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世界1.2 测量长度和时间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第 2 节 测量长度和 时间
1
课堂讲解
•长度及其测量 •时间及其测量 •错误和误差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用眼观察甲、乙两幅图,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
帽子高CD哪个较长?在图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
一样大吗?
甲
乙
知识点
1
长度及其测量
知1-讲
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 我们发明工具,帮助我们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
读作2.45 cm;用cm作单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是估 读的,允许不同人有不同的估读,故2.44 cm或2.46 cm 都算正确。
(来自《点拨》)
知1-讲
总 结
精确测量时,如果用刻度尺分度值的单位作为测量 结果的单位,数字部分是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
形式。当估计数字为0时,也不要漏掉。
以本题为例说明,物体的长度表示为24.5 mm,其中 24称为准确值,0.5称为估计值,因此测量值=准确 值+估计值。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 计值和单位组成(如图)。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单位
知1-讲
(2)会放: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知1-讲
(3)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源自面垂直。√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知1-讲
总 结
对于物理学中所有的单位换算类题目都可以用
“数字不变单位变”的规律。换算过程中要有单
位,且单位不能重复。
知1-讲
1.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知1-讲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知1-讲
2. 正确使用刻度尺 (1)会认: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
量程、分度值。
(来自《点拨》)
知2-讲
【解析】 停表长针(秒针)转一整圈为30s,大表盘中每一
小格表示0.1s,即分度值是0.1s; 停表短针(分针)转动一整圈为30min,小表盘中每 一小格表示0.5min,即分度值是0.5min。
知2-讲
总 结
秒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 s的机械停表读数的步骤:
①读出停表分钟数;
②判断分针是否已过半刻度; ③读出秒数。
知2-练
1 下列工具不能用来计时的是( C )
2
【中考· 江西】如图所示,该手 10:07: 38 表显示的时刻为上午_______ ,
1s 。 它的分度值为_______
(来自《典中点》)
知3-导
知识点
3
错误和误差
(来自《典中点》)
知2-导
知识点
2
时间及其测量
你知道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时间单位有哪些?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知2-讲
(1)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 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 分钟(符号min)。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h=60 min 1 ms=10-3 s 1 min =60 s 1 μs= 10-6 s 1 h=3 600 s 1 ns=10-9 s
0.1 s •秒表读数:
1 min 41.0 s 1 h = 60 min = 3 600 s
知2-讲
【例3】 观察如图所示停表。 30s , 停表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________ 0.1s ; 分度值是________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________ 30min ,分度
0.5min 。 值是________
(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知1-讲
填“A”或 【例2】 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 B
“B”)。物体的长度为 2.45(或2.44或2.46) _________________cm 。 【解析】 •B视线正对刻度线,所以B正确;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C.96 cm=96÷100 m=0.96 m
D.96 nm=96×10-8 m=9.6×10-7 m
(来自《点拨》)
【解析】 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关键是把“原单位”用“目标单
知1-讲
位”进行等量代换,以选项A为例(如图):显然选项A 换算中第二步漏掉“目标单位”μm;对于选项C换算 1 1 中的最终单位是 ,而不是m,96 cm=96× 100 m m=0.96 m;对于选项D未能把“原单位”nm和“目标 单位”m进行等量代换,正确的换算过程是96 nm= 96×10-9 m=9.6×10-8 m。
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
厘米(符号为 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 μm)、纳米(符号为 nm)。
知1-讲
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 km=1 000 m=103 m; 1 dm=0.1 m=10-1 m; 1 cm=0.01 m=10-2 m; 1 mm=0.001 m=10-3 m; 1 μm=0.000 001 m=10-6 m;
知2-讲
(2)计时工具 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计时仪器来测量时间。
知2-讲
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电子手表;
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石英钟
电子手表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活动 学会使用机械秒表
知2-讲
分针 走一周为60 min 秒针 走一周为60 s
知2-讲
•小盘的分度值: 30 s •大盘的分度值:
1 nm=0.000 000 001 m=10-9 m.
知1-讲
拓展与综合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 的单位。如长度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等。
知1-讲
【例1】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B ) A.96 nm=96×10-3=0.096 μm B.96 cm=96×10 mm=960 mm
知1-练
1 【中考· 海南】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
的宽度约为( B )
A.18 nm C.18 cm B.18 mm D.18 dm
2 【中考· 枣庄】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B 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 (填“A”或“B”),测出该物体 的长度是________cm 。 1.36
走进物理世界
第 2 节 测量长度和 时间
1
课堂讲解
•长度及其测量 •时间及其测量 •错误和误差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用眼观察甲、乙两幅图,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
帽子高CD哪个较长?在图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
一样大吗?
