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数据的输入输出

合集下载

第7章 Java的输入 输出流

第7章   Java的输入 输出流

第7章 Java的输入/输出流
String dirList[]=f1.list(m); for(int i=0;i<dirList.length;i++) Transcript.println(dirList[i]); } } public MyClass3(File f) { this.f=f; } public boolean accept(File dir, String name){ return name.startsWith("un"); } }
第7章 Java的输入/输出流
该程序的运行结果如图7.3所示。 此程序中,我们为了说明路径分隔符的使用方法, 实例化文件对象的时候给出了全路径,其实由于我们 已经在Java系统中设置好了源路径,只要给出文件名 就行了。 表7.1中,list方法用于列出一个目录中所有的文件 或与某个模式相匹配的文件。下面我们给出两个例子 来讨论带参数或不带参数的list方法的使用。
返回指定格式的目录中的文件名 返回当前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名 创建目录,成功返回真 创建路径中所有目录,成功则返回真 返回路径分隔符 文件更名,成功返回真 返回文件分隔符 返回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第7章 Java的输入/输出流
下面我们给出几个File类的应用实例。通过例题的 使用,希望读者对File类有更清楚的认识。 例7.1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MyClass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ilef=new File("c:\\jbuilder3\\myprojects\\untitled5\\MyClass1.java"); if(!f.exists())

第七章 数组

第七章  数组

例题1:求10名同学的平均分。7_2.c
main( ) { int a[10]; int i ,sum=0,ave; for (i=0;i<10;i++) scanf("%d",&a[i]);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数组名为a,此数组有10个整型元素*/
/* a[0], a[1], a[2], a[3], a[4]
3. 如果输入多个字符串,则可用空格隔开
char str1[20],str2[20],str3[20]; scanf(“%s%s%s”,str1,str2,str3); 输入为 How are you str1中为“How”, str2 中为“are”, str3中为 “you”。
7.3.3字符数组举例: 从键盘输入一行字符串(<20),求字符串中 小写字母的个数。7-6.c main() {char str[20],len=0,i; 求这个字符串 scanf ("%s",str); 的长度? for (i=0; str[i]!='\0';i++) if (str[i]>='a'&&str[i]<='z') len++; printf ("\n%d",len); }
1 2 3 4 5 6 7 8 9 a[8] 10 a[9]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2. 不允许对数组的大小作动态定义,即数组的大 小不能是变量。 例如:下面是不合法的: int n; float a[n]; 3. 数组元素的使用与变量是一样的。可以赋值, 也可作各种运算,还可以输入和输出。 例如:a [0]=1 ; a[1]=a[0]型_char、实 型_float)的数据外, C语言还提供了构造类型 的数据,它们有:数组类型、结构体类型、共用 体类型。构造类型数据是由基本类型数据按一定 规则组成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_计算机组成原理第7章输入输出IO系统_课件PP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_计算机组成原理第7章输入输出IO系统_课件PPT
9
7.2 外部设备:习题
设一个磁盘盘面共有200个磁道,盘面总存储容量 60MB,磁盘旋转一周的时间为25ms,每磁道有8个扇 区,各扇区间有一间隙,磁头通过每个间隙需1.25ms。 则磁盘通道所需最大传输率是_____。
A. 10MB/s
B. 60MB/s
C. 83.3MB/s D. 20MB/s
14
7.3 I/O接口(I/O控制器):习题
在统一编址的情况下,就I/O设备而言,其对应的I/O 地址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要求固定在地址高端 B. 要求固定在地址低端 C. 要求相对固定在地址的某部分 D. 可以随意在地址的任何地方
7 第 章 输入输出(I/O)系统
7.4 I/O方式
2021年9月3日 21:40:22
7.4 I/O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 实现简单;CPU与I/O设备只能串行工作。
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基本类型 按中断源的位置: 内中断 外中断 如何得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向量中断: 由中断事件自己提供(硬件向量法) 非向量中断:由CPU查询得到(软件查询法)
19
7.4 I/O方式
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过程:
中断请求:由中断源发出
中断响应:每条指令执行阶段结束前,未屏蔽
断点保护(硬件完成) 中断判优
PUSH PSW 关中断: IF=0; TF=0
中断源识别
PUSH CS
获得中断服务程序首地址 PUSH IP
中断处理
PUSH regs STI (选) 中断处理
一台字符显示器的VRAM中存放的是_____。
A. 显示字符的ASCII码
B. BCD码
C. 字模
D. 汉字内码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7章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7章

