明同学搜集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并从中获知了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一条。

它是 ( )
A.还我青岛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能够体现这一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7.下图是黄埔军校,它创办于( )
A.1923年B.1924年
C.1925年D.1926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
18.“北伐先锋,永垂青史。

”这是2004年2月8日,江泽民来到阅江楼参观“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馆后的题词,赞颂的是北伐战争时攻克武昌、消灭吴佩孚的铁军独立团。

你知道铁军独立团的团长是谁吗( )
A.周恩来B.蒋介石
C.叶挺D.孙中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北伐战争期间,被称之为铁军的是叶挺独立团,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
19.下图是江泽民为南昌的题词。

下列与此有关的是( )
A.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也被称之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 )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李大钊B.陈独秀
C.毛泽东D.邓小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
二、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6分
(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6分)
(4)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 (3分)
【答案】(1)《南京条约》。

中英鸦片战争。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任一点即可给分)
(3)《马关条约》。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答任一点即可给分)。

(4)B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及材料中的关键词:“1842年中英双方”,我们知道:这一不平等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是在1840年——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后,被迫签订的。

(2)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等主权都受到侵害,这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本题是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及分析材料,我们知道:材料二讲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失
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本题是一个图片材料题,图A反映的是虎门销烟的情景,图B是时局图,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局势,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狂潮,因此甲午中日战争后,《时局图》可以反映中国的局势。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
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材料三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
文学。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完成: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3)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6分)
【答案】(1)洋务运动。

“自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

(2)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3)民主和科学。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都是洋务
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所以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指的是洋务运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为
(2)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一次资产
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创办的《万国公报》宣传了维新派的思想,虽然最终结果失败了,但是维新变法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民主和科学。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人教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观察长征示意图(如下图):
材料三 2014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

四川人民对长征怀有特殊的感情。

历时两年的长征,有一年零八个月在
四川境内活动,途经全川60%的县,历程达一万五千里。

在四川,红军进行了数百次战役和战斗,其中________等,已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

红军长征在四川,全川各族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

有十多万四川儿女参加
红军,数万英烈血洒征途、骨埋青山。

请完成:
(1)材料一是谁为什么事件而写的?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性质是什么?(9 分)
(2)材料二中的B处是________(地名);D处是________(地名)。

(6分)
(3)根据材料二,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填写反映出中央红军长征在四川克服的艰难险阻。

(2个即可) (6分)
(4)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答案】(1)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长征是被迫进行的一场战略大转移。

(2)遵义会宁
(3)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任答其中两个即可)
(4)艰苦卓绝的长征,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答任一点即可给分)。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可以判断出
材料一是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而写的,作者是毛泽东;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长征的性质是:长征是被迫进行的一场战略大转移。

(2)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图中B处指的是遵义,在遵义党中央召开了
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图中D处指的是会宁,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
的胜利结束。

(3)本题考察的是红军长征路线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恶劣的环境、缺衣
少穿、敌人的围追堵截,著名的事件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但是中央红军长征在四川克服的艰难险阻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4)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属于识记内容,艰苦卓绝的长征,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粉碎
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