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市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12时间与位移导学案鲁科版1.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时间与位移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时间与位移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时间与位移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时间与位移问题。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时间与位移的概念、计算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时间与位移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展示和讲解。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时间与位移的示意图、物理实验视频等。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需要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可以进行的实验有关键时刻的标记、位移的测量等,所需器材包括尺子、计时器、标记笔等。
⑩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运动与力的关系:如何运用运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力的现象
-运动与能量的关系:如何运用运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完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第17页至第21页的课后习题。
2.设计一个关于时间与位移的小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个运动现象,并撰写一篇短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海南海口市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鲁科版1.

海南海口市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鲁科版1.
C.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快慢和变化方向的物理量D.速度就是速率
2.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平均值大小相等
C.有A、B两个物体,如果A物体的平均速度较大,则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vA>vB
2、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位移大的物体速度大
B.通过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位移大的物体速度大
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3、据报道,2011年9月29日9时,第17号强台风“纳沙”正位于海南省以东洋面以28 km/h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14时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一带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最高风速达42 m/s,受其影响,海南、广东、广西多地出现暴雨天气,局部地区的降雨量达400 mm以上……请指出这则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探究归纳】
1、坐标与坐标变化量
2、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
定义
方向
意义
对应
3、两种速度与两种速率的比较
【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10 m/s B.运动员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8 m/s
C.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是8.8 m/s D.运动员在百米的终点冲刺速度是10 m/s

高中物理 第1节运动、空间和时间优秀教案(教师版) 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1节运动、空间和时间优秀教案(教师版) 鲁科版必修1

