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
用
摘要】目的对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进行分
析探讨。
方法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
理的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
结果两
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后,。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此外,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在生活、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等方面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结论共情护理对抑郁
症患者临床效果好,临床意义显著。
【关键词】共情护理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生活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编号】1672-5085(2014)20-0199-01
抑郁症又称抑郁性障碍,是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理障碍,患者常表现
的不良情绪为焦虑、恐惧、紧张等,且有10%-15%的患者有自杀的倾向,因此,
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
共情护理是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护理站在患者的位置,正确感知自己和患者的情绪,对患者的情感状况作出准确
的评价[1]。
本文对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进行
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的60例抑郁患者均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且所
有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男15例,占50%,女15例,占50%,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5.45±3.5)岁,病程7个月-4年,平均病程(15.4±3.0)个月,平均受
教育年限(8.7±3.6)年,其中12例为干部,10例工人,8例为农民;对照组30
例患者,其中男12例,占40%,女18例,占60%,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3,25±2.5)岁,病程6.8个月-3.7年,平均病程(14.4±2.0)个月,平均受教育
年限(9.0±2.6)年,其中10例为干部,12例工人,8例为农民。
对两组患者的
基本资料等进行分析比较后,差异物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在按照普通病房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常规
性的健康教育和支持性的心理护理。
观察组30例患者,在上述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与患者多沟通,倾听
他们的心声,对于他们的疑惑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辅导,正确感知患者的情绪,
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以此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针对接触语言少的患者,应以
耐心、缓慢以及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以此来阴道患者对外界
的重视,以表述内心的看法。
(2)知识培训对患者进行共情理论、人性关怀理论、沟通艺术等知识的培训,让患者学会关心人、理解人,以此来消除自身的不良情绪。
同时,和患者一
同回顾自身的优点及长处,以此增加内心正向的看法。
(3)其他护理护理人员主动陪伴并鼓励患者多参加室外短暂的文体娱乐活
动,如打球、下棋、唱歌、跳舞等,以此来较少日间睡眠时间等。
抑郁症患者多
数有入睡困难的现象,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运用放松技术,在体位合适的情况下,微闭双眼、缓慢呼吸、放松身体、数1、2、3等以达到入睡的状态。
两组患者均
给予一个疗程3个月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同时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护理
前后的生活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
P<0.05为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具体的情绪比较见表一。
可以看出,观察
组30例患者,共情护理后,20例轻度焦虑,6例中度焦虑,4例重度焦虑;对照组30例患者,常规护理后,12例轻度焦虑,10例中度焦虑,8例重度焦虑。
观
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此外,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无显
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等方面的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表一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后抑郁情绪的比较
3 结论
护理人员是共情护理的主导者,提供富有人情味的共情服务是护理人员义不
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临床实践中,要求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位置,通过正确感
知患者的情绪,准确对患者的情感和状况作出评价,是共情护理服务的宗旨[2]。
共情护理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一定程度
上降低了护理风险。
本文观察组患者给予共情护理干预,在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及
生活、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等方面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
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参考文献
[1]马洪霞,陈圣霞,李遵清等.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
善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9):817-819.
[2]施忠英,曹新妹,诸海英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自杀态度
影响的研究[J].上海护理,2007,7(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