6位数码管接口电路
7FH
位 锁 存 器 ( 段 选 )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0 1 1 1 1 1 1 1 h g f e d c b a 8 D7-D0
CS (201H选中)
20H 位
D7-D0 锁 存 器 ( 位 选 )
D0 0 0 0 0 0 D 1
5
位 反 相 驱 动 器
DMA写传送: I/O端口信息 系统RAM某单元。 存储单元读 / 写传送: 在DMAC控制下, 实现系统 RAM RAM。 注意:在PC系列机中禁止RAM RAM传送。 4. DMA传送的过程
AB DB CB
HRQ DREQ
HOLD
总线保持请求
总线响应
DMA 请求 DMA 响应
注意: I/O 指令只能在端口和AL, AX, EAX之间 交换信息, 用DX间址, 但不能使用方括号, 即不能写成: IN AL, [DX]。
7.2 微机系统与外设交换信息的方式
微机系统与 I/O 端口的信息交换有四种方式: 无条件传送 中断方式 查询方式 DMA方式
采用何种方式与接口的硬件电路有直接关系
查询式输出接口示意图 数据 锁 数据总线 存 器 数据口选中 (8) 状态标志
Q D
输 出 设 备
IOW 地址译码器 地址总线
+5V
IOR
状态口选中
ACK
R
―0‖为空闲
接数据线D0位
查询式数据输出核心程序 设状态口地址=200H=数据口地址
TSCAN: MOV IN TEST JNZ MOV MOV OUT
HOLD
总线请求 总线响应
HRQ
DREQ

Landmark学习教程_7第七章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

Landmark学习教程_7第七章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

第七章.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在解释任务完成之后,需将解释的层位与断层及测线数据输出,以便加载其他软件使用。

一、层位数据的输出Command Menu――Data――Management――Seismic Project Manager。

弹出Seismic Project Manager窗口,Horizon ――Horizon Import/Export(Hie) 。

(图1)图1弹出层位输入输出窗口在工区列表中选择相应的工区。

(图2)图2OK后,从File中选择Export Horizon to Seismic—弹出输出数据的编辑窗口。

如图31 在格式文件列表中选择格式文件。

(步骤A)2 键入输出文件的路径名称。

(步骤B)3 选择所要输出的层位数据的名称。

(步骤C)――Apply――OK。

完成。

步骤A步骤B步骤C图3注意:测线数据也是从图3窗口输出。

在output file中输入。

单击survey——Parameters弹出下图。

将输出线的间隔设为合适的数字(如50),ok。

同样的道理输出,输出trace的间隔设为合适的数字(如50),ok二、断层数据的输出断层数据的输出与层位数据的输出基本一致。

Seismic Project Manager窗口――Faults――Faults Import/Export在输入输出窗口中选择工区OK后,从File中选择Export Horizon to Seismic—弹出输出数据的编辑窗口。

(如图4 A所示)步骤1 选择输出文件的路径,键入名称。

步骤2 在格式文件列表中选择格式文件。

注:在Export Options中可进行输出断层的选择,是全选还是安不同分类进行选择。

――Apply――OK。

完成12 A。

8071第七章输入输出接口技术第一节内容2009.01.20(第三稿)

8071第七章输入输出接口技术第一节内容2009.01.20(第三稿)

2.I/O端口独立编址

优点:

I/O端口的地址空间独立 控制和地址译码电路相对简单 专门的I/O指令使程序清晰易读 I/O指令没有存储器指令丰富

缺点:

80x86采用I/O端口独立编址
2013年8月1日星期四 中北大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3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I/O端口独立编址
特点:

00000H 内存 地址
12
7.1.3 I/O接口的主要功能



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缓冲和锁存 输出接口有锁存环节,输入接口有缓冲环节 实际的电路常用: 输出锁存缓冲环节,输入锁存缓冲环节 对信号的形式和数据的格式进行变换 微机直接处理:数字量、开关量、脉冲量 对I/O端口进行寻址 与CPU和I/O设备进行联络
中北大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24
2013年8月1日星期四
外设接口
输入接口 输出接口 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
数字接口
模拟接口
2013年8月1日星期四
中北大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25
输入输出接口的特点
输入接口:

要求对数据具有控制能力(常用三态门实现)
输出接口:

要求对数据具有锁存能力(常用锁存器实现)
中北大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6
7.1.2 I/O接口概述
为什么需要I/O接口(电路)?

多种外设
微机的外部设备多种多样

工作原理、驱动方式、信息格式、以及工作 速度方面彼此差别很大
它们不能与CPU直接相连 必须经过中间电路再与系统相连 这部分电路被称为I/O接口电路

第7章输入输出习题参考解答

第7章输入输出习题参考解答

第7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1.计算机的I/O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答:计算机的I/O系统,主要用于解决主机与外部设备间的信息通讯,提供信息通路,使外围设备与主机能够协调一致地工作。

计算机的I/O系统由I/O硬件和I/O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I/O硬件包括:系统总线、I/O接口、I/O设备及设备控制器。

I/O软件包括:用户的I/O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控制程序。

2.I/O硬件包括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I/O硬件包括:系统总线、I/O接口、I/O设备及设备控制器。

系统总线的作用是为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提供通路。

I/O接口通常是指主机与I/O设备之间设置的一个硬件电路及其相应的控制软件。

它用于在系统总线和外设之间传输信号,并起缓冲作用,以满足接口两边的时序要求。

I/O设备的作用是为主机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提供一个工具。

设备控制器用来控制I/O设备的具体动作,不同的I/O设备需要完成的控制功能不同。

3.什么是用户I/O程序?什么是设备驱动程序?什么是设备控制程序?答:用户I/O程序是指用户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调用界面编写的具体I/O设备的输入输出程序。

例如用户编写的用打印机输出文本的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是一种可以使计算机和设备通信的特殊程序。

可以说相当于操作系统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只有通过这个接口,才能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假如某设备的驱动程序未能正确安装,便不能正常工作。

