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德育教案:学会分享快乐多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德育教案:学会分享快乐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可以让快乐倍增。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主动分享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友善、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分享,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分享。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分享。
3. 榜样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幼儿学习榜样的分享行为。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分享卡片、玩具、水果等。
2. 环境准备: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引发幼儿对分享的思考。
2. 基本概念讲解:教师讲解分享的意义,让幼儿明白分享可以让快乐倍增。
3. 情境演练:设置各种情境,让幼儿扮演角色,实践分享行为。
4. 游戏环节:设计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5. 榜样示范:教师展示分享的行为,引导幼儿学习。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分享,记录分享的美好时刻。
六、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分享快乐角
活动目的:让幼儿在一个专门设置的区域中自由选择玩具和食物,学会主动分享。
活动过程:
1. 教师介绍分享快乐角的规则,强调分享的重要性。
2. 幼儿进入分享快乐角,自由选择玩具和食物。
3. 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适时引导他们与同伴分享。
4.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七、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分享接力赛
活动目的:通过接力比赛的形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分享意识。
活动过程:
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等。
2. 设置接力赛道,每组排成一列,第一个幼儿手持玩具或食物。
3. 发令后,第一个幼儿将玩具或食物传给第二个幼儿,以此类推,直到一个幼儿接到物品。
4. 一个幼儿将物品带回原点,交给下一个幼儿,依次类推。
5. 比赛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比赛过程中的感受。
八、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分享故事会
活动目的:通过聆听和讲述分享故事,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活动过程:
1. 教师选取一个关于分享的寓言故事,如《猴子分桃》。
2. 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分享的细节。
3.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为什么需要分享?分享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分享经历。
九、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分享感恩卡
活动目的: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表达对分享行为的感激之情。
活动过程:
1. 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空白卡片,让他们画出自己感激的分享行为。
2. 幼儿在卡片上写下分享者的名字,以及自己对他们表示感谢的话语。
3. 教师将感恩卡收集起来,定期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4. 鼓励幼儿向分享者表达感激之情。
十、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分享快乐日
活动目的:让幼儿在特定的一天中,尽情地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收获。
活动过程:
1. 教师宣布分享快乐日的规则,鼓励幼儿在这一天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2. 幼儿在分享快乐日中,可以自由地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喜悦等。
3. 教师记录幼儿分享的美好时刻,并在分享快乐日结束后进行总结。
4.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践行分享行为。
十一、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分享角体验日
活动目的:让幼儿在特定的时间内,全面体验分享的行为,强化分享意识。
活动过程:
1. 教师设立一个分享角,放置各种玩具、书籍和食物。
2. 鼓励幼儿在分享角体验日中,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3. 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分享行为,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 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分享角体验日的情况,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十二、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分享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通过班会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分享的意义,培养分享习惯。
活动过程:
1. 教师组织一次以分享为主题的班会,让幼儿围绕分享展开讨论。
2.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分享经历,以及分享带来的快乐。
3. 邀请家长参加班会,了解幼儿在学校的分享情况,共同鼓励幼儿分享行为。
4. 教师总结班会议题,强调分享的重要性,并布置课后分享任务。
十三、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分享故事剧
活动目的:让幼儿通过参与编排和表演分享故事剧,深入理解分享的意义。
活动过程:
1. 教师选取一个适合幼儿年龄的分享故事,如《小猪快跑》。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分享情节,引导幼儿理解分享的重要性。
3. 教师指导幼儿编排分享故事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演。
4. 邀请家长观看分享故事剧,共同见证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成长。
十四、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分享奖励机制
活动目的:通过设立分享奖励机制,激发幼儿分享行为的积极性。
活动过程:
1. 教师设立一个分享奖励机制,如“分享小明星”、“最佳分享者”等。
2.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分享行为,适时给予奖励。
4. 定期举行分享奖励仪式,让幼儿感受到分享带来的荣誉和快乐。
十五、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分享家庭实践
活动目的:让幼儿将学到的分享行为延伸到家庭中,培养家庭分享氛围。
活动过程:
1.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分享,如与兄弟姐妹分享玩具、食物等。
2. 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分享情况,给予表扬和鼓励。
3. 教师组织家庭分享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分享家庭中的分享故事。
4. 总结教学活动,强调分享在家庭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持续践行分享行为。
重点和难点解析
重点:
1. 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可以让快乐倍增。
2. 培养主动分享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交能力。
3. 培养友善、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学会在各种情境中实践分享行为,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5. 学会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培养感恩之心。
难点:
1. 如何引导幼儿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分享,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2. 如何在家庭中持续践行分享行为,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分享意识。
4. 教师如何有效地观察和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5. 如何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