甲
乙
知识点
1
长度及其测量
知1-讲
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 我们发明工具,帮助我们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
读作2.45 cm;用cm作单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是估 读的,允许不同人有不同的估读,故2.44 cm或2.46 cm 都算正确。
(来自《点拨》)
知1-讲
总 结
精确测量时,如果用刻度尺分度值的单位作为测量 结果的单位,数字部分是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
形式。当估计数字为0时,也不要漏掉。
以本题为例说明,物体的长度表示为24.5 mm,其中 24称为准确值,0.5称为估计值,因此测量值=准确 值+估计值。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 计值和单位组成(如图)。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单位
知1-讲
(2)会放: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知1-讲
(3)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源自面垂直。√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知1-讲
总 结
对于物理学中所有的单位换算类题目都可以用
“数字不变单位变”的规律。换算过程中要有单
位,且单位不能重复。
知1-讲
1.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知1-讲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知1-讲
2. 正确使用刻度尺 (1)会认: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
量程、分度值。
(来自《点拨》)
知2-讲
【解析】 停表长针(秒针)转一整圈为30s,大表盘中每一
小格表示0.1s,即分度值是0.1s; 停表短针(分针)转动一整圈为30min,小表盘中每 一小格表示0.5min,即分度值是0.5min。
知2-讲
总 结
秒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 s的机械停表读数的步骤:
①读出停表分钟数;
②判断分针是否已过半刻度; ③读出秒数。
知2-练
1 下列工具不能用来计时的是( C )
2
【中考· 江西】如图所示,该手 10:07: 38 表显示的时刻为上午_______ ,
1s 。 它的分度值为_______
(来自《典中点》)
知3-导
知识点
3
错误和误差
(来自《典中点》)
知2-导
知识点
2
时间及其测量
你知道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时间单位有哪些?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知2-讲
(1)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 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 分钟(符号min)。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h=60 min 1 ms=10-3 s 1 min =60 s 1 μs= 10-6 s 1 h=3 600 s 1 ns=10-9 s
0.1 s •秒表读数:
1 min 41.0 s 1 h = 60 min = 3 600 s
知2-讲
【例3】 观察如图所示停表。 30s , 停表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________ 0.1s ; 分度值是________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________ 30min ,分度
0.5min 。 值是________
(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知1-讲
填“A”或 【例2】 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 B
“B”)。物体的长度为 2.45(或2.44或2.46) _________________cm 。 【解析】 •B视线正对刻度线,所以B正确;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C.96 cm=96÷100 m=0.96 m
D.96 nm=96×10-8 m=9.6×10-7 m
(来自《点拨》)
【解析】 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关键是把“原单位”用“目标单
知1-讲
位”进行等量代换,以选项A为例(如图):显然选项A 换算中第二步漏掉“目标单位”μm;对于选项C换算 1 1 中的最终单位是 ,而不是m,96 cm=96× 100 m m=0.96 m;对于选项D未能把“原单位”nm和“目标 单位”m进行等量代换,正确的换算过程是96 nm= 96×10-9 m=9.6×10-8 m。
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
厘米(符号为 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 μm)、纳米(符号为 nm)。
知1-讲
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 km=1 000 m=103 m; 1 dm=0.1 m=10-1 m; 1 cm=0.01 m=10-2 m; 1 mm=0.001 m=10-3 m; 1 μm=0.000 001 m=10-6 m;
知2-讲
(2)计时工具 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计时仪器来测量时间。
知2-讲
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电子手表;
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石英钟
电子手表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活动 学会使用机械秒表
知2-讲
分针 走一周为60 min 秒针 走一周为60 s
知2-讲
•小盘的分度值: 30 s •大盘的分度值:
1 nm=0.000 000 001 m=10-9 m.
知1-讲
拓展与综合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 的单位。如长度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等。
知1-讲
【例1】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B ) A.96 nm=96×10-3=0.096 μm B.96 cm=96×10 mm=960 mm
知1-练
1 【中考· 海南】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
的宽度约为( B )
A.18 nm C.18 cm B.18 mm D.18 dm
2 【中考· 枣庄】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B 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 (填“A”或“B”),测出该物体 的长度是________cm 。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