设备控制程序就是驱动程序中具体对设备进行控制的程序。

设备控制程序通过接口控制逻辑电路,发出控制命令字。

命令字代码各位表达了要求I/O设备执行操作的控制代码,由硬件逻辑解释执行,发出控制外设的有关控制信号。

4.说明设计I/O系统的三个要素的具体内容。

答:设计I/O系统应该考虑如下三个要素:①数据定位: I/O系统必须能够根据主机提出的要求进行设备的选择,并按照数据在设备中的地址找到相应的数据。

binbin详解第7章-串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binbin详解第7章-串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验位可以是“ 或 验位可以是“0”或“1”,使所发送的每个字符中(包括校验位)“1”的个数为 ,使所发送的每个字符中(包括校验位) 的个数为 奇数(称为奇校验)或偶数(称为偶校验)。 奇数(称为奇校验)或偶数(称为偶校验) 奇校验 偶校验 奇偶校验法是对一个字符校验一次,通常只用于异步通信中。 奇偶校验法是对一个字符校验一次,通常只用于异步通信中。奇偶校验 位的产生和检验,可用软件或硬件的方法实现。 位的产生和检验,可用软件或硬件的方法实现。
5. 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利用电话信道(频带宽度通常为 利用电话信道(频带宽度通常为300~3400Hz)进行远距离传输,为完 ~ )进行远距离传输, 成传输数字信号,通常把数字信号的“ 或 成传输数字信号,通常把数字信号的“0”或“1”转换成较高的不同频率的模拟 转换成较高的不同频率的模拟 信号,而在接收端再将该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前一种转换称为调制, 调制 信号,而在接收端再将该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前一种转换称为调制,后 一种转换称为解调。完成调制、解调功能的设备叫做调制解调器(Modem) 一种转换称为解调。完成调制、解调功能的设备叫做调制解调器(Modem)。 解调 调制解调器
波特率与字符的传送速率不同: 波特率与字符的传送速率不同:
波特率是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传送率是每秒钟传送的字符个数, 波特率是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传送率是每秒钟传送的字符个数,二 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波特率=位 字符 字符/秒 位 秒 字符× 波特率 位/字符×字符 秒=位/秒
串行通信按通信的格式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串行通信按通信的格式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通信协议:通信的双方约定,何时开始发送, 通信协议:通信的双方约定,何时开始发送,何时发送完毕以及双方的 联络方式、正确与否等。 联络方式、正确与否等。

标准输入输出

标准输入输出

标准输入输出标准输入输出(Standard Input/Output,简称为STDIO)是计算机程序中常用的一种输入输出方式。

在很多编程语言中,都有对标准输入输出的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程序与用户或者其他程序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文将对标准输入输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基本概念、常见应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标准输入输出的基本概念。

标准输入是指程序从键盘或者其他输入设备中接收数据的过程,而标准输出则是指程序向屏幕或者其他输出设备输出数据的过程。

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中,都有对标准输入输出的支持,程序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来进行输入输出操作。

标准输入输出是程序与外部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重要方式,也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标准输入输出的常见应用。

标准输入输出在很多场景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命令行程序中,用户可以通过标准输入来向程序输入数据,程序则可以通过标准输出将结果输出给用户。

在编写脚本程序时,标准输入输出也是常用的数据交互方式。

此外,标准输入输出还可以用于程序之间的数据传递,比如一个程序的标准输出可以作为另一个程序的标准输入,实现两个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

总之,标准输入输出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使用标准输入输出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确保输入输出的数据格式和类型是符合要求的,否则可能会导致程序出错。

其次,要及时关闭输入输出流,以释放系统资源,避免资源泄露。

另外,对于大量数据的输入输出,要考虑效率和性能的问题,避免出现性能瓶颈。

此外,要处理好异常情况,比如输入输出操作失败时的处理方式。

总之,在使用标准输入输出时,要谨慎对待,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标准输入输出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通过标准输入输出,程序可以与用户或者其他程序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各种功能和需求。

在使用标准输入输出时,我们需要注意数据格式、资源释放、性能优化以及异常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 输入输出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  输入输出系统

第七章输入输出系统第一节基本的输入输出方式一、外围设备的寻址1.统一编址:将输入输出设备中控制寄存器、数据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等与内存单元一样看待,将它们和内存单元联合在一起编排地址,用访问内存的指令来访问输入输出设备接口的某个寄存器,从而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

2.单独编址:将输入输出设备中控制寄存器、数据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单独编排地址,用专门的控制信号进行输入输出操作。

3.CPU与外围设备进行通信有三种类型:(1)CPU向外围设备发出操作控制命令。

(2)外围设备向CPU提供状态信息。

(3)数据在CPU与外围设备之间的传递。

历年真题1.对外设统一编址是指给每个外设设置一个地址码。

(2002年)【分析】CPU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传送是通过硬件接口来实现的,各种外设的硬件接口上又都包含有多个寄存器,如控制寄存器、数据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等。

统一编址是将外设接口上的各种寄存器等同于内存储器的存储单元,通过使用访问内存单元的指令来访问外设接口上的各个寄存器,这样就可以使用访存指令来访问外设,输入输出操作简单,程序设计比较简便。

