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班体育课的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大班体育课的教学策略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实践性学科,有研究表明,实践性课程教学
人数最好控制在25人左右,以便于教师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辅导。

教育部
于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说明中指出“以中学48人,小学40人为标
准班”。

又与体育教学与场地、器材、组织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大班额常态的体育教学现状成为严重课程改革的瓶颈。

2012年12月13日广州日报出台中小学生“标配”每班限额40人,
现如今一些乡镇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造成教学质量低下,出现生源不足,而城区虽然师
资力量雄厚,整体素质较高,由于学区划定的特殊性和优惠政策的倾斜,造成部分中小学大
班额的教学状况,本来只能容纳2000名学生的学校,现在翻了一翻,每班平均在90人左右,如此一个大班额背景下,如何实施体育课程标准,如何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保证课堂教学
质量,有必要对大班授课的方式进探讨。

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1、改变满堂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习惯一种事实,好像体育课应该永远是纪律严明、整齐划一的兵操式的训练,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现代教学理念并不排斥整齐划一的操练,但认为教学过
程的一切都应该以达成学习目标为主,体育课并不需要每节课都进行呆板的操练。

不少体育
教师感觉大班特别难教,主要难在不好组织教学,不便统一练习,不易整齐划一。

其实,只
要学生都在运动场上练习,都在从事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教学场面乱一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味追求令出必行的至上权威,其结果是把自己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新型的、平等的师生
关系就难以建立。

因此,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行为,变生硬死板的体育课堂为生龙活虎
的体育课堂,这也是解决大班体育教学问题的一个新思路。

2、注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个性
使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身体素质好、体能强的学生,也要关注体能一般的学生,更要关注体能差的学生。

例如,在教学400米跑时,可将学生分为程度不一的几个组,
有跑3组的、2组的、1组的,甚至还有走下来的。

这样因材施教,层层赶超,逐渐升级,
不但调动积极性,还为学生树立了自信,体验了成功,同时减少了很多由于学生多而难以组
织的忙乱。

3、注意教学节奏,保证教学效果
传统的队列教学大多采用教师集中训练的方式,一节课下来教师因学生多口令声音大而口干
舌燥,学生因过度紧张得不到放松而怨声载道。

若在指导动作要领及口令之后,让所有的同
学分别做一次教师,将学生分组练习,加上教师的随堂指导,效果同样不错,不仅学会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所做的,只是将一节课的节奏由“一紧到底”变为“紧—松—紧”即可。

二、教学手段的转变
1、科学的选择教学内容
有些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人数等有较高的或特殊的要求,如器械体操、乒乓球等。

但有
些内容对体育场地、器材、人数等无太高要求,如徒手操(韵律操)、舞蹈、武术、快速跑、
接力跑、各种活动性游戏等。

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那些便于本校开展
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那些便于集中练习、辅导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给体育
教师留出了较大的可选择、创造空间,体育教师必须学会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练习
方法,科学利用场地器材,让有限的体育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2、进行合理的分组练习
传统体育教学理论关于分组教学的研究对于解决大班教学问题仍具有重要意义,分组轮换的
练习形式可有效缓解人数过多与器材短缺的矛盾。

例如,教学跨越式跳高时,正常的分组一
般采用4组即可,但由于班额大,所以我们让学生充分地挖掘资源,利用皮筋和学生来代替
跳高器材,可分8组,以此来实现学生训练强度达标的效果。

由于分组多必然带来组织管理
和辅导的不便,因此注意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他们协助教师管理,这样就让学生有更多地
参与机会,从中受到锻炼。

总之,在场地、器材允许的情况下,合理运用不同的分组练习形
式能缓解人数过多引发的矛盾。

3、因地制宜,打破场地的局限性
如果学校的场地较小,而学生较多,那么体育课就很难开展。

我们怎样才能够解决好这个问
题呢?首先,变大活动为小活动,将全校性的活动改变为年级活动,这样就减少了使用空间,又便于组织。

其次,变大项目为小项目。

例如,不能开展如球类或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可开
展踢毽子、拔河、跳短绳、队列、体操等项目的活动。

这些项目易学、易组织,且使用空间小,又因组织直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体育教师应深刻理解课程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
构建和谐课堂,实效课堂,通过有效教学内容和方式,将新大纲中健身体育、愉快体育、民
族体育的只是,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