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
1.某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请你参加。
(1)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调查结果。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学生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占比
(2)根据调查情况,校团委选择了剪纸、对联、中医药三个项目开设兴趣课程,面向全体同学招收学员,请你以夏华的名义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写一则申请书,表明你想参加兴趣课程的意愿,理由明确,格式正确。
(3)对联课程班学员举行对联比赛,请你把他们拟写的对联补充完整。
对联1: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________迎新春。
对联2:精准扶贫,同________小康路;科学施政,共吟盛世歌。
【答案】(1)学生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是中医药。
(2))示例:
申请书
尊敬的校团委:
我申请参加剪纸课程学习,因为剪纸能够培养我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我对剪纸有着浓厚的兴趣,特申请加入剪纸课程学习,请批准我的申请!
夏华
2019年10月12日
(3)朵朵(或“束束”);奔(或“走”)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从表格中得出结论。
根据表现中的项目和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对中医药和剪纸最感兴趣。
(2)本题考查拟写应用文。
首行居中写“申请书”三个字。
第二行顶格写称呼“尊敬的校领导”,第三行空两格写明自己申请加入的团体和理由,并表明自己希望能同意自己的申请。
最后右对齐写自己的姓名和申请日期。
(3)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爆竹声声”可对“红梅朵朵”。
“同奔小康路”可对“共吟盛世歌”。
故答案为:
⑴学生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是中医药和剪纸。
⑵
申请书尊敬的校领导:
我申请参加民族剪纸课程学习,因为剪纸能够培养我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并
且我对剪纸有深厚的兴趣,特申请加入剪纸课程学习,请批准我的申请。
夏华
2019年4月12日
⑶朵朵;奔。
【点评】⑴①注重整体阅读。
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
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②注意图的细节。
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
③把握题目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应用文的相关格式要熟记于胸,这样做起题来才会得心应手;
⑶对联的基本要求: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1)元宵节:
上联:________
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
(2)端午节:
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
下联:________
(3)中秋节:
上联:________
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
(4)重阳节:
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
下联:________
【答案】(1)①
(2)④
(3)③
(4)②
【解析】【分析】(1)“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
(2)“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
(3)“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
(4)“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1)①;(2)④;(3)③;(4)②。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补写时注意上下联字数要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必须相关。
3.班级正在开展“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一则央视新闻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1名扑火英雄不幸牺牲。
面对熊熊烈火,救火英雄们冲锋在前,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担当,什么是家国情怀。
观看结束后,如何看待家国情怀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胸怀大志,心忧天下。
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拥有博大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的历史人物有关。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两袖清风心忧天下
下联:________
②上联: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下联: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家园情怀是一种责任、更是种担当。
无数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心忧天下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视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
所以,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用行动践行家国情怀。
示例二:家国情怀是青少年奋力前进的动力。
青少年只有拥有家国情怀,才能明确学习目标,才能用理想和信念不断催促自己奋力向前,因此,家国情怀的培养,刻不容缓。
(2)示例: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作记,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政治抱负。
(3)一腔热血胸怀人民;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解析】【分析】(1)题干要求围绕“家国情怀”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开放性试题。
可以先谈什么是“家国情怀”,为什么要有“家国情怀”,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
观点要明确,理由要真实有效,结论要呼应观点但要避免与观点的语言重复。
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
如“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
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相连。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2)首先要仔细观看图片,可从描绘的中心图景、周围环境等推断图片中的景物名称。
同时注意图片上的文字内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而推断所描绘的故事的背景及作者的名字,最后根据作品的内容阐述作者的情怀。
组织语言时最好能用上作品的中心句。
(3)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第四,切忌合掌。
如题干所给上联“两袖清风心忧天下”的前四个字是成语,“心忧天下”是个动宾结构。
所以下联可拟为“一腔热血胸怀人民”,从内容看,与上联构成“正对”。
而题干所给第二句的上联“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是主语+状语+谓语的结构,谓语是作品中提炼的成语。
由此,下联可拟为“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从内容看,与上联也是构成了“正对”。
故答案为:⑴示例一:家园情怀是一种责任、更是种担当。