由于外设接口上的寄存器种类和数量通常不止一个,所以一个外设至少对应一个以上的内存地址。

【答案】对外设统一编址是将外设接口上的寄存器等同内存单元,给每个外设设置至少一个地址码。

二、外围设备的定时1.外围设备的定时方式有异步传输方式和同步定时方式两种。

2.实现输入输出数据传输的方式主要有:程序控制方式、直接存储访问(DMA)方式、通道方式。

程序控制方式又可分为程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两种。

历年真题1.对I/O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可分为程序中断控制方式和独立编址传送控制方式两种。

(2001年)【分析】对1/O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可分为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程序中断控制方式、DMA控制方式、通道控制方式等。

程序中断控制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独立编址是指对1/O设备的控制寄存器、数据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等单独进行地址编排,使用专门的指令对其进行操作,可用在各种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中。

OOP 07章 流式输入输出及文件处理

OOP 07章 流式输入输出及文件处理

7.3 Java的字节流处理
• Java字节流处理类集
7.3.1 字节输入流InputStream InputStream抽象类从输入设备或文件中读 取数据使用的字节流 提供下面几个用于读取数据的成员方法:
read() read(byte[] buffer) read(byte buffer[], int offset, int length) skip(long n) close()
2. 检测File对象
File类提供了一整套应用于File对象的成员方法。 exists() 检测File对象所描述的文件或目录是否存 在。 isDirectory() 检测File对象所描述的是否为目录。 isFile() 检测File对象所描述的是否为文件。 isHidden() 检测File对象所描述的是否为一个隐藏 文件。 canRead() 检测File对象所描述的文件是否可读。 canWrite() 检测File对象所描述的文件是否可写。 equals(Object obj) 检测File对象描述的绝对路径 与obj的绝对路径是否相等。
程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据
输出设备
数据源
数据目标
当试图将外部的数据输入到程序中时,流中的 数据源是输入设备,数据目标是程序,这个流 被称为输入流(input stream)。
输入设备
数据源
数据
程序
数据目标
用流机制处理I/O的主要好处是:程序
中有关I/O的代码与设备无关,
程序不需知道(/处理)每一种设备的细 节,使程序能够适应各种设备的输入 输出。
从标准输入流读取数据
System.in是原始InputStream对象,需要经过包装才能有效地 读取数据。常用的方法: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TypeInString{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uferedReader in = new Buffered Reader( new InputStreamReader( System.in ) ); String s;

第七章 输入输出(IO)系统

第七章 输入输出(IO)系统

一、选择1、计算机所配置的显示器中,若显示控制卡上双薪存储器的容量是1MB,则当采用800×600像素的分辨率时,每个像素最多可以有(C)种不同的颜色。

A.256B.65536C.16MD.40962、CRT的分辨率为1024×1024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约为(B)A.256MB.1MC.256KBD.32MB3、CRT的分辨率为1024×1024像素,像素的颜色总数为256色,则刷新存储器每单元字长是(A)A.1个字节B.2个字节C.256个字节D.1024个字节4、若计算机屏幕上每个像素的灰度级为256,则刷新存储每个单元的宽度是。

5、显示汉字采用点阵字库,若每个汉字用16×16的点阵表示,7500个汉字的字库容量是240KB 。

6、磁盘存储器的等待时间通常是磁盘旋转半周所用的时间。

7、某磁盘的转速为7200r/min,传输速度为4MN/s,控制器开销为1ms,要保证读或写一个512B的扇区的平均时间为11.3ms。

那么,该磁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不超过(D)A.3.9msB.4.7msC.5.5msD.6.1ms8、一个磁盘的转速为7200转/分,每个磁道有160个扇区,每扇区有512字节,那么理想情况下,其数据传输率为(C)A.7200×160KB/s B.7200KB/sC.9600KB/sD.19200KB/s9、某计算机系统中,假定硬盘以中断方式与处理机进行数据输入输出,以16位为传输单位,传输率为50KB/s,每次传输的开销(包括中断)为100个CPU时钟,处理器的主频为50MHz,请问软盘数据传送时占处理器的时间比例是10、设一个磁盘盘面共有200个磁道,盘面总存储容量60MB,磁盘旋转一周的时间为25ms,每磁道有8个扇区,各扇区之间有一间隙,磁头通过每个间隙需 1.25ms。

则磁盘通道所需最大传输率是11、下列有关程序中断I/O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 程序中断I/O方式是CPU和外设能够并行工作B. 中断I/O方式下,外设和CPU直接交换数据C. 中断I/O方式下,CPU会有额外的开销用于断点、现场的保护和回复等D. 中断I/O方式适用于像磁盘一类的高速设备12、指令执行结果出现异常而引起的中断是(B)A.I/O中断B.程序性中断C.机器校验中断D.外中断13、主存故障引起的中断是(C)A.I/O中断B.程序性中断C.机器校验中断D.外中断14、为了实现多级中断,保存现场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B)A.通用寄存器B.堆栈C.存储器D.外存15、在中断处理过程中,完全由硬件自动执行的步骤是(A)A.保存中断点B.识别中断点C.保存将被中断服务程序破坏的通用寄存器的内容D.返回中断点16、在蛋鸡中断系统中,CPU一旦响应,则立即关闭中断允许标志,以防止本次中断任务结束前同级的其他中断产生另一次中断进行干扰。

