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探究题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2011年课标卷实用类文本探究题汇总
一、2011年新课标卷《下笔不觉师造化》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

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题目分析:题型属于“发”。

注意答题的时候要表明你的观点,不一定要选一个人,可以二者都选,但一定要用概括性的语言先表明你的观点。

另外要结合文章,不能只谈启示。

标准答案(观点示例):
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薄,追寻艺术真谛。

1、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2、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
3、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1、创造与仿作兼顾;
2、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
3、注重民间是上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1、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
2、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
3、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二、2011年辽宁卷《数学奇才华罗庚》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8分)
(4)【答案】观点一:有道理。

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

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

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
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

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三、2011年福建卷《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15、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答题要点:1、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的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2、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3、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

四、2011年山东卷《没有天堂》
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

答:①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

②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

③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

五、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杂交水稻之父》
(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

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观点一: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

①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②同行的认可,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观点二: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让步。

①斯瓦米纳森曾因担心“丢份”而“歧视”袁隆平,当看到他“准备拂袖而去”时就马上让步;②斯瓦米纳森亲眼看到袁隆平的伟大成果后主动为他正名;③袁隆平为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而严正抗议,斗争到底。

观点三:经过“斗争”的朋友,友谊才会更加长久。

①不打不相识,通过斗争可以加深了解,从而建立友谊;②竞争对手间要保持友谊,要真诚,让对方感到温暖
六、2010年福建卷《“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
15.文章最后说“《内经》‘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

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6分)
答案:示例一:
《内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代科学的发展,可以从这样的经典文献中得打启迪。

我们要认真的整理、学习传统经典,使其焕发出现的生命力。

示例二:
《内经》这样的文献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我们要大力宣传,让后代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要积极向全世界人民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七、2010年辽宁卷《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4)黄遵宪认为。

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4)答案:观点一:谈判态度要诚恳。

①不说对方所提的方案无理,只说难以实现;②不说自己所提的方案一定可行,只说请对方考虑;③不能感情用事,贻误全局。

观点二: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

①坚持自己的意见就说对方没有明白我方的意思,争取自己的权利就说愿与对方同心协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说双方都有好处;②不因为对方不高兴就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③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坚持自己的观点却要毫不含糊。

观点三:要学会克制忍让。

无论辩论如何激烈,都要做到始终不说过头话;当对方拒绝我方的要求时,要始终请求谒告,不厌其烦;掌握好谈判的分寸,不至于使对方交不了差。

八、2009年福建卷《寂静钱钟书》
17.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你认为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4分)
答案要点: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

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九、2009年课标卷《寻找教育的曙光》
⑷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答案】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是实干精神值得学习。

①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②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③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

观点二:陶行知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国的理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①人民群众与三座大山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他认为“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显得过于简单化;③他的教育救国的狗想过余力像花,脱离社会实际
观点三: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有较踏实地,值得学习。

①要提高中化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②咬住移调查验就,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应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