第2章运动的描述本章规划1.本章研究质点的运动.质点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动力学的重要概念.一开始就要使学生明白质点概念的准确内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而严格意义上的有质量的点实际是不存在的,它是一种科学抽象,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要让学生知道实际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看作质点.2.对于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有的初学者会有误解,以为小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大物体(比如地球、太阳)就不能看成质点.这里的关键是理解“科学抽象〞的含义,即抓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通过多个实例的分析讨论,逐渐让学生领会这种科学思维的方法,学会独立分析.切忌罗列实例,让学生机械记忆.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对学生下面的学习很重要,一定要在一开始就使学生十分清楚.书中用坐标来讲解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学生并不难理解,还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区分.4.位移是了解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是从初位置画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矢量.这里只要求学生有初步认识,会用正、负表示直线运动中的位移.5.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最好启发学生自己进行讨论、鉴别.第1节运动、空间和时间从容说课本节学习的机械运动、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时刻是运动学乃至整个力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教师在讲授中最好以一个具体的运动如汽车的运动为例,让学生明确是为了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引入了参考系.可让同学提前预习或课上给出时间看书,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同学看书后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教材分析没有任何新概念、新理论,只是在名称上有改变.例如:参考系〔参考系〕联系:参考系可以看作参考系的一个坐标点甚至是原点.学生分析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几乎就是复习.机械运动、时间和时刻在初中都学过,不存在任何的困难,只要求回顾和理论联系实际就可以啦.坐标系在数学上也学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在选择参考系时,能选择使研究问题方便的参考系.2.能区分开时间和时刻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运动的相对性中体会哲学的思想.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2.时刻与时间的区别.教学难点如何选取参考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一套,手表一块,列车时刻表一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普遍的自然现象.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小到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和电子,大到遥远的恒星和星系,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有些物体,例如耸立的山峰、马路两侧的房屋、路面上的铁轨,看起来是不动的,其实,这些物体是随着地球一起运动的.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有________〔位置的变动〕,叫机械运动.〔2〕被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________〔参考系〕.推进新课板书:1.机械运动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出示空投物资的投影片〔飞机、物资都可以抽动,能显示出其实际的运动路径〕.学生分析:以飞机为参考系,看到投下的物资沿直线竖直下落,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考系,看到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要求学生举例: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也不一样.学生举例:运动的汽车,是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如选司机为标准,汽车是静止的.……〔3〕老师总结: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的,但选择的原那么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动的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 深入研究运动的第一步是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板书:2.空间位置的描述教师精讲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呢?假设一辆汽车在天安门前的长安街上行驶,如果要知道汽车开到哪里了,通常我们会选取天安门作为参考标志,说明汽车离该标志有多远,在标志的哪个方向上.例如我们可以说“汽车目前在天安门东面5 km处.〞如果只说汽车距离天安门5 km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信息不明确,人们不知道汽车是在天安门的东面还是西面.方法引导在物理学中,通常借助数学方法,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例如仍然是描述上述汽车的位置,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一维坐标系.如图2-1-1所示,假定坐标原点选在天安门,由西向东为坐标的正方向,汽车的位置可以记为x=5 km.图2-1-1如果汽车在天安门西边5 km处,在上述坐标系中,汽车的位置那么记为x=-5 km所以在物理学中,通常要建立一个坐标系,用正、负号表示物体所在位置的方向.知识拓展同学们都到电影院里看过电影:想想看你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的.我们是根据电影票上的两个数字找到的某某排某某座.对于一个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要描述其位置,仅用一维坐标系就不行了,就必须采用二维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在一个平面上的位置.有时我们为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还必须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板书:3.时刻、时间间隔〔也称时间〕合作探究这两个物理量与我们联系太密切了,根据同学们各自的理解,举一些关于时间、时刻的例子.学生回答:几点钟开会,几时上课,几点发车……这都是时刻,而会议长达2个小时,这是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间隔等等.老师:如果把时刻、时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那含义就一目了然了(如图2-1-2).出示投影片,学生回答有关问题:图2-1-2(1)要指出时刻、时间间隔在数轴上的表示特点.〔2〕时间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室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需要测量和记录很短的时间,常用_____________来测量.老师强调:要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时刻、时间:时刻表示为一点,时间表示为一线段.在以后的直线运动中的速度的研究中,常要用到这两个概念.时间的单位:年、月、日、小时、分、秒、飞秒、阿秒.在国际单位制中用秒作为主单位.[例题剖析]请你手托一石子匀速前进,突然释放石子,观察石子的运动情况.再请站在路边的人观察石子的运动情况.二者观察到的运动轨迹一样吗?教师精讲自己观察到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这是因为石子相对自己是自由落体运动;站在路边的人观察到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这是因为石子相对地面是平抛运动.二者观察到的运动轨迹是不一样的.方法引导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如果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的.[例题剖析1]有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分析: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考系.甲中乘客看高楼向下运动,说明甲相对于地面一定在向上运动.同理,乙相对甲在向上运动,说明乙对地面也是向上运动,且运动得比甲更快.丙电梯无论是静止,还是在向下运动,或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在向上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两电梯都会感到是在向上运动.答案:BCD[例题剖析2]如图2-1-3为游乐场中摩天轮示意图,开动后,轮子和客舱分别做什么运动?图2-1-3分析:开动后,轮上各点都绕轴O做圆周运动,客舱虽然也绕O轴做圆周运动,但它始终处于竖直悬挂状态,表示客舱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答案:轮子做转动,客舱做平动.说明:物体平动时,可以沿直线运动,也可以沿曲线运动.[讨论]1.坐标系为了定量地研究物体的运动变化规律,还必须建立一个与参考系联系在一起的坐标系.这样,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变化就可以转化为在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变化.因此,坐标系就是参考系的一种数学抽象.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只需建立一个直线坐标系〔一维坐标〕就可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2.平动的判断判断平动时,可在物体上任意画一线段〔图2-1-4〕,如果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平行移动的,说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图2-1-4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机械运动、参考系、空间位置、时间、时刻等概念,这将是后面学习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所以同学们要结合实际问题将它们区分开.布置作业阅读课本上的“信息窗〞.找一张列车时刻表,研究一下它.注意:位置、时刻、时间等物理量.板书设计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2.空间位置的描述在物理学中,通常借助数学方法,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3.时刻、时间间隔〔也称时间〕活动与探究研究坐标系的重要应用.假设遇到紧急情况,你在求助的时候,如何准确报出你的位置.习题详解1.选择与它们运动速度相同的另一个汽车作为参考系,它们都是静止的;假设以路边的树木作为参考系,那么是运动的.2.在研究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是不可以某一物体作为研究自身运动的参考系.(A)(C)3.咱们高一同学大都是16周岁.60×60×24×365×16 s=5×108 s.。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导学案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导学案

高中物理1.2时间和位移学案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知道什么是位移,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什么是标量和矢量.【预习内容】(自主学习课本第二节)【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学习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学习难点】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学习过程】一、时刻和时间间隔阅读课本p9页的内容想一想:1、我国运动员刘翔在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时间12秒91的成绩夺得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的首枚田径金牌2、北京时间8点整3、各位旅客请注意,由温州开往杭州5114次列车开车时间12点30分,请各位旅客自觉排队等候检票以上几句话中的“时间”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有什么区别?思考:1、结合上面的学习你能给出时间、时刻的定义吗?时刻:。

