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四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了确保安全设备、器材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提高使用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建立安全设备、器材的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安全设备、器材的检查维修管理工作。

三、制度内容
1. 设备、器材检查管理
(1)对公司内所有安全设备、器材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制定设备、器材的检查计划,明确检查频率和责任人。

(3)检查内容包括设备、器材的外观、功能性能、操作和安装是否正常。

(4)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2. 设备、器材维修管理
(1)制定设备、器材维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制。

(2)设立维修部门或委托专业维修公司进行设备、器材维修。

(3)及时处理设备、器材的故障和损坏,避免影响正常使用。

(4)维修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修复的设备、器材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3. 设备、器材保养管理
(1)制定设备、器材的保养计划和方法,并明确保养责任人。

(2)定期对设备、器材进行保养,清洁、润滑等工作。

(3)记录设备、器材的保养情况和维修记录,建立相应的档案。

四、责任人
1. 检查责任人:
(1)设备、器材的责任人负责设备、器材的定期检查和随时巡检。

(2)维修部门或维修公司负责设备、器材的维修。

2. 保养责任人:
(1)设备、器材的责任人负责设备、器材的定期保养。

(2)维修部门或维修公司负责对设备、器材进行保养。

五、培训和宣传
(1)对设备、器材的责任人进行相关培训,使其掌握设备、器材的检查维修方法和操作技能。

(2)定期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使用设备、器材的技能。

六、监督和检查
(1)公司设立监督和检查机构,对设备、器材的检查维修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定期进行设备、器材的维修质量检查,评估维修工作的效果。

七、奖惩措施
对于检查维修工作得到突出表现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制度规定,导致设备、器材损坏或安全事故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

八、制度的修订
对制度进行定期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进行完善和更新。

以上为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执行细则由公司制定。

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二)
1. 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或组织的安全设备和器材能够正常工作,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2. 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安全设备和器材,例如消防设备、紧急救援设备、监控设备等。

3. 制度的责任部门通常是安全管理部门或设备管理部门,他们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该制度的执行。

4. 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
- 安全设备和器材的定期检查计划,包括频率和责任人;
- 安全设备和器材的日常维护要求,例如清洁、润滑等;
- 安全设备和器材的故障报修程序,包括故障报告的方式和处理流程;
- 安全设备和器材的维修记录和台账管理;
- 安全设备和器材的更新和更换计划;
- 安全设备和器材的培训和操作要求,包括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设备和器材的应急演练和应急预案。

5. 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6. 所有员工都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并遵守该制度,以确保安全设备和器材能够有效使用。

7. 违反该制度的行为应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以保证制度的执行和效果。

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三)
1、煤矿井上井下安全生产设备、仪器仪表、器材必须分类由专人管理、检查、维修,按通风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防灭火系统等方面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其他单位不得擅自保管。

2、安全装备、仪器仪表、器材等必须按标准进行检查、维护,并定期送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效验、检定,否则不得投入使用。

检查维修必须按规定填写检查维修记录,否则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3、各系统安全装备、仪器仪表、器材主要包括如下:
(1)通风系统有主要通风机、井下局部通风机、空压机以及瓦斯监控系统,器材有瓦检器、便携式瓦检仪等。

(2)运输系统有主要提升机、架空人车、人车、调度绞车、钢丝绳、保险绳、轨道、挡车器等。

(3)供电系统有地面变压器、配电柜、主要通风机、提升机房的各类开关;井下各类电器设备的开关、电煤钻、电缆、各类通讯器材设备等。

(4)排水系统有井下排水用的大小水泵、排水管以及防尘设施等。

(5)防灭火系统有消防水管、消防化学药剂、沙袋等器材。

4、煤矿必须每周组织一次井上井下安全生产设备专人专项检查工作,对检查出的井上、井下不能正常安全工作的设备,必须及时运出地面进行修理。

5、每一个项目检查组或检查人必须严格依据相关项目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或隐患必须作好相应的记录。

6、每一个项目检查完毕后,在由机电矿长或机电副总、技术负责人主持的检查工作情况汇总会议上进行汇报,做出检修方案或措施,再派专人进行修理。

7、地面必须有备用的安全生产设备,以便井下的设备损坏时能及时更换,被损坏的设备必须尽快修好。

8、地面库房必须把备用或已检修好的安全生产设备分类堆放,不得与已坏的设备、器材混堆在一起。

9、对已被损坏的安全生产设备、器材,在无法修理时,必须及时购买更换,以备急时之需。

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四)
一、目的
为保障安全设备、器材的正常运行和使用,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规范安全设备、器材的检查、维修和管理工作,提高安全设备、器材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安全设备和器材的检查、维修和管理工作。

三、责任与义务
1.企业:负责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资源,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设备维修人员,组织实施安全设备、器材的检查、维修和管理工作,确保安全设备、器材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安全设备维修人员:负责安全设备、器材的检查、维修和管理工作,积极参与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做到熟悉设备、器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快速准确的排除设备、器材故障。

3.部门负责人:负责安排和组织安全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指导他们进行安全设备、器材的检查、维修和管理工作,并对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考核,及时出具检查、维修和管理的相关报告。

四、检查维修程序
1.定期检查:按照设备、器材的使用频率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定期检查计划,包括对设备、器材的外观、功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2.故障维修:在设备、器材出现故障时,安全设备维修人员需要及时响应,迅速到达现场,并对设备、器材进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3.记录和报告:安全设备维修人员需对检查和维修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提交检查和维修报告。

报告中包括设备、器材的问题描述、维修措施、维修花费、维修时间等信息。

五、设备管理
1.设备清单:建立安全设备、器材的清单,在清单中包含设备、器材的名称、型号、购买日期、检修日期等信息。

2.设备标识:每个安全设备和器材都应标识编号,并在清单中进行相应标记,以方便管理和追踪。

3.设备保养:定期对设备、器材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确保设备、器材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六、安全故障报告
1.设备、器材出现故障时,安全设备维修人员需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在报告中详细描述故障情况和维修措施。

2.部门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工作,并在故障解决后及时将情况报告给企业领导。

七、培训与交流
1.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其维修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2.安全设备维修人员应及时了解新设备、器材的技术知识和维修方法,与同行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

八、奖惩措施
1.安全设备维修人员在检查、维修和管理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或质量问题,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2.对于在检查、维修和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安全设备维修人员,可给予奖励和荣誉表彰。

九、制度宣传
企业应将本制度公布在企业内部,以便全体员工了解并遵守。

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制度宣传,提高员工对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工作的重视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