无数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心忧天下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视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
所以,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用行动践行家国情怀。
示例二:家国情怀是青少年奋力前进的动力。
青少年只有拥有家国情怀,才能明确学习目标,才能用理想和信念不断催促自己奋力向前,因此,家国情怀的培养,刻不容缓。
⑵示例: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作记,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政治抱负。
⑶一腔热血胸怀人民;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点评】⑴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要读懂材料,理解题意,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和分析,注意对图表的观察,把握图表中的信息,要结合平时的积累来阐述。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要结合上联和活动主题进行补写。
4.鲁迅是中国文坛的巨匠。
他逝世时,人们献了很多挽联。
请揣摩语境,将鲁迅的作品《呐喊》《彷徨》《莽原》《奔流》《噩梦》《野草》《而已》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成为一副工整的对联。
踏________,刈________,《热风》________,一生________;
痛《毁灭》,叹________,《十月》________,万众________。
【答案】《莽原》;《野革》;《奔流》;《呐喊》;《而已》;《噩梦》;《彷徨》【解析】【分析】这副对联已经给出了一些关键词,只需要把鲁迅的作品填对即可,答题时结合语境,还要注意搭配,“踏”是踩的意思,“ 刈”是割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因
此,“踏”后面应填《莽原》;“刈”后面应填《野草》;“热风”是名词,而且风会带动空气流动,因此,《热风》后应填《奔流》;鲁迅一生都在为劳动人民呐喊,因此“一生”后应填《呐喊》;“痛《毁灭》”,旧世界毁灭了很多东西,让人痛惜,让人感叹,也不过如此,因此,叹后应填《而已》;最后剩下《噩梦》和《彷徨》,联系《十月》和万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十月里作家做了个噩梦,让万众彷徨。
【点评】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本题答题时还要结合语境和搭配。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悬挂“桃符”的习俗。
相传古代到了春节前一日,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或张贴于大门两旁,以压邪驱魔。
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桃符上书写的文字由二神变为驱祸祈福的吉祥话,进而发展为两句对偶句。
对联是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构成。
一般要求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一致、词性相同。
词义相关、平仄(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相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对联以凝练著称,被誉为“浓缩的诗”。
——摘自《<语文>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第一学期P140页》(材料二)临近春节,佳慧同学书写了四副对联:
A.户纳春风人气高,门迎红日财源广。
B.比肩齐迈求知路,同窗共研修身经。
C.国泰民安人增寿,风调雨顺福临门。
D.教学相长育新秀,德才兼备泽后昆。
(1)(材料一)依次介绍了对联的起源、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
(2)①(材料二)所列四幅对联中,适合送给家中老一辈人和同学的对联分别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②没有送出的两幅对联中,需要调整上下联位置的一副对联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答案】(1)作用(用途);结构要求(特点)
(2)C;B;A;上联尾字应该用庆声,却用了平声下联尾字应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不符合“仄起平落”的要求,所以上下联应该对调;门迎红日财源广,户纳春风人气高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两则材料,材料一,介绍汉语特有的艺术形式--对联;材料二,给出佳慧同学书写的四副对联。
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及对联内容的理解与修改能力。
(1)阅读材料,对所写内容分点进行概括即可。
第一段的第一句,主要介绍了对联的起源;二、三句是介绍一对联的作用“以压邪驱魔”;第四句介绍对联的发展;而整个第二段
介绍的都是对联的结构特点及相关的要求。
(2)①A.“财源”二字,表现与经商有关,适合送给商人;
B.“比肩”“同窗”表明写的是同学情,适合送给同学;
C.“人增寿”突出的是人的长寿,适合送给老年人;
D.“教学”“泽后昆”可见写的是教师,适合送给老师。
故适合送给家中老一辈人和同学的对联分别依次是C与B。
②根据材料一中的对对联结构特点的要求,可知A联有语,因为“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所以上下联位置应互调。
故答案为:⑴11.作用(用途) 2.结构要求(特点)
⑵C;B;A;上联尾字应该用庆声,却用了平声下联尾字应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不符合“仄起平落”的要求,所以上下联应该对调;门迎红日财源广,户纳春风人气高
【点评】⑴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的观察分析能力。
本题中的每一段首句是段落的中心句,概括总结即可。
⑵明确对联特点:字数相等,结构一致,词性相同,内容相近和相反。
要读懂题干的具体要求,明确上联或下联的内容特点。
将拟写的下联和上联作比较,看上下是否对应。
还有注意平仄的押韵规则。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小区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的随机调查,统计如下表:
材料二:日本国民需要在垃圾清运当天的早晨8点之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的地方,错过时间就必须要等到下一周。
韩国的垃圾回收除了定点定时,有的地方还要在垃圾袋上写上姓名。
在瑞典,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公众喝完饮料后只要将易拉罐和玻璃瓶自觉投入回收机中,就会凭收据领取相应的奖金。
(1)阅读材料一,请概括你从图表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2)某小区要张贴对联形式的标语宣传“垃圾分类”,上联已经给出,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配合垃圾分类;
下联:________
(3)结合生活实际和材料二,请你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提出三条可行性的建议。
【答案】(1)①青年人拉圾分类意识强,但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
②市民普遍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但行动落实有待提升。
(2)共建家园美好
(3)示例:政府制定“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定点定期进行“垃圾分类”
的回收和培训;制定回收垃圾的奖惩制度)社会及学校等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装不同的垃圾。
便于分类等。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这个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认为垃圾分类有必要吗的数据,可以看出青年人年人拉圾分类意识强,通过分析开始垃圾分类的数据,可以看出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