C语言讲义第07章-结构体与其他构造数据类型(原)

C语言讲义第07章-结构体与其他构造数据类型(原)

atoi(char*str);将数字字符串转换为整型。
atof(char*str);将数字字符串转换为双精度的 实型。 atol(char*str);将数字字串转换长整型。 使用上述函数,要包含头文件"stdlib.h"。
7.1 结构体
• 例7-1类型转换函数在结构体变量数据输 入中的应用示例。定义结构体类型及变 量,输入一个学生的有关信息并输出。 例7-1源程序
7.1 结构体
结构体变量一旦进入其作用域,系统便根据结构体类 型定义时成员排列的先后,自动为结构体变量的每一 个成员分配相应的存储空间。结构体变量的各个成员 均有自己的存储空间,结构体变量所占存储空间的大 小为各成员所占空间之和。 例如:student1 所占空间大小为:8 + 10 + 1+ 4 * 2 = 27(字节)。
例如:指针变量p1,p2指向结构体变量x。
p1 = p2 = &x; 例如:通过结构体指针p1和p2来引用结构体变量x成员。以下三种 方式是等价的。 x.no、、x.score[0] p1->no、p1->name、p1->score[0]
(*p2).no、(*p2).name、(*p2).score[0]
7.2 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 结构体数组的输入与输出一般在循环结构中进行, 一次循环可以输入或输出一条结构体记录。 • 例7-3定义一个结构体数组用于存储和显示三个学 生的基本信息。
例7-3源程序
•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no. 06030217 06050105 06010116 name zhang san li si wang wu sex m m f age 19 18 18 depart Economy & Commerce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第7章 输入输出流

第7章 输入输出流

第7章 输入输出流
第7章 输入输出流
(2)返回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int fail() const; 该函数返回failbit状态,以判断流操作是否失败。failbit表 示发生流格式错误,但缓冲区中的字符没有丢失。这种错误通常 是可以修复的。 (3)判断流是否正常 int good()const; int operator void *(); 上述两个函数的功能相似,如果eofbit、failbit和badbit全 部都没有被置位[即均为 0,读写正常(即符合读取和写入的类 型),没有文件末尾],则返回1 (true),否则返回0 (false)。
第7章 输入输出流
C++程序设计
第7章 输入输出流
第7章 输入输出流
流类简介 标准流对象 控制 I/O 格式 调用cout的成员函数 调用cin的成员函数
本章内容
第7章 输入输出流
第一节 流类简介
常考知识点: C++流的基本概念 iostream中流类库的基本概念 主要头文件的基本功能 提取运算符>>的使用 插入运算符<<的使用
(1)返回流是否结束: int eof() const; 函数返回eofbit的值。当文本文件结束时,在输入流中会 自动设置eofbit。在应用程序中可以用eof( )函数测试是否到达 文件尾,当文件操作结束遇到文件尾时,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 在标准输入流cin中,可以通过按下〈Ctrl+Z〉组合键表示 输入流的结束。
第7章 输入输出流
(3)设置和返回输出宽度 int width(int nw); 该函数将下一个输出项的显示宽度设置为nw。如果nw大于 数据所需宽度,则在没有特别指示时数据采用右对齐方式。如果 nw小于数据所需宽度,则nw无效,数据以默认格式输出。函数 width()的设置没有持续性,输出一项数据后自动恢复为系统默 认设置。

微机原理第七章 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接口电路

微机原理第七章 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接口电路

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二、 8255的内部结构
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三、8255的引脚功能
PA3 PA2 PA1 PA0 RD CS GND A1 A0 PC7 PC6 PC5 PC4 PC0 PC1 PC2 PC3 PB0 PB1 PB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PA4 PA5 PA6 PA7 WR RESET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VCC PB7 PB6 PB5 PB4 PB3
8251可编程通信接口
二、8251的结构和引脚特性
数据总线缓冲器
状态 缓冲器
发送数据/命 令缓冲器
接收数 据缓冲 器
RESET CLK C/D RD WR CS DTR DSR RTS CTS
读/写 控制电 路
发送器 P S
TxD
发送 控制 接收 控制 接收器 S P
TxRDY TxE TxC RxRDY SYN DET RxC RxD
输入/输出接口概述
五、 I/O接口的分类 通用接口 专用接口 串行接口 并行接口
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一、 8255A的主要特性


有3个8位并行数据I/O口PA、PB和PC口及1个8位控 制口CWR。 可编程设置方式0、方式1、方式2三种不同的工作方 式,用于无条件传送、查询传送和中断传送。 有两个控制字决定8255A的工作方式,通过编制初始 化程序,使用OUT指令从控制寄存器端口写入。有 一个状态字可供查询,使用IN指令从C端口读出。 提供兼容的TTL电平接口,原则上适用于需并行输入 输出的I/O设备。

