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部分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6月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部分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用蔬菜可补充维生素B.微量元素补充过多无害
C.霉变食物蒸煮后可食用D.蛋白质是主要供能物质
2.叶黄素(C40H56O2)又称植物黄体素,在绿叶蔬菜中含量丰富,具有保护视力的作用。
下列有关叶黄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B.含有氧分子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8:1 3.铟是制造低熔合金、轴承合金、半导体、电光源等的原料之一。
右图为铟元素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原子核内有49个电子B.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C.含铟的轴承合金其硬度比纯铟的小D.In既能表示铟元素,也可表示铟原子4.2023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推广煤脱硫技术,加快实现“碳中和”
B.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研发新型合成材料,方便人类的生活
D.全面推行河长制,大力治理水体污染
5.在化学实验操作中,要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戴护目镜进行实验操作B.直接用手拿化学药品
C.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D.实验后剩余药品随意丢弃
6.“天宫"空间站的建成彰显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巨大成就,下列有关“天宫”空间站所涉及物质描述错误的是
A.航天员佩戴的骨传导耳机中使用的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实验舱采用了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片,其中砷化镓属于化合物
A.A B.B C.C D.D
8.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双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为3种分子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两种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均未改变
9.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的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B.量取液体
C.溶解固体D.转移装瓶
10.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氮元素化合价和含氮物质类别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图中各点对应的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2.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束,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玻璃管右端竖直伸入水槽中,在水中取下橡胶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使橡胶塞冲出
B.装置不变时,可用木炭替代白磷完成该实验
C.实验中移动磁铁有利于装置内氧气充分反应
4P+5O=2P O
D.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5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水有很多用途。
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水滴发电机。
研究显示:水滴持续不断地撞击PTFE薄膜,并接触到铝电极时,水滴接通了电极之间的通路,产生电流,如图1所示。
科学家还利用太阳能采用水热分解法制取氢气,但所需温度很高,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1)水滴发电机是将势能转化为_______能。
(2)2300℃时,部分水开始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写出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滴发电机可以持续不断地产生电流
B.水热分解和电解水产生的微粒不完全相同
C.图2中A、B曲线分别代表氢、氧原子
D.水热分解可为人类活动提供清洁能源(4)“水的沸腾”和“水热分解”均要升高温度,但属于两种不同的变化,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4.某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测量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选择恰当的实验装置,并将其连接起来:a→____→____→____(填导管口字母),测量反应生成氧气体积的时机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气体连续均匀产生时B.有大量气泡产生时C.注射器内液体进入试管时(4)实验最终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4mL,则反应生成氧气的体积为______mL。
四、流程题
15.《天工开物》记载了海水制食盐的方法,已知海水中含有NaCl,以及少量MgCl2、CaCl2,海边盐场制取NaCl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4)洗盐时使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淋洗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
(5)取少量产品溶于水,依次加入_______和碳酸钠溶液,均未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产品比较纯净。
五、实验题
16.学习完木炭还原氧化铜后,小组同学对反应后气体成分开展了如下项目式探究。
【活动一】定性研究反应后气体的成分
用W形管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A、A2、B2处均有红色物质生成,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图1实验中酒精灯火焰处加装金属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对比图2、图3实验,图2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证明C与CuO反应有CO生成的依据是________。
【活动二】定量研究反应后气体的成分
用酒精喷灯加热硬质试管中CuO和C的混合物(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再利用CO和CO2传感器测定反应中气体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4、图5所示。
(3)实验前用氦气排尽装置中空气,理由是_________。
(4)测得不同质量比的CuO与C反应产生CO的曲线如图4,分析该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5)℃图4中,0~50s没有CO生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图5中,CO2曲线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
导致曲线下降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六、计算题
17.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滴加到一定量含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红色恰好完全消失。
(1)请写出红色恰好完全消失时溶液中所含微粒(酚酞除外):_________。
(2)计算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