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新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03979);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院级项目(SYYJ 201703)
作者简介:张兆晖(1991 10—),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针灸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E mail:2479529718@qq com通信作者:李立华(1983 08—),女,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研究,E mail:lihuibear@126 com
综 述
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新进展
张兆晖 李立华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治未病科,北京,101300)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加,慢性疲劳患者逐年增多,笔者整理了近5年来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文献,可从中发现中医药治疗CFS有显著的疗效,其中针灸对于改善CFS患者的临床症状、疲劳程度更为显著,现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机;针灸;推拿;中药;临床研究
NewProgr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ChronicFatigueSyndrome
ZHANGZhaohui,LILihua
(DepartmentofPreventiveMedicine,ShunyiHospital,Beiji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Beijing101300,China)Abstract Withincreasingpressureofpeople′slifeandwork,patientswithchronicfatigueareincreasingyearbyyear.TheauthorhascompiledtheliteratureonCFSinthepast5years,andfoundthatTCMhadsignificanteffectsonthetreatmentofChronicFa tigueSyndrome(CFS).Amongthem,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aremoresignificantinimprovingtheclinicalsymptomsandfa tigueofCFSpatients.
Keywords 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Pathogenesis;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Massage;TraditionalChinesemed icine;Clinicalresearch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6.026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是主要表现为长期极度疲劳,且持续6个月以上,临床症状常伴有低热、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咽痛、淋巴结痛、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痛、头痛、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的身体不适、睡眠障碍和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临床综合
征[1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压力也在同比例增加,使得人们的机体及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疲劳中,即使能够休息,也难以缓解,因此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根据研究结果,我国CFS呈年轻化趋势,目前青少年的
发病率高达0
9%[4]
,也因此成为了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1 中西医对于CFS的病因病机认识
目前研究表明,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大致分为以下
几点[5 7]
:病毒感染(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柯萨奇B组病毒等)、神经内分泌紊乱(5 HT能系统功能紊乱和HPA系统的活性降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免
疫应激等)、氧化应激、社会心理、生物及遗传因相关,多数人认为CFS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是神经 内分泌 免疫系统功能紊乱,HPA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CFS治疗方法[7 8]一般采用抗病毒、抗抑郁药物、免疫抑制剂、镇痛剂、改善
睡眠、抗组胺药、抗氧化、运动认知疗法等治疗,目前西医对于治疗CFS只能缓解部分的临床症状,并不能达到有效改善。
慢性疲劳综合征在中医文献中没有相应的病名和证型,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虚劳病”范畴。
《素问·宣明五气》中有提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这是早期五劳病因的记载。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FS的病因病机各医者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CFS多因先天禀赋薄弱,后天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烦劳过度、大病久病等原因导致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所致[9]。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为罢极之本、主筋、藏血”,故CFS的发生应多责之于肝、
脾、肾三脏。
中医对于治疗CFS的方法众多,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其中以针灸研究最多。
诸多研究发现,针刺、艾灸、针灸、电针、推拿、中药等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CFS。
下面我们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CFS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并对各种治疗方法综述。
2 针灸