(初一数学)第7章输入输出

(初一数学)第7章输入输出
例子
对于函数 (f(x) = x^2),当输入 (x = 2) 时,输出结果为 (4)。
方程输入
总结词
方程的输入和输出是解决方程问题的关键。
详细描述
方程是数学中描述等量关系的工具。方程的输入是指已知的等量关系和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而输出是指解得的未知数 的值。通过对方程进行输入和输出的计算,可以找到满足等量关系的未知数。
输入格式
文本、图像、音频、视频 等,根据处理需求选择合 适的输入格式。
输出基础
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用于将处理结果呈现给用 户。
输出方式
文本、图像、音频、视频 等,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 输出方式。
输出格式
PDF、Word、Excel、 PPT等,根据不同需求选 择合适的输出格式。
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本章重点回顾
输入输出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与前序章节的关联知识点
与后续章节的关联知识点
学习建议与思考题
学习建议
深入理解输入输出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基本类型 和格式
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理解输入输出的应用场景和 优势
学习建议与思考题
• 结合其他章节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习建议与思考题
思考题
1
2
1. 什么是输入输出?它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是什 么?
例子
对于代数表达式 (2x + 1),当输入 (x = 5) 时,输出结果为 (11)。
函数输入
01
总结词
理解函数的输入和输出是掌握函数性质的基础。
02 03
详细描述
函数是数学中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函数的输入是指自变量的取值, 而输出是指因变量的取值。通过观察函数的输入和输出,可以了解函数 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数字逻辑设计》第7章 数据选择器及译码器

《数字逻辑设计》第7章 数据选择器及译码器

P1
P2
P9
P3
P8
Gnd P4
P7 P6
P5
扩展
W=(P8•P9)’ Y=(P2•P3•P6•P7)’
X=(P4•P5•P6•P7)’ Z=(P1•P3•P5•P7•P9)’

X
Y
Z
&
&
&
&
1. 二进制编码器——例:4线-2线编码器
Example
4:2编码器
计算机配有四个外部设备:声卡(A0),硬盘驱动器 (A1),鼠标(A2),网卡(A3),B0、B1为编码输出。
g
CD
AB 00 01 11 10 00 1 1 0 0 01 0 0 1 0 11 × × × × 10 0 0 × ×
g=A+CD+BC+BC
编码器(Encoders)
编码器——
♦ 特点: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 ♦ 功能:将二进制码按照一定规律编排,使其具有特定含义
(如:8421BCD码用1000 代表数字8),与译码器互逆。
0 1 0 0 0 1 1 001 1 4
0 1 0 1 1 0 1 101 1 5
0 1 1 0 1 0 1 111 1 6
0 1 1 1 1 1 1 000 0 7
1 0 0 0 1 1 1 111 1 8
1 0 0 1 1 1 1 101 1 9
七段数码管
f g COM a b
a
f
b
g
e
c
d
e d COM c
A1
A0
典型应用——实现常规逻辑函数
A
D0
D1
D2

《C语言程序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谭浩强

第1章程序设计和C语言 1 1.1什么是计算机程序 1 1.2什么是计算机语言 1 1.3C语言的发展及其特点 3 1.4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 51.5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1 2 1.6程序设计的任务14 1-5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 printf ("**************************\n\n");printf(" Very Good!\n\n");printf ("**************************\n");return 0;}1-6#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b,c,max;printf("please input a,b,c:\n");scanf("%d,%d,%d",&a,&b,&c);max=a;if (max<b)max=b;if (max<c)max=c;printf("The largest number is %d\n",max); return 0;}第2章算法——程序的灵魂162.1什么是算法162.2简单的算法举例172.3算法的特性212.4怎样表示一个算法222.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34习题36第章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37 3.1顺序程序设计举例373.2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393.3C语句573.4数据的输入输出65习题823-1 #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int main(){float p,r,n;r=0.1;n=10;p=pow(1+r,n);printf("p=%f\n",p);return 0;}3-2-1#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int main(){float r5,r3,r2,r1,r0,p,p1,p2,p3,p4,p5;p=1000;r5=0.0585;r3=0.054;r2=0.0468;r1=0.0414;r0=0.0072;p1=p*((1+r5)*5); // 一次存5年期p2=p*(1+2*r2)*(1+3*r3); // 先存2年期,到期后将本息再存3年期p3=p*(1+3*r3)*(1+2*r2); // 先存3年期,到期后将本息再存2年期p4=p*pow(1+r1,5); // 存1年期,到期后将本息存再存1年期,连续存5次p5=p*pow(1+r0/4,4*5); // 存活期存款。

