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这节课引发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实践新课程NEW CURRICULUM
一、案例背景
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课题。


有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才能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如果我们
教师总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学生原本很好的思路有可
能被打断。

而对于我们提供的新方法,又要从头开始思考,既得不
偿失,又浪费了时间。

在整个课堂中,学生才是这个课堂的主人,
我们应该把控制权转移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的想法来感染老
师,老师再不断地深化学生的想法,从而使整节课熠熠生辉。

二、案例描述
在《分式方程》这节课上,我向学生呈现了这样一道题目:
390 x-3902x=3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如何解这样的一个方程?学生转过身讨论了一会儿。

我又让学生回过身来,提示他可以类似地比较我们
已经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如x
16=4x+58+2
第一步:去分母;第二步:去括号;第三步:移项;第四步:化成ax=b的形式;第五步: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

他们傻傻地盯着我看,不知道该如何发言,我震惊了。

本来想通过提示他们,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找出解决方案,但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打断了他们的思路,都傻傻地盯着我。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既然决定让他们讨论了,就应该给足他们充分的时间,好好思考,而不是突然间打断他们的思路,让他们又要从头开始想,在课
后,有很多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同乘以4x390x-3902x=3 390×4-390×2=12x
x=65
还可以同乘以2x:
390 x-3902x=3
390×2-390=6x
x=65
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分:
390×2-390
2x=6x2x
然后再去分母进行计算。

学生的这些想法是在他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基础上提出来的。

由于自己备课时没有充分地考虑清楚,险些造成教学上的失误,虽然进行了补救,但是影响还是存在。

于是,我对学生说:“以后老师给足同学们时间思考问题,坚决不打断大家的思路,把课堂还给你们。

在此次上课中,没有将你们当作课堂的主人,而只是一味地想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你们,请你们原谅。

”而学生也很好,反而说:“我们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老师这里有更好的解题方法,而且也可以帮我们总结,也是挺好的。

”正是由于这次的问题,反而给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
求,要求我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

三、案例分析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而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辅,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教师单一主题观的影响过程,往往只注重教师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1)让同学们自己讨论,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自己去总结。

(2)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操作。

(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4)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认为,教育应是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是能让学生持续发展的体现。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合作,特别是强调手脑并用,教师要有意识地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

通过操作,使学生逐渐借助表象逐步抽象出有关解题方法。

从而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跳跃,不仅获取知识,同时还能更好调地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今天所学为明天所用,真正体现数学价值。

反思一:为什么我在教学过程中会不小心打断学生呢?
1.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充满信心,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不要总是认为学生什么都不会,都要扶着他们,一步步地引导他们,我们可以放开学生的手,让他们独立,让他们自己学会思考,只有自己思考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2.在备课时,我们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哪些问题,以学生目前的水平可以小组讨论,不需要老师给出指导,就能得到与最终答案比较相近的结论。

哪些问题,以学生目前水平还不能讨论出来,老师就应该给予适当的点拨。

所以,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选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不是所有内容的都讲。

反思二:为什么学生解题过程中会有这么多种想法呢?
1.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所接受知识的能力、快慢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讨论的时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

就比如说390x-3902x=3这道题,有的学生想到乘以4x,有的学生想到乘以分母的最简公分母2x,有的学生会想到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他们的想法都是在他们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都是知识的沉淀过程。

2.每个学生都想积极地在讨论中表现自己,各抒己见,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逐步跳跃的过程,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所学所想在讨论中展示出来。

反思三:我在教学中未充分意识到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教学经验还有许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需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把课堂
《分式方程》这节课引发的思考
周寅
(上海市西林中学)
112--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学实践新课程NEW CURRICULUM
还给学生。

2.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要多参加区里为我们提供的教研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吸取一些经验,不断地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地将学生作为一节课的主人。

3.对学生要充满信心,有很多学生的想法有时比老师的想法还要好,所以,我们要静下心来聆听学生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意见。

而不是很着急地打断他们,说自己的想法。

反思四: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多元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1.时代不断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应该把它落实到位,而不是表面上的简单的小组交流,而可以更进一步。

也可以让学生课前复习,一起制作课件,这些都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式多种多样。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为学生在智力、性格、爱好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对待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要求,就会有的学生受益,有的学生感受到失败。

因此,我们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时,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做到了不唯书,不唯师,灵活处理教材,依据新大纲、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改革传统教学的模式,树立了教师的教为学生的服务,使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必须着力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这才是他们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避免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促使学生的主动发展,不遗余力地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回归主体,发展主体”。

•编辑王团兰
浅析英语课堂中的导入方法
何文芝刘明文
(吉林省柳河县红石镇和平中学)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这些年在英语课导入上的学习总结,
觉得以下导入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及注意力。

一、旧知识导入
由旧知识导入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教师
可以由检查和提问旧知识开始,从而自然地把新旧知识之间的结
合点过渡到新知识的教授,这样可以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
构,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

比如,要
教学一般过去时,可以先从一般现在时入手,设计一般现在时的
几个题目。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this term?”“How old are you?”然后过渡到一般过去时“How many students were there in your class last term?”
“Who was your English teacher last year?”从一般现在时自然而然
引出了一般过去时,学生容易理解、接受。

二、实例导入
如果能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只选择学生熟悉的或关心的实例
导入新课,往往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实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与教师的教授融合
在一起,造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如,在讲到与sports相关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联系校园中或者国内外正在进行的体育比赛导入新课。

三、直观演示导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板书、版画、图片、实物、录音、多媒体等教具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分析和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导入方法,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容易被学生接受。

而且这种方法生动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的学习内容。

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在教学英语单词时,利用实物导入,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深厚。

四、故事导入
中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内容的教授作铺垫,还可以通过故事本身使学生练听力,获得更多的语言感受。

如在讲授Bill Gates时,可以收集一些关于Bill Gates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

五、设疑和悬念导入
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或者阅读文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和阅读的能力,更快更好地获取信息。

例如,在教学Lesson22Under The Sea时,可以问学生:“Do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sea?”“What can you find under the sea?”在学生讨论时,教师
也可以启发学生把他们能够想到的都说出来,也可以借助词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课堂导入对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不断研究探索。

•编辑王团兰
摘要: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做好听课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为进入新课堂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英语;课堂;导入;方法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