2 1 针刺 针刺是中医治疗CFS的最有效的方法,其优势不仅在于它的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而在于它更容易让患者接受,且价格便宜。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针刺治疗CFS临床疗效显著。
针刺可通过调节神经、免疫、内分泌、节律的紊乱以及抗氧化应激等作用,恢复CFS患者各系统功能[11],并开始被广泛研究。
当CFS患者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时,MDA水平会明显升高,抗氧化的SOD、GSH Px的活性会降低。
钱桂凤等[12]将3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火针组,每组10只,采用复合应激方法制备CFS的模型大鼠。
火针组进行火针膏肓穴(双侧)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按同样方式抓取,但不做任何治疗处理。
火针1次/d,治疗1周后检测血清SOD、GSH Px及MDA含量。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力、GSH Px活力均明显降低(P<0 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 05);火针组大鼠血清SOD活力、GSH Px活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 05),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 05)。
由此可知火针膏肓穴可提高CFS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成为火针治疗CFS的作用机制之一。
华金双等[13]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逆针灸1组、逆针灸2组,每组10只。
模型组先平行饲养,然后采用复合应激方法制备CFS的模型大鼠,共44d。
逆针灸1组、逆针灸2组在制备模型前依次先给予大鼠电针刺激10d、20d,然后再制备慢性疲劳大鼠模型。
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平行饲养。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逆针灸1组、逆针灸2组血清IL 1β、IL 6含量明显增加;模型组比较,逆针灸1组、逆针灸2组血清IL 1β、IL 6含量明显降低。
结论可得,早期逆针灸干预能抑制慢性疲劳大鼠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紊乱的免疫功能,发挥抗疲劳作用,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申涛[14]将收治的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收治的患者皆存在不同临床症状:发热、咽痛、淋巴结痛、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痛、头痛、疲惫感、失眠、厌食等。
该30例患者均采用针灸八会穴的方式进行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差异。
经治疗,治愈15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疗前后比较发现,IgA、IgG的平均水平均明显提高,中医针灸治疗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
郭文海等[15]选取60例CF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芒针透刺法治疗(心俞向肝俞、肝俞向肾俞透刺,心俞与肝俞接电针正负极),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毫针针刺穴位:百会、四神聪、太阳、神门、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及内关,治疗3个疗程。
结果得出,背俞穴芒针透刺疗法显著改善患者睡眠、焦虑状态,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同时改善社会、心理、生理等功能。
2 2 艾灸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现代灸法通常采用艾绒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选定的穴位或特殊部位上进行烧灼、温熨、熏法,并结合不同灸法,使药物作用借助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的传导,运行于机体内,以起到温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等功效,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功效。
吴琼等[16]通过灸法干预CFS的Meta分析得出,艾灸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及疲劳程度、提高CF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
林玉敏等[17]通过观察艾灸气海、关元穴治疗CFS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后比较,艾灸组CFS患者的体液免疫中IgG、IgA、C4水平明显升高,其中IgG、C4远高于对照组,提示艾灸气海、关元穴能够较好地改善CFS患者的疲劳、焦虑症状,并提高其免疫力,是治疗CFS的有效方法。
谭媛等[18]观察扶阳火艾灸对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将60例阳虚质CFS随机分至扶阳火艾灸组和单纯火疗组。
结果表明,扶阳火艾灸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火疗组,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扶阳火艾灸组比单纯火疗组治疗CFS的临床效果更显著。
罗玳红等[19]观察扶阳灸对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2、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将脾肾阳虚型CF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扶阳灸:沿督脉和两侧膀胱进行施灸,共施灸6次),对照组(常规针刺,取穴:百会、气海、关元、脾俞、肾俞、内关、足三里),结论表明:扶阳灸、常规针刺疗法均可提高脾肾阳虚型CFS患者血清IL 2、INF γ水平,扶阳灸效果更优。
罗海丽等[20]研究雷火灸干预CFS患者的临床疗效,将CFS患者分为观察组(雷火灸)、对照组(传统清艾条悬灸),2组均选用神阙穴。
结论认为雷火灸显著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CD3+含量及促进CD4+/CD8+比值恢复正常。
2 3 针刺+艾灸 黄莉蓉[21]、任继晗[22]均采用改
良长蛇灸结合针刺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结果表明: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脾肾阳虚症状、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总体
