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任丽娟;丁吉财;张西宁
【摘要】①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将57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
4.0g+0.9%NaCL溶液250mL,静滴,1次/d,银杏叶片1片/次,3次/d;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1片/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
表(MMSE),巴氏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③结果两组治疗前后MMSE、BI、NIH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有效.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3(015)001
【总页数】2页(P58-59)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奥拉西坦;银杏叶片
【作者】任丽娟;丁吉财;张西宁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宁夏大武口,753000;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五人民医院,宁夏大武口,753000;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宁夏大武
口,7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9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在各种脑血管病基础上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痴呆。
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默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采用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57~90岁,平均(65.7±
2.1)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5.1±1.72)年。
其中伴高血压病者16例,高脂血症者12例,冠心病者5例,糖尿病者14例。
对照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57~88岁,平均(64.3±4.2)岁,病程7个月~11年,平均(5.2±2.47)年;其中伴高血压病者15例,高脂血症者13例,冠心病者5例,糖尿病者9例。
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痴呆标准及程度判定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第Ⅳ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的诊断标准[1],符合VD的诊断标准;海金斯基缺血指数(HIS)≥7分。
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者;②伴有影响认知功能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或经诊断为其他原因痴呆的患者);③严重器质性疾病、脑出血、脑血栓、严重的冠心病、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严重的糖尿病、严重听力及视力障碍者;④明显的抑郁症、患有其他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患者。
1.3 治疗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调节血压、血脂、血糖等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奥拉西坦4.0g+0.9%NaCL溶液250mL,静滴,1次/d,银杏叶片1片/次,3次/d;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1片/次,3次/d。
1个月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MMSE、BI、NIHSS评分。
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确定认知功能,包括时间、地点、定向力、记忆力、视觉空间功能等5各
方面,满分为30分。
<27分为异常,其中24~27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9~23
为中度认知障碍,0~18分为中度认知障碍。
治疗后MMSE评分增加>5分为显效,增加1~4分为有效,增加<1分为无效。
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测查:
用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100~105分,其中0~20为极严重日常活动能力缺陷,25~45分为严重缺陷,50~70为中度缺陷,75~95为轻度缺陷,>100分为正常。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测查: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
2.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
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别例数显
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 27 18(66.67)6(22.22)3(11.11)88.89*对照组 27
10(37.03)8(29.63)9(33.33)66.67
2.2 两组临床疗效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指标比较(s)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疗效指标观察组(n=27)对照组(n=27)16.25±1.42 20.22±5.78 BI 73.92±2.35 88.56±15.16*
74.42±2.84 79.32±3.54 NIHSS 12.52±2.67 7.65±3.32*治疗前治疗后MMSE 16.54±3.12 25.26±2.74*治疗前治疗后12.41±5.25 10.34±7.89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在脑血管疾病基础上引起智能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大脑皮质
和(或)皮质下神经元因缺血缺氧等因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损伤,以记忆力减退、计算和注意力下降、执行能力衰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带
来极大影响。
如不及时控制和改善临床症状必将造成严重后果。
多数学者认为,VD的发生常与皮质病变,尤其是左侧皮质缺血及丘脑、海马缺血改变密切相关。
此外长期慢性脑部缺血、脑代谢的改变亦可导致VD的发生[2]。
因此改善大脑的缺血缺氧,增加脑内能量储备也可以成为治疗VD的一种方法。
奥拉西坦的化学名称为2-(4-羟基-4-吡淀烷-2-酮-1-基)-2酰胺,是一种新的环GABA(γ-氨基丁酸)衍生物,其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能
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中隔区、海马、皮层和纹状体[3],促进磷脂胆碱和磷酰乙醇胺的合成,提高大脑皮层和海马部位乙酰胆碱的转运,促进脑细胞的胆碱能功能,可增强脑磷酸酯酶A1的活性,抑制脑磷脂分解,激活酰苷酸激活酶,明显提高梗死部位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脑内能量储存,提高ATP转化,促进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4]。
能够激活腺苷酸激酶,增加合成,作用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影响长时程增强(LTP)的产生,升高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乙
酰胆碱的转运,增加对胆碱摄取的亲和力;同时促进脑代谢,提高大脑对氧、葡萄
糖的利用,有效改善记忆障碍,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对缺氧的大脑有保护作用,能提高记忆,改善思维,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认知功能,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同时银杏制剂具有以下药理作用[6~8]: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氧自由基,促进脑细胞对氧及葡萄糖的代谢,提高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加大脑缺血区血流量;能够提高胆碱能神经功能加速神经冲动的传导,易化
突触的传递,增加海马部位M胆碱受体,从而利于信息传递,记忆巩固再现,可
延缓痴呆的发展;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细胞血循环,可延缓VD患者的症状,保护脑功能,改善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和衰老引起的认知障碍、记忆障碍、语言障碍等。
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主要是考虑到它们
之间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协同作用。
可有效增加大脑缺血区血流量,改善脑部供血,促进脑细胞对氧及葡萄糖的代谢,增加脑内能量储存,从而提高记忆,改善思维,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认知功能。
从表1,表2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可改善VD的症状,控制和减轻痴呆的程度,临床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meri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M].4thnd.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143-147
[2]刘江萍,龙全铭.脑白质疏松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J].贵州医药,2004,28(7):596
[3]Banti S,Darigotti L,Abbracchio MP,et al.Methylaz0ymethanol microen-cephaly in rats:neurochemical characteritation and behasioral studies with the nootropie oxiracetam[J].Pharmacol Res Commun,1984,16(1):67-83
[4]王淑贞,迟兆富,麻琳,等.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器质性脑综合征随机双盲
对照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4):267
[5]Casoy A.Van Golf-Racht B Delacout J Relationships between arousal and cognition-enhancing effects if oxiracetam.Pharmacd Bilchen Bcher,1994,47(2):283-287
[6]章剑今,王敏,于逸波,等.银杏叶抗血栓及改善微循环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5):320
[7]孙明江,张守志,郑群,等.援银杏叶制剂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理基础及应
用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3):221
[8]Sierpina VA,Woill schlaeger B,Blumenthal M.Bleeding complication
under gingko biloba neducation[J].Ginksobilob Am Fam Physician,2003,68(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