通过对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市民普遍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但行动落实有待提升。
(2)仔细分析上联特点,上联是由“配合垃圾分类”属于动宾短语,因此拟写的下联也要有这个特点,另外还要注意内容要符合活动主题。
如共建家园美好。
(3)此题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和材料二,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提出三条可行性的建议。
材料二讲的是日本和瑞典垃圾处理办法,因为现实生活中垃圾的处理需要政府的管理、市民的意识以及行动等,因此可据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此题答案是多样的。
故答案为:⑴①青年人拉圾分类意识强,但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
②市民普遍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但行动落实有待提升。
⑵共建家园美好
⑶示例:政府制定“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定点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的回收和培训;制定回收垃圾的奖惩制度)社会及学校等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装不同的垃圾。
便于分类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题意,重视结合标题理解内涵,再是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
⑵此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要求学生对对联的有关知识要熟悉,尤其是“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要词性相对”“要内容相关”这三点要牢记便不难写出合适的下联了。
生活中也要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生活处处皆学问。
⑶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7.新学期伊始,一位老师送给初三学子一副对联,下联需要你来给出。
上联: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
下联:________
【答案】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
【解析】仔细分析上联,上联由“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三个部分九个字组成,其中“今朝”是表示时间性策词语,“踏浪书海”属于动宾短语,“豪情盛”属于属于主谓短语,因此所拟写的下联也要有这些特点,除了形式符合要求之外,内容也必须符合要求。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形式和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如: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
故答案为: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
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8.某中学初三年级以“名胜古迹中的对联”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九年级(4)班准备出一本《名胜古迹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
下面是一则征文启事,请你根据要求修改。
征文启事
九年级(4)班准备出版一本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对联内容要章显名胜特色。
稿件交到九年级(4)班班委会,截止日期10月20日。
请同学们务必投稿。
九年级(4)班班委会
①启事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
③征文启事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3)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
①下面是故宫中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抄写在下面。
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
②很多古诗文都与名胜古迹有关,请写出下列诗文涉及的名胜古迹。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________
B.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________
【答案】(1)示例:品味名胜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2)章显;彰显;将“务必”改为“积极”;在落款“九年级(4)班班委会下方补上日期,如“2019年10月10日”
(3)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岳阳楼;黄鹤楼
【解析】【分析】(1)宣传标语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名胜古迹中的对联”的活动主题。
宣传语中最好有“名胜”“对联”这样的关键性词语。
(2)①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彰”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再如“彰显”:指昭著的事实;显赫。
注意据义定形。
②“请同学们务必投稿”用词不当,“务必”有命令语气,应改为“请同学们积极投稿”即可。
③落款部分缺少日期。
在
“九年级(4)班班委会”正下方补写日期即可。
日期一定在“截止日期10月20日”之前的一段时间。
如“2019年10月10日”等。
(3)①首先要认准书法文字的字形。
辨别上下联:注意上下联最后一字仄起平收,还有古人写字由右到左的写字习惯。
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②写出诗文涉及的名胜古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一联是湖南岳阳楼的对联,咏的是范仲淹,所以写的岳阳楼。
“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一联由“黄鹤飞去”即可判断出写的是黄鹤楼。
故答案为:⑴示例:品味名胜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⑵章显;彰显;将“务必”改为“积极”;在落款“九年级(4)班班委会下方补上日期,如“2019年10月10日”
⑶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岳阳楼;黄鹤楼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宣传标语是在宣传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达到某种宣传目的。
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达到宣传鼓动目的,标语口号往往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因而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⑵本题考查修改应用文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修改应用文应从格式、标点、语言等方面进行辨析和修改。
⑶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9.写出与“风吹苦草绿”构成对偶的一句。
【答案】雨打芭蕉碧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比如:雨打芭蕉碧,光照花朵艳等。
故答案为:雨打芭蕉碧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1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篮球明星姚明说,小时候曾因撒谎被家人揍过,他对家风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家风好代表这家人的人品好。
我们家的家风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