时间:,也是时间坐标轴上两个不同的时刻之差。

2、如何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表示,时间间隔用表示。

3、时间和时刻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时间轴上,时间表示一段,时刻表示一个点。

如图所示,0点表示开始计时,0~3表示3s的时间,即前3s。

2~3表示第3s,不管是前3s,还是第3s,这都是指。

3s所对应的点计为3s末,也为4s初,这就是。

4.特征:时刻有先后,无大小;时间无先后,有大小例1.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E.小明同学迟到了例2、请在如图1所示的时间轴上指出下列时刻或时间间隔(填相应的字母):(1)第1s末,第3s初,第2个两秒的中间时刻;(2)第2s,第5s内,第8s内;(3)第二个2s,头5s,前8s内;二、路程和位移暑假期间小明一家和小强一家分从北京分别乘飞机和坐火车到重庆旅游,两家在红岩革命纪念馆正好走到一块,小明对小强说:北京到重庆也不是很远才1500公里,一会就来了。

高中物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总结教案 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总结教案 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要描述物体或质点〔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判定依据: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的尺度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或者是该问题着重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是转动。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就可以看作质点。

〕的运动〔机械运动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或者是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变动〕必须首先选好参考系〔定义: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择标准:①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是看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是否改变,事先假定参考系不动;②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结果往往是不同;③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实际解题应以观测方便和使物体的运动尽可能简单为原那么;④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⑤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应选同一参考系。

〕。

参考系选择好了之后就要描述在这个参考系中的物体或质点的空间位置,就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一维坐标系〔数轴〕描述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三维坐标系〔立体坐标系〕描述物体在一个空间内运动。

〕物体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只有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所以物体的空间位置会发生变化〔或者移动〕因而产生了位移〔物理意义:用来表示运动物体(质点)的空间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定义:位移是由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用s表示。

大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位移为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与矢量对应的是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如路程、质量、温度〕初中学习了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与位移对比一下。

大小关系 |s|≤l 特例 质点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s|=l由于物体或质点的运动的快慢不同,物体位移变化的快慢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引入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是矢量,大小为||v ,方向为物体运动的方向;速率是标量。

鲁科版必修1物理预习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1物理预习导学案
A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 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解析:旗向左偏,说明有向左吹的风,由甲的火焰向左偏,无法确定甲的运动状态
,由于乙的火焰向右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答案:D
【例2】为了确定一辆行驶在北京长安街上的汽车的位置,我们可以取x轴表示长安街的东西方向,x轴的正方向指东,并且取天安门前的旗杆作为坐标轴的原点,那么汽车的位置就可以由它的坐标完全确定。若汽车的坐标是1 km,则表示汽车处于什么位置?汽车的坐标是-2 km呢?
【变式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参考系必须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D.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而言,有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典例2】在图2-1-2的坐标系中,坐标的单位为km,已知A、B两村庄的坐标分别为(2,2)、(7,4),一辆汽车在x轴上行驶,从原点O出发.汽车行驶到离A村最近时,汽车的位置坐标x1为________;汽车行驶到离B村5 km时,汽车的位置坐标x2为________.
C.某人百米跑的成绩是13 s
D.某场足球赛开赛15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
理解及应用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当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根据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例如研究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般选取火车作为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时,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面运动了”。

高中物理必修1:1.2时间和位移(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1:1.2时间和位移(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D
解 析 : “2小时25分钟”指的是时间,“10点17分”指的是时刻 ,故A、B错误;研究列车通过某一线杆所用时间,不能忽 略列车的长度,故C错误;研究列车从库尔勒到乌鲁木齐所 用时间,可忽略列车的形状,故D正确。
路程与位移
B
位移x
什么情况下,
位移与路程在
A
路程s 大小上一致?
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空间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
练习 (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CD
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或路程就 是位移,故 A 错误;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 程,其它情况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 B 错误;质点通过一段路程, 可能初末位置重合,位移为零,故 C 正确;只要初末位置相同,位 移就相同,运动轨迹可以不同,故 D 正确,故选 CD。
时刻和时间间隔
(2) 时间间隔Δt(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 表示为两点间的一段线段。比如“第2 s内”时间间隔为1s, “2 s内”、“前2 s内”、“后2 s内”、“第3个2 s内”时间 间隔都是2s。
例 小明从库尔勒乘坐高铁最快可以2小时25分钟到乌鲁木齐 。列车10点17分从库尔勒站出发,12点42分到达乌鲁木齐站 。关于该列车的运动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小时25分钟”指的是时刻 B.“10点17分”指的是时间 C.研究列车通过某一电线杆所用时间,可将列车看作质点 D.研究列车从库尔勒到乌鲁木齐所用时间,可将列车看作 质点