生命质量。
何晓婷等[
23]
将CFS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结合膏肓灸法组、单纯头针组,头针穴位取百会、神庭、四神聪,膏肓穴采用直接灸,共10壮,气海、关元、足三里采用温和灸,观察头针联合膏肓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头针结合膏肓灸法治
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效果显著。
周越[24]
为探究腹针
结合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将CF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温针灸)和对照组(常规针刺),腹针针刺穴位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及双侧滑肉门、外陵、大横、气穴,观察组针刺的同时配合气海、关元温和灸。
结论提出腹针结合艾灸治疗CFS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CFS患者的疲劳程度。
刘燕
芝[25]
将阳虚质CF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督脉悬灸结
合针刺组、督脉悬灸组和常规针刺组3组,针刺穴位取百会、关元、脾俞、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艾灸穴位取督脉后背段(C1 L5),结果表明,3种疗法都能够改善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症状,但督脉悬灸结合针刺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2 4 电针 电针法(Electmacupuncture),是将毫针刺入选定穴位得气后,在毫针上针柄上连接电针仪,予以接近人体的微量生物电流,利用电流加强穴位刺激,以增强针刺效果,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杨添
淞等[26]
利用电针治疗慢性疲劳模型大鼠,并观察大
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水平的影响,选取百会、情感1区、感觉区给予电针治疗。
结果:针刺组大鼠血清TGF β1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由此可见,电针可有效的降低TGF β1水平,
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之一。
张敏等[27]
采用电针联合神
阙药灸治疗,观察组给予神阙穴上施雀啄灸法,在对照组针灸治疗的同时针刺迷走神经耳支,接电针负极,百会接电针正极,选疏密波。
结果显示电针结合神阙药灸可以改善气虚质CFS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疲劳程度、睡眠质量、躯体状态、心理状态、炎症反应与免疫等情况。
3 推拿
推拿,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采用推、拿、揉、捏等多种形式的手法,作用于患者的机体表面、受伤的部位、特定的腧穴、疼痛不适的部位,以达到疏经通络、推行气血、调和阴阳、祛邪扶正等疗效。
胡琼等[28]
将CFS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推拿背腰部
膀胱经)、针刺组(背俞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FS 14、SAS、DSI的评分,观察血清中IFN γ、TNF α含量的变化。
结果:2组比较,推拿组改善CFS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疲劳以及提高临床疗效更显著,血清的IFN γ、TNF α含量明显降低。
结论:推拿膀胱经治疗CFS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的IFN γ
、TNF α含量降低有关。
夏天等[29]观察枢经推拿干
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将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枢经推拿组),采用扌衮法、弹拨法和推法沿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四条枢经循行路线往返操作3~5遍;对照组(普通推拿)。
结果表明:枢经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优于普通推拿。
付玉娜
等[30]
将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
别采用背部推拿法结合针刺疗法和口服安神补脑液进行治疗。
针推组沿患者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予以扌衮法、揉背法、推背法、擦背法、拍背法等;背部的背俞穴和华佗夹脊穴予以点背法。
结果可得出背部推拿法结合针刺疗法能够有效调理人体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具有良
好的临床疗效。
陈媛清等[31]
采用推拿治疗气虚型
CFS患者,一指禅结合指揉百会、关元、气海、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推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下肢,拿揉患者颈项五线;观察组增加捏脊法自长强至大椎等手法。
结果显示推拿手法治疗气虚CFS,
重视捏脊法,可明显提高疗效。
宋戈光[32]
探究针刺
加按压推拿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与系统评价。
将50例CFS患者均给予按压推拿中脘、气海、关元及针刺百会、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灸中院、关元穴,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
总有效率为96%,其中显效患者33例,占66%;有效巧例,占30%;无效2例,占4%。
发现针刺与按压推拿相结合,能增强CFS患者的治疗效果。
4 中药
中医干预CFS方法除了非药物治疗外,最主要的方法是中药及复方。
药理学研究表明,多糖是中
药的有效成分,而多糖本身就具有抗氧化功效[33]
,能够提高机体免疫能力[34]。
五味子可以用治疗各种疲劳病,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功效;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及抗衰老;护肝、诱导肝脏药物代谢酶;镇咳祛痰,抗肿瘤;降血糖;强心;增强机体适应能力;抗溃疡;
抗肾病变;抗菌等作用。
Chi等[35]研究发现五味子
可以调节体内的能量代谢,以此来改善CFS大鼠慢性疲劳状态。
五味子多糖(SchisandraChinensisPol ysaccharide,SCP)是五味子中存在的一种由12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结合多糖,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功能。