第7章 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

第7章 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
第7章 外部设备
13
2.写入过程 写入时,在写磁头线圈中通以一定 方向的写电流,所产生的磁通将从磁头的 头隙进入记录介质,然后流回磁头,形成 一个回路,于是在磁头下方的一个局部区 域被磁化,形成一个磁化单元(或称记录 单元)。 3.读出过程 读出时,读磁头线圈不外加电流。 当某一磁化单元运动到读磁头下方时,使 得磁头中流过的磁通有很大的变化,于是 在读磁头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e。
按位编码记录方式
T0 1 PE FM MFM M2 FM 0 1 1 1 0 0 0 1
图7-2(b) 按位编码记录方式的写电流波形
24
第7章 外部设备
2.按位编码记录方式 ⑴调相制(PE) 调相制又称相位编码方式。它采用 0 °和 180 °相位的不同分别表示“ 1 ”或 “0”。它的编码规则是:记录“1”时, 写电流在位周期中间由负变正;记录“ 0 ” 时,写电流在位周期中间由正变负。当连 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1”或“0”时, 为了维持上述原则,在位周期的边界上也 要翻转一次。这种记录方式常用于磁带机 中。
第7章 外部设备
25
2.按位编码记录方式(续) ⑵调频制(FM) 调频制是根据写电流的频率来区分 记录“ 1 ”或“ 0 ”的。记录“ 1 ”时,写 电流在位周期中间和边界各改变一次方向; 记录“ 0 ”时,写电流仅在位周期边界改 变一次方向。因此,记录“ 1 ”的磁通翻 转频率为记录“ 0 ”时的两倍,故又称倍 频制。若以T0表示位周期,则调频制的磁 通翻转间距为 0.5T0 和 T0。这种记录方式 主要应用于早期的硬磁盘机和单密度软磁 26 第7章 外部设备 盘机中。
3
本章学习内容 • 7.1 外部设备概述 • 7.2 磁介质存储器的性能和原理 • 7.3 磁介质存储设备 • 7.4 磁盘阵列(RAID) • 7.5 光盘存储器 • 7.6 新型辅助存储器 • 7.7 键盘输入设备 • 7.8 其他输入设备 • 7.9 打印输出设备 • 7.10 显示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93
7.2
18.5
格式输出
编辑符 输出结果 说明
F编辑符 编辑符
要输出的值
F6.2
F9.2
18.50
1875.48
左补空格,右补零 左补空格 右补零
多余小数四舍五入 W不够 不够 左补四个空格,小数中截 左补四个空格 小数中截 去多余位数 NEXT 22/93
1875.478 -78567.83
10/93
7.2
7.2.1
格式输出( 格式输出(I 编辑符)
I 编辑符
I编辑符用于整型数据的输入/输出。输出数据 编辑符用于整型数据的输入/输出。 编辑符用于整型数据的输入 常采用Write语句和 语句和Format语句,I 格式就是 语句, 常采用 语句和 语句 出现在Format语句 称为格式语句 中. 语句(称为格式语句 出现在 语句 称为格式语句)中
0 . 2 3 4 7 8 5 6 E+ 0 0 7
28/93
7.2
123.45
-0.005 876.53
7621.2
格式输出
编辑符 输出结果
0.1235E+03
E编辑符 编辑符
要输出的 值
说明
前面空两位第五位小数 四舍五入
E12.4
5/93
7.1
概述
在科学计算领域,对于输入输出也是 在科学计算领域 对于输入输出也是 各程序设计中考虑较多的问题之一, 各程序设计中考虑较多的问题之一 有时侯也是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来设 计。Fortran语言的输入输出功能是 语言的输入输出功能是 很强的, 很强的,它能按标准化来处理复杂 的输入输出问题, 的输入输出问题,且不依赖具体的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
. 1 5 8 0 0 0 E - . 7 4 6 6 E . 8 7 3 E 3 26/93 3 2
7.2
格式输出
数的符号; 数的符号; 小数点; 小数点; 小数点前的0; 小数点前的 ; E占一位; 占一位; 占一位 指数3位 指数 位
7.2.3 E编辑符 编辑符 基本规则: 基本规则:
w≥3+d+4 如果要输出一个有效数字6位的实数,则: 如果要输出一个有效数字 位的实数, 位的实数 w≥6+7=13
0 . 1 5 8 0 0 0 E + 0 2 - 0 . 7 4 6 6 E +0 3 0 . 8 7 3 E + 0 3 24/93
7.2.3 E编辑符 编辑符 如: A=15.8 B=-746.578 c=873.2
100
25/93
7.2
格式输出
E编辑符 编辑符
7.2.3
如: A=15.8 B=-746.578 C=873.2 WRITE(* , 100) A, B, C * 100 Format(1X, E15.6, E12.4, E9.3) 有的系统是按以下格式输出: 有的系统是按以下格式输出: 占用位数不变,0为空格 指数的正号为0) 为空格,指数的正号为 (占用位数不变 为空格 指数的正号为 ):
(定点数:单精度实数,4个字节,7个有效数字 定点数:单精度实数, 个字节 个字节, 个有效数字 个有效数字) 定点数
F w. d
W:输出数据的字段宽度; :输出数据的字段宽度; d:是需要输出的小数位数 :是需要输出的小数位数.
18/93
7.2
格式输出
7.2.2 F编辑符 编辑符 如: A=15.8 B=-746.578 C=873.2 WRITE(* , 100) A, B, C * 100 Format(1X, F6.1, F9.2, F7.2)
13/93
7.2
100
格式输出