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1.2时刻和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

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1.2时刻和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

第1章第2节时间和位移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讨”“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组成。

教学分析本节结合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时刻和位移,为下一步学习速度奠定知识基础.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情景入手,让学生慢慢熟悉描述质点运动的时刻、时刻距离、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本教学设计按照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采取“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创设多样问题情景,引发学生主动探讨、总结知识.对时刻、时刻距离的教学,包括对路程、位移概念的理解,采取“情景贯穿”的教学方式,要比逐个解释名词效果好.尤其对位移这一矢量的教学,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矢量,感到不适应是很自然的,所以要充分利用有向线段表示矢量的直观、形象的特点,联系实际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在教学进程中踊跃实施“在探讨中发觉,在发觉中探讨”的方式,培育学生用多种手腕处置问题的能力,踊跃表现新课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改革理念.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明白时刻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明白标量和矢量,明白位移是矢量,时刻、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刻、位置和位移。

5.明白时刻与位置、时刻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6.初步了解矢量与标量不同的运算法则。

(二)科学思维、科学探讨1.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刻、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置方式。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刻、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时刻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养成良好的试探表述适应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时刻和时刻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和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1.帮忙学生正确熟悉生活中的时刻与时刻。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1.2 质点和位移教学设计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1.2 质点和位移教学设计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2节质点和位移教材分析在实际问题中为了更准确的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引入质点这一概念。

质点是学生在高中物理接触到的第一个理性化模型,是描述运动的基础。

学生通过对质点的学习,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位移是运动学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是后面学习运动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掌握质点这一概念并根据实际问题来判断物体能否看成质点。

【科学思维】能根据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运用物理思维进行科学抽象,建立理想化质点模型。

【科学探究】对“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历对问题的思考、交流和解释的过程。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留心自然、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质点的概念及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2.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教学难点】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地球绕太阳公转”、“奔驰的列车”“飞翔的雄鹰”这三幅图片,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新课讲授】观察投篮照片,并思考“为什么在投篮时,篮球的的运动难以描述?”学生利用自身经验,回答“篮球在运动过程中边旋转边上升,所以难以描述篮球的实际运动。

”以列车为例,提出问题。

问题:描述一列从山东开往上海的动车的运动情况。

进一步提出问题:①需要考虑车轮的转动么?②是否要考虑动车的大小形状?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突出主要因素(列车质量、位置),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如形状、大小),将问题简化,得出质点这一理想物理模型。

一、质点1、定义:用来替代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忽略次要因素(形状、大小)、突出主要因素(质量、位置)的理想画模型问题: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质点?以飞翔的雄鹰和地球的公转、自传为例,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1:研究雄鹰在远距离飞行中的运动情况问题2:研究雄鹰在飞行中的飞行姿势问题3: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问题4:研究地球自转为突破“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这一重点内容,学生分析在这四种情境下,雄鹰和地球的大小、形状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无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是当物体的大小与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时,可看成质点。

海口市高中物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2 时间与位移导学案(无答案) 1

海口市高中物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2 时间与位移导学案(无答案) 1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重点:1.在物理情景中,能区分时间和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

难点:1。

理解位移的方向性及如何表示位移。

2。

理解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时,物体的运动情况。

学法导学案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课堂笔记一、知识理解:1、时间与时刻(数轴):2、路程与位移:3、矢量与标量二、我的疑惑:三、学后练:【判一判】(1)时间不是时刻,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

( )(2)第2 s指的是时刻. ( )(3)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4)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 )【典型例题】1.某中学作息时间表部分如下起床:6:30早餐:7:00~7:30第一节:8:00~8:45……熄灯:22:00(1).时间表中的6:30、22:00表示时刻还是时间?有什么物理意义?8:00~8:45之间的45 min表示时刻还是时间?有什么物理意义?(2)。

