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康杜尼局部浸润麻醉在上颌后磨牙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康杜尼局部浸润麻醉在上颌后磨牙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对斯康杜尼在上颌后磨牙牙髓炎局部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将181例患者202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斯康杜尼注射液,对照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比较二者在根管预备术中的镇痛效果。

结果试验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斯康杜尼在局部浸润麻醉中镇痛效果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斯康杜尼;利多卡因;上颌后磨牙;牙髓炎;浸润麻醉
斯康杜尼(盐酸甲派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又名卡波卡因,在国外口腔临床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最近才用于中国口腔科临床麻醉中。

作为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斯康杜尼具有起效快、毒性低、对组织的渗透强等优点,仅用小剂量局部黏膜浸润麻醉即可达到一般口腔治疗的需要。

我科于2005年开始采用斯康杜尼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应用于上颌后磨牙牙髓炎无痛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与分组
选择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上颌后磨牙牙髓炎需作根管治疗的患者181例,年龄20~60岁,男97例,女84例。

患牙总数为202颗,上颌第一磨牙127颗,上颌第二磨牙75颗。

排除患有冠心病、未控制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者。

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96例,患牙109颗;对照组85例,患牙93颗。

1.2方法
在患牙颊侧及腭侧根尖区局部黏膜下浸润麻醉,斯康杜尼(1.8ml·支,法国SEPTODONT公司)采用专用注射器,给药1~1.5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支,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采用一次性普通注射器,给药2~3ml。

注射时间均为1~2min,注药7min后行常规根管预备术。

1.3疼痛评定标准
无痛:患者在根管预备术中无任何疼痛感,无痛苦表情。

轻微疼痛:患者在根管预备术中感觉疼痛,有痛苦表情,但能忍受。

严重疼痛:患者在根管预备术中感觉剧痛,表情痛苦,无法忍受。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无痛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试验组109颗患牙,其中无痛的为86颗,无痛率78.9%,无严重疼痛患牙;对照组93颗患牙,其中无痛的为35颗,无痛率37.6%,严重疼痛患牙3颗。

两组间无痛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7,P<0.01)。

见表1。

3讨论
上颌后磨牙牙髓炎是口腔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上颌后磨牙位置较后,且根管系统较为复杂,因此根管预备术耗时较长,对术中无痛性的要求较高。

在国内未引进斯康杜尼、碧兰麻等性能优良的麻药之前,多采用利多卡因等局麻药行局部浸润麻醉或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优点是麻醉效果较为确切,但麻醉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甚至出现感染、神经损伤、血肿等并发症,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因此,临床上对上颌后磨牙牙髓炎大多采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但利多卡因的渗透力差,局部浸润麻醉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中利多卡因麻醉的无痛率只有37.6%。

斯康杜尼与利多卡因虽同属酰胺类局麻药,但与利多卡因相比,其性质稳定,麻醉效能强并且易于在组织内扩散,毒性低,过敏反应少,穿刺疼痛小,尤其适用于口腔科的局部浸润麻醉。

本研究也显示斯康杜尼的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的无痛率达到78.9%。

另外,斯康杜尼与其它酰胺类麻醉药不同的是,它不具有血管扩张的作用,斯康杜尼局麻前、局麻后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均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虽然常规剂量斯康杜尼对患者心率和血压影响很小,但临床上对于老年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慎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