WRITE (* , 100) J, K, L FORMAT(1X, I3, I5.4, I7.5)
4 0 - 0 0 1 2 0 0 1 2 3
如:J=40,K=-12,L=123
但如果L=123456时,还是按以上的格式语句 时 还是按以上的格式语句 还是按以上的格式语句: 但如果
E编辑符可以避免 “大数印错” 、“小数印丢”的 编辑符可以避免 大数印错” 小数印丢” 它还能够容纳任意大小的数据, 情 况。它还能够容纳任意大小的数据,不必事先估 计数值的大小。缺点:但输出指数形式, 计数值的大小。缺点:但输出指数形式,不方便阅 读。
27/93
7.2
格式输出
7.2.3 E编辑符的扩充形式 编辑符的扩充形式 目的: 目的:扩大实数表示范围 E w. d E e 其中e是指数位数 是指数位数: 其中 是指数位数: E15.7E3 表示指数位数为三位
由于在实际计算时,难以确定输出数据的大小, 注意:由于在实际计算时,难以确定输出数据的大小, 容易产生宽度不够的错误(w不够),输出很小的数据 容易产生宽度不够的错误(w不够),输出很小的数据 (w不够), 又会出现丢掉有用数字(d不够),结果是: (d不够),结果是 时,又会出现丢掉有用数字(d不够),结果是: 大数印错” 小数印丢” “大数印错” 或“小数印丢”.
4 0 - 0 0 1 2 1 2 3 4 5 6
由于是I7.5, 所以此时数字多余 则按 来处理 所以此时数字多余M,则按 来处理. 则按W来处理 由于是
14/93
7.2
格式输出
也可以按以下格式输出,这实际上输出 也可以按以下格式输出 这实际上输出 与格式合二为一: 与格式合二为一: 如:I=40,J=-12,K=123
格式输出
7.2.1 I 编辑符 如:J=40, K=-12, L=123 WRITE (* , 100) J, K, L 100 FORMAT(1X, I3, I5, I7)
格式语句是一个非执行语句,可以出现在程 格式语句是一个非执行语句 可以出现在程 序的任何地方( 之间) 序的任何地方(在Program和End之间). 和 之间
第七章 数据的输入输出
1
数据的输入输出
23543231 73432546
23543231 73432546
程序处理的对象是数据; 程序处理的对象是数据;程序的作用就 是对数据进行加工; 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程序的最终目的就 是输出运算结果. 是输出运算结果.
2/93
数据的输入输出
键盘 磁盘机 光盘机 手写板 …… 扫描仪 显示器 打印机 绘图仪 磁盘机 光盘机 3/93
0.000678567
F9.3 F10.4
*********
0.0007
7.2
格式输出( 格式输出(E编辑符)
7.2.3 E编辑符(Exponent) 编辑符( 编辑符 ) E编辑符也是用于实数(指数形式)输出。 编辑符也是用于实数( 编辑符也是用于实数 指数形式)输出。 它是按标准化的指数形式输出: 它是按标准化的指数形式输出
Iw (输出数据的字段宽度 输出数据的字段宽度) 输出数据的字段宽度 I w. m (m是需要输出的最少数字位数 是需要输出的最少数字位数) 是需要输出的最少数字位数 大写字母I 表示Integer, Integer,是整型数编辑字符 大写字母I 表示Integer,是整型数编辑字符
11/93
7.2
*****
W的宽度不够 的宽度不够
NEXT 17/93
7.2
7.2.2
格式输出( 格式输出(F 编辑符)
F编辑符 编辑符(Fixed Point Number) 编辑符
F编辑符用于定点数 实数 输出。就是 编辑符用于定点数(实数 输出。 编辑符用于定点数 实数) 把F 编辑符用于实数的小数形式输出 .
12/93
7.2
格式输出
如:J=40, K=-12, L=123 WRITE (* , 100) J, K, L 100 FORMAT(1X, I3, I5, I7)
4 0 - 1 2 1 2 3
1)数字在区域内向右看齐 数字在区域内向右看齐 2)负号要占位 负号要占位
请特别注意! 请特别注意
3)超过格式中的宽度时 其指定宽度内出现*号 超过格式中的宽度时,其指定宽度内出现 超过格式中的宽度时 其指定宽度内出现*
7/93
7.1
概述
在什么设备上输入或输出; 在什么设备上输入或输出; 用什么格式输入或输出; 用什么格式输入或输出; 输入或输出哪些数据。 输入或输出哪些数据。
输入输出格式要确定的因素: 输入输出格式要确定的因素:
8/93
7.1
概述
一般来说, 一般来说,计算机系统都隐含指定一种 输入和输出设备, 输入和输出设备,不需要程序作特别说 明就能直接访问, 明就能直接访问,如: Print * ,A , B
(系统隐含的输出设备 系统隐含的输出设备) 系统隐含的输出设备
WRITE(*,*) A , B (*,*) (第一个*号是系统隐含的输出设备 第一个*号是系统隐含的输出设备)
9/93
7.2
格式输出( 格式输出(I 编辑符)
按用户指定格式(称之为“编辑符” 输出—称之 按用户指定格式(称之为“编辑符”)输出 称之 格式输出” 格式输出的一般形式为: 为“格式输出”。格式输出的一般形式为: READ (<设备号 格式说明 设备号>,<格式说明 输入列表> 设备号 格式说明>)<输入列表 输入列表 READ <格式说明 输入列表 格式说明>,<输入列表 格式说明 输入列表> WRITE (<设备号 格式说明 设备号>,<格式说明 输出列表> 设备号 格式说明>)<输出列表 输出列表 PRINT <格式说明 输出列表 格式说明>,<输出列表 格式说明 输出列表> 格式说明:使用“ ” 格式字符表达式” 格式说明:使用“*”或“格式字符表达式” 作用: 作用:精确地说明每一个数据应该怎样输入或输 包括:数据类型、小数点位置、有效位数、 出,包括:数据类型、小数点位置、有效位数、输 出结果的形式等内容 等内容。 出结果的形式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