试用时间轴表示6:30、22:00、8:00~8:45之间的45 min。

2、如图为时间轴,请你标出第3 s、前3 s、第3 s初、第3 s末、第n s,并说明它们表示时间间隔还是时刻,如果表示时间间隔,则表示多长时间?【探究归纳】3、矢量与标量的加法4、路程与位移的概念3、如图所示,质点A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2πR,2πRB。

2πR,0C.0,2πRD.0,0在离地板2 m高。

海南省海口市高中物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 参考系与坐标系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

海南省海口市高中物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 参考系与坐标系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
(1)这辆汽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多少?
(2)如果将坐标原点向西移5 km,则这辆汽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多少?
四、课后作业:
4.2011年8月22日,中国女足加时赛战胜日本,18年后重夺大运会冠军。为了定量地描述这场足球比赛中的裁判员、运动员、足球位置的变化,应当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同学们选择了以下坐标系,其中你认为适当的是( )
A.用一维坐标系描述裁判员的位置变化B.用一维坐标系描述足球的位置变化
C.用二维坐标系描述运动员位置的变化D.用二维坐标系描述足球位置的变化
A.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B.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
C.测量其所跳高度(判断其是否打破纪录)时D.研究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动轨迹时
7.由于有风,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飘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 )
A.A船一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一定是静止的
C.B船一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
A.甲中研究正吊起货物的起重机
B.乙中研究坐在翻滚过山车中的小孩坐姿
C.丙中研究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
D.丁中研究门的运动
2、甲、乙两辆汽车以相同速度行驶。有关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
B.如果观察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
3.2011年5月15日,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张继科以4∶2击败了卫冕冠军、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赢得了他职业生涯中的首个世乒赛男单冠军。关于乒乓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击球的瞬间球的形变时可以把球看做质点B.研究球的飞行路线时可把球看做质点
C.研究球飞行时的旋转时可把球看做质点D.研究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时可把球看做质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测时刻
t=0时
过2 s
再过3 s
位置坐标
x1=
x2=
x3=
(1)试将汽车在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表中。
(2)说出前2 s内、后3 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多少?这5 s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四、课后作业:
6.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小D.-10℃比5℃的温度低
7.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 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 圆周到达B点,求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能力提升】
8.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1-2时间与位移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1.在物理情景中,能区分时间和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
难点:1.理解位移的方向性及如何表示位移。
2.理解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时,物体的运动情况。
学法
导学案学习法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课堂笔记
一、知识理解:
1、时间与时刻(数轴):
2、路程与位移:
3、矢量与标量
二、我的疑惑:
A.最后3 s B.第3 s末C.前3 s D.第3 s内
2.为庆祝元旦,某校高一和高二学生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下列关于比赛的表述中涉及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比赛于2012年1月1日下午2点30分开始B.开场20 s时,红队率先进球
C.比赛第30 min,蓝队换人D.整场比赛共进行了90 min
A.7 m7 mB.7 m3 mC.5 m2 mD.5 m3 m
5.如图所示,物体沿边长为x的正方形ABCD由A点沿箭头所示的路径运动到D点,则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位移为0,路程为0 B.位移的大小为x、方向向下,路程为3x
C.位移为0,路程为3x D.位移的大小为x、方向向上,路程为3x
3.如图所示,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这几种情况下:
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
③他的位置变化是不同的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小球从离地板5 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板2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三、学后练:
【判一判】
(1)时间不是时刻,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 )
(2)第2 s指的是时刻。( )
(3)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4)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
【典型例题】1.某中学作息时间表部分如下
起床:6:30
早餐:7:00~7:30
第一节:8:00~8:45
……
熄灯:22:00
如果表示时间间隔,则表示多长时间?
【探究归纳】
1、时间与时刻:
2、路程与位移大小关系
3、矢量与标量的加法
4、路程与位移的概念
3、如图所示,质点A沿半的大小分别是( )
A.2πR,2πR B.2πR,0
C.0,2πR D.0,0
【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中表示时刻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一定不为零
9.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当质点运动了四分之一圆弧长时,其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10.某十字路口的监控录像显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
(1).时间表中的6:30、22:00表示时刻还是时间?有什么物理意义?8:00~8:45之间的45 min表示时刻还是时间?有什么物理意义?
(2).试用时间轴表示6:30、22:00、8:00~8:45之间的45 min。
2、如图为时间轴,请你标出第3 s、前3 s、第3 s初、
第3 s末、第n s,并说明它们表示时间间隔还是时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