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公开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主线:
自然地理环境由要素组成:
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通过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的转化;
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具统一演化过程
→要素构成整体→表现
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课导入:
图片→自然地理环境中有哪些要素?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是孤立存在的吗?
案例分析:(1)河流径流大←降水量丰富
(2)地表千沟万壑←植被破坏严重
(3)西北地区干旱←气候
所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并通过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2、物质与能量交换
生物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生产出了有机物——植物,植物又为动物提供食物,动植物死亡又被微生物分解,无机盐进入环境,生物又创造了地然地理环境。
案例:物质和能量在生物循环中转移
气候
CO 2 岩石 土壤 植物 动物 水
氧、氮 加快风化 肥力,改变结构 养分 陆地水化学成分 改善陆地水分 例:涵养水源 水分 矿物养分
答: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答:部分土壤水通过根系被植物吸收,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部分土壤水通过蒸发作用直接进入大气;
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植物叶表被植物体吸收或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水;
被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再次进入大气。
进入土壤的土壤水则继续重复上述转换过程。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答: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而被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化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过渡: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植物依靠自然环境提供的热量、二氧化碳、水、养分等,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
2、平衡功能: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例如:
(1).二氧化碳的平衡:
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2).氧气的平衡:
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案例分析:地理环境与藏羚羊数量的关系
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表现: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结果:
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案例分析:(1)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气候干旱伴随其他地理要素的演化(2)水土流失引发的其他的地理素的变化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活动: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