该实验分为正常组、CFS组、SCP组(低、中、高),采用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GC TOF 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尿代谢组学研究。
实验发现SCP可能是通过改善CFS大鼠的三竣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TCA)循环和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来改善慢性疲劳症状的。
大枣是传统中药中治疗CFS的常用药方,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功效;药理研究发现有中枢抑制作用、护肝、增强肌力、抗变态反应、抗疲劳、抗肿瘤、镇静安、增加白细胞cAMP、增强免疫等功能。
大枣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可能是大枣多糖。
王超等[36]揭示了大枣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
该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对大枣多糖(JujubePolysaccharide,JP)进行了制备,同时建立了CFS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CFS组及JP组(低、中、高),对动物进行了行为学方面的检测,以及测定了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水平以及脾淋巴细胞转化情况。
实验分析,大枣多糖属于典型的多糖结构,能够显著提高脾脏指数,降低血清MDA含量,改善T、B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
JP治疗CFS的机制与其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与改善抗氧化能力有关。
柴胡是中医治疗肝郁型CFS患者的主要中药之一,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等功效;药理试验证明:柴胡具有抗炎、解热、镇静、镇痛、镇咳及抗惊厥作用;可减轻肝损伤和促进胆汁分泌;具有降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以及溶血作用;具有抗溃疡、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升高血糖、降低血中脂肪含量、抗辐射损伤等作用。
柴胡多糖能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及吞噬功能,提高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促进免疫的功能。
史娇[37]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采用观察组(逍遥散加味)和对照组(口服复合维生素B及谷维素),实验结果提示逍遥散加味对缓解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病情、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疗效等方面具有治疗的作用和意义。
刘杰等[38]将肝郁脾虚型CF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柴胡桂枝汤颗粒剂)与对照组(同样包装的安慰剂)2组,共治疗28d。
实验结果表明:治疗前后比较,柴胡桂枝汤组的患者血清中IgG、IgA、IgM等免疫球蛋白均升高。
结论柴胡桂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它可能通过提高细胞球蛋白水平,调整神经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的技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CFS起到防治作用。
曹宗黎等[39]、李艳青[40]等均选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实验结果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CFS患者总有效率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及疲劳程度,充分说明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患者的疲劳情况效果明显。
骨髓细胞是黄芪和丹参提取物的混合物,在韩国已被临床用于治疗与疲劳有关的疾病。
Joung等[41]将CF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口服骨髓细胞)与安慰剂。
与安慰剂组比较,骨髓细胞略微改善了疲劳症状,但这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之下,对有严重症状(≥63,总参与者的NRS中值)的亚群的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骨髓细胞组的疲劳症状有显著改善。
5 小结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加,慢性疲劳患者逐年增多,生命质量也随之下降。
通过整理近5年的相关文献,中医药治疗CFS有显著的疗效,其中针灸对于改善CFS患者的临床症状、疲劳程度更为显著。
目前虽然中医药治疗手段疗效显著,但普遍存在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及具体诊疗方法,这使得中医药治疗CFS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另外根据研究表明,以目前中医药治疗CFS总有效率可达到93%~96%,但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来说,效果略差一些,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已有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早期健康干预。
我们认为,可以将目前已有的治疗方案进行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根据其结论统一CFS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诊疗方案,并结合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于早期患者进行健康干预,使得中医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FukudaK,StrausSE,HickieI,etal.Thechronicfatiguesyndromeacomprehensiveapproachtoitsdefinitionandstudy[J].AnnInternMed,1994,121:953 959.
[2]蔡德英.慢性疲劳综合征针灸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109 112.
[3]AerenhoutsD,IckmansK,ClarysP,etal.Sleepcharacteristics,exer cisecapacityandphysicalactivityinpatientswithchronicfatiguesyn drome[J].DisabilRehabil,2015,37(22):2044 2050.
[4]ShiJ,ShenJ,XieJ,etal.ChronicfatiguesyndromeinChinesemid dle schoolstudents[J].Medicine(Baltimore),2018,97(4):e9716.[5]王天芳,张翠珍,王琳,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西医病理机制及
其研究思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5):19 23.[6]侯晓勇,贾广坡,田连营,等.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相关机制探讨[J].河北医药,2015,37(16):2463 2465,2466.
[7]钱桂凤.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对大鼠抗氧化、免疫机制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8]尹艳,王奕丹,左冬冬,等.中西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9,36(4):122 125.
[9]张银美.芒针俞穴透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
[10]WangT,XuC,PanK,etal.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chron icfatiguesyndrom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systematicre viewandmeta analysis[J].BMCComplementAlternMed,2017,17(1):163.
[11]唐乐微,陈亮,韩亮,等.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机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1):2750 2752.
[12]钱桂凤,李虹竹,赵玮璇,等.火针膏肓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血清SOD、MDA及GSH Px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291 3294.
[13]华金双,邵伯雍,傅文.逆针灸对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及IL 1β、IL 6的影响[J].中医研究,2017,30(4):73 76.
[14]申涛.针灸八会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4):89,91.
[15]郭文海,李兆贤,金泽,等.背俞穴芒针透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1):41 44.
[16]吴琼,汤聪,张泱,等.灸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Meta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8,24(16):112 116.
[17]林玉敏,江钢辉.艾灸气海、关元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7,39(10):1546 1549.
[18]谭媛.扶阳火艾灸对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19]罗玳红,黄琼,吕细华,等.扶阳灸对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γ 干扰素水平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7,39(11):1726 1729.
[20]罗海丽,陈淑敏,余细妹,等.雷火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2):107 111.
[21]黄莉蓉.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22]任继晗.不同频次长蛇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23]何晓婷,陈乐,徐海燕,等.头针结合膏肓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4):91 92.
[24]周越.腹针结合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J].大医生,2018,3
(4):65 66.
[25]刘燕芝.督脉悬灸结合针刺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26]杨添淞,孙世晓,佟欣.电针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血清TGF β1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4,32(3):79 80.
[27]张敏,宋立媛,王博,等.电针疗法联合神阙药灸治疗气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8):19 22.[28]胡琼,周娴芳,王超,等.推拿背腰部膀胱经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IFN γ、TNF α含量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4):18 21.
[29]夏天,卢栋明,唐宏亮,等.枢经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6):1266 1268.
[30]付玉娜,李佩哲,刘陨君,等.背部推拿结合针刺及药物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J].吉林中医药,2019,39(7):969 971.[31]陈媛清,杨广印,杨素音.推拿治疗气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39例[J].福建中医药,2014,45(1):23 24.
[32]宋戈光.针刺加按压推拿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与系统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9):93 94.
[33]孙曦晓,刘再枝,杜新琦,等.超声辅助提取杜仲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J].植物研究,2014,34(3):428 432.
[34]CHENGFUY,CHANGDONGW,YOUQUANB,etal.AntioxidativeandimmunoprotectiveeffectsofPyra canthafortuneana(Maxim)Lipolysaccharidesinmice[J].ImmunologyLetters,2010,133(1):14 18.
[35]ChiA,ZhangY,KangY,etal.Metabolicmechanismofapolysac charidefromSchisandrachinensistorelievechronicfatiguesyndrome[J].IntJBiolMacromol,2016,93(Pt.A):322 332.
[36]王超,王一民,郭飞,等.大枣多糖对CFS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1):73 78.
[37]史娇.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19,4(1):135 137.
[38]刘杰,胡粤杭,应汝炯,等.柴胡桂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9,39(6):843 846.
[39]曹宗黎,左明晏,吕海燕.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6例[J].光明中医,2012,27(2):292.
[40]李艳清.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269 270.
[41]JoungJY,LeeJS,ChoJH,etal.TheEfficacyandSafetyofMyelo phil,anEthanolExtractMixtureofAstragaliRadixandSalviaeRa dix,forChronicFatigueSyndrome: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FrontPharmacol,2019,10:991.
(2019-10-24